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硬碟數據丟失—威騰電子My Cloud Home NAS開箱評測

2021-01-09 數玩工場

前幾年網絡雲存儲服務發展迅速,國內多家網際網路企業也推出了免費的雲存儲服務,但是近兩年多數免費的網盤都關閉了。部分仍然提供服務的網盤還實行雲盤文件內容審查,引起了用戶對隱私的擔憂,一些網盤還通過限制下載流量的方式間接促使用戶購買付費服務。

在此背景下私人云存儲的需求越來越突出,不少網絡設備廠商都在近兩年更新了自己的NAS產品線。作為專業存儲設備生產廠商,威騰電子很早就推出了My Cloud系列存儲設備。2017年秋季威騰電子推出了新款My Cloud Home個人云存儲設備。

從威騰電子目前的產品線來看,My Cloud Home可以算是之前My Cloud產品的補充而不是替代關係,更強調家庭存儲、移動存儲概念,定位以「備份存儲、數據分享」為主要需求的用戶,專業用戶需求對應的產品是My Clound Pro,功能更多擴展性也更強,屬於傳統型的NAS產品。

NAS網絡連接式存儲器最初是專業設備,近年來才「飛入尋常百姓家」,傳統的NAS大是開源設計,除了備份存儲功能外,還有媒體伺服器、監控伺服器、列印伺服器、web伺服器、郵件伺服器等功能,但是並不是所有用戶都需要這麼多功能,一些傳統的NAS設置紛繁複雜,讓缺少網絡設備知識的用戶也很頭疼,買回來之後也只用到存儲備份功能而已,這就為威騰電子這種「簡單易用」的My Cloud Home個人云存儲設備出現提供了市場。

NAS對於普通人的意義

在家中有這樣一臺NAS私有雲伺服器,除了可以分享文件給電腦,分享電影給手機、平板、電視點播,還可以在辦公室將工作文件上傳到家裡的NAS保存,同理可以在辦公室下載家裡電腦的備份文件,手機用戶也是一樣,照片可以設置自動備份到家裡的NAS,根本不用擔心64GB的手機內存不夠用。

新的iphone X基本版也就是64GB,除去系統文件空間其實沒有多大容量,但都賣到8800了,多花1000來塊買256GB 版本畢竟是少數,所以個人搭建私有雲NAS還是會對你的數字生活帶來很多方便的。尤其是有珍貴照片和資料需要保存的,RAID1陣列的NAS硬碟塊掉一塊也能恢復數據,比你簡單用個移動硬碟保存文件要安全。

簡單的來說威騰電子的My Cloud Home個人云存儲設備是一臺簡化安裝和配置設置的NAS,普通用戶買回去接通電源插上網線,甚至不用安裝任何配置軟體,在網頁瀏覽器中直接註冊帳號登陸就可以使用了,下面一起來開箱。

本文開箱的是雙盤位的My Cloud Home Duo,雙盤位版,8TB容量,默認磁碟陣列模式為RAID1,可用空間為4TB,相對於單盤位的版本,Duo雙盤版RAID1模式下數據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即便其中一塊硬碟壞掉,也能從備份中恢復文件,單盤位的存儲設備一旦硬碟壞掉,數據就很挽回了。

這臺My Cloud Home Duo 8T 雙盤版本售價3700元人民幣左右,廠商提供兩年質保。最低配置的單盤版本3TB容量,售價在1300元人民幣左右。

[正面設計方正外殼主要為塑料材質]

[正面的WD標誌,方正的外形給人很穩固的感覺]

[背面上方是散熱風扇柵格、下部是接口]

電源按鍵設計細長的一條,和外殼較好的進行了融合。

下方的圓形小孔為熱重啟按鍵,提供了兩個USB3.0接口,下方的RJ45為1000M埠,對於普通家庭用戶來說基本上夠用了。

[附件有一條網線、可更換插頭的適配器、紙質說明書等]

[底部是散熱柵格、四角有橡膠腳墊]

[My Cloud Home雙盤位版本安裝的兩塊硬碟,打開頂蓋可以自行更換更大容量的硬碟]

[內置的兩塊4TB容量威騰電子紅盤]

