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部《寄生蟲》,韓國電影登上了世界電影的舞臺中心。尺度向來不是韓國電影需要考慮的問題,在拍完貧富差距之後,2020年,韓國又上映了一部大尺度的電影。以前尺度大看脫多少,說了多少,這次尺度大到直接殺總統,並且來自於真實的故事,基本上就是換個人名(總統名字沒換)還原了一遍歷史,就問你怕不怕。
這部電影就是豆瓣8.2分的《南山的部長們》。
首先要先講一下歷史背景。
1961年5月16日,韓國樸正熙發動叛變,成功在63年坐上總統寶座,一做就是16年(從61年算的話就是18年)。別人家的總統都是輪流坐莊,樸總統打算坐到死。
上臺之後,樸總統建立起了「中央情報部」,英文名KCIA(搞得是CIA韓國分支一樣),這個部門相當於是他的特務機構,直接聽命於總統,因為這個部門在南山,部長權傾朝野,他們被稱為「南山的部長們」。
故事開始於樸總統被刺殺的前40天。
前任情報部部長樸龍閣(真名金炯旭)逃亡美國,揭露樸總統行賄美國眾議員,大罵總統背叛了當初的信仰,並且寫了一本詳細的回憶錄準備發表,書名叫《變革的叛徒》。
此舉讓樸總統國際聲譽嚴重受損,總統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他派出新任情報部長金規泙(原名金載圭)前往美國搞定此事。
金規泙不負眾望,成功搞定韓國的美國代理人,且說服自己的前任拿出了原稿,帶回韓國。但他同時知道了一個驚天的大秘密:樸總統最信任的並不是中央情報部門,這麼多年來一直在瑞士和海外有各種帳戶,交給私人打理(洗錢),代號「伊阿高」。查出這個信息的是美國的CIA,也就是說美國一直長期監聽樸總統。
身正體直的金規泙沒敢相信前任的指控,他一直天真地認為樸總統會自己退休。回國後,金規泙在一次吃飯途中直接問了樸總統是否聽過「伊阿高」。這個問題問出去之後,金規泙的職業生涯基本上完結了,能不能保住命還要看運氣。這是他犯下的第一個,也是致命性的錯誤。
樸龍閣的公開指控讓美國對樸總統的不滿跟著升級,當時的韓國是被美國罩著的(現在也是),美國不能容忍自己的小弟這麼明目張胆地玩弄「明主」,大哥也是要面子的,原先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算了,現在被捅出來,事情就大條了。
樸總統同樣很生氣,堂堂一國之主,說好的同盟國,居然連基本的信任都沒有,還搞監聽。「到底是有多小看我們大韓民國」。
出了這麼大的事情情報部部長自然脫不了干係,總統把氣撒到了金規泙身上,讓他叫美國大使「跪在太陽旗下道歉」(當然是不可能的)。
內部,一個派系的總裁也開始公開反對樸總統,總統警衛室室長郭尚佃(原名車智澈)建議直接除名,金規泙則認為這會引起民憤。他和總統的矛盾加劇。
更糟糕的是,已經被他拿回原稿的回憶錄不知道誰洩露了被公開發行在雜誌上,總統大怒,徹底對他失去了信任,轉而扶持警衛室室長。
室長是個瘋子一樣的人物,為了保護總統可以半夜開著坦克到街上去巡邏,搞得金規泙生氣到只能掏槍出來。但處事風格深得總統喜愛,總統交給了他一個任務:幹掉前任部長樸龍閣。
可樸總統在位16年玩弄權術的能力相當腹黑。這邊剛讓室長去處理,另一邊就來測試部長的忠心,來了個以退為進。
先問部長「你覺得我什麼時候結束?」「誰是下一任?」「要不你來吧?」絕命三問。
三句話一出,堪稱韓國版「煮酒論英雄」。當時劉備把筷子掉到地上,部長則說了另一句話「我會保護好閣下」。總統稍微放寬了心,再來了問題「怎麼處置樸部長?」
即使是煞筆也知道總統是什麼意思了吧。部長不能手軟,派出間諜,搶在室長之前在巴黎弄死了前任部長。
本以為總統會息事寧人,但釜山發生暴亂(不是喪屍),持續不滿總統霸佔位子。室長建議:直接用坦克碾過去,部長自然是不會同意的。
總統使出了另一個殺手鐧,編造前任部長拿走了大量的資金逃亡美國,人是殺了,錢呢?
