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摩洛哥,你會想到什麼?或許像我之前一樣,先是跟摩納哥混淆一番,然後被科普:著名的卡薩布蘭卡,就在位於北非的摩洛哥。
對摩洛哥說走就走,源於今年6月1日起摩洛哥對中國公民免籤,有朋友興致勃勃地問我是否有興趣同往。隨後,一篇介紹摩洛哥的文章輕易觸動了我,原來除了卡薩布蘭卡,那裡有三毛的撒哈拉沙漠、有藍色小城舍夫沙萬、有穿越千年的古城非斯、還有大西洋邊的艾西拉藝術小鎮………撲面而來的異域風情,令人神往。
事實證明,不虛此行。
摩洛哥沒有中文版的旅遊書,不過網上的遊記足以歸納出一條自助行線路。看了下面這張地圖,就知道為什麼摩洛哥的玩法很容易流於套路。卡薩布蘭卡—馬拉喀什—沙漠團—菲斯(梅克內斯)—舍夫沙萬—丹吉爾—艾西拉—拉巴特,這條環線是我們的行程,相對效率最高,也成為很多中國遊客的首選。
關於怎樣在摩洛哥玩一圈,在此不贅述,大家可以上網搜遊記。這裡我只敲黑板說三個重點:食、住、行,有的也是特別體驗之後的吐血推薦。
【吃:隨意還是認真,這是個問題】
一向自恃有著「聯合國胃」,去到國外沒有中餐也毫無懼色,但在摩洛哥,尋找美食成為一項「艱難」考驗。
摩洛哥是穆斯林國家,主要的烹調食材是羊肉、牛肉、雞肉,像塔吉鍋(當地特色的烹飪鍋子)、庫斯庫斯(北非小米),都是淺嘗輒止。
塔吉鍋裡煮得酥爛的雞肉和蔬菜,賣相好過口感。喜歡吃柴柴的雞胸肉的人應該喜歡。
當地主食必須是饢,像個大盤子。在馬拉喀什,只要一坐進小吃攤,馬上就是鋪紙上饢,隨後奉上剁碎的鮮蕃茄、橄欖。撕一塊饢,蘸一下蕃茄汁,在飢腸轆轆時吃,還是挺香的。
這是相對比較符合我們口味的一餐,烤沙丁魚、烤雞肉串、烤羊肉串,老闆送了烤茄子(約合86元人民幣)。
至於橄欖,是這裡的特產。大片大片的橄欖樹,是摩洛哥常見的景致,要不三毛怎麼寫了《橄欖樹》呢!不過作為每餐必備的前菜,大多數味道偏鹹,實難消受。
前菜橄欖。
各種烤串的味道見仁見智,肉質都相對比較幹。在馬拉喀什吃的烤沙丁魚,算是難得的「街邊美食」。
烤串連吃三頓肯定就厭了。
其貌不揚的烤沙丁魚,是意外的街頭美食。
此外,不愛甜食的人要小心「陷阱」。一道著名的摩洛哥慶典名餚Pastilla,以家禽肉、洋蔥、杏仁、糖和各種調味料做成餡裹進薄薄的餅皮中烤至焦脆金黃。感覺就是甜味的雞肉派,愛甜食的我尚可以接受,同行不嗜甜的朋友直接投降。還吃到過一次爆甜的庫斯庫斯,因為裡面有用蜂蜜醃過的洋蔥,以致後來不敢再吃庫斯庫斯。
吃下這道Pastilla,肉桂的清香,甜甜的雞肉,豐富的口感,帶你領略摩洛哥菜的精髓。
蜂蜜醃過的洋蔥加上葡萄乾,烹飪出這道爆甜的庫斯庫斯。這個味道應該是例外。
市場裡的點心和蜜餞,看上去都是高糖甜食。
唯一讓我念念不忘的,是馬拉喀什傑馬夫納廣場4迪拉姆(1迪拉姆約合0.69元人民幣)一杯的鮮榨橙汁,純天然,酸甜可口,滿滿的粒粒橙,深受遊客好評。
不能更愛的新榨橙汁。
喜歡獵奇的還可以嘗嘗鮮人掌果,甜甜的軟軟的,就是一口咬下去滿滿的籽。
傑馬夫納廣場的夜市人聲鼎沸,混合藥味的蝸牛是當地人的最愛,實在不對我們的胃口。羊雜碎攤前人最多,可惜沒敢試。提醒一句:廣場的小偷很厲害,切記管好自己的錢包。
混合草藥味的蝸牛是當地人熱愛的美食之一,吃完還會喝光碗裡的湯。
有必要提一下摩洛哥的薄荷茶,被當地人稱為「摩洛哥威士忌」。在這個不能飲酒的穆斯林國家,街頭巷尾都能看到男人們坐在一起聊天,喝上一杯——薄荷茶。