NAS ware3.0版本固件的威騰電子的紅盤是針對24x7應用設計的,紅盤與普通臺式機使用的綠盤藍盤相比可利用 NAS 感知錯誤恢復控制優化 RAID 性能、節能電源管理讓其功耗較低、噪音也更小,而且有很強的抗震能力,壽命也會更長。

拆卸My Cloud Home的PCB板需要打開機內卡扣,這樣就喪失保修了,從頂部可以看到,硬碟插口,主控晶片上覆蓋著厚厚的散熱片。

[總而言之,這臺NAS我個人感覺還是很美的,外形很乾淨簡潔]

新版My Cloud Home和舊版My Cloud的區別

首先是硬體配置上用雙盤位的My Cloud Home Duo和老款的My Cloud mirror GEN2相比的話:

My Cloud mirror GEN2:處理器Marvel Armada A385 雙核1.3Ghz 內存:512MB

My Cloud Home Duo:處理器Realtek RTD1296PBCG A53 四核1.4Ghz 內存:1GB

接口方面兩臺NAS都是2*USB 3.0接口 1*RJ45 1000M接口,這個沒有變化。

My Cloud Home 的硬體升級還是很明顯的,而且單盤位和雙盤位版本的處理器和內存配置是一樣的,老款的單盤位My Cloud 相比之下硬體配置就要低些了,處理器是Mindspeed Comcerto M86261G12雙核659Mhz,內存256MB。

在OS系統上,新版My Cloud Home是安卓系統,舊版My Cloud則是Linux系統打造的固件,可以說這才是這兩款NAS很大的區別。

上面用「新款、舊款」這樣的表述其實是不太恰當的,因為他們並不是替代關係,My Cloud Home因為系統為安卓,實現的功能目前和Linux版本的My Cloud有一定區別,兩者其實是並列的功能需求不太一樣的兩個產品系列。

下面來看看My Cloud Home的管理界面。由於採用安卓系統,My Cloud Home的web管理界面和老款的MY CLOUD並不少同一個網址。My Cloud Home可以通過PC端、手機端、web三種方式登陸管理,支持MAC和WINDOWS系統。

PC端安裝完成後回在地址欄常駐圖標,方便訪問,有可以映射盤符到Windows,方便訪問。

登陸後可以安裝很多第三方插件和應用, 但是由於是安卓系統,目前這個OS沒有開放調試模式,如果你要安裝非官方推薦的插件,可能需要ROOT。

這臺My Cloud Home給我的感覺是強化了公共雲服務同步,比如可以將Dropbox和Google Driver,也可以同步facebook的相冊,不過中國大陸用戶主要使用的雲存儲服務還是百度網盤,社交媒體網站是微博,目前官方固件還無法提供這兩家中國公司的服務同步,固件本地化還是需要加強。

基於Linux系統的NAS通常玩家可以通過WinSCP、putty等工具通過SSH調試模式,安裝很多第三方插件,比如安裝Transmission、Aria2實現脫機PT下載功能等。

目前玩安卓系統的NAS應用太少,但是安卓在手機和平板上現在很火,可以說未來很多設備都回基於安卓做OS,開發者也很多,西數已經上線了第三方開發文檔網站 developerdocs.mycloud.com,官方提供了SDK在android studio上進行APP開發,使用adb調試,應該就很快又各種功能的插件會從其他安卓平臺重新封裝移植過來,可以說未來My Cloud Home可玩性會得到大大增強。

[媒體伺服器功能通過Plex應用來實現,沒有SMB應用]

[設置菜單裡可以添加其他用戶帳號]

磁碟陣列模式可以在設置菜單裡修改,注重文件安全,那就選默認的RAID1,犧牲一半硬碟空間,如果你想要用完整的8TB空間,就改成JBOD模式。建議還是使用RAID1好,畢竟數據是無價的。

My Cloud Home的UI界面很簡潔,上傳的數據也可以安裝文件類型,月/日時間進行分類索引,管理和查找文件還是很方便的。

My Cloud Home 共享文件很簡單,選擇文件或者文件夾,右鍵「共享連結」就可以創建公共連結了分享給別人了,並且長期有效,不像網盤那樣分享一段時間就失效了。

通過串流播放My Cloud分享的視頻文件,別人訪問也支持在線播放。如果你和對方家庭網絡寬帶上傳下載速率不錯的話,別人在外網訪問一般不會卡頓。

手機端訪問可以安裝APK 或者APP,但是需要到Google應用商店安裝,對於中國區的用戶來說可能有些不方便,其實不安裝也行,直接用手機瀏覽器訪問mycloud.com登陸就行了。

