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演員請就位》引起非常大的熱議,因此第二季讓大家充滿了期待。
節目組也不負大家的期望,第二季一上來就來了個狠招——製片人評級制度。
根據40位演員的流量,票房號召力,演技實力等綜合因素給演員們分成S,A,B三個等級制度。
這個制度將演藝圈的殘酷赤裸裸的展現給觀眾。
三料影后馬蘇,實力女演員(童年陰影)溫崢嶸,倪虹潔,黃奕坐冷板凳,
導演組稱她們是B組F4,四個40歲+的女演員。
而沒有代表作品的偶像明星陳宥維卻穩坐S級沙發椅。
導演都感嘆節目組太殘酷。
而在競演環節,陳宥維意想之中的垮掉了,被李誠儒「三味」連擊批評
味同嚼蠟,如此乏味,味同雞肋。
爾冬陞更狠,直言他連表情管理都沒學會,演繹的非常可笑,
像是嘴巴裡吃了口香糖,讓他去進修下。
自然陳宥維從S級跌落了。
而評價都為B級的馬蘇和倪虹潔表演的《隱秘的角落》環節,卻得到了導演組的一致好評。
馬蘇在前期就情緒激烈把觀眾的心都抓住了,而倪虹潔則在後半段爆發,讓觀眾看到了一個能為兒子豁出一切的母親,哪怕自揭隱私醜聞也在所不惜。
倪虹潔坦言她以前也有很多戲找她演女一,但是她沒有珍惜,後來她就只能演媽媽和反派了。
她演過楊穎的媽媽,婁藝瀟的媽媽,甚至是和她同齡的蘆芳生的媽媽。
而如果她不演媽媽和反派她就沒戲拍了。
馬蘇也講述自己這兩年的經歷,事業下滑後從一年拍幾部戲到現在無戲可拍,好不容易聽說朋友導演有戲拍了,連忙打電話去詢問。
導演說她太年輕了,她聽了還很開心。
結果下一句是她演媽太年輕了。
趙薇聽到兩人的講述感慨現在的女演員不是到了30+,40+而沒戲拍,而是整個行業的女演員都很艱難。
連女性的化妝品都是男明星在代言了,護膚品,粉底,睫毛膏都是小男生在拍,這讓女演員怎麼出頭呢。
趙薇的話真的說到了女演員的心坎上,既扎心又現實。
其實何止是護膚品,化妝品,這幾年連衛生巾都由男演員代言了。
代言衛生巾的男演員尷尬不?應該不尷尬的,因為背後有鈔能力加持。
誰擁有了資本,誰就有更多的話語權。
而現在很明顯資本都在捧男明星,男演員,沒女性什麼事了。
為什麼會這樣?
曾幾何時追星還是會被父母認為的不良愛好,誰家孩子追星了就是一頓打。
而現在追星成了一家人的愛好,媽媽帶著孩子一起追星的更比比皆是。
追星的主力就是女性,未成年的叫著哥哥,已婚的喊著崽崽。
總之男明星不是女粉絲的男朋友就是媽媽粉的帥寶寶。
既然女性喜歡男IDO那市場當然要緊跟腳步不斷的推出男偶像。
淘寶上的購買數據都很直接的顯示出女性的購買能力了。
購買力從高到低分別是女人,老人,狗,男人。
誰的錢好賺是非常明顯的事情。
隨著飯圈文化的大行其道,耽美劇也跟著火爆起來。
著名編劇汪海林就在一個採訪中說道:
耽美劇曾經只是一種小眾文化,喜歡的人群圈地自萌,是一個保守的文化。
而現在耽美劇則隨著女性的喜愛度狹資本的力量轉守為攻。
資本把它打造成一個先進文化,你要是歧視你就是反同。
加上現在看視頻的用戶裡男性很少,放棄這塊領域了,男觀眾都打遊戲去了。
於是現在的視頻文化都偏向女性化。
女性喜歡耽美劇,喜歡男男組CP。
曾經有個老闆和王海林吃飯就感嘆,我要是能夠有關係拍到耽美劇就好了,我籤兩個男演員拍這種劇一定會紅,就算最後劇下架了那也能賺到錢了。
可見耽改劇已經是公認的,誰拍誰能紅,誰拍誰賺錢的劇集了。
既然如此,資本自然是大量的湧入,當然耽改劇是會受到制約的,要拍它必須有關係有人脈,弄到批文才可以。
即便拍攝耽改劇會遇到重重困難,在明年依然有很多耽改劇備案和開拍,乘風破浪突破各種阻力,推上了拍攝的行程。
網友戲稱明年是耽改劇年,耽改101
59部耽改劇,118位男主,導致大家呼籲耽改劇太密集腐女們不夠用了。
在耽改劇熱火朝天的同時女演員們也迎來最大的事業危機。
耽改劇裡的女演員們稍微和男主演親密一點就會引來女粉絲的強烈不滿,口誅筆伐。
之前《陳情令》未播時孟子義飾演的溫情就被傳戲份太多,還和肖戰有感情線導致粉絲暴動。
最後劇組不得不刪掉孟子義拍攝的大量片段,又補拍了戲份才能讓《陳情令》順利上映。
而最近剛殺青讓女粉絲非常期待的《皓衣行》中,因師昧的性別從男轉女也引起粉絲強烈不滿。
陳瑤因在路透圖中有一些與男主陳飛宇略顯親密的戲份被罵好慘。
還被傳戲份大過男主,是溫情第二。
編劇趕緊出來闢謠該有的都有,不該有的全沒有。要是撒謊讓雷劈,收不到尾款。
陳瑤的角色改為女性也是為了過審,不然本來就是雙男主的戲,其他重要配角還都是男的,當廣電的審核人員也是腐女嗎?
從這裡也能看出在耽改劇裡女性角色就是一工具人,為了過審,為了推動劇情。就這樣還要被粉絲罵破壞男主之間的感情,太慘了。
市場的大環境就是如此,單個演員無法左右,只能更加努力的提升自己讓投資人看到自己的價值。
趙薇在節目裡請求三位男導演多給女演員一些機會,多捧捧女演員。
其實真正能左右女演員的是資本,是電視機前的觀眾。
大家都是女人,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