2020-02-14 11: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編者按】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必須牢記人民利益高於一切,「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在防控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面前,疫情就是警情,崗位就是戰位,防控就是責任。在全省防控疫情的一線,廣大黨員民警用生命守護生命,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公安為人民」,越是艱險越向前,把一面面黨旗插在了防控疫情的第一線,讓「我是黨員我先上」成為抗擊疫情的最強音。
記伊春嘉蔭縣公安局特警大隊教導員 李柏樂
李柏樂,嘉蔭縣公安局特警大隊教導員,2011年參加公安工作。在這場疫情防控戰中,他與無數衝鋒在前的黨員一道,猶如一塊堅強磐石,一面飄揚旗幟,用共產黨人的擔當實幹築起一道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鋼鐵長城。
我是黨員我先上,唱響戰「疫」強勁之音
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李柏樂主動請纓,在距縣城50公裡外的青山鄉疫情防控卡點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駐守卡點初期,正值春節將至,大量人員返鄉過年,車輛人員流動量劇增,李柏樂作為青山卡點負責人,帶領全體執勤民警,排查外地返鄉人員、配合醫務人員做好體溫檢測。每一臺車、每一個人他都必須親自過問,親自甄別,親自審核。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李柏樂深知來不得半點疏忽大意, 每輛車的攔停檢查、人員身份的核驗、告知引導和勸解,做得事無巨細。他深知,把崗位上的工作一遍遍做得仔細,就是對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的負責。
李柏樂每天只休息3個小時,由於要說太多的話,他的嗓子一度地呈現沙啞狀態,雙手和雙腳也被凍僵,甚至午飯和晚飯都顧不得吃,隊員們把飯給他熱了一次又一次,勸他先吃飯再工作。李柏樂卻說:「新春佳節,老百姓都歸家心切,咱們辛苦一點,他們就能早些回家。還有一些外來人員,本來駕車很遠走到這裡,卡點不讓過,他們有些怨言都是正常的,我們要耐心解釋,以大局為重」。
連續20幾天,李柏樂排查車輛2000餘臺次,人員5000餘人次。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公路上,處處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用辛勤付出守護著身後八萬嘉蔭人民!
自古忠孝兩難全,堅守戰「疫」先國後家
春節以來,李柏樂父親的身體每況愈下,李柏樂每天也只能從親人那裡獲得父親的情況,是回去照顧父親?還是堅守崗位?看著日夜戰鬥在疫情一線的戰友,面對卡點人員緊缺的實際,李柏樂毅然選擇了同戰友並肩作戰。他沒有向任何人談及父親病重的事情,即使與家人通話,都是背著戰友。
正月十五一大早,令人悲痛的消息還是傳來了,李柏樂接到母親的電話,告訴他父親已去世。掛斷電話,父親生前的點點滴滴在腦海裡浮現,淚水奪眶而出,內心充滿了愧疚,父親在最後彌留之際,身為兒子卻也未能在身前照料。
帶著母親的囑託、父親的期盼,他暗下決心,一定要駐守卡點一線嚴查嚴防。父親不在了,他還要守護全縣的親人。他把對父親的愧疚與自責化為抗擊疫情的精神力量,強忍悲痛,擦乾淚水,又返回到工作崗位。他相信,天堂裡的父親一定會支持他。
2019年底,李柏樂剛剛圓滿完成為期一年的支援外省工作任務載譽歸來,還沒來得及好好陪陪家人,就又主動投入到了抗「疫」工作當中,回來的這段時間裡,李柏樂與父母只見了一面。有人問他後不後悔,李柏樂卻說:沒能陪伴父親走完人生最後一程是他一生的遺憾,但是現在的工作需要他,將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是他作為一名黨員,一名警察的責任,為國家盡忠,就是為父母盡孝。
風雨同舟共前行,同心戰「疫」情比金
李柏樂為人夫,為人父,支援外省工作一年未能與家人團聚,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李柏樂再一次當了「逃兵」。還有兩天過年,他毅然決然離開妻兒去了「前線」,這一去就是二十多天。戰鬥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李柏樂深知感染的風險有多大,一天下來排查的人員多,情況複雜,他不能回家,一方面是對妻兒的擔心,一方面是對工作的負責。他暗下決心:疫情不退決不回家!想起妻兒時,也只是發一條微信,報一聲平安。妻子暖心的回覆讓李柏樂更加堅定抗擊疫情的信心:我和孩子你放心,你在前線要好好工作,更要好好照顧自己!
有一天,正在工作的李柏樂手機突然響起,一看是微信視頻邀請,接通後正是年幼的孩子,兒子一句「爸爸」,叫下了李柏樂的眼淚。看著視頻中年幼的兒子,李柏樂說:「等疫情結束了,爸爸就回家陪你!」在李柏樂的身上,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是對警察事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赤子之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的負重前行一定會換來每個家庭的歲月靜好。」李柏樂的話語擲地有聲。
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刻,李柏樂挺身而出,義無反顧,抗擊疫情,衝鋒在前。因為責任,不懼,因為使命,不退!正是這樣一名忠誠、擔當的人民警察、人民生命安全的守護者、疫情防控一線的戰鬥員,用一腔熱血踐行「疫情面前,警察不退」的錚錚誓言!
來源:龍警新媒體+伊春
編輯:任子君
審核:任麗傑
往期精彩,點擊查看
☆
☆
☆
原標題:《【公安黨員 戰「疫」先鋒】連續20多天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公路上執勤檢查,父親去世也沒能......》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