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還在打馬賽克,人家已拍出了突破「性」傑作

2021-02-15 獨立魚電影

上帝也會犯錯。

譬如把一個女孩的靈魂,裝進一個男孩的身體裡。

今天無意間看到一條消息,關於《穆赫蘭道》的女主娜奧米·沃茨

這個連金剛都為她在世界之巔打過飛機的女人,美得無可挑剔。

如今她 9 歲的孩子也美若天使。

但實際上,這個小孩的生物學性別,是

名叫塞繆爾(Samuel Kai Schreiber)。

在世界範圍內,人們越來越見到「不像男孩的男孩」和「不像女孩的女孩」,TA 們一起以顯性的方式闖入人們的視野裡,不再躲藏。

而接下來香玉就要給大家介紹一位美麗到令人倒吸一口氣的——

《女孩》

Girl

15 歲的她,名叫 Lara。

安靜、溫柔、內斂,渾身散發出純真又清澈的氣息。

她喜歡芭蕾,在這個年紀剛剛考入法國最好的舞蹈學校。

最近又打了金色的耳釘,更具有成熟女性的魅力了。

可惜,她住在一副男孩的軀體裡。

整部電影並沒有什麼激動人心的大場面和大敘事,主線是 Lara 的日常。

她考試、排練、與同學相處、接受激素攝入,為後續的變性手術做準備。

但就是這樣一部簡單的電影,獲得了 2018 年坎城電影節的青睞,摘得最佳導演處女作獎和一種關注單元獎

並在去年的平遙國際影展上獲得最受歡迎影片

豆瓣評分高達 8.2,好於 97% 的同性片。

香玉的觀影體驗是:提心弔膽。

《女孩》是一部特「」的電影。

她用膠帶緊緊封住自己的丁丁,排練結束,一個人躲到衛生間,從後往前,慢慢把膠帶撕開,露出通紅的皮膚。

這疼,仿佛被燒灼一樣。

由於她之前以男性角色跳舞,不穿足尖鞋,這個階段穿著跳,會嚴重不適應。

每次排練完,她的腳趾都鮮血淋漓。

只好拿冰水敷。

「芭蕾」這麼一個充滿了肉體訓練和折磨的舞蹈,正是對 Lara 艱難跨性別歷程的一個隱喻。

芭蕾本是輕盈優雅,但在《女孩》裡,它是耗費巨大能量的起跳,令人暈眩的旋轉,以及帶著粗重喘息的奔跑

她每一次落下,我都心頭一緊,想著這下腳趾間一定又軋出了血。

最疼的一幕,是在最後。

同學異樣的眼光,跟鄰居男孩無法嚴明的情慾,以及服用激素始終不見明顯的效果,Lara 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

芭蕾演出被淘汰,醫生又給出致命打擊:終止激素攝入。

她受不了,選擇最無聲也最猛烈的舉動:一把剪刀下去,喀嚓掉了那個令她厭惡的器官。

這個段落,導演以一個穩定的長鏡頭展現。

其實,眼尖的觀眾大概就會猜到她即將要幹什麼,但導演不慌不忙地把整套流程展現出來:送別家人、打電話、拿出冰塊(起短暫麻痺作用)、嘴裡含布、剪刀...