[安裝手機端應用程式的好處是可以把你的手機相冊中的文件自動備份到My Cloud Home]

[不安裝手機客戶端,也可直接在手機瀏覽器裡訪問Mycloud.com]

[除少量格式外,大部分視頻格式都支持在手機串流播放]

[在通電後前面板中央部分會亮起一條淺白色的燈帶,很漂亮]

[右邊的設備也是一臺雙盤位的NAS,My Cloud Home看起來要高一些,因為硬碟是豎立安裝的,常規的NAS一般是橫著安裝的]

My Cloud Home傳輸性能測試

作為一臺NAS,傳輸性能是關鍵性指標

內網上傳速率測試,在內網中使用有線連接方式,測得上傳速率為608Mbps,換算約為68.8MB/s而且上傳很穩定。

內網下載速率有些波動,最高的時候能達到850Mbps,要比上傳速率高一些,這個性能受你的網卡、本地硬碟和交換機性能影響,能夠達到這麼高的傳輸速率應該來說對於家庭網絡共享文件還是很理想的。

這個下載速率主要是還是系統的問題,如果你調用IDM這樣的下載軟體來下載,你會發現傳輸速度可以輕易的飆上90MB/s,一部10GB的電影,分分鐘就傳輸完了。

外網訪問的話可以用IDM 之類的軟體來下載My Cloud home裡的文件,下載速率跟外網計算機的寬帶帶寬和你家庭網絡的上傳帶寬有關係,測試100M電信寬帶下載的速率在88Mbps左右,實時下載速度5.8MB/s還是比較理想的。

從傳輸性能上來看,這臺My Cloud home還是很給力的,區域網內實測90MB/s下載速率,68MB/s上傳速率非常給力了。

My Cloud home優缺點總結

很多用戶買了常規的NAS,由於國內很多地方運營商不提供公網IP,你在外網是無法訪問家裡的NAS的,需要設置埠映射或者使用花生殼這樣的中轉伺服器,但是埠映射對於沒有網絡基礎的用戶來說設置比較難,而花生殼服務是收費的,My Cloud home則不會出現無法訪問的情況。

所以簡單易用是WD新的My Cloud home最大的優點,很方便普通用戶搭建自己的私有雲,不需要複雜的設置,另外威騰電子的NAS穩定性和壽命還是畢竟可靠的。

缺點也很明顯,這臺安卓版NAS相對傳統的Linux系統的NAS來說目前的插件和功能還比較少,顯得功能少很多,但是安卓系統的前景比較好,相信很快會有很多其他Linux 系統NAS和其他安卓設備上的應用會移植過來。

