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市民幸福指數?如何把文明風尚直抵人心?靜安區是這樣做的

2020-12-20 瀟湘晨報

這是靜安,營商環境一流,綠樹成蔭花成海;這也是靜安,文明實踐行穩致遠,溫暖的橙色背影處處可見。一直以來,靜安區始終將精神文明創建工作作為提升城區綜合競爭力和市民幸福指數的重要抓手,於「潤物細無聲」中讓文明的種子在市民心中紮根,在街巷、樓宇、居民區勃發,傳遞直抵人心的溫暖,激發更多向上、向善、向美力量,催開最美的文明之花。

圖說:志願者堅守在鐵路上海站防疫第一線。(靜安區新聞辦供圖 下同)

戰「疫」中的「靜安力量」

新冠疫情的發生,讓城市幾近停擺。不論是馳援千裡之外的武漢,還是傾己之力守護上海,廣大靜安人都衝鋒在前,匯聚起最溫暖的戰鬥力量。

上海首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吳瑞珅是靜安區閘北中心醫院外科重症監護室護士長。進入武漢金銀潭醫院南三病區後,吳瑞珅為了減少防護物資的損耗,在工作期間不喝一口水。一個班次下來,身上的衣服幾乎都被汗水浸透了。吳婷婷、陳雅娟、吳榮琴、施冬青、劉亞良……這些和吳瑞珅一樣奮戰在抗疫最前線的「靜安人」,終於在武漢重啟後,平安凱旋。

更多的靜安人值守在城市、社區等社會面防疫的第一線,織起防疫「安全結界」。從2月4日到3月4日,600餘位志願者堅守在鐵路上海站東南出口、西南出口、西北出口三個點,24小時不間斷指導旅客填寫健康雲APP、協助疏導人員、協助轉運體溫。同樣的一級戰備狀態也出現在社區,全區14個街鎮,每天發動2500名以上社區疫情防控志願者,在家門口值守,築起一堵社區安全防護牆。

圖說:靜安區深度發掘保護紅色文化資源。

用心講好「紅色故事」

「誦家書,憶英烈」慶祝上海解放70周年活動,將一封封紅色家書譜寫成一首舍小家、為大家的英雄讚歌,凝聚起創造靜安新時代傳奇的奮進力量。「同聲追夢·幸福靜安」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主題歌會,唱出「生活在靜安,生活在這個時代,就是最幸福的事情」的心聲。「同聲頌祖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靜安市民朗讀之旅全覆蓋「漂流」到全區14個街鎮。一組組朗讀者用心誦讀,讚頌祖國國富民強。《我和我的祖國·靜安篇》快閃MV、《航拍上海·靜安篇》、《70年70城記住上海靜安》等精品視頻,更是將靜安的最美時刻一一定格,匯成共創靜安壯麗新傳奇的鏗鏘樂章。

靜安是多彩的,最耀眼的莫過於那一抹鮮紅。區域內99處紅色革命遺蹟,記錄著革命的榮光,也將深厚的紅色基因融入靜安的城市血脈。去年,靜安區啟動實施「紅色遺址保護、紅色基因傳承、紅色品牌打造」三大行動,深度發掘保護紅色文化資源,用心用情地講好帶有靜安印記的紅色故事。

圖說:志願者為老人服務。

聚合向善「靜安風尚」

通過開展市民修身行動,讓修身理念進學校場館、進社區家庭、進市民生活,將星星點點的文明微光最終聚合成為向上、向善、向美的「文明風尚」,有力地推動了靜安區城區文明程度「水漲船高」。

弘揚「信文化」,開展「輝煌70年,文明新風尚」市民修身嘉年華暨誠信建設靜安行主題活動,引導市民學習誠實守信模範,引導企業、商戶及社會組織踐行誠信承諾,推動誠信制度化建設,輻射近100萬靜安市民。弘揚「德文化」,挖掘選樹先進典型,頌揚榜樣的力量。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指揮家曹鵬在耄耋之年,堅持用交響樂傳播城市文明,用音樂啟發「星星的孩子」,帶領他們走出自己的一方天地,感知「愛」。登上中國好人榜的梁文媛老人,一生勤儉,不僅將自己和丈夫的畢生積蓄70多萬元捐獻給學校,成立「郭梁」獎學金,還通過公證約定兩人「百年」後把居住的房子也捐給學校,全部歸入「郭梁」獎學金,用於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垃圾分類是文明新風尚,而這股風尚的「風眼」就是每一位靜安人。開展「垃圾定投,靜安在行」宣傳活動,設計開發垃圾分類VR體驗遊戲和垃圾分類桌面拼圖垃圾桶,在全區14個街鎮巡迴開展「美在靜安 垃圾分類齊動手」靜安區市民修身文明實踐大賽。

圖說:開展「遇見一小時」市民修身行動。

傳遞更暖「靜安溫度」

獲評2019年上海市民修身行動特色項目的天目西路街道「遇見一小時」市民修身行動,由7個子項目組成,以清單式服務向社區開放,激發市民修身齊家、明理辨非的道德需求。其中,「職場加油站」面向社區白領、青年推出各種職業發展能力課程。「白領攜白髮」積極推動樓宇白領青年和樓組白髮老人對接,激發社區尊老敬長、扶少幫困的傳統美德。