極具真實和震撼力。

《女孩》使用了大量的手持攝影,鏡頭仿佛要住到 Lara 的身體裡,去捕捉她閃爍的眼睛、顫動的睫毛、侷促的雙手和修長的身姿。

她就像是一朵藍色的小花,美麗,脆弱,溫柔。

山野間的微風,足夠把她振地搖搖晃晃。

攝影機也仿若在風中翻動,用模糊和晃蕩,傳遞給觀眾一種焦慮和不安,讓我們與她的內心世界產生更大的貼合面。

《女孩》還是一部特「」的電影。

Lara 的困擾是日常的、瑣碎的,但一個接一個的小難題湊到一起,也足以令人洩氣。

弟弟耍脾氣時,會喊她 Victor,這是她曾經當男孩時的姓名。

青春期的身體,每天早上都會有明顯的凸起,這令她厭惡的器官,此刻又以非常顯眼的狀態存在。

她反應過來,趕緊用被子蓋上

同學之間的竊竊私語,令她膽怯。

被逼著在公共澡堂洗澡,以及聚會時被脅迫露出下體。


這些細微又切膚的隱形歧視,是比身體上更嚴重的傷害。

但同時,這又是一部特「」的電影。

Lara 是一個非常幸運的跨性別者。

生在法國的中產之家。

15 歲的年紀她已經完成了身份認同問題,擁抱女性身份,一步一步向前邁進。

她有堅定包容的老爸。

為了女兒的未來,辭掉了工作,搬家來到一個全新的社區。

他關注女兒每一點情緒,主動給予最充分的溝通,只求她身心健康。

親戚也都給予充分的友愛。

心理諮詢師定期跟她聊天。

Lara 至今不敢對男孩子心動,因為她不想以此時的身體展開戀情。

心理諮詢師鼓勵她提前適應,鬆開心門,擁抱自己的情感。

最後 Lara 以鋌而走險的方式,實現了蝶變,離不了這麼多長輩親友的鼓勵與支持。

其實,跨性別題材的電影已經有不少,比如幾年前幫小雀斑拿下很多表演獎的《丹麥女孩》。

《丹麥女孩》原著裡曾說「別看我的身體,要看我的靈魂」,可惜是個悲劇結尾。

相比較而言,《女孩》把目光對準了一個現代社會的普通跨性別者,整體顯得輕盈又溫暖。

值得一提的是,扮演 Lara 的演員維克託·波爾斯特,現實中是一個男孩子。說他一個人撐起全片也不為過,真不知道該給他頒最佳男主角獎還是最佳女主角獎合適了。

在真實的電影界,最著名的跨性別者就是沃卓斯基姐妹

一個,從安迪變成莉莉。

一個,從拉裡變成拉娜。

1999 年拍攝《黑客帝國》時,他們是沃卓斯基兄弟;2012 年拍攝《雲圖》時,他們是沃卓斯基姐弟;2015 年拍完美劇《超感獵殺》,他們是沃卓斯基姐妹。

在中國,最出名的公眾人物就是我們的「完美」金星。

人們愈來愈接受的一個觀念是:性別,是流動的

生物的多樣性和隨即帶來的創造性,遠超想像。

生物學意義上,就不止男女、雌雄這樣的二元對立,生物界多的是雌雄同體。

在心理學意義上,人可以自由選擇認同某一種性別。

可惜,我們的規則裡,卻不允許男藝人染頭髮、扎小辮、帶耳釘,以防止他們過於女性化。

所以就會在各種節目和綜藝裡,看到他們的耳朵和後腦勺打上了明顯的馬賽克標記

我不知道那些阻止性別流動的人,內心到底在害怕什麼。

或者他們在維護某種內心秩序;