相關焦點

  • 出色性能高效工作,威騰電子My Passport SSD可攜式硬碟評測
    威騰電子推出的星火紅My Passport隨行SSD版,從外觀、效率以及重要內容保護等各方面滿足了消費者的存儲需求。在家裡使用筆記本電腦或者臺式機,在辦公室或者出行時,內容創作者們都可以在這個設備上放心地存儲他們的數據。
  • 便宜又大碗,2TB威騰電子WD Blue SN550固態硬碟開箱
    隨著固態硬碟NAND顆粒價格的下調,DIY用戶SSD固態硬碟的容量需求被釋放出來,威騰電子在升級主力的SN500系列為新的SN550系列,在提升了性能之後,又再次推出了容量更大的版本,除了原來的250GB/500 GB /1TB,現在有2TB的版本了。現在上市售價在1700左右。
  • 攝影師控訴:硬碟故障,數據丟失,誰的錯?
    關於數據備份的重要性,最佳君之前曾經多次和大家聊過,甚至前段時間,我們一個年輕的攝影同行,就是因為數據備份的問題,導致了自己的悲劇,讓人惋惜。(戳藍字瀏覽全文)年輕攝影師因數據丟失遭客人高額索賠,無法承受喝藥自殺 你會因為自己的硬碟或者存儲卡出現故障,導致數據丟失,就控告廠家麼?
  • 比專業NAS更便宜更簡單,比移動硬碟更智能,My Cloud Home體驗
    不過你要是出門在外又不想隨身帶著移動硬碟,同時還有備份、查看資料的習慣,那麼今天我體驗的這款威騰電子的My Cloud Home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解決方案了。威騰電子My Cloud Home是西數最新推出的針對個人家庭雲存儲有需求的用戶的一款產品,它非常好的解決了對於數據有隨時隨地存取需求,而且對於數據安全性也有較高敏感性的用戶,可以支持PC、手機客戶端,使用起來真的可以達到「隨心所欲」了,因為所有數據都是在自己家裡的本地硬碟上,這就非常令人放心了。
  • 個人云從入門到精通 威騰電子My Cloud Home Duo只要三分鐘
    威騰電子的NAS在進入消費級個人云領域後一直有著不錯的表現,My Cloud系列將普通用戶進入個人云的門檻大大降低,而My Cloud Home Duo的到來,再次刷新了我們對簡單易用的認識。什麼都不懂,也能組建個人云看起來威騰電子是打算把個人云的簡化進行到底了,如同書本般的My Cloud Home Duo正面除了長條的LED指示燈外再沒有其他的實用元素,按鈕和所有接口都在背後,雖然兩個USB口之間間距似乎有點小,不過My Cloud Home Duo同時只能支持一個USB外設,所以間距問題並沒什麼好擔憂的。
  • 移動硬碟裡的高帥富!威騰電子My Passport Wireless體驗
    —————————————————————新朋友:點標題下藍色「春卷」加關注老朋友:點右上角框內...轉發和分享本文—————————————————————前幾天和朋友聊到有關家裡用了幾塊Westen Digital威騰電子的紅盤和群暉組建家庭
  • 這些年攢的硬體 篇一:絕對值的移動硬碟有多香——WD 威騰電子 My Book 10T展示測試
    其實WD威騰電子的這個硬碟有兩款可選。一個是My Book,一個就是elements不同點有兩個海淘My book保修三年。elements保修二年。my book的只要剪針角就可以放別的硬碟,而element的雖然主板可以放別的硬碟但是四個固定角的緩衝墊只能放氦氣盤體,是配合氦氣盤體的四個角來做的,除非你再自己買四個腳墊,不然硬碟沒辦法固定而國內為什麼elements貴,是因為三包規定,所以國內兩款都是三年保修,結果就這樣了。
  • 拒絕丟失,My Cloud Home配置教程
    考慮到數據的安全性,雙盤位的可以做RAID1用兩塊硬一主一備兩套數據,這是最安全可靠的。簡單的開箱:拆拆拆這是最開心的時刻,MY CLoud Home配件算不得豐富,僅有的電源適配器、說明書及網線。不過MYCLoud Home的主機確實挺漂亮的。
  • 威騰電子WD_BLACK P50移動固態硬碟上手,2000MB/S遊戲存儲利器
    一、簡單開箱威騰電子WD_BLACK P50移動固態硬碟包裝採用了炫酷黑的配色,包裝正面則印有硬碟的外觀效果圖、容量、主打特點(支持PC、PS4、Xbox等多種設備)等;包裝的背面則標示了硬碟更加詳細的一些信息,方便我們對產品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 硬碟爆滿如何清理乾淨?怎樣恢復丟失數據?
    如果日常使用時不懂得如何清理,日積月累下來,你的硬碟空間就會明顯地不足。 那麼如何高效清理自己的硬碟呢? 1、使用硬碟自帶的清理垃圾功能 硬碟本身就帶有一定的清理數據的功能,假如你想要清理一個硬碟裡的垃圾,首先需要打開「我的電腦」,右鍵需要清理的盤符,打開屬性。
