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自由的象徵》:不被感受的美,就不成其為美

2020-12-27 讀閱評說

文:讀閱評說

1966年,在北京門頭溝區發現了一座古墓葬。這座墓葬裡有兩個成年男人和一個少女的骸骨化石頭。他們被命名為「東胡林人」(距今約1萬年)。墓葬中少女的遺骸項部有50多枚小螺殼,大小均勻,用皮條貫穿起來,掛在少女的胸前。另外,這位少女遺骸的腕部發現有骨鐲。骨鐲由截斷的牛肋骨製成,用骨7塊,長短相同。

美,是人類自然形成的意識。當原始人開始用樹葉遮體,人類就已經開始有了美的感覺。一萬年前的東胡林人,已經開始意識到項鍊、手鐲能夠給女性帶來不同的視覺感受。正如高爾泰先生說的那樣——「美是人對事物自發的評價,離開了人,離開了人的主觀,就沒有美。」

讀高爾泰先生的《美是自由的象徵》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雖然書中有許多的哲學思想、辯證理論,內容有些深奧,我看得似懂非懂。但是,高爾泰先生對於「」的內涵進行了豐富細緻的文字解讀,讀高爾泰先生的文字也是一份「美」的享受。

我很贊同高爾泰先生關於美的一些觀點,比如,人不可能憑空獲得美;比如,不被感受的美,就不成其為美;再比如,與本書同名的「美是自由的象徵」。

有人說,「美」由象形字演變而來,古人喜歡在頭上戴有羊角牛角之類的裝飾品,用現代漢語說就是美的,漂亮的,威風的。也有人說,原始社會崇拜祭祀時裝扮成羊的巫師,覺得美,羊大為「美」。如此種種,不勝枚舉。

無論哪一種說法,「美」字都離不開自然,離不開萬物。高爾泰先生說:「美的本質,就是自然之人化。」

星星是無言的、冷漠的,按照大自然的律令運動著,然而我們覺得星星美麗,因為它純潔、冷靜、深遠。一隻山鷹在天空盤旋,無非是想尋找一些吃食罷了,但是我們覺得它高傲、自由,「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裡」……

自然人化的過程是一個感覺的過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因此會存在審美差異。正如有人喜愛紅花,有人喜愛綠葉。「美」是一件相對自我的感官感受,人憑自已的知識和主觀愛憎來判斷事物的「美」「不美」

很喜歡高爾泰先生在《美是自由的象徵》一文中的一段文字。高爾泰先生說:「作為自由的象徵,審美也是一種創造……創造了一種價值尺度,也就是開拓了一種新的思維空間和精神維度。

審美、創造,是與人類進步、時代發展密不可分的。

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頒胡服令,為了對抗北方遊牧族群的入侵,推行胡服騎射。當時,中原服飾寬袍、系闊帶,胡服束腰、褲子緊窄。初時,中原人很難接受這樣的更改,但是胡服的確輕便實用,很快被廣泛採用。漸漸地,中原文化對服飾審美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東胡林少女感受到了項鍊和骨鐲帶來的美,所以將它們佩戴起來;原始人感受到了牛羊生靈帶來的自然神奇,所以視它們為美的化身;山鷹可以到達人類無法到達的蒼穹,所以有「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的詩句。

美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受,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美,不同的人也會賦予同一事物不同的美,人類感受的多樣性造就了美的多樣性。不過,無論哪一種美,不被感受的美不成其為美。

附圖:

門頭溝區東胡林人遺址出土的項鍊和骨鐲

相關焦點

  • 《原野》象徵手法的運用,劇中人物的悲劇美
    這也恰恰是《原野》這部作品所揭示的人物的悲劇美。一象徵手法的運用,營造戲劇化的內心衝突在《原野》中,曹禺將象徵手法運用的得心應手。象徵手法是藉助事物環境的具體形象,以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恰當地運用象徵手法,可以將某些比較抽象的精神品質化為具體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使得劇中的人物形象更加豐富和立體。
  • 四大奇書的美與不美
    《三國》《水滸》《西遊記》《金瓶梅》的美與不美                                                   南京大學美學教授潘知常在美學思考中獨闢蹊徑,以「什麼是不美」為考察對象,「四大奇書」成為其思考的文本資源。潘知常嘗試以「第三隻眼睛」觀察「四大奇書」,致力於「明察秋毫,去透視世界的另一面,甚至是另一面的另一面,從而把美的還原為美,把醜的還原為醜,把悲劇還原為悲劇」。因此,閱讀此書,常常會因迥異於常規的認識而產生不小的衝擊。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曼·羅蘭十句格言,象徵自由,充滿音樂之美
    羅曼·羅蘭是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音樂家、小說家、劇作家及社會活動家,1915年,羅曼·羅蘭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人們說他「用音樂寫小說」,除了文學上的成就和傑出貢獻之外,羅曼·羅蘭還是一位社會活動家,他一生為爭取人類自由進行不屈的鬥爭,倡導和平,對人類進步事業做出一定貢獻。
  • 《日日是好日》:感受電影背後的親情之美、茶道之美和匠心之美
    跟隨導演的鏡頭,我們可以沉浸到一個安靜的世界裡,感受沁人心脾的茶香,也感悟細潤無聲的人生哲理。而在這部影片中,我也發現了三種獨特的美,親情之美、茶道之美和匠心之美。這三種美纏繞交織,共同成就了典子的茶道人生。
  • 樂觀其成、樂觀其美、樂觀其久
    《美成在久》是Orientations的中文版。刊名「美成在久」出自中國古典著作《莊子·人間世》:「美成在久,惡成不及改,可不慎歟」,寓意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都需要經歷歲月的磨礪才可形成。《美成在久》(ISSN 2095-865X,CN 36-1337J)為雙月刊,逢單月出刊,全年共出版6期,於2014年9月由美成在久雜誌社正式創刊,發行於全國及海外。辦刊宗旨是:「徜徉亞洲藝術文化之長河,博採古物藝術之精粹,搭建海內外了解與研究亞洲藝術交流之橋梁」。
  • 美不設限,你的每一面都很美
    美不設限,你的每一面都很美 你,一定不止A面、B面 或在生活中怡然雅致,或在工作中智慧幹練 或在社交中熱情奔放、優雅動人 你的每一面都獨具魅力 人生不設限
  • 攝影美基礎講座,美是什麼美在何方,一節課了解美的本質是什麼
    早在公元前的古希臘和中國的春秋時代,人類的先哲們就開始討論:美是什麼?但各有各的說法。西方哲學家大多從對具體事物的感受出發、如蘇格拉底與希庇阿斯辯論中,想從少女的漂亮、母馬和湯罐的實用、金色的悅目中尋找答案,結果只在現象和外圍打轉,沒有揭示「美本身」的實質,因而古八嘆息道:「美是的難」(柏拉圖語)。
  • 山西美尚美護膚品為肌膚帶來與眾不同的水漾感受
    山西美尚美資訊:肌膚出現問題有很多因素,年齡的增長、工作壓力大、外面的空氣汙染、紫外線照射、熬夜刷手機、休息不規律,等很多外面因素都會加速肌膚的衰老,護膚計劃刻不容緩,山西美尚美是時下流行的護膚品牌之一,業界的一股清流,它以純粹的出發點,以超高的性價比贏得了眾多用戶的青睞。山西美尚美護膚品為肌膚帶來與眾不同的水漾感受。如今,新一代消費者對於護膚成分的安全性要求很高。
  • 靜女其姝 美而不言
  • 松原寧江區:各美其美 和諧大美
    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中,寧江區始終堅持充分依託城市近郊優勢,緊密結合鄉村產業發展布局,因地制宜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既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又充分體現文化傳承、尊重農民意願,形成了「一村一景、一村一韻」各美其美、和諧大美的美好格局。
