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吹排簫,魏頤奏箜篌,女孩子不學點民樂怎麼算小公舉

2021-02-07 樂學荊門


最近大家都在追《羋月傳》,除了演員精湛的演技,美人、帥哥養眼,溫婉悠揚的古樂器也助推了劇情的波瀾。

會演奏箜篌的魏頤是不是氣質更出塵、更有魅力?當羋月最後一次為嬴政吹奏排簫的時候,你有沒有隨著悠揚的曲子潸然淚下?


近年來,深邃、厚重的中國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重視。都說「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面對大批的「鋼琴大軍」,家長是否考慮過讓孩子學習民族樂器?我們來說一下學習民族樂器的優勢。


1、通過學習民族樂器來了解民族文化一箭雙鵰

學習民族樂器,不僅可以學習音樂,更多地能讓孩子了解自己的國家、民族的音樂特點,以及相應文化知識。中國民族樂器流派眾多,不同地域的城市有著不同的藝術風格和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段,也和當地的人文風格有著密切聯繫,學習樂器的同時,學生也會了解該地區的音樂文化的特點。

2、民樂起步更簡單,半途而廢的概率減低

相對西洋樂器而言,民族樂器入門較簡單。西洋樂器例如小提琴、鋼琴等都是對照五線譜學習,需要讓孩子先掌握一定的樂理識譜基礎才可以上手,入門較慢;民族樂器啟蒙階段用到的都是簡譜,如果準備考專業類音樂院校,在高中時可以轉學五線譜。

相比之下,簡譜從客觀上讓年紀小的孩子更易入門。比如古箏,學到基本指法稍加熟練,兩個月就可以演奏出一首簡單的《小星星》,有成型的曲目演奏孩子便會很有成就感,主動請纓再接再厲也就不在話下,愈戰愈勇指日可待。

從技巧方面講,在中國學樂器,當然是自己的民族樂器演奏水平與教育水平更勝一籌,就象中國功夫一樣,在世界上哪一個國家學也不如在本土學習更具優勢,這是西洋器樂教育在中國無法企及的。

3、陶冶道德情操,提升氣質修養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音樂開發智力的潛能,陶冶道德情操的教化功能,是古今中外所證明並實踐的。中華五千年文明源遠流長,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為學習民樂的孩子提供積墊和潤養的土地。潛移默化之中孩子的氣質便趨於古典優雅。

4、培養綜合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好動和貪玩是孩子的天性,讓孩子自己刻意的克服這天性的「毛病」簡直是太難了。那怎樣才可以呢?讓孩子學習民族樂器!民樂大都節奏悠揚婉轉、纏綿悱惻非常磨練孩子浮躁的性情;並且民樂大都是敘事抒情曲目,能夠較好的培養孩子豐富的想像能力、理解能力,一部民樂就可以在腦海中幻化成一個劇情,寫出來就是一篇美輪美奐的文章,那個媽媽不想孩子具備這樣的超能力?更別提孩子在學習樂器過程中必備的專注力、大膽的表現力、優秀的記憶力、自主自覺的學習力,上臺表演合奏時天衣無縫的協調力,大氣沉穩的自控力了。

5、為升學、留學加碼,讓孩子成長為複合型人才

應試教育讓「分數」成為壓在家長和孩子心裡的一塊大石。單憑死讀書走獨木橋對孩子來說無異於單刀赴會走入死胡同。讓孩子有一個特長備用,萬一將來學習成績不是特別理想的時候,可以以音樂特長生的方式走出去。或是憑藉專長加分,或是考取相應的民樂專業將來作為一名自立門戶的民樂教師,都具有相當可觀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

很多留學機構也表示,在國外,獨特的個人特長不僅在申請院校時佔據優勢,而且能夠在今後的社交中給個人的形象加分,尤其是民樂等深具中國傳統文化的技能,更備受海外院校的青睞。隨著近年各國對中國社會文化、經濟了解地加深,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對中國文化感興趣,中國學生若能在留學前更多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或者掌握某項代表中國特色的技能,不僅能增加社交談資,更重要的是,能讓別人感覺你是一個有顯著民族特點和內涵的人,從而也會備受尊敬和欣賞。而這所謂的「民族特色」,就包括中國民族樂器,如琵琶、二胡、古箏、笛子、嗩吶、簫等等。

羋月吹排簫吸引贏駟,魏頤奏箜篌迷倒嬴蕩,所以說我們也該考慮讓孩子學一項民樂了吧?



