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這幾部華語新電影,最值得關注

2020-10-18 桃桃淘電影

我呢,來平遙已經一周多了。

昨天閒著沒事算了一下,這一周左右的時間,已經看了30多部電影,還外加些許WIP作品,很滿足,同時,腰也還好,也還好。

最近國內電影圈,最重要的事情,自然是正在舉行的平遙國際影展。基本上國內大部分電影媒體和各種影迷都來到了這個山西的小城,每天看片,趕場,匆匆忙忙的。

而今年平遙也確實很值得一來,即便,在影展的前半段,會稍微有些許吐槽大會的味道。好在,進入中期之後,一切都有了好轉,大家也都看到了更多好的華語電影作品:《野馬分鬃》《裂流》《不止不休》《媽媽和七天的時間》《漢南夏日》等等,每個人都開始發現自己的心頭好。

這時,這個影展的魅力,也漸漸展現出來。

而昨晚,隨著平遙「榮譽之夜」的舉辦,羅伯託·羅西裡尼榮譽、費穆榮譽、青年評審榮譽、迷影選擇榮譽等各大獎項結果先後公布。

這其中,還是要先介紹下,對我來說最特殊的獎項,那就是本屆平遙影展的迷影選擇榮譽。

今年是迷影精神賞與平遙國際影展的第二次合作,迷影選擇榮譽就是由兩者合作設立的,關注華語電影節展的影評人平行獎項,旨在打造華語電影界的「費比西獎」。

平遙影展期間,迷影精神賞委派韓松落、虞曉毅、蘇七七三位影評人組成評審團,從藏龍單元中的華語處女作或第二部影片名單裡,選出一部最受影評人關注和喜愛的華語電影,授予榮譽。

這一次的迷影選擇榮譽的獲獎影片就是,楊平道導演的《裂流》,這也是在本屆平遙放映的12部華語處女作及第二部作品中評選出的。

這12部電影中,既有處女作《八月》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的導演張大磊的新作《藍色列車》,也有《野馬分鬃》《不止不休》等獲得國際電影節青睞的新人作品。

而在激烈的討論中,楊平道導演的《裂流》最終斬獲迷影選擇榮譽。

評審團認為:

「《裂流》呈現了對生活、人性以及電影創作的反躬自省。

這種自省並不以過於嚴肅或抽離的狀態出現,它舉重若輕地自然糅合生活與創作的邊界,將自曝與自嘲推向一種普遍感知,對人生與電影進行有結構、有深度的問詢。

在敘事與視聽的酣暢中,自湧般地形成交錯的層次與豐富的質感。」

頒獎現場,楊平道接過獎盃後還不忘幽默一把:

「《裂流》在WIP(發展中電影單元〉的時候,就得到了平遙的支持,拿到了添翼計劃獎。這次再回平遙,拿到了由影評人頒發的迷影精神榮譽。雖然我平時很少看影評,但是從此以後我要多多學習,不能辜負影評人的期待。」

在今年放映的華語影片當中,《裂流》是一部非常獨特的電影,它格外的簡單與粗糙,甚至很多觀眾可能無法接受他的粗糙。但是,在這種簡單與粗糙裡面,卻又藏著很高級的設計,這也是影片很厲害的地方。

尤其是,像導演在上面說的那樣,這部影片其實成本特別低,影片之前在WIP單元獲得5萬獎金,而最終拍攝,連這5萬都沒花完,也是相當省錢的一部電影了。

所以,你們覺得的粗糙與簡單,也來自這種有意的低成本設計。

接近全體劇組成員

《裂流》的故事中,一名中年導演懷疑妻子愛上了別人,於是帶著美麗的實習生一起追蹤調查。一路上,導演精準地拿捏著尺度,與實習生曖昧調情,最終真相揭曉,卻出乎他的意料。