「笑語伴銀齡」是南京西路街道「福民項目」中的常駐慈善項目。每年春節前夕,社區裡的100多位困難孤老都會收到來自該項目的「邀請函」,圍坐在一起吃頓熱熱鬧鬧的年夜飯,在其樂融融中感受來自社會的溫暖。街道還主動延伸為老服務內容,逐步健全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切實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芷江西路街道以網格化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工作,在轄區內老舊小區建成49個非機動車智能車庫(棚),實現無人值守、居民刷卡進出。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助力社區治理、居民自治協商的場景同樣也出現在臨汾路街道。最近,該街道藉助「智慧臨小二」在線服務系統,開發的「協商寶」小程序,成為推進老舊公房加裝電梯的一大助力。

通訊員 邢蓓琳 新民晚報記者 江躍中

【來源:新民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南寧市:小區環境大提升 文明之風暖人心
    南寧市:小區環境大提升 文明之風暖人心 2020-09-26 12:2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昆明郵政業全面提升市民用郵幸福指數 喝著咖啡聽著音樂辦業務
    文明城市創建和每一個市民息息相關,昆明快遞小哥每天要與消費者接觸90餘萬人次,昆明市郵政管理局動員全市郵政快遞企業積極參與文明城市創建,不斷提升市民用郵幸福指數。「大廳寬敞明亮、標準整潔,上檔次、功能全、服務規範形象好。」
  • 江西玉山:幸福做底色 文明一座城
    寬敞的新居裡,曾經的棚戶區居民過上了幸福的優居生活;美麗的河堤上,志願者們正在開展護河行動;公園的跑道內,晨練的市民正迎著朝陽擁抱健康……漫步在剛剛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的江西省玉山縣,人人臉上掛著幸福笑臉,城鄉處處洋溢文明氣息。「這是我們共同的驕傲!」
  • 【擴散】固安縣創建文明城市市民須知
    6月30日,固安縣舉行「固安有禮 文明健康」行動啟動儀式;8月19日,固安縣召開「同創文明城市 共建美麗家園」創城攻堅誓師大會,大會發布了《「共建文明城市 爭做文明市民」——文明創建倡議書》,倡議廣大市民從自身做起,倡導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正能量,倡行新風尚,從點滴之處傳播文明,自覺遵守文明行為規範,維護城市文明形象,做遵紀守法、崇德向善的文明固安人。
  • 文明祭掃入人心 海口市民綠色平安過冬至
    12月21日,記者走訪發現,海口市民祭掃時大多選擇擺放鮮花、貢品食物等文明祭祀方式,文明祭掃蔚然成風。21日上午9時許,海口市顏春嶺安樂園內已停放了300餘輛前來祭掃的車輛,許多市民手持鮮花或貢品,有序前往墓區祭掃。「近年來一直倡導文明祭掃,我們已經逐漸習慣了鮮花祭掃。」
  • 以「小餐桌」帶動「大文明」 峨山縣倡導文明餐桌新風尚
    自發出「使用公筷公勺,文明餐桌」行動倡議書以來,峨山縣廣大市民、各行各業人士積極行動,餐飲行業廣泛推廣,分餐公筷等用餐方式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近日,在峨山大酒店,工作人員正在為即將到酒店的顧客做用餐準備,每桌都配置了公筷公勺。
  • 總書記關心過的「市民驛站」,幸福指數這樣爆表
    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深入上海虹口區嘉興路市民驛站第一分站調研,強調「讓老年人老有所養、生活幸福、健康長壽」,社區作為城市治理的「最後一公裡」,要及時感知居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加以解決。嘉興路市民驛站的老年人在交流幸福生活。
  • 文明風尚 | 不做「必剩客」,爭當「光碟族」--福建省檢察院青年...
    文明風尚 | 不做「必剩客」,爭當「光碟族」--福建省檢察院青年幹警沙龍熱議「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2020-08-24 11: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康紀實|山東威海環翠區:仙姑頂,引領文明旅遊風尚 盡顯精緻魅力
    「走環翠·品精緻·話小康」系列之——山東威海環翠區:仙姑頂,引領文明旅遊風尚盡顯精緻魅力「殿堂內外玉琳琅,輝映松濤陣陣蒼。」曾有古詩詞這樣描繪仙姑頂的絕美風姿。10月28日,「走環翠·品精緻·話小康」2020新聞媒體環翠行走進山東威海仙姑頂景區,大家透過仙姑頂這一天然佳境,真實地感受和了解環翠區在「精緻城市」生態文明建設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走進仙姑頂景區,詩情畫意的紅瓦綠樹,如夢如幻的碧海藍天,好一幅渾然天成的山水畫卷。景區內奇峰聳立,怪石嶙峋,樹木參天,幽靜闢深,景色迷人。
  • 萍鄉人 養犬,也要有「文明範」!
