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說陳慧嫻的《秋色》背後藏著久石讓和古天樂,你相信嗎?

2021-02-09 愚人音樂坊

1988年的10月21日,和現在一樣也是深秋時節。香港歌手陳慧嫻應景的推出了她在這一年發行的第三張專輯《秋色》。這也是陳慧嫻的第六張粵語專輯。1988年年初,陳慧嫻憑藉《嫻情》專輯中的《傻女》名聲大噪,寶麗金乘勝追擊為她打造了國語專輯《傻女》,開始發展臺灣市場。然而陳慧嫻在這個事業上升的關鍵期,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暫別歌壇出國留學。所以《秋色》專輯的整體思路,是按照一張「臨別心曲」的概念來設計的。

當然後面的故事我們都知道,《秋色》並沒有成為陳慧嫻最後一張專輯,甚至也不是她出國留學之前的最後一張。一向以高產著稱的寶麗金,在臨別之際還為她打造了一張《永遠是你的朋友》,以及那場著名的《幾時再見演唱會》。演唱會的主題曲《幾時再見》,正是《秋色》專輯當中的一首歌。

考慮到專輯製作周期比較緊張,所以《秋色》專輯裡大多是將已有歌曲重新填詞的翻唱作品。剛剛提到的《幾時再見》就是翻唱自美國黑人女子組合The Three Degrees《When Will I See You Again》,「幾時再見」這個名字也非常符合原曲的意思。講到這兒多說一句,很多隻聽過《千千闕歌》和《飄雪》的人,會誤以為陳慧嫻是靠翻唱日本歌成名的歌手。實際上陳慧嫻86~89這幾年的專輯裡,歐美改編作品反而佔到了更大的比重。《秋色》專輯就是很好的例子,有五首歌是改編自西文歌的作品。

《秋色》專輯十首歌裡唯一一首屬於香港本土原創的歌,是盧東尼的作品《大情人》。這首不算什麼太熱門的歌,但還是能聽出盧東尼作曲、編曲的水平,曲風上很接近專輯裡改編歐美的勁歌。儘管是大大咧咧的舞曲,但盧東尼的編曲和日本樂手的伴奏,還是能聽出來一種非常專業的「精緻感」。
專輯中比較出名的歌,當屬羅大佑的作品《人生何處不相逢》,這首歌也很符合專輯的「告別」主題,原本設定是專輯的第四主打,後來卻成為了香港每逢畢業場合,都會被唱起的經典。很多人在香港歌手的專輯裡看到臺灣人作曲的粵語歌,往往會想當然以為是翻唱的,而且一般情況只要能找到國語版,就基本「實錘Cover Version」了,但是這首歌卻是個例外:周華健的國語版《最真的夢》要比陳慧嫻的版本晚了一年多,也是羅大佑唯一一次提供作品給陳慧嫻。不過兩個版本我都很喜歡。記得前幾年我去看周華健的演唱會,一直在等這首歌的前奏響起,可惜成都場的歌單沒有這首。現在想想,如果陳慧嫻當年不去美國留學,等到羅大佑音樂工廠在香港掛牌成立之時,兩人會不會有更深層的合作呢?反而是羅大佑從寶記物色的另一位天后,被他親自送去美國深造,最終不歡而散……至於那個天后是誰,我相信本號忠實讀者肯定知道,為了避免「蹭熱度」之嫌,還是不給吃瓜群眾普及新瓜了。

可能是《人生何處不相逢》的名氣的太大了,反而讓人們忽略了原本的標題曲《秋色》。這首歌來頭可不小,因為作曲人的名氣絲毫不遜於羅大佑,只是很多人想不到這首是他的作品。這個作曲人就是久石讓。在廣大聽眾心裡,陳慧嫻和久石讓這兩個名字,基本上屬於兩個次元……但是他們真的有過這一首歌的交集。相比大眾熟知的那些電影或動漫音樂,我聽久石讓比較多的還是他早期給流行歌手寫的那些「俗曲」。《秋色》的原唱是日本80年代的女idol藝人立花理佐,原曲名叫《クレヨン'S HILLへつれてって》(蠟筆的山丘,是這麼翻譯嗎?)。