  • 美在氣韻,美在身段,什麼是不爭不搶的古典美?
    老讀者還記得古典美和留白臉明豔臉兩篇文章的話,一定認出來張藝凡就是典型的留白臉。當時舉例也寫到了宋軼,不少人說她們倆看起來很像,古典清麗、不爭不搶,帶著一點嬌俏。▍ 留白美留白是傳統美學的一大特點,「空則靈氣往來」,空為活道,塞為死路,四面疏通,自有玲瓏之妙。同樣是描繪山水,西方繪畫偏愛滿滿當當,色彩繽紛;而傳統繪畫更偏愛留白,涵括一個自由曠遠的世界。
  • 以大自然的奧秘為靈感,帶你感受童顏之美
    美麗符號作為行內小有名氣的品牌,自其創立起便憑藉著優質的護膚佳品俘獲了無數女性消費者的芳心。 美麗符號作為深圳西美國際化妝品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是集研發與銷售為一體的大型國際化妝品公司,其主要經營面膜、美顏等化妝品,包含香氛洗護、魚子醬、童顏肌透、經典面膜、精品等五大系列
  • 綜述:美不自美 相得益彰——東協國家政商界人士看好中國-東協合作...
    新華社南寧11月29日電綜述:美不自美 相得益彰——東協國家政商界人士看好中國-東協合作共贏新華社記者中國-東協博覽會會徽上,美麗的朱槿花盛放,11片花瓣絢麗多彩,象徵中國與東協十國「凝聚、綻放、繁榮」
  • 舒淇的美,美在其味
    她有白玫瑰的潔卻不似白玫瑰的純。舒淇的美,美在骨相,在大銀幕上極具可塑性的骨相。舒淇就是例外,五官搭配的美氣質的美性感。有一種說不出的韻味。她也接過外片,也有「國際性」,但和章子怡不同,她的智慧不具有攻擊性,她的身上沒有那種披荊斬棘的急切。她是一位讓人感到親近的女神。
  • 第一成美:轉讓第一成美商務100%股權予第一成美醫療
    樂居財經訊 蘭蘭 12月23日,樂居財經獲悉,海南第一成美物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第一成美」)將公司全資子公司海南第一成美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其100%股權轉讓給公司間接控股股東海南第一成美醫療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 《花戰》——回歸本心,為美而戰
    傳到日本後,其天時,地理,國情,使之發展到如今的規模,先後產生了各種流派。 日本電影《花戰》,圍繞著僧侶池坊專好和共同追求美的茶道人士千利休的友誼,以及用插花與豐臣秀吉強權對抗的故事而展開。 電影以安土桃山時代,就是信長秀吉稱霸時期的日本為背景,並且以日本的插花史上有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為原型。
  • 吳哥很美,蔣勳筆下的吳哥猶為美
    也許,在不同的人的眼中,吳哥有著不同的美。而我想說的是,蔣勳老師筆下的吳哥猶為美。《吳哥之美》的作者蔣勳老師,是臺灣著名美學家、文學家、畫家。他有諸多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如《蔣勳說紅樓夢》 、《孤獨六講》、《蔣勳說文學》等等。《吳哥之美》是一本遊記類散文,這本書是十幾年前蔣勳老師在吳哥旅行時,邊遊歷邊寫給愛人林懷民的信,後來整理集結出版成書的。
  • 阿鏜:音樂之美,看不見也摸不著,要靠心靈去感受
    這裡轉為大陸通用的簡化字,人名、曲名仍舊保留原稿中臺灣通用的音譯漢字。——鮑元愷一、音樂,感情的語言,心靈的呼聲也。其萬能,不如文學;其有形,不若美術。然而,不借景而直接抒情,無形貌而神韻俱在,則為文學美術所不及;登峰造極作品的出現,也較文學美術為晚。二、音樂之美,首在意境。
  • 透過自由之丘美容整形看日本整體醫美水平
    於是,大家的審美傾向開始朝著塑造個性美和自然美的方向傾斜。故而,想在變美的同時更多的保留自身特色,日系整形成了很多人鹽吃多了後,渴望的那杯清茶。今天,我們就透過日本高端整形醫院代表——自由之丘來看看日本整體的醫美水平。審美:傾向自然風格過去中國人的審美是趨向於一個統一的標準,很多人去整形醫院的時候拿著某某明星的照片,要求直接照著這個樣子整,恨不得直接換張臉。
  • 坐著高鐵看中國,感受中國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今年國慶中秋,央視新聞新媒體推出大型主題報導《坐著高鐵看中國》,全景式展示十三五規劃成就和中國之美.在8天的長假裡,沿著鐵路的8條主線,帶領遊客領略祖國壯麗山河,感受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