相關焦點

  • 天籟之聲,空靈排簫
    當時的《羋月傳》紅遍大江南北,在追劇的過程中,細心的你有沒有發現劇中羋月喜歡的樂器是什麼?排簫,它伴隨著羋月經歷了她的傳奇人生。她的悲歡離合、跌宕起伏的感情變化,最後都化成了纏綿悱惻的簫聲。排簫的音色純美自然,宛若風的聲音,就音色而言,更多的人喜歡把排簫歸類為古典樂器,排簫音樂截然不同於嘈雜喧囂的現代音樂,排簫聲音如同天上的流雲,超凡脫俗,人們習慣把排簫之音贊為「天籟之聲」。 1.
  • 《羋月傳》結局竟然是……
    no.3男人不壞 義渠王羋月帶皇子逃到燕國,吃盡苦頭,後聽說秦國大亂,為了不錯過這個大好時機,羋月毅然下嫁義渠王,借義渠王之力回到秦國,平定了秦國內亂。別走,馬上就 白話結局為何羋月這麼招人稀罕呢?難道她真是」霸星「命,上面有人?
  • 排簫 |《殘月》悲歡有時,聚散無期
    今晚分享的這首《殘月》是電視劇《羋月傳》中的一首插曲,這是楚國歌謠,是一個少女吹唱給心儀的男子的。劇中羋月吹過三次。第一次是為子歇哀悼;第二次是為了贏駟;第三次是為了子歇的離去。此刻,繾綣在一曲《殘月》之中,因了這溫婉唯美的旋律,因為這片刻短暫的寧靜,心莫名的感動著。
  • 世界排簫大師喬治·贊菲爾參加「2018西安(中國)國際排簫藝術節」
    排簫大師贊菲爾西安音樂會應西安音樂學院國際排簫學術交流中心邀請,世界排簫大師喬治·贊菲爾同排簫演奏家拉盧卡·帕圖麗努和排簫製作人約努茨·普瑞達一行於2018年12月19日抵達古都西安,參加「2018西安(中國)國際排簫藝術節」並對中國進行為期兩周的友好訪問。
  • 重溫《羋月傳》,才發現這個女人也不簡單
    羋月不但熟讀各種詩書,還會吹排簫,跳驚鴻舞,做學問有黃歇指導,搞文藝恐怕也有葵姑的功勞,電視裡有一幕就是葵姑教羋月吹排簫。葵姑針線活做得一流,還懂道理有籌謀,還會文藝,在那個地位就是一切的年代,要不是身份低微,恐怕要比宮裡的那些妃嬪厲害的多。
  • 國慶彩車上彈箜篌的是河南姑娘!箜篌文化創意產業在河南落地生根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文 許俊文 攝影箜篌——這一古老而又神秘的中華國樂,因為與古琴、笙一起作為民樂代表,亮相國慶70周年群眾遊行中華文化彩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你知道嗎?彩車上彈奏這件樂器的著名青年箜篌演奏家魯璐,是咱河南新鄉人,而她所彈奏的箜篌,也出自咱河南新鄉經開區的箜篌文化創意產業園。
  • 【最強洗腦神曲誕生】羋月傳全明星陣容鬼畜大拜年
    《羋月傳》全明星豪華陣容獻唱拜年歌,全程高能,非戰鬥人員請在羋月迷的陪同下觀看!高能開篇:涼涼排簫獨奏——《春節序曲》是的,涼涼又在吹簫!而且是歡實帶勁兒的《春節序曲》,魔性得簡直不能用語言來形容!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甄嬛涼涼嚇走皇上的《小星星》吹簫演奏視頻,跟這個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 【排簫音樂】《望你早歸》演奏:詹永明
    正因為「望你早歸」能淋漓盡致地描繪出那個時代抹不去的悲哀心懷,因此能迅速得到大家的共鳴與喜愛。由於詹永明教授的精力著重在竹笛演奏法與教學法上,所以沒有專研排簫創作與演奏,近來恰逢林文增先生近年來大力支持推動排簫事業,真是無私奉獻為排簫事業在全國各地的興起展開作了大量的工作與同仁們一起幹得紅紅火火讓人欣喜,上音民族管樂團隊這個平臺儘可能為排簫事業的發展作一些務實的工作,為配合林文增先生為大家創造更好的條件,爭取下半年11月上海音樂學院第五屆民族管樂周上演一場排簫專場音樂會
  • 箏曲《箜篌引》丨任潔
    《箜篌引》莊曜曲取材唐詩中李賀的《李憑箜篌引》。該詩寫的是梨園子弟李憑在都城長安彈奏箜篌泣鬼神、動天地、神界、人間,石破天驚的演奏效果。曾榮膺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藝術院校獎」——第二屆民族樂器演奏比賽古箏青年組金獎、第五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全國古箏比賽金獎,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全國民樂組合比賽金獎,並被中央電視臺評為首屆「中國十大青年古箏演奏家」。其獨奏專輯《楓橋夜泊——任潔的古箏懷想》獲得第20屆臺灣「金曲獎」最佳演奏獎,《箜篌引——任潔的古箏暢想》獲得當屆提名獎,成為首位獲得「金曲獎」的大陸演奏家。