    創全國文明城,做文明養犬人 8月7日,萍鄉市創建辦、萍鄉市公安局會同相關職能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聯合行動,開展了「創全國文明城 做文明養犬人」主題活動,致力於全面提升養犬人文明意識,淨化市容環境,為萍鄉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添彩助力。
  • 文明創建 放大發展成色 擦亮幸福底色
    原標題:文明創建 放大發展成色 擦亮幸福底色   近年來,全國各地從城市到鄉村、從家庭到校園,文明創建工作水平不斷提升。
  • 萍鄉文明養犬不掉「鏈」子...
    ▲許多市民都表示,只要大家都「守規矩」,文明養犬就會成為新風尚。一、爭做文明風尚追夢人。文明風尚涵養城市氣質,良好風尚是城市文明程度的標誌。讓我們傳播文明理念,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自覺傳承中華傳統美德,遵循社會公德、恪守職業道德、弘揚家庭美德、涵養個人品德,身體力行公民道德基本規範,自覺遵守行業行為規範、市民公約、鄉規民約、學生守則,抵制有悖公德、有違誠信、有損形象、有害秩序的不文明言行,向道德模範學習,與身邊好人同行,共樹文明新風,齊迎全面小康,做文明風尚追夢人。
  • 萍鄉文明養犬不掉「鏈」子……
    市民朋友又是如何看待的呢?近日,記者走訪多地進行了實地探訪。養犬人士 李悅:在家多訓練狗狗,讓它變乖巧一些,這樣帶出去,也能讓更多人可以去接受、容納它。養犬人士 宋衛強:狗狗出現亂吠叫行為時,就一定要及時制止,文明養犬不擾民,爭做文明好市民。
  • 貴州:創建「幸福家」品牌 涵養家庭文明新風尚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 「三個注重」 重要指示和黨的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及《全國家庭教育指導綱要》精神,結合全國婦聯 「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統一部署,2020年省婦聯創建「幸福家」品牌,建基地、組隊伍、辦活動,以家庭家教家風宣傳教育系列活動,傳承家庭美德,傳遞正能量,涵養貴州文明新風尚
  • 這樣的電影平淡簡單,卻直抵人心
    如美個普通人的人生,簡單且平淡,卻直抵人心。讓你看到自己,想起親人。這大概就是生活本身的力量吧。這部叫做《父親與伊藤先生》的電影真是低調啊,觀看數也才幾百人,不過,卻難得的很好看。影片根據中澤日菜子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一段非常有趣的家庭關係。上野樹裡出演的是34歲的女主角山中彩,有一個比自己大20歲,54歲的男朋友伊藤先生。
  • 「文明花開遍中原」「恁商丘咋這麼好嘞!」商丘「文明牌」名片提升...
    在這次表彰大會上,商丘成功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24日,大河網記者走進商丘、走進商丘的大街小巷發現,商丘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並不是僅僅為了得「牌」,而是要讓全市人民將這塊「文明牌」扛在肩上、掛進心裡,變成提升城市幸福指數的最新名片。名片一——「恁商丘咋這麼好嘞!」「你要是沒把車停到停車線內,就別回家了,不歡迎你!」
  • 如何提升家庭的幸福指數
    人類就是這樣的一代一代的生生不息,慢慢地進步著。現在一般說的家庭幸福,都會界定在自己的小家庭,也就是婚姻家庭。1、共同承擔責任: 家庭成功的關鍵是時間、精力、精神和感情的投入,這種投入也叫做責任心,家庭高於一切。對幸福的家庭來說,責任和忠誠是緊密相連的。創造財富,夫妻恩愛,幸福的家庭需要兩個人的經營,這也是幸福家庭顯著的指標。
  • 什麼樣的主旋律作品能夠直抵人心
    優秀的文化作品,要有利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民族團結、社會進步和人民幸福,不是照本宣科的刻板教育,而是需要通過特定的藝術形式逐步浸潤人的內心世界。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總是需要有一種思想、一種觀念體系居於主導地位,來指引整個國家的發展方向,使國家機器得以運轉、國家秩序得以維持。這種意識形態就是國家社會、人民群眾應當大力弘揚的主旋律。
  • 文明風尚鑄就城市品牌 城市活力提振發展動力_區域新聞_新聞首頁...
    稍加留意便能欣喜發現,街道清爽了,環境更美了,排隊蔚然成風,身邊好人越來越多,做義工成為不少市民假日的選擇……文明城市稱號,是對每個都江堰人自覺文明行動的褒獎。都江堰市將創建文明城市當做頭號工程,文明新風尚鑄就城市品牌,提升城市整體活力,轉化為發展新動力。這張亮眼的「城市名片」背後,不僅是榮譽,更蘊藏著都江堰提升城市綜合實力的動力源泉。
  • 聽茶館裡百姓故事 育新時代文明風尚_文化視線_新聞頻道_中共如皋...
    每天下午,如城街道迎新社區的百姓茶館裡都會傳出陣陣歡笑聲,居民們三五一群,在茶館裡講講身邊人身邊事、討論交流新聞熱點、及時了解時事政策,不僅在潛移默化中增進了對移風易俗的認同感,還在寓教於樂中培育了「愛敬誠善」的文明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