此時,部長才知道總統已經徹底對他喪失了信任。
事實上,總統的這一招並不是第一次使用,在當初樸部長幫他處理三星問題的時候,成功之後,也把鍋都甩給了樸部長,逼他辭職。
他最經常用的是這麼一句話:按你想的做,你身邊不是還有我嗎?腹黑到這個程度,已經是頂級的官場老流氓了。這也是電影想表達出來的樸正熙的統治之道。
看清事實的部長也開始竊聽總統的秘密,被他發現,原來總統已經在和室長密謀要幹掉自己。於是為了保命,他於1979年10月26日晚7時45分槍殺了室長和總統。
在歷史記錄裡,部長槍殺總統是因為失寵,權力被室長奪走,但在他自己的證詞裡,則是因為不滿總統的長期食言。如果真的是因為要奪權,部長在殺了總統之後會去南山控制場面,而不是去參謀總部,給軍隊逮捕他的機會。再或者,他可以聯合參謀總長,裡應外合,取代樸的地位。
《南山的部長們》著重塑造的是樸正熙腹黑,恐怖,殘暴,肚財的一面,和他相對的則是部長的信念和理想,當這兩者出現矛盾的時候,就只能要麼兼併,要麼火拼,古往今來都是如此。
從電影中透露出來的情況來看,不管是前任部長,還是現任部長都秉持著公義和正義,真正把韓國帶入歪道的是樸正熙。
作為以刺殺為主線的電影,這部電影總體上已經非常成功,調理清晰,鋪墊到位。飾演總統的李星民成功演活了樸正熙身上的氣質,陰邪,深沉,殘暴,心機重。但另一個影帝李秉憲則更出色,他飾演的是一個更難把握的角色。前期他信奉理想和主義,帶著天真的信仰誓死跟隨總統。
「從政要有大國的氣度」
「人有人格,國有國格」
這是他的處事態度。但可惜樸正熙想要的和他想要的根本不是一個東西。從心懷理想到夢想破碎,部長經歷了複雜的心理變化。執行任務時,他雷厲風行,殺伐果斷。知道自己被懷疑時,恐慌憤怒,失望至極。
而最能體現他演技的當屬結尾處兩分多鐘的長鏡頭了,完整精準演繹了刺殺總統之後的心理狀態,不愧是大影帝。
李秉憲雖然渣,黑料不斷,但這個業務能力,活該一次次洗白圈粉了。
(李秉憲演技炸裂片段)
回到歷史上來看,毫無疑問,樸正熙是一個有著巨大成績的複雜的人物。在坐上總統之位之後,先是力排眾議,和日本建交,吸引外資進入韓國,然後出兵30萬人幫助美國打越戰,拿下「軍工特需」物資供應權,不斷刺激經濟發展。建立企劃院,提出「經濟第一要義」,大力改善國民生活水平。
在他的推動下,韓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從1961年的83美元增加到1979年的1644美元。1961年,朝鮮的人均收入是韓國的3倍,當時韓國人希望逃到朝鮮。到了1976年,韓國的人均GDP已經是朝鮮的2倍。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變成發達國家,同樣是朝鮮半島,佔據80-90%礦產的朝鮮到2018年人均GDP才1200美元,而韓國已經高達3.2萬美元。說樸正熙是改編韓國國運的人也未嘗不可。
但是在他大力扶持國有企業發展重工和高科技之下,造成韓國以樂天、三星、現代、LG、SK為首的十大財團佔韓國經濟比重高達85%,普通民眾只能生活在《寄生蟲》中的小房子裡,和香港的棺材屋一個道理。
韓國的總統大概是這個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樸正熙被槍殺,他的女兒被送入大牢,如今的文在寅高舉著改革的大旗想要做出改變,但參考之前所有總統都不得善終的結果,他的下場也好不到哪裡去。
搞不定財閥,搞不定美國,兩大最有力量的群體狼狽為奸,總統就像跪在地上要飯的一樣。
「你當這是正當生意?你們有沒飯吃,要看我們給不給,我們不給,代客停車也不給你們做」。
話又說回來,如果讓韓國普通民眾選,他們會選韓國還是朝鮮?這應該才是最重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