  • 威騰電子推首款2.5寸4KB扇區硬碟-威騰電子,AV-25 ——快科技(驅動...
    威騰電子今天發布了面向硬碟錄像機和監控設備等應用的AV-25系列硬碟,採用2.5寸SATA規格,提供高可靠性,並對流媒體視頻應用進行優化。AV-25系列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100萬小時,可適應一周7天每天24小時連續工作,SilkStream技術支持最高5路高清視頻同時進行流暢播放。
  • 三星T7 Touch移動硬碟首發開箱:硬碟也玩指紋加密了
    [PConline 首發開箱]前幾天三星正式官宣了新一代的移動固態硬碟新品T7 Touch,看名字就知道是有點料了。以往的三代產品基本上都是業內標杆式的存在了,T1、T3、T5,兩代移動固態硬碟的市場口碑都印證了三星的實力。
  • 移動硬碟容量翻倍:威騰電子推出 4TB 移動 SSD
    IT之家 1 月 12 日消息 根據外媒 The Verge 的消息,威騰電子將其幾款移動 SSD 硬碟的最大存儲容量提高了一倍,達到了 4TB。此前,威騰電子的移動 SSD 產品線最大容量為 2TB。
  • 威騰電子SA500 Red紅盤系列NAS網絡存儲SSD固態硬碟
    由於您的 NAS 系統要一直保持運行,因此可靠的硬碟至關重要。不同於普通的 SSD,WD Red NAS SATA SSD 專門針對 24×7 全天候條件設計並經過測試。 高耐久度搭配大文件高效緩存,使此硬碟非常適合 OLTP 資料庫、多用戶環境、照片渲染、4K 和 8K 視頻編輯及其他要求苛刻的應用。
  • 移動硬碟讀不出來怎麼辦?硬碟數據恢復解決方法分享
    移動硬碟讀不出來怎麼辦?硬碟讀不出來怎麼修復?先別著急,要先找出問題的源頭,再對症下藥就可以修復硬碟了。馬上跟著我,修復硬碟吧。開機後系統找不到硬碟或者識別不到硬碟如果是開機後電腦識別不到硬碟,那可能就是硬碟兼容性的是否出現故障,不過就現在硬碟和兼容性還沒有出現過問題,所以可以排除。而此故障的一般都是因為硬碟與主板之間連出現問題。
  • 千萬元數據丟失 騰訊雲「丟數據」拷問雲安全
    為什麼數據丟了不能恢復?——騰訊雲給一家創業公司帶來的災難!》,自述騰訊雲硬碟故障導致其公司平臺數據全部丟失。「前沿數控」是一家於2014年從微信公眾號起家的創業公司,定位於數控、模具、機械行業,2016年獲得投資後,該公司轉型為打造行業的一站式平臺,開發了包括網站、H5、小程序產品等。文章顯示,該公司選用騰訊雲伺服器是為應對迅速增加的流量趨勢以及安全可靠的需求。
  • 西數推全新My Cloud Home及自動備份充電座 挖掘移動端市場
    據威騰電子公司最近一的項調查顯示,超過85%的受訪者表示iPhone是他們拍攝照片和視頻的主要設備。由於iPhone上存有眾多用戶重要的數據內容,但通過電腦備份的程序相對繁瑣,因此用戶試圖尋找簡單操作方式來管理備份數據。
  • 數據時代的「定海神針」東芝MG08 16TB硬碟評測
    相冊裡精美的照片、微信上開心的視頻互動、釘釘上繁忙的工作安排,甚至於抖音裡各種搞笑的自創段子……這些內容構成了網際網路時代千姿百態的生活場景,卻帶來了數據應用與分析的蓬勃發展。  你可曾想過,這些數據都存儲在哪裡?沒錯,就是數據中心。
  • 移動硬碟數據恢復軟體哪個好用?親測推薦免費掃描預覽
    移動硬碟數據恢復軟體哪個好用?好用的軟體有哪些?相信很多人也都使用過移動硬碟這種設備,並且移動硬碟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設備。然而很多人購買移動的原因往往也都比較簡單,主要分為兩點,分別是電腦硬碟空間不夠用,需要使用移動硬碟進行擴容處理;或者使用移動硬碟來保存一些重要的數據文件等等。但是你想過嗎?如果我們把重要文件存儲到移動硬碟中,不小心誤刪除誤清空硬碟數據的話,也就會造成它內部數據出現丟失的現象,此時也就會嚴重影響到我們的正常使用。
  • 我是如何搭建一臺家庭NAS的
    如今自己和家人都有了不少的電子設備,而散布於這些設備中的影音、文檔等數據也越來越多,經常遇到旅遊回來的照片放在某臺電腦裡、想在平板上看硬碟裡的電影、要共享點資料給朋友等等問題,迫切需要有一個數據的存儲管理中心,將各設備中的數據統一管理,並能夠通過網際網路操作,而家用 NAS 恰好提供了這個解決方案,它可將不同設備存儲於其中的數據分類管理,並支持本地與網際網路的多種訪問途徑,提供用戶訪問權限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