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國偶像團體或個人連續動作,在中國內地舉辦籤名會,「限韓令」再現鬆動跡象。
前有EXO小分隊EXO-CS,後有SuperJunior成員金希澈,然後是韓國人氣女團BLACKPINK成員Lisa將擔任《青春有你》第二季導師。10月21日,韓流代表演員金秀賢、樸敏英高調參加在上海舉行的某品牌發布會,並參與到網絡直播活動當中與觀眾互動。接下來,包括AB6IX、N.Flying、SEVENTEEN、WINNER、GOT7在內的偶像男團,還將陸續在青島、北京、上海、南京等地舉辦粉絲籤名會。
這是限韓令實行以來,第一次有這麼多韓國藝人集中在內地活動,也不禁讓人猜想限韓令是不是要解除了。回顧限韓這三年,國內影視娛樂行業變化巨大,如若限韓令一旦解除,又將承受怎樣的衝擊呢?
「限韓令」肇始於2016年7月的「薩德風波」,一度在網絡上被炒得沸沸揚揚。
彼時,有媒體發消息稱,廣電總局將有意限制韓國藝人在中國的演藝活動,包括「禁止新成立的韓國文化產業公司參與國產劇投資製作、禁止韓國偶像組合在中國進行一萬人以上的公演、禁止新籤約的韓國影視劇在國內放映、禁止韓國演員出演中國電視劇。(韓國《首爾經濟報》)」
一直以來,中國都是韓國電視劇、音樂和電影最大的出口目的地,限韓令的出臺,對於韓國娛樂產業來說,無疑是暴雨般的災難。有數據顯示,在「限韓令」的影響下,韓國娛樂公司幾乎全線下跌,比如YG公司股價下跌7.96%,CJE&M公司股價下跌6.85%,JYP公司股價下跌5.4%,韓國SM公司股價下跌5.32%,FNC公司股價下跌4.96%。韓娛四大娛樂公司總市值下降3615億韓元,估算人民幣價值為21.5億元。
由於韓國藝人被全面封殺,導致42名藝人參演的53部國產電視劇受到影響,在中國被無限期推遲或重拍,製作方虧損嚴重。天娛傳媒製作的《相愛穿梭千年2》更換女主角重新拍攝,成本大增;張翰擔任製片人的四部作品:《錦衣夜行》(樸敏英)、《華麗上班族》(秋瓷炫)、《傳奇大亨》(具惠善)和《夏夢狂想曲》(高俊熙),無一倖免。《傳奇大亨》甚至採取了全程摳圖,用賈青替代具惠善的方式,才得以播出。
2017年隨著韓國新總統文在寅的上任,中韓關係破冰,限韓令解禁的消息屢有傳出。先是小部分韓國藝人出席國內活動,之後就是中韓合作劇傳出播出動向,由李鍾碩與鄭爽主演的《翡翠戀人》就被傳將於2018年播出,製片人也在微博上表示期待,但至今未有實質性進展。
近來從豆瓣平臺透出的信息來看,一大波拍攝於2016年的中韓合作劇(電影)定檔2020年,除了《翡翠戀人》,還有鄧倫、鄭秀晶的《畢業季》,張藝興、鄭秀晶的《閉嘴!愛吧》,王曉晨、池昌旭的《我的男神》,等等。
只是,這三年來,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觀眾品味不斷變化,這些「寒凍劇」即使「重見天日」,是否能迎來春天般的燦爛呢?