以往香港歌手翻唱國外的作品,編曲結構也基本是隨著原曲「照搬」。但是《秋色》這首歌卻不一樣,是典型的「快歌慢改」。說實在的,原唱水平真是屬於貨真價實的「偶像派」,即使是很專業的後期處理過後,還是能聽出跑調來。陳慧嫻的版本是由杜自持編曲,並親自上陣擔任鋼琴伴奏。以弦樂和鋼琴為基調的簡潔編曲,更能襯託陳慧嫻甜美清澈的嗓音,也使人覺得這聽起來更「久石讓」……然而這首歌能夠脫胎換骨,其實和久石讓原曲本身沒太大關係,有些時候改編者的二度創作反而更重要。杜自持的編曲,同樣也給人一種來自專業的「精緻感」。當年《秋色》的MV,找來了還沒太出名的古天樂擔任男主角,今天也是古天樂的50歲生日,在此祝他生日快樂。
雖然《秋色》是一張有著告別意味的專輯,但製作人歐丁玉並沒有讓它成為一張販賣情懷的流水線產品。儘管有《秋色》、《人生何處不相逢》這樣的穩妥之選,但專輯設定的第一主打曲目是一首充滿法式浪漫風情的《Joe Le Taxi》。看歌名就知道,這一定是一首法語歌改編而來的,原曲也叫這個名,原唱是法國的歌手、模特以及時尚界明星Vanessa Paradis。《Joe Le Taxi》是Vanessa的成名曲,唱這首歌的時候Vanessa才14歲。除了陳慧嫻翻唱過,這首歌還有一個國語版,楊林的《Yellow Taxi》,在陳慧嫻的版本中,歐丁玉還親自擔任了這首歌的貝斯伴奏,不得不說歐丁玉真的是對歌手很上心的製作人。


專輯裡還有另一首和法語有關的歌,也是專輯的第二主打歌,叫《地球大追蹤》。歐丁玉在這首歌裡,又化身成鼓手參與了錄音~它的原唱也確實距離香港有大半個地球,是來自非洲的法語國家幾內亞的歌手Mory Kanté。可惜Mory Kanté在今年5月份不幸過世了。

‍陳少琪填詞的《凌晨舊戲》,在我第一次完整聽《秋色》的時候就記住了,也是專輯裡我最喜歡的一首歌。要說這歌的原唱也大有來頭,不知還有多少人記得Pepsi & Shirlie這個組合,她們最早是作為WHAM!的和音出現在人們面前。當年WHAM!來北京演出的時候,她們也隨行而來為WHAM!唱和音。《凌晨舊戲》的原曲叫《What's Going On Inside Your Head》。另外,還有哪位著名的香港天后翻唱過她們的歌你知道嗎?


相比眾多西文金曲,專輯裡改編日本的歌就顯得沒那麼耀眼了。除了點題的《秋色》之外,還有《印心》《夜半驚魂》是來自日本的旋律。前者是翻唱小林明子的歌,後者是石川秀美的歌,都是日本樂壇有代表性的創作型女歌手。這兩首歌在填詞上,似乎都沒有參考原曲的立意,而是重新選題創作而來,編曲上也和原曲有差異。值得一提的是,歐丁玉在這兩首歌裡面,又客串了吉他手。《印心》裡那幾聲聽著很有韻味的solo正是出自歐丁玉之手,雖然能聽出來,歐丁玉沒有專職吉他手彈的那麼乾淨飽滿,但有的時候要的就是這種聽起來並不那麼「職業化」的聲音,也是流行音樂的奇妙之處。

坊間也有關於歐丁玉和陳慧嫻的傳聞,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反正歐丁玉在同一時期給張學友錄專輯的時候,從來沒親自上陣彈吉他、彈貝斯和打鼓……