「摩洛哥威士忌」的時光。
在當地住民宿的一大特點,就是剛放下行李,會先請你喝薄荷茶,就像歡迎式的一部分。起初對於如喝牙膏的感覺比較抗拒,漸漸地也就適應了,無非就是提醒一句「少放糖」或是「不放糖」,否則實在甜得發膩。
民宿的服務生小哥以薄荷茶迎客。
在摩洛哥吃是一件可隨意可認真的事情,總之,天天吃摩洛哥菜我是做不到的。以下例舉的美食榜,是我們認真食客的作業本:
Beldi Bab Ssour(舍夫沙萬)
此行排第一、給五星好評的當屬舍夫沙萬的這家Beldi Bab Ssour,位於老城麥地那,是TA(Trip Advisor)當地排名第一的餐廳,是我認為在經歷了10天摩洛哥菜「折磨」後好吃到想哭的餐廳。
事實上這也是一家摩洛哥菜餐廳,但在口味上更有融合感,很適合外國人。店堂不大,生意很好,遊客比例甚高。我們點了暖胃的魚湯、香氣四溢的魷魚塔吉和鮮蝦塔吉、酥爛可口的燉牛肉,以及隱藏菜單中奶味十足的牛油果奶昔。每樣菜入口都極美味,又不失摩洛哥風味。最重要的是,性價比也很高,這餐人均56迪拉姆(約40元人民幣不到)。
魷魚和新蝦塔吉
燉牛肉、魚湯和奶味十足的牛油果汁。
這頓午餐完全喚醒了我的味覺,最後決定晚餐繼續這家。想起之前去的朋友也是頓頓在這裡解決,還不以為然,此刻才有切身體會。後來,我又把這家靠譜的餐廳推薦給了旅途中偶遇的一對中國夫婦和一個在英國留學來旅遊的上海女孩。
晚餐又試了一道鷹嘴豆燉羊肉,也是好吃到舔盤子。另外大膽嘗試了甜甜的摩洛哥點心,個人感覺不錯。
Le Rouget de l'Isle (卡薩布蘭卡)
到摩洛哥後第一晚在卡薩布蘭卡吃的一頓法餐,也令人印象深刻。本來想去著名的「裡克咖啡館」,後來考慮路途方便選擇了攻略推薦的Le Rouget de l'Isle 。據說這家是卡薩最好的餐廳之一,在城中一條安靜的小巷,餐廳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建成的一個華麗庭院。蝦和花蛤為原料做的兩道前菜非常驚豔可口,廚師絕對是料理高手。牛排和羊排也相當地道,甜品以蛋奶酥收尾。時差倦意中的晚餐,恍惚覺得是在魔都的某幢小洋樓。這餐人均400迪拉姆(約280元人民幣)。
Café Clock(菲斯)
菲斯重點推薦人氣餐廳Café Clock,在靠近菲斯藍門附近。藍門是菲斯老城的城門之一。從店裡狹小的樓梯拾級而上,選一個天台的位置 ,近在咫尺的清真寺宣禮塔,定時地響起禱告聲。可以在此歇腳,享用美食,放鬆旅途的疲憊。
點了羊肉漢堡、駱駝肉漢堡、炸素丸子、甜品、無酒精啤酒。對一個喜愛漢堡的人來說,沒有比咬下一口厚實的漢堡更滿足的。羊肉漢堡上那層調味醬,搭配得相得益彰。駱駝肉漢堡也很美味,跟牛肉漢堡很像。
羊肉漢堡
駱駝肉漢堡
無酒精啤酒喝起來像帶氣的蜂蜜水,芝士蛋糕綿密醉厚,橙味蛋糕灑肉桂粉也是當地的特色之一。摩洛哥當地的橙子灑上肉桂粉是一道很尋常的甜品。這裡吃了人均104迪拉姆(約合70多元人民幣)。
甜橙灑上肉桂粉,就成了一道摩洛哥常見的飯後甜品。有興趣的朋友自己在家也可以一試。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Café Clock一樓的表演也開始了。任時光流淌,找個舒適的角度「摩洛哥癱」。前段時間有朋友去摩洛哥,聽她說吃不飽每天啃法棍(捂臉)。我把Café Clock推薦給她,結果她直接在這裡解決一日三餐,還大讚這裡的服務生小哥超級帥。
Casa Garcia(艾西拉)