但以拒絕接受辯駁的態度來維護其正確性,那這種秩序也顯得不具有說服力吧。

助理編輯:春大鯨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相關焦點

  • 被狠狠打了「馬賽克」的圖片,就這樣被AI還原了
    這個AI的主要功能就是:去除馬賽克,還原字符密碼。AI破解『密碼』相信不少人都認為,只要打上了馬賽克,就不會洩露敏感信息,因此,我們在朋友圈、微博等公開社交平臺,經常能夠看到打了馬賽克的結婚照、證書照、成績照等。
  • 馬賽克為何誕生,又為何我們去不掉它
    一張打了馬賽克的圖。聽起來是句廢話,但事實上,從這張圖被打馬賽克開始,它就變成了另一張圖,再也無法回到最初的「美好」了。因為打了馬賽克的圖,是不可逆的。不過這事還得從最近一款名為 JavPlayer 的視頻工具講起,它聲稱能夠讓「打碼」的視頻變「無碼」。結合 FANZA 等日本成人網站購買的內容,JavPlayer 能讓裡面有馬賽克的地方都變得肉眼可見。人眼辨認不出,不代表機器也辨認不出。
  • 日本「馬賽克」不只存於 「明日花」馬賽克是隱藏還是為了展露更多
    作為潮流屆的「退隱女優」,影視圈的「快嘴Rapper」,性感女神的「業界標杆」,明日花綺羅的故事早就變成眾所周知的「秘密」。即便不再從事過去的職業,但明日花的實質依然是一名知名演員。自打隱退後,粉絲們自始至終未停住「重歸」的呼籲,不久前也是在粉絲的渴望下,宣布參演了《鋼鐵女孩:最後戰役》,重返經典。
  • 我們拍了一部「情色片」.
    作者| 香蕉公社性諮詢師 Linda插畫| Javier Mayoral01是時候坐下來寫篇推薦文了。剛剛結束了上海男班的課。在酒店休整了一天,恢復能量,開始寫文。這次我要推薦的,是我們剛做好的「女對男體位課」。
  • 永遠幸繪製的新刊「地獄少女 傑作選~花鳥風月~」已於近日發售!
    永遠幸繪製的新刊「地獄少女 傑作選~花鳥風月~」已於近日發售!傑作選~花鳥風月~」3月7日已發售。 「地獄少女傑作選~花鳥風月~」收錄了「墮落的偶像」「從小時起」「煩躁的瞬間」「憧憬的人」「大正時代的戀人」5個故事。
  • 這部被打上馬賽克的電影,並不簡單
    影片《馬賽克少女》在劇本階段,便已收穫第十屆FIRST影展創投會「和和影業劇本發展金」、「龍躍製片人特別獎」、金馬創投會議最高獎「百萬首獎」等重量級獎項,足見影片擁有紮實、新穎的情節敘事。對於國內觀眾而言,談到性侵,自然會聯想到文晏導演的《嘉年華》,以及這兩年風靡好萊塢的「Metoo」運動,但實際上這部《馬賽克少女》既不「嘉年華」也不「Metoo」,翟義祥身為男性導演,他在影片中為「性侵」提供了一種全新視角。
  • 馬賽克終於被破解了,看片除碼離我們不遠了 ?
    《梅・歐文和約翰・賴斯的接吻》由於當時還沒有馬賽克技術,於是人們主張色情、暴力、血腥的場面都要被剪掉。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們將馬賽克應用進來,代替被剪掉的方式。後來,在大部分場景中,馬賽克都被用來掩蓋「十八禁」的符號,涵蓋了性、血腥、暴力等元素。直到20世紀七十年代,數字視頻特效走向成熟,影像後期編輯才有了更多可能。
  • 拍「X愛視頻」後悔終生!這四個體位害死人!
    以「性愛自拍」來說,隨著網路傳遞性日漸便利,也衍生不少問題!日本東京電視臺的談話節目「じっくり聞いタロウ」請到社會觀察專家石原行雄來告訴大家,恐怖情人會藉由4個小動作,讓「性愛自拍」影片變成威脅另一半的利器…
  • 全是馬賽克的國產片,揭露了我們的「N號房」
    在談論「韓國N號房」的時候,常見的一個形容,是根據國家男性人口比例換算:「每100個韓國男性中,就有1個N號房會員」根據2018年的人口數據,中國男性有71137萬人。他所使用的ShowLive,是一個伺服器放在臺灣的色情網站。 用戶每充值一個點,要收費一臺幣。送鮮花要花費1200點,送朱古力要花費3000點,進一步和主播親密互動就得更多了。