相關焦點

  • 三十五年前的這張《反叛》,對於陳慧嫻來說是一個新的開始.
    《反叛》的造型是按照日本80年代女性idol為模板,但《跳舞街》卻是一首來自歐美作品。原曲是英國女歌手Angie Gold的《Eat you up》。日本女歌手荻野目洋子也翻唱過日文版《Dancing Hero》。
  • 陳慧嫻-永遠是你的陳慧嫻(日本三菱1B1版)
    專輯名稱:永遠是你的陳慧嫻專輯歌手:陳慧嫻發行時間:1991-11-11發行地區:香港專輯語言:粵語唱片公司:寶麗金曲目數量:」、「JOE LE TAXI」、「夜半驚魂」、「人生何處不相逢」、「秋色」、「幾時再見」;1989年《永遠是你的朋友》中的「憂鬱,你好」、「夜機」、「Dancing Boy」、「冰點」、「千千闕歌」共二十首大受歡迎的傳唱金曲。
  • 看秋色漸近 對倒影盤問 | 不聽《秋色》,怎能安然入秋?
    陳少琪畫面感極強的填詞手法不用多說,鮮有失準的時候;而那句點睛之筆「Do you think I’m good?Do you think I’m bad?怎可使我孤單守望?」更讓陳慧嫻演繹得韻味十足。曲中還有一段區丁玉親自披掛上陣演繹的電吉他SOLO;當年有這樣一位「有心人」的伴奏,難怪驚魂未定的陳慧嫻也會「笑笑說不需要汗仍在滲」了。
  • 古天樂和劉德華誰演技最好?看看一起合作的這幾部電影,難分秋色
    1999年,在古天樂和劉德華、黃秋生等主演的黑社會題材的電影《龍在邊緣》,古天樂飾演臥底警察王志成,劉德華飾演洪興最出位的大佬飛龍。古天樂和劉德華在這部電影裡,主要對戲的有這麼三段,第一段是古天樂送劉德華,第二段是兩人擂臺打拳發洩,第三段是在醫院,古天樂作為警察相信劉德華,而劉德華也說出早就知道古天樂是警察,古天樂要阻止報仇,結果被打暈。
  • 陳慧嫻30年專輯大全1984——2016
    事實上,此時的陳慧嫻並不只是在唱一些古典幽雅的慢板小調,製作人早已有意識地讓她去唱一些快歌。「神秘的遊戲」、「青春的我誰可擋」、「熱愛」都是這樣的作品。不過聽起來多少稚嫩了些,在她的系列抒情慢歌中只能起到一個點綴的作用。陳慧嫻、陳樂敏和黎芷珊合唱的「俏皮小天使Let’s Go」顯得更珍貴一些,印象中這似乎是三個人唯一一次合唱。在《少女雜誌》中都沒出現的作品,總算在這張專輯裡彌補了空缺和遺憾。
  • 陳慧嫻金曲點評:人生何處不相逢,相逢一笑泯恩仇!
    《人生何處不相逢》是陳慧嫻的專輯《秋色》中的一首歌曲,簡寧作詞、羅大佑作曲。在夢菲同學看來,「人生何處不相逢」是一首足以傳世的經典之作,此曲有種「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滋味。百般無奈、千般思念、萬般感慨,在多年以後的重逢時,卻不過化作口中輕輕的一聲「你還好嗎?」
  • 【福利】陳慧嫻演唱會門票免費拿!
    《逝去的諾言》是陳慧嫻的成名曲,發行於1984年《少女雜誌》的專輯當中,這首歌曲讓陳慧嫻一炮而紅,剛滿19歲的她唱歌天賦逐漸顯示了出來。此時的陳慧嫻擁有一副鄰家少女的長相,氣定神閒的吐字發音,卻與她19歲的年齡極為不符。19歲的我們正在大學時光,而陳慧嫻已經出了第一張專輯。林振強填詞,歐丁玉監製。有人說陳慧嫻的聲音與王菲很像,但比王菲要稍有力量。陳慧嫻的聲音代表了80年代女人的味道,這首《傻女》也獲得1988年香港電臺十大中文金曲獎和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獎。
  • 陳慧嫻:不相信一見鍾情 只喜歡和5隻貓一起
    昨日,陳慧嫻現身廣州花都為演唱會造勢,她透露這次來到「粵語主場」,將唱足3個鐘,而自己的廣東歌新專輯也將於明年和歌迷見面。對於外界關心的感情狀態,陳慧嫻表示目前是「停下來了」:「上天沒有給什麼指示,也沒有再出現什麼人」,所以她打算放多點精力在事業上,做個自強的女人。
  • 我終於相信,古天樂和張家輝絕對是真愛
    這部電影雖然用了《掃毒》的IP,但顯然和前作是沒什麼關係的,除了古天樂。想當年《掃毒1》中古天樂,劉青雲,張家輝三兄弟上演的愛恨情仇,讓人記憶猶新,而最出彩的不得不說還是張家輝這個七料影帝,時至今日,網上還流傳著他霸氣的經典臺詞,「就算耶穌也留不住他,我說的!」
  • 陳慧嫻在事業最巔峰的時候退出歌壇,出國留學,就為和父親的約定
    陳慧嫻可以說是80年代的歌壇女神,歌唱得好不說,長相也十分甜蜜,可以說是那個年代男生心目中的夢中情人吧。我的父親很喜歡陳慧嫻,至今收藏了很多她的CD。一首《千千闕歌》至今仍是KTV的熱門曲目。1984年,陳慧嫻年以陳慧嫻一首《逝去的諾言》出道,並獲選當年最有前途新人。1986年推出《反叛》大碟,1988年推出《嫻情》、《秋色》、《傻女的愛》銷量達到白金。1989年,推出大碟《永遠是你的朋友》,並奪得多個獎項。事業處在巔峰時候的陳慧嫻決退出歌壇,讓無數的粉絲傷心不已,要知道在當時陳慧嫻可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存在。