之前都說影片是偽紀錄片。但其實,更準確的描述應該是,被融合的劇情片與紀錄片。影片將兩種類型的素材混在一起,有意混淆了真實與虛構的界限,並來製造戲劇效果。

楊平道在其中也飾演了面臨創作焦慮和中年危機的導演本人,對自己成名作《生命的河流》多次提及與調侃,也製造出強烈而奇異的錯位感。

男導演與女實習生之間含混、微妙的曖昧情緒,以及不斷提醒觀眾攝影機存在的推拉鏡頭,也讓人聯想到洪尚秀導演的作品。

結尾處的驚人反轉堪稱神來之筆,也將這部低成本電影的敘事與內涵,拔高了一個層次。

這樣一部充滿了諸多值得玩味的細節的電影,更是一部關於電影的電影,由之,能獲得今年的迷影選擇榮譽,也是意料之中了,我們也希望影片在未來能夠被更多觀眾看到。

同時,其實今年值得關注的年輕導演作品,並不止《裂流》。比如獲得最終大獎的《媽媽與七天的時間》,也是非常出色的一部獨立藝術片,也是今年我在平遙非常喜歡的一部影片。

還有魏書鈞導演的《野馬分鬃》,同樣是一部非常年輕,非常有年輕人態度的作品,也很值得關注。

包括《不止不休》《漢南夏日》等等影片,也希望能在年末的迷影精神賞年度十佳片中,看到上面影片的名字。

迷影精神賞自2015年創立至今,始終根植於華語電影,關注中青年華語導演的作品。

迷影精神賞已經連續舉辦了五屆年終大賞,旨在獎勵那些在創作和風格上最值得鼓勵和支持的中青年華語導演作品。

大賞評選規則類似於法國的龔古爾文學獎或者路易·德呂克獎:創作者不需要申報,而是由評委直接提名。

自創立之初,迷影精神賞就主張深植民間的迷影人特色,突出與官方和電影工業相比的獨立性,也與學院和媒體的電影評獎不同,力求藉助於迷影人和影評人的聲音和主張,為青年導演提供鼓勵和支持。

此前的五屆迷影精神賞年度影片,分別由畢贛執導的《路邊野餐》、張大磊導演的《八月》、黃信堯執導的《大佛普拉斯》、霍猛導演的《過昭關》以及黃綺琳導演的《金都》摘得。

第五屆迷影精神賞現場

與平遙國際影展一同合作打造的迷影選擇榮譽,也是迷影精神賞為繼續鼓勵、支持中青年華語電影創作所做的不懈嘗試。

未來,期待有更多的電影節展與迷影精神賞攜手,推出真正屬於華語影評人的費比西,讓年輕人的作品有更多的舞臺。

希望未來,迷影精神賞能持續見證華語電影的變革與發展。

我們也會盡更多可能,以我們自身的視角,發現更多值得關注的新人導演作品,並將其帶到熱愛電影的人們面前。

也希望,大家在未來,可以多多關注我們的迷影精神賞,也多多關注,屬於華語電影的未來。

我也會盡我所能,帶大家認識更多新的青年導演,以及他們的作品。

一起加油吧。


2020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迷影選擇榮譽候選影片名單

《小事兒》An Insignificant Affair

《藍色列車》Stars Await Us

《伊比利亞的派對》Happiness of Iberia

《平靜》The Calming

《我們四重奏》Where Is My Flight Home

《荒野咖啡館》Cafe by the Highway

《他與羅耶戴爾》A Song For You

《野馬分鬃》Striding into the Wind

《裂流》A Yang Pingdao Film (獲獎)

《媽媽和七天的時間》Mama

《不止不休》The Best Is Yet to Come

《漢南夏日》Summer Blur


最後,我們也可以關注下今年平遙影展的完整獲獎名單


羅伯託·羅西裡尼榮譽

最佳影片:《捕鯨男孩》(俄羅斯/波蘭/比利時)

最佳導演:伊萬·伊基奇《綠洲》

特別表揚:《愛莎》(以色列)

評審榮譽:《由宇子的天平》 (日本)

