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5 02: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我們扎日鄉全部脫貧了,請國家放心!」24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委員通道」,身著珞巴族服飾的住藏全國政協委員、山南市隆子縣扎日鄉黨委副書記、鄉長貢覺曲珍帶著扎日鄉747名邊民的感激之情說道。
戳視頻,一起看貢覺曲珍委員的精彩問答↓↓↓
在媒體提問環節,貢覺曲珍用一件件生動感人的故事和真真切切的事例向全世界展示了西藏邊境基層脫貧成果。
扎日鄉是西藏深度貧困偏遠鄉,也是西藏自治區級首批風景名勝區。這個美麗的地方,曾一度因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的落後,導致豐富的旅遊資源無法轉化為產業資源。
「打破脫貧瓶頸,得靠國家的好政策,也要靠基層的紮實推進。說到基層工作,我覺得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做』重於『說』,如何把黨指明的方向和群眾的具體需求結合在一起,我們基層幹部就是那『最後一公裡』,這一公裡要一磚一瓦地去修。」當被問及西藏基層幹部是如何突破脫貧攻堅「硬骨頭」時,貢覺曲珍如是回答。
「邊境村改造的時候,我們基層幹部把自己的周轉房讓給搬遷群眾住,全天候待在臨時安置點,解決的都是用電、喝水、上廁所這樣的小事,但這些工作卻直接決定了老百姓覺得你是不是他的『自己人』。」貢覺曲珍舉例說:「我們的基層幹部很多都是90後,當老百姓看到這些跟自家孩子一般大的幹部,在廢墟上因為幫他們搬家被釘子扎破了腳,額頭滾燙髮著燒仍然堅守在工地的時候,他們就更相信好日子是真的,不然這些孩子為什麼這麼拼呢?他們就更加明白聽黨的話,跟著我們幹,夢想是會實現的,困難是能克服的。」
基層幹部就是拐杖,老百姓拄著就踏實,基層幹部就是路燈,老百姓看見亮就有盼頭。「去年我們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收入達12150元。」貢覺曲珍介紹,通過三年的攻堅克難,如今扎日鄉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改善,群眾住上了小別墅、用上了國電,通往縣城和市裡的路是柏油路,達到了「兩不愁三保障」的標準,「現在村裡的姑娘都在學習手工編織竹器、小夥子學著怎麼當嚮導,也有很多人學習廚藝,開茶館、家庭旅館,可以說我們做好了一切準備開門迎客。」最後,貢覺曲珍真誠地邀請大家來西藏扎日鄉旅遊。
—END—
來源:西藏日報公眾號
原標題:《【聚焦兩會】剛剛,山南市隆子縣扎日鄉貢覺曲珍在「委員通道」回答記者提問》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