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李老師學堂
近日電視劇《不完美的她》熱播,這部劇匯聚了周迅、惠英紅、趙雅芝等實力巨星,劇情更是抓人眼球。很少追劇的我,忍不住去看了,然而看過之後,我的胸口像壓了塊石頭,心情很壓抑,很難受。
穆蓮生的遭遇太讓人心疼了。她善良美麗、乖巧懂事,很愛自己的母親,然而這個母親又是怎樣對她的呢?
穆蓮生就是媽媽男友尚武的「施虐玩具」。 尚武玩CS讓蓮生當活靶子,將她裝箱子裡讓穆靜猜在哪個箱子裡」,給蓮生穿上公主裙、塗上口紅,故意氣穆靜。然而穆靜的第一反應不是心疼自己的女兒,而是嫉妒,嫌她髒。穆蓮生剛遭受了尚武的傷害,又被親媽嫌棄和推搡,她很無助,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
穆蓮生被尚武弄傷眼睛、塗口紅
當孩子向媽媽求助,穆靜選擇無視,甚至配合,來討好尚武。穆靜跟尚武去海邊燒烤,將一個5歲的幼女獨自留在家裡。為了留住尚武,穆靜甚至想拋棄孩子。儘管穆靜有時心裡也心疼蓮生,可是她心裡的天平更傾向尚武,她選擇為了一個男人而忽略對女兒的關愛。這樣的女人真的既可悲又可恨。
穆蓮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討好媽媽,即使受傷、難受也微笑著對媽媽說「真好玩」。在媽媽讓她自己在外面吃飯時,笑著跟媽媽再見,然後隱忍著哭泣......
她太懂事了,一點沒有一個五歲年紀的小女孩該有的天真爛漫。
後來蓮生成為了小歐,林緒之成為了她的媽媽,兩人的人生軌跡也因此而改變。小歐遇到了愛她的惠奶奶,遇到了外婆和小姨,並且結交了朋友,她昏暗窒息的生活裡逐漸有了陽光和歡笑聲。
然而,當她沐浴在的愛的陽光下時,她還是小心翼翼的,生怕這夢境般的美好,一不小心就破碎了。她變得更加乖巧懂事,更會討人歡心。我們知道這孩子的「討好型」人格,已經很難改變了。原生家庭給童年帶來的傷害,可能需要一生去治癒。
心理學上的討好型人格,主要表現為:以對方為出發點,總是取悅他人,把他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用盡各種方法達到他人要求令其滿意,使得自己擁有好人緣。
這種始終做好人的情結會讓自己身有負擔,會影響到自己的正常生活,以及所獲得的幸福感。
在我小的時候,覺得父母就是我的天、我的整個世界,我特別依賴父母,尤其是母親。當父母指責和批評我的時候他們,我會很害怕的。如果父母總是吼罵孩子、無端責打孩子,孩子就會缺乏安全感。
之後慢慢學會看父母的臉色行事,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就會被關注、被誇獎,只有滿足了父母,才能達成自己的意願。
因此,久而久之,習慣了看父母眼色,討父母的歡心,以至於形成了討好型人格。
2.父母本身就是討好者人格,自尊和價值感都很低。
他們會教育自己的子女,做人就是要討好別人獲取生存,言傳身教許多討好的模式。
父母會在對待別人時委屈自己、犧牲自己,對待別人家的孩子,會犧牲自己孩子的需求,去討好別人家孩子,怕別人說自己不好。
這種家庭長大的孩子,長大後自我感覺就低人一等,不自覺的就容易討好別人。
討好型人格對於溫情和讚賞有極度需求。然而他們不知道怎麼去有尊嚴的獲得溫情和讚賞,只能通過放低自己的姿態,做些去「乞求」別人多認可他們一點。自輕自賤、沒有自尊,也很難讓別人尊重。
討好型人格的人很難幸福。因為他們時刻在考慮別人的感受,害怕別人不高興,從而忽視自己的內心感受。有時候明明不情願、很為難,也說不出拒絕的話,有時拒絕了別人,也會陷入他會不會因此討厭我的焦慮之中。這樣的人一點都不開心。
年少成名的美女作家——蔣方舟就是「討好型人格」,她說談戀愛的時候,男朋友給她打電話,責罵她,雖然她已經很不喜歡他了,也覺得自己沒什麼錯,但是就是忍不住一直道歉,道歉了2個小時,但對方認為仍這個道歉很敷衍。
掛了電話對方一直打,她看著密密麻麻的來電顯示,嚇得渾身發抖,但她不敢跟對方說「你不要再給我打電話了,再這樣下去我會生氣」這樣的話。
不僅僅是蔣方舟,有太多姑娘甚至深陷「討好型人格」,活得委屈不快樂。那有什麼辦法治癒嗎?
蔣方舟在《奇葩大會》上分享了自己的做法:2016年,她花了一整年的時間呆在東京,不懂日語,沒有工作,也沒有任何社會關係,把自己放逐到陌生的城市,不用去在意別人的眼光和評價。
這一年無形中治癒了她的「討好型人格」,主要因為有這樣一個遠距離的機會,讓她跳出來,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
蔣方舟說:「我第一次學會罵人了,可我好開心。」治癒後的人,會過的輕鬆開心,也會更受人尊重。
阿德勒說過的一句至理名言: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劇中的林緒之,她也一直在治癒自己的童年。直到她遇到了穆蓮生,在穆蓮生身上,她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她要救穆蓮生,想帶給她幸福的生活,同樣,也是為了救自己。林緒之在蓮生身上得到了救贖。
然而,被原生家庭所傷的穆蓮生,會怎麼救贖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