費穆榮譽

最佳影片:《媽媽和七天的時間》

最佳導演:王晶《不止不休》

最佳女演員:劉雅瑟《荒野咖啡館》

最佳男演員:週遊《野馬分鬃》

評審榮譽:《漢南夏日》

迷影選擇榮譽:《裂流》

青年評審榮譽:《裂流》

2020獎:《八佰》

2020中國電影海外貢獻榮譽:任仲倫

臥虎藏龍東西方交流貢獻榮譽:田壯壯

發展中電影榮譽單元

特別表揚:《西南角人物》

無限自在獎:《街娃兒》

添翼計劃獎:《珍珠》

向上評審獎:《石史詩》

吉利爾潞綢最佳導演獎:《進化論》

華誼兄弟最佳影片獎:《深空》

平遙創投榮譽單元

暖流類型創新獎:《兇手們》

順發熱電商業潛力獎:《成為克裡斯》

泰洋川禾人文精神獎:《好願在人間》

拾谷創意大獎:《河州》

七印象特別榮譽:《春困》

陌陌青雲劇本獎:《我抬頭發現兩朵一樣的雲》

相關焦點

  • 今年,這幾部華語新電影,最值得關注!
    今年是迷影精神賞與平遙國際影展的第二次合作,迷影選擇榮譽就是由兩者合作設立的,關注華語電影節展的影評人平行獎項,旨在打造華語電影界的「費比西獎」。 平遙影展期間,迷影精神賞委派韓松落、虞曉毅、蘇七七三位影評人組成評審團,從藏龍單元中的華語處女作或第二部影片名單裡,選出一部最受影評人關注和喜愛的華語電影,授予榮譽。
  • 這幾部高質量華語電影你值得擁有
    高質量的電影會引人入勝,欲罷不能,今天小編就和和大家推薦幾部高質量的華語電影。在可可西裡,那個聽起來是一個那麼美好的地方,卻發生多少醜惡的行徑,在廣袤的流沙之下,不知掩埋了多少人的屍體......這部電影中一切都是原生態的,沒有界限分明的黑白與對錯,也沒有真假和善惡,小編想把這部電影推薦給每一個人,但是又有點擔心,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直擊內心,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關注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的保護,我想了許久,還是想將影片中男主角說過的一段話:「見過磕長頭的人嗎?
  • 今年,還有哪些華語電影值得期待
    原標題:今年,還有哪些華語電影值得期待 年初總有不少平臺在做展望內容的榜單,前陣子豆瓣網列出的2020最值得期待的華語電影10部片單中,諸如《唐人街探案3》等5部電影都是原定在春節檔上映的。雖然春節檔電影紛紛撤檔,但由於前期宣傳到位,大部分影迷已經對這些電影相當了解。
  • 2020年,那些值得關注的華語電影
    希望各位大朋友們,在新的一年裡,幸福、快樂、平安。而到了2020年,我們首先要做的事,可能還是:做前瞻。畢竟,新的一年又來了,接下來,又有很多電影,等著大家。所以,我們還是看看,在2020年,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華語電影吧。
  • 今年,你最需要關注的十部華語片
    第三屆迷影精神賞自啟動以來就備受關注,我們收到了很多青年電影人的自薦和推薦。過去半個月,經過各位評委嚴謹的篩選和投票,2017第三屆迷影精神賞提名的十部影片終於產生。與以往一樣,我並不認為這僅是一個提名名單,這更是一個推薦名單,也就是說,所有提到的10部影片,都是我們支持,並認為值得推薦給大家的華語片。
  • 華語電影史上最賣座的幾部系列電影,你看過幾部?
    《哈利波特》這部系列電影,可以說是全世界最賣座的系列電影了。它的小說,它的周邊,可以說流行了二十多年。那華語影壇中最受歡迎的電影系列,你還記得幾部嗎?而後來大家再關注成龍的《警察故事》,只是因為這是一部陪伴很多人童年和青春期的紀念,甚至已經不在乎劇情到底是怎麼發展,劇中的花瓶到底有多花瓶,劇中突然出現,只是匆匆一面的英皇大咖。《警察故事》1985年12月14日中國香港上映,是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獲得者,成龍、林青霞也入圍當年最佳男女主角。
  • 別扯什麼金雞百花了,這才是最值得關注的華語電影獎好麼?
    令我非常好奇的是,這個早已經沒落的東西,為什麼還有人關注。曾經的金雞獎或百花獎,確實有它的輝煌,在80年代的時候,《大眾電影》還是影迷熱門雜誌的時候,它確實很受歡迎。但是,如今的金雞百花,大概也就是跟華表、五個一併列了,沒什麼好說的。誰得獎,得什麼獎,並不重要。當下華語電影獎,數來數去,真正有關注度的,可能也就只有這一個了,就是金馬獎。
  • 上海電影節最值得關注的那些電影,我都給你們挑出來啦!
    作為復工之後的第一項大型電影活動,這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舉辦,其實還有更多象徵意義。尤其對觀眾恢復觀影習慣以及對電影院的信心,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算是復工之後的一次大型影院預熱活動,還是挺重要的。 而等到周一早上,也就是幾個小時之後,明天早上八點,本屆上海電影的線上搶票也要開始了。相比往年,今年搶票也有些新要求,比如,沒有了線下搶票,都要線上了,也就是淘票票搶票。
  • 今年「金馬獎」​最有看頭的電影就這幾部!