  • 打馬賽克就安全了嗎?AI消除馬賽克,GitHub開源項目上線三天收穫近...
    機器之心報導作者:魔王、小舟還在用馬賽克的方式隱藏密碼?小心被「看穿」。像素化(又稱馬賽克)是一種常見的打碼方式,通過降低圖像中部分區域的解析度來隱藏某些關鍵信息,比如:
  • 把「我的世界」馬賽克變成逼真大片,英偉達又出黑科技
    這可不是哪個攝影師的傑作,而是出自GANcraft之手。原圖是「我的世界」中一個馬賽克畫質的場景:這下「我的世界」真的變成了,我的世界!GANcraft由英偉達和康奈爾大學合作完成,它是一個無監督3D神經渲染框架,可以將大型3D塊狀世界生成為逼真圖像。
  • 鄧超在美人魚飾演的軒少是「性無能」細思極恐的「美人魚」
    一條長這樣:這顯然是給「喜歡用下半身思考」的男人們出了一道世紀難題。一半是美麗的容顏;一半是性。不過,絕大多數男人哪怕違心,還是會選擇上半身是人的美人魚。因為,有勇氣選擇下半身是人的人魚,變相告訴別人,你要的只不過是女人的性而已。這太暴露獸性了。
  • 「藝術倫」K歌馬拉松!周董名曲與「周杰倫 x 蘇富比」網拍作品擦出火花
    由音樂界傳奇及藝術收藏家周杰倫先生客席策展的當代術晚拍 「周杰倫 x 蘇富比」前晚圓滿結束,不但榮為 「白手套」專場,更刷新9項拍賣紀錄。密切關注的藏家們,「醉 」了嗎?就讓我們來個迷你K個馬拉松,一邊回顧周董的經典名曲,一邊欣賞「周杰倫 x 蘇富比 CONTEMPORARY CURATED」 的網上專場拍賣藝術佳作!
  • 打馬賽克就安全了嗎?AI消除馬賽克,項目上線三天收穫近7000星
    機器之心報導作者:魔王、小舟還在用馬賽克的方式隱藏密碼?小心被「看穿」。如下圖所示,項目作者給出了像素化圖像、恢復之後的效果和原圖的對比結果:馬賽克打得夠嚴實了,不過 Depix 還是基本解讀出了被隱藏的信息。
  • 無碼世界說來就來,「反馬賽克」神器問世!
    我們經常能在電視節目中看到製作人員會給一些不願露面的人或者一些隱私信息上打馬賽克,網友會把一些敏感信息用馬賽克遮上然後再放在網上,
  • 微信「拍一拍」的英文為什麼是 tickle?
    自打「拍一拍」功能在微信上線多鄰國內部群的氣氛就變得異常歡樂
  • 啥 打了馬賽克的女優照片 還能高清還原
    點擊關注 每天都有新情趣趣粉們,因為微信公眾號的推送規則的改版,可能會讓你錯過我們的推文,為了防止失聯,可以加「星標」,積極互動
  • 「性工作者」也是人
    我們往往談性色變,談性工作者更是嗤之以鼻。但說到底,她們同樣是普通人,對她們來說,這僅僅是一份來錢更易的工作,只為了養家餬口。但在導演自己看來,「三部曲」完全不是關於苦難,關於底層社會,關於陰暗面,關於同情邊緣人群,關於拯救的片子。他說,他在極端的宿命和草根中發現了極端的頑強。這一冷一熱的產生正是我們可以活下去的短暫理由。正因為有著遊民的存在,生命才不是漆黑一團,他們可以像野草一樣,在無政府的狀態下,生存下去。
  • 馬賽克背後的日本,乾淨的大尺度純愛(日劇新推薦)
    片子之所以叫「馬賽克日本」,我想是因為這個「馬賽克」並不是打在小電影上的碼,而是打在社會上的一層遮羞布。  用馬賽克這個微妙敏感的詞來修辭日本這個國家,真是貼切得無與倫比。《馬賽克日本》用酒池肉林堆砌出一個誇張,滑稽的AV行業小村。
  • 拍「性」,島國真的無人能及!
    在這個處於天真和成熟之間的年齡,很多男生女生對「性」開始了人生中第一次探索。但不論感覺如何,總有一個問題徘徊在他們腦海中:「我該怎麼辦?」最近,恰好有這樣一部日劇,探討的正是我們一直小心迴避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