  • 陳慧嫻忽然現身,稱「傻女就是我的寫照」,自爆淡出歌壇真實原因
    陳慧嫻是兩岸三地不可多得的一位歌手,在香港流行音樂史上,堪稱殿堂級歌手,曾和beyond、梅豔芳、張國榮、陳百強等歌手齊名,甚至超越上述歌手,在華語流行樂壇曾穩居一段時間的歌壇「一姐」地位,甚至北京、上海這些不是粵語地區的人群都在傳唱她的歌曲。
  • 你相信古天樂和郭採潔在一起了嗎
    這可以說是又一大喜訊了嗎?近來網友爆出古天樂和郭採潔在一起了!不少網友說的是表示的還是震驚!楊過和顧裡?她倆是怎麼在一起的???最難能可貴的是做好事兒不留名,也許就是說的古天樂。古天樂在內地蓋學校從好多年前開始的,甚至都沒有什麼人知道,當前一段時間爆出後才讓人動容!
  • 陳慧嫻早期經典歌曲賞聽
    同年8月,19歲的她推出了首張個人專輯《故事的感覺》,雖然她只是一個剛出道的新人,但憑藉她優異的嗓音條件和演唱技巧,已經能把歌曲演繹得完美無缺。我最喜歡專輯中的一首《玻璃窗的愛》,陳慧嫻用低回婉轉的聲線,詮釋了一份悵然無助的痴情。1985年9月,陳慧嫻推出了她的第二張個人專輯《Priscilla陳慧嫻》,封面上20歲的她還是一副純真少女的模樣。
  • 相約北雲66 一代粵語天后陳慧嫻即將唱響春城
    聽到一句歌詞,眼淚不忍流下來的人,背後都有著那些年的故事。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有人說,當你聽得懂陳慧嫻的歌時,你也許已經到了不惑之年,走過了一段有故事的路。      陳慧嫻作為香港著名女歌手,以清晰而充滿感情的唱腔著稱。
  • 煙花句中歐丁玉,人生幾度陳慧嫻
    總之歐丁玉偏愛陳慧嫻是事實,他自嘲那幾年身兼多職,非常辛苦。「我是她男朋友,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很辛苦,所以一直很瘦。」陳慧嫻代表作《傻女》的歌名也是他取的,「歌本身的旋律很優美、有些傷感。我想不如取個有反差的名字,《傻女》的名字搞笑,有反差,就取了。」泰迪羅賓插話:「不是因為你經常叫陳慧嫻傻女?」「哪敢,那時候她是我的主。」歐丁玉說。 雖《千千闕歌》是歐丁玉為陳慧嫻打造的巔峰之作。
  • ——陳慧嫻(二)
    1988年的這張《嫻情》的發行,也宣告了陳慧嫻的第二次轉型。專輯中的陳慧嫻以全新的淑女的形象示人。這張專輯也是陳慧嫻歌唱生涯的最重要的轉型之作。也為後來的晉升為一線歌手奠定了堅實基礎。在這張專輯中,對於歌曲的拿捏比起早期的少女形象時期的歌曲更加成熟和更有想法。專輯中的那首唱紅極一時的《傻女》,則是讓人印象深刻。這首歌曲也成為了陳慧嫻個人的經典曲目之一。
  • 陳慧嫻的十大經典歌曲
    Diego,作詞:林振強《傻女》收錄於陳慧嫻1988發行的專輯《嫻情》中。《傻女》同時榮獲1988年度香港電臺十大中文金曲獎和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獎。4、《人生何處不相逢》1988年,作曲:羅大佑,作詞:簡寧《人生何處不相逢》是陳慧嫻的專輯《秋色》中的一首歌曲。 《人生何處不相逢》是一首足以傳世的經典之作。此曲有種「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滋味。此曲國語版為周華健演唱的《最真的夢》。
  • 久石讓和喜多郎,你更欣賞誰?
    ,因為久石讓和喜多郎都是日本新世紀音樂界的骨灰級大師,並且也都是配樂大師 ,兩個人的音樂風格自有其相同和不同之處。但不變的是,這兩個人的音樂都能讓你不可自拔地陷落其中!今天小編就帶你走進久石讓和喜多郎的音樂世界,你更欣賞哪一位呢?先來欣賞一下兩位大師的作品久石讓作曲的《入殮師》獲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 久石讓成就背後,卻是在創作上的煎熬
    如果說宮崎駿帶給我們的是童年回憶,那久石讓帶給我們的就是那潛藏在回憶中,朗朗上口的童謠。只需要一點點聲音的提示,剩下的音符就會不由自主地從我們的腦海中引導出來。 甚至於你可能不知道久石讓的人名,卻能不由自主地哼出他的歌曲。
  • 陳慧嫻:有兩秒鐘我只穿底衫在舞臺
    南都:1988年你就來廣州開過演唱會,被稱為是「首位在廣州舉行個唱的香港女歌手」,一轉眼已經三十年過去,這次演唱會以「陳慧嫻主義」命題,你會傳遞出怎樣的主張?     陳慧嫻:這次除了自己的歌曲,我還選了別人的歌曲來演唱,比如草蜢的一首歌,因為我曾經翻唱過他們的歌。我也預備了幾首國語歌,因為我覺得我唱國語歌曲是進步了的,希望大家能給我意見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