在慵懶的大西洋邊藝術小鎮艾西拉,仍是吃吃吃的主題。因為行程鬆散,給了我們大塊朵頤的時間。入住第一天,拿到民宿的一張手繪地圖,標註了幾家美食餐廳。如果這是當地商戶互相推廣的方式,那它成功了。在這裡試了三家在地圖標註、且TA排名都比較靠前的餐廳。
靠海吃海。在西班牙餐廳Casa Garcia點了西班牙海鮮飯,鮮蝦 、燉海鮮,還點了火腿和葡萄酒。摩洛哥還是相當世俗化的穆斯林國家,餐廳只要有特許經營,遊客喝個酒啥的還是比較方便的。燉海鮮的份量很大,調味醬汁的顏色黃黃的,很鮮美,尤其是配菜土豆相當入味。這餐人均249迪拉姆(約合172元人民幣。)
Restaurant ALIBABA(艾西拉)
Restaurant ALIBABA(阿里巴巴餐廳)。在艾西拉找到「馬雲爸爸」的餐廳,還是蠻意外的(開個玩笑)。這裡是一個解決午餐的速食店,我們點了魚湯、吞拿魚匹薩、烤串、海鮮拼盤,愣是在快餐店吃出土豪範。重點表揚烤肝,不知是羊肝還是牛肝,火候恰到好處,且入味。海鮮拼盤主要是各種炸魚和蝦。順便提一句,這裡匹薩的餅底就像我們平時吃的麵餅口感。曾在菲斯吃到一家的匹薩,餅底就像酥餅,沒有韌勁,略奇怪。這餐三個人吃有點撐,人均114迪拉姆(約78元人民幣)。
La Perle(艾西拉)
艾西拉的最後一頓晚餐選在法國餐廳La Perle。主菜選了不會出錯的牛排、魚肉。席間上的一道配菜,讓我們目瞪口呆——一道酸辣口感的炒時蔬配上筷子。不知道是什麼蔬菜,爽爽脆脆,倒是挺好吃,能有碗白米飯就完美了(捂臉)。尋思這是知道我們來自中國,所以配筷子嗎?再想想,估計就是個噱頭。因為看到菜單上還有新加坡炒米粉之類,猜測廚師可能有東南亞背景。中午在「阿里巴巴」吃多了,這餐點得不多,人均153迪拉姆(約合106元人民幣)。
右下就是那道神奇的搭配筷子的炒時蔬。
Philippe Rey Petit Bistro(拉巴特)
回國前在拉巴特最後一頓晚餐,一度糾結是吃一餐純正的摩洛哥菜,還是選擇法餐。糾結的結果是不「冒險」,選了TA拉巴特排名第一的法國餐廳Philippe Rey Petit Bistro。比較奇怪的是,TA上餐廳的中文評論一般都不多,唯獨這家,起碼有三十條以上中文評論,評價較高,當然也有「價格較貴」這樣的關鍵詞。
通常海鮮是根據當日進貨情況而定,老闆先是推出當日菜單的小黑板,然後又拿出一大盆魚展示。交流了幾個回合之後,我們選定了蟹肉沙拉、海鮮沙拉、海鱸魚、鴨胸、焦糖布丁和巧克力。蟹肉沙拉是好評最高的,魚肉做法比較普通,勝在搭配的幾款醬汁,鴨胸肉中規中矩,甜品都是我的最愛。最後人均是169迪拉姆(約合117元人民幣)。
這餐點得比較收斂,沒有選老闆推薦的四五百迪拉姆高價魚。從法餐角度來說,這家菜的擺盤不算很講究,看兩個沙拉就能發現。排名第一不知道是否老闆在當地的中國朋友刷的,不過對我們遊客來說,吃的就是一個氛圍。這頓一起吃的還有一位在拉巴特偶遇的南京驢友。在旅行的尾聲,分享彼此的途中故事,成了最好的佐料。
特別提醒:摩洛哥當地氣候乾燥,飲食易上火,建議自帶VC泡騰片。旅途飲食中也可以多吃點蔬菜色拉和水果。
這款是我們在當地藥房買到的泡騰片,解了燃眉之急。
一篇文章自是無法涵蓋摩洛哥的美食之趣。不過對於想開啟神秘國度之旅的朋友來說,這把鑰匙還是很實用的。如果因為味蕾的挑動,而讓你開始計劃摩洛哥之旅,那下一期關於摩洛哥的住和行,將更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