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懸系推理劇的愛好者,小編總是喜歡研究一些比較燒腦的作品,要說是為了顯示自己的高智商,高推理能力嗎,其實也不是,小編只是喜歡被智商碾壓的感覺……
小編知道《彗星來的那一夜》這部電影,還是在看網綜的時候知道的,一個推理破案的偵探綜藝當中,無意聽人提到了薛丁格的貓,以及這部電影,所以就打算看一下。
說實話,由於英語不是特別好,一直盯著字幕看,看完第一遍還真有點蒙,後來就又看了一遍,然後再加上看了一些影評,這才明白了,表示看這種電影腦子有點不夠用啊。
其實這部電影也就是對於平行世界的幻想,藉由彗星來臨的時候,女主產生的幻想,將其拍成一部電影,結尾又通過現實的一通電話把女主叫醒。我們應該都對這個世界存在過平行世界的幻想吧,簡單來說就是,你們有沒有想過,或許在同一時空的另一個世界還存在著另一個自己呢?
看到不少的影評說,有3個女主,由於彗星的出現發生了時空錯亂,3個女主才同時出現在完美世界,不過當女主來到這個完美世界的時候,這個世界就存在了3個女主了。真正的女主A,正在參加聚會的女主B,這個世界原本的女主C。
因為女主A的黑化,相繼殺死了女主B,後來因為彗星消失,時空開始糾錯,因為A本來就不屬於這個世界,所以根據薛丁格的貓定理來說,當A和C相遇時,A應該會出現坍縮,最終消失在這個世界。
所以整個過程就很亂,邏輯要很強大才不會被繞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