    作為華語地區最權威電影獎項之一「金馬獎」於11月21日舉行獎頒獎禮,其實,無論花落誰家,縱覽提名情況,基本可以斷定哪部會是最大的贏家,哪些華語電影最有看頭
  • 2018,十大最值得期待的華語電影.
    煙臺了不敵的王導,總結了今年即將上映的華語電影,為大家推出了十大最期待的華語電影。都是優秀的導演、演員和製作公司。有文藝的,有宏偉的,有黑色幽默,有人性批判。這之中,一定有一些是合你胃口的。姜文的電影從來不會讓人失望,就算有人說看不懂,但絕對鮮有人說爛。因為觀眾總能從電影中感受到濃重的荷爾蒙和酣暢淋漓的快感。雖然《一步之遙》票房敗北,但姜文永遠是華語電影最期待的導演。姜文電影從來少不了槍、長刀、妖嬈女人,還有女人的腳。作為姜文北洋三部曲的收官之作,電影講述一個北洋期間的復仇故事。習武少年李天然目睹師兄殺害師傅全家,僥倖從槍口逃脫後被美國醫生救下。
  • 盤點2020年的華語電影,有幾部值得一看,圍觀有驚喜!
    2019年上映華語電影,幾部值得一看的華語電影,快來圍觀《半個喜劇》看著電影名字根本不知道是講什麼的!是喜劇?一半一半吧!有愛情,有鬧劇,有家庭,有友誼。電影裡面的基本每一個橋段都是一針見血地指向了現實,婚姻不完全等於愛情,愛情更不可能是一時激情。在一個社會法則被打破的空間中,要怎麼辦?一系列問題都是圍著光是什麼?為何會被光抓走?還有誰會被抓走?還在光裡面的人要怎麼辦?有網友說這是一個細思極恐的愛情片,真實又荒唐。
  • 華語電影20年,那些最值得記住的電影.
    最終,我們迷影精神賞組委會邀請了來自兩岸三地、日本、韓國、東南亞乃至歐洲美國的大量,關注華語電影的電影從業者、學者、媒體人、影評人和泛文化人的239名投票者,這其中,也有非常多大家熟悉的名字和投票者。對於參選投票影片,我們也沒有任何限制,每人選出自己心目中最能代表從2000年到2019年這20年間華語電影的20部作品,統計總票數,選出得票最高的20部。
  • 推薦7部今年上映的華語喜劇電影,你看過哪幾部?哪部最好看?
    推薦7部今年上映的華語喜劇電影,你看過哪幾部?哪部最好看?快留言告訴我吧~製圖不易,記得給小編點個讚和關注哦,謝謝親~~《一點就到家》是由陳可辛監製,許宏宇執導,劉昊然、彭昱暢、尹昉領銜主演的農村題材喜劇片。
  • 除了金雞獎,今年廈門還有很多值得關注的電影
    是的,和很多喜歡電影的朋友一樣,這幾天一直泡在廈門,因為金雞影展又開始了。自從去年金雞獎正式落戶廈門,我就開始了自己的廈門電影之旅。今年是第二年,在電影方面的收穫更多,看了更多電影,也參與了更多電影相關活動。
  • 2018年度電影榜單,《藥神》成評分最高的華語電影,最受社會關注
    2018年度電影榜單,《藥神》成評分最高的華語電影,最受社會關注每過新年都是辭新厭舊的時候,也是人們總結過往一年成績的時候。在這個被APP所包圍的年代,我們總要面對無數的年度榜單和總結。它所帶來的正面效應,他對社會問題的平淡講述,教會了國人如何去評價一個優秀的電影。所以他當之無愧地也成為了2018年度最受關注的院線電影!與此同時徐崢也憑藉著本片的優秀表演,獲得了臺灣金馬獎最佳男演員獎,在頒獎典禮上,他說在中國屬於好演員的時代來臨了。我們也堅信中國電影會在這些真正的演員帶領下越走越好。
  • 上海電影節最值得關注的影片,我都給你們挑出來啦!
    作為復工之後的第一項大型電影活動,這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舉辦,其實還有更多象徵意義。尤其對觀眾恢復觀影習慣以及對電影院的信心,也是非常有幫助的。算是復工之後的一次大型影院預熱活動,還是挺重要的。相比往年,今年搶票也有些新要求,比如,沒有了線下搶票,都要線上了,也就是淘票票搶票。具體搶票原則,大家也可以去看電影節官網的說明。
  • 2020最值得期待的十部電影
    回憶陪我們走過這一年的電影,《流浪地球》2019年成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把「國漫」推向了高潮,《少年的你》探索了青春片的新維度……我們與「復仇者聯盟」暫別,送走「星球大戰」的義軍,和「X戰警」們說再見……當然,還有那些傳說中的,懸而未決的電影。
  • 華語電影在今年三大電影節顆粒無收
    點擊上方青年電影手冊關注我們!
  • 臺北電影獎提名公布,來看看今年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臺灣電影
    作為臺北電影節主席的李屏賓,5月16日在臺北中山堂公布第19屆臺北電影獎的提名名單。在臺灣,臺北電影獎是除了金馬獎以外,最受臺灣導演關注的一個獎項。這當中有幾個重要的原因,首先獎項報名資格限定臺灣導演,這使得競爭範圍相對聚焦,對一些獨立電影來說,是個提高能見度的好機會。
  • 2020華語新電影十佳,你看過幾部?
    也許,這其中的電影們,有些還不夠那麼成熟,有些還有不少遺憾,也未必每個人都喜歡。但是,我們仍然希望盡最大的努力,幫助宣傳和推廣這些電影,讓更多的觀眾可以注意到這些尚且沒什麼知名度,也缺少宣傳的新導演作品。這也是我們一直在堅持這個迷影精神賞的原因,還是那樣,希望幫助大家認識更多華語電影的新導演和年輕導演。他們,才可能是華語電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