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社會什麼最費錢?——孩子!
執筆:毛婷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當代社會,人們在什麼身上花錢最多?但凡是做父母的人,都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孩子!我們都知道養娃是一筆很大的開支,但其實生孩子的花費也「不甘落後」。

「懷孕四個月,花了一套房子首付」
前幾天,幸孕姐回老家,在醫院碰到了正在做保胎產檢的老同學,許久未見,同學還是記憶中瘦弱的樣子,看她氣色不好幸孕姐寒暄了幾句,讓她不要太關注體型身材這些,胎兒健康才最重要。她聽完卻自嘲地笑了:「我那還能在乎這些啊,這才懷孕4個多月,花了一套房子的首付了。」
幸孕姐聽完就傻了,老家的房子再便宜,那也是房子不是白菜啊,聽說過生孩子貴,沒想到能貴成這樣。老同學也看出了我的疑惑,解釋道,本來懷孕生娃花費就不小,她自己做的試管,又是高齡頭胎,各項檢查和保胎都要比普通產婦更多一些,她們還是特地為了省錢才回的老家呢。
聽完這些,幸孕姐也不由得感嘆現在生娃成本之高,沒點經濟實力還真不敢「輕舉妄動」。
從懷孕到進產房,要娃得花多少錢?
網上一直都有對於生娃費用的討論,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一位寶媽的現身說法,已經很省的她,從備孕到寶寶呱呱墜地,一共花了多少錢呢?
1、 備孕花費
在備孕前的3-6個月,寶媽和丈夫都去做了孕前檢查,包括生殖系統檢查、家族病史、脫畸、ABO溶血、遺傳病史、各項常規檢查、葉酸檢查等,加上備孕前3個月左右每天補充的葉酸,總共加起差不多在2000元左右。
2、產檢費用
整個孕期一般有12-14次產檢,建檔、B超、唐篩、唐氏兒篩查(補充無創DNA)、四維彩超、抽血化驗、胎心監護等,到了孕晚期更是每周都要去產檢,不算產假付出的時間、精力和陪護成本,光是大大小小的檢查,最少也要花費6000元左右。
而且這位寶媽因為甲狀腺抗體偏高,又做了專科檢查,花的錢自然也就更多了。
3、孕期營養
孕媽的營養是必不可少的,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為了讓寶寶和孕媽都能更好的發育,現在家庭都會變著法地做營養餐,葷素搭配加牛奶和高湯,補品也不會少,甚至還有專門做孕婦餐的機構。懷胎十月,營養供給的費用最少也有5000左右。
4、孕期衣物用品
肚子顯懷之後,之前的衣服肯定都不能穿了,從裡到外都要換成寬鬆舒適的款式,夏天相對便宜,到了冬天,羽絨服、圍巾、保暖衣、雪地靴等等,少說也在3000塊錢了。
5、生產費用
分為順產和剖腹產兩種,順產的住院天數少,花費也比較少,一般在3000-5000左右。剖腹產就沒這麼簡單了,住院時間至少一周,護理麻醉等加起來費用至少在8000-10000元。還不包括有些寶媽要住環境更好的單間。
綜上,可以看出從備孕到娃落地,最節約的計算方式,也至少需要25000-30000左右,可以看出生娃確實是「碎鈔機」。更不要提像老同學這樣高齡試管的情況,那費用動輒就是十幾萬到百萬了,保胎住院十幾天那就需要2-3萬左右了,而且產後才是更大的費用在等著寶爸寶媽們,難怪現在沒有經濟實力的都不敢生娃了。
怎樣能夠省點生娃錢呢?
1、最佳生育年齡
醫學上將女性的生育年齡在23~30歲之間定為最佳時期,男性為30~35歲。這個時期生娃能夠最大程度的提高優生優育率,避免因為身體原因造成多餘的費用。
2、提高身體素質
很多女性追求「骨感美」,一味地節食瘦身,導致卵巢功能受損,增加受孕的難度,又要花很多「冤枉錢」。而且多運動還可以增強體內細胞活力和新陳代謝,接一路「好孕」和順利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