  • 排簫 |《殘月》溫婉唯美的旋律,聽得人好憂傷…
    這首曲子百聽不厭,總是能給人一種憂傷的感覺,也是我最喜歡聽的純音樂之一。 音律低沉,曲調悠然,悲傷之情從心底油然而生,似春風撫過湖面,在人心底蕩起陣陣漣漪;又似哀痛之人午夜夢回之悲歌,如泣如訴,不絕如縷。 聽到這首音樂就想到羋月坐在承明殿前吹排蕭時默默的眼淚流不盡。
  • 【閱出色】《羋月傳》和《甄嬛傳》簡直是同一部劇,說好的不一樣呢!
    羋月也有三個男人:秦王羋月身邊有葵姑羋月身邊有女醫摯羋月吹排簫迷住了秦王羋月進了宮就有聰明又低調的衛良人與羋月示好,最後結成同盟
  • 《魔獸世界》玩具潘達利亞排簫怎麼獲得 它們的用法各不相同
    《魔獸世界》玩具潘達利亞排簫怎麼獲得 它們的用法各不相同時間:2021-01-07 12:56   來源:唯美村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魔獸世界》玩具潘達利亞排簫怎麼獲得 它們的用法各不相同 《魔獸世界》潘達利亞排簫如何獲取?
  • 排簫演奏家——張中立
    張中立,被譽為臺灣排簫王子,從小學習中國竹笛和西洋長笛。與排簫結緣則是因為影片《美國往事》中的經典配樂《 Cockey's song》。1986年畢業於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現已改名臺灣藝術大學),在校期間曾多次代表臺灣地區赴美國、歐洲和亞洲多個國家表演;1988年進入臺灣國樂團擔任笛子演奏,樂團也多次安排張中立發表作曲家的新作品、並多次舉辦個人多項管樂器之獨奏會;1994至1999年任教於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
  • 甄嬛傳與羋月傳對比,看到最後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甄嬛傳》VS《羋月傳》對比,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你們自己感受吧!甄嬛:喜歡我的有三個男人,皇上、果郡王、溫實初。羋月:我吹排簫迷住了大王。羋月:我也是!羋月:我也是!……感覺自己不用看羋月傳了畢竟我還是覺得甄嬛傳好看些呢
  • 笛子橫吹豎吹絕非姿勢不同,這件被禁止出國的文物告訴你真相
    (從左至右:笙、排簫、篳篥、豎箜篌)乾貨來了!「三彩載樂俑」因何而精彩?先來考一下各位對樂器的了解:七位樂手手中拿的都是什麼樂器?答案:上圖中從左至右依次為:笙、排簫、篳篥(bi li)、豎箜篌,下圖從左至右依次為:響板(隱)、橫笛、琵琶。你認出了幾個?
  • 民樂 如何叫人更愛它
    但在不少專家眼裡,從民樂教育到民樂表演、創作,還是少了一股精氣神。  ——編 者  5月中旬,中央民族樂團的品牌節目《印象·國樂》在杭州大劇院上演。「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篳篥、箜篌、鳳首阮、葫蘆琴、蓮花琴、瑟、雷公鼓……61款76件仿古樂器,演繹「民族聲音」,民樂與舞臺劇交融的新形式,也讓觀眾對民樂有了新的認識。
  • 《羋月傳》求你別亂編
    帶著看《羋月傳》的困惑,隨小編走進博物館,看看楚國人的「日常」是啥樣。唐代以前本不存在湖北的概念,尤其是在先秦時期,以郢都為中心的楚國曾是南方霸主,燦爛輝煌的楚文化雄絕一世。楚人發跡、成長、輝煌於湖北,在其800年歷史中,絕大部分時間也是以湖北作為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目前在湖北被發掘的楚系墓葬有不少,其中最為出名的要數曾侯乙墓了。
  • 柴蔚:我的少女時代是《羋月傳》
    東方衛視收視率破2,樂視、騰訊兩家視頻網站上線10小時,便達到2.5億的播放量,遠超其它熱劇。而前四集裡,備受關注的除了「華妃娘娘穿越了2000年依然不孕不育」等戲謔話題之外,便是分別飾演羋月幼、童、少期間的三位小童星了。
  • 青年演奏家段銀瑩古箏˙箜篌師生音樂會即將到來啦,讓我們一起來享受這場美輪美奐的音樂夢境吧!
    2018年舉辦「龍㫅陽陽」獨奏音樂會符力,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民樂系,成都古箏協會會員。師從青年古箏演奏家段銀瑩,曾受到四川音樂學院焦力副教授的悉心指導。在校期間多次參演音樂會並成功舉辦《朝夕——箏與箜篌音樂會》,均獲好評。多次參加省內國內古箏比賽並獲得優異成績,所教學生在考級,比賽中均獲得優異成績,多次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