客觀來講,限韓令的實行並沒有限制國內觀眾的觀看途徑,觀眾依然可以通過網際網路觀看韓國的影視作品。例如《鬼怪》《金秘書為何這樣》等韓劇依舊在網絡上攬獲大批擁躉。只不過,在限韓令的實行造成的「韓流空檔期」,國產影視行業奮起直追,催生出一大批國產佳作。
電視劇方面,《人民的名義》《我的前半生》等流量大劇不僅取得高收視率,也得到了年輕人的關注;網絡劇方面,更是在廣泛涉獵各種題材,滿足觀眾多元需求的同時,不斷提升製作水平,產出高水準作品,如《白夜追兇》《最好的我們》《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等等,極大地提升了國產劇在年輕主流觀眾群中的影響力。
綜藝方面,隨著限韓令影響範圍的擴張,綜藝市場迎來大洗牌。一方面,由中韓合作的電視綜藝從改名開始,進行「去韓化」,《我是歌手》改名為《歌手》,《奔跑吧,兄弟》改名為《奔跑吧》,《了不起的挑戰》改名為《我們的挑戰》。另一方面,視頻網站全面下架《Runningman》《超人回來了》等大熱綜藝之後,開始大批量地開發自製綜藝。
然而,即使有《國家寶藏》《見字如面》《聲入人心》等風格多變、製作精良的原創精品綜藝不斷出現,但「山寨產品」生產的現象依舊絡繹不絕。其中,湖南衛視、東方衛視、江蘇衛視成了重災區,《親愛的客棧》《中餐廳》《嚮往的生活》《極限挑戰》《一唱到底》均被韓國媒體列入抄襲名單。
從左至右依次為:《親愛的客棧》《孝利家民宿》《嚮往的生活》《三時三餐》《中餐廳》《尹食堂》
網綜方面,除了《拜託了,冰箱》《創造101》這些少數明確購買了版權的自製綜藝,像《心動的信號》《超新星運動會》等都直接引用了韓國原版綜藝的形式、風格。最令人遺憾的是,在這種「借鑑」的過程中,國產綜藝只不過學到了表皮,僅此而已。比如,慢綜藝《嚮往的生活》的初衷是讓明星遠離城市,遠離喧囂,但嘉賓們在鏡頭前呈現出的多是大量勞動後疲憊的面容;《中餐廳》也未能像原版一樣實現文化輸出,反而把嘉賓衝突當成了重點。
毋庸諱言,限韓三年來,國產綜藝數量上的增長的確是突飛猛進的,但原創力的缺乏、自主研發能力的不足等問題,更是值得反思。
限韓以來,國產小鮮肉們的生存空間獲得了大幅度提升。
無論是從網劇中走出來的年輕演員,還是從選秀綜藝裡突圍的偶像,都表現強勢。與此同時,韓國團體中多數在韓務工的中國成員,也紛紛轉戰內地市場。
EXO除了歸國三子,張藝興雖未解約,但這兩年幾乎把精力全部放在國內,音樂、演戲、綜藝多管齊下;宋茜主攻電視劇市場,今年與SM合約期滿之後選擇了不續約;王嘉爾主攻綜藝市場;吳宣儀、孟美岐暫停韓國活動,回到國內參加《創造101》,並順利出道。
通過《Produce101》出道、來自中國臺灣的賴冠霖,在結束了WANNA ONE為期1年6個月的組合活動後,也進軍國內電視劇,由其主演的《初戀那件小事》已經開播。另外,還有像YG旗下女團BLACKPINK泰國籍成員Lisa這樣的非韓國籍的藝人,在中國的活動也帶有「打擦邊球」的嫌疑。
2018年,JYP娛樂與騰訊音樂聯合推出「中韓合資」男團BOYSTORY;SM去年末正式成立NCT中國小分隊——威神V,並在今年集體參與了《以團之名》的節目錄製。由此可見,韓國娛樂公司始終沒有放棄中國市場,也可以預見,限韓令一旦解禁,他們還會有大動作。
過去的一年,雖然被稱為「偶像元年」,從選秀綜藝中走出了NINE PERCENT、火箭少女101、ONER等偶像團體,也圈粉無數,但業務能力屢遭詬病,有些粉絲在接觸各方面更完備的偶像團體後紛紛選擇爬牆。畢竟,目前國內的追星女孩中,有一大批就是從韓圈爬牆過來的。
▲ONER經紀公司老闆也是韓流粉絲出身
如果韓團回歸,國內偶像市場必將遭受較大衝擊,但若能夠促成良性競爭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中國偶像市場的成熟化,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自然更是追星女孩們喜聞樂見的。
當然,限韓令解除與否,目前來說都只是猜測。無論「韓流」是否再來,對於國內娛樂而言,無論對手是誰,只有提升自身競爭力,才能抵得住外來文化的衝擊。
《我在未來等你》×劉同×張妍×薛凌
《絕世千金》×李莉×高銳×王天楚×方逸倫
《大宋少年志》×伊崢×王飛×閆肅
《無主之城》×戴瑩×李亞平×徐速×許齡月×代旭
《長安十二時辰》×梁超×王鶴潤
《動物管理局》×毛妮×常洪松×金哲勇
《如果可以這樣愛》×張靜丨《地久天長》×劉璇
《新白娘子傳奇》×戴瑩丨《倩女幽魂》×劉朝暉
劉江×《老酒館》丨田羽生×《小小的願望》
黃曉明×《烈火英雄》丨楊曉培×《全職高手》
蜀客×《春花秋月》丨俞白眉×《銀河補習班》
曹盾×《長安十二時辰》丨束煥×《鼠膽英雄》
戴瑩×《破冰行動》丨王小帥×《地久天長》
姚曉峰×《帶著爸爸去留學》丨莊文強×《無雙》
李少紅×《媽閣是座城》丨李歡×《東宮》
郭帆×《流浪地球》丨寧浩×《瘋狂的外星人》
侯鴻亮丨樊路遠丨宋歌丨劉瑞芳丨吳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