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豫:難道她真的只是一個只會說我不信的主持人嗎?

2020-08-27 簡清醬

2007年3月5日,在美國CNN網站的頁面上出現了一篇名為《陳魯豫:中國的「奧普拉」》的文章,文章將鳳凰衛視著名主持人陳魯豫冠以「中國奧普拉」的美譽,並對她所主持的節目《魯豫有約》給予了充分肯定。

2010年,美國國務卿希拉蕊訪華時,拒絕了所以其他媒體的採訪,卻指定只接受魯豫的採訪。希拉蕊對魯豫說,&34;

這是曾經的魯豫,曾經當之無愧的採訪一姐、鳳凰臺的臺柱子


顛峰過後佳境必下,極樂之歡必不長久。

2016年魯豫被清華大學教授罵傲慢沒文化,原因是魯豫在自己節目中,總是翹著腿採訪,一次跟老教授握手,魯豫也沒有站起身,而是直接坐著跟老教授握手。

而現在魯豫被罵的更多的是她的採訪能力

從前在知乎上搜魯豫,大多數問題都是在問&34;而現在去搜魯豫,搜到更多的是問魯豫知道自己情商低嗎?&34;&34;

曾經的魯豫有多麼光鮮亮麗,現在就被網友罵的有多麼灰頭土臉。

魯豫怎麼會變成這樣呢?


1994年,在美國留學的魯豫偶然在電視上看到了這樣一個節目。

節目舞臺上沒有什麼花花綠綠的擺設,只有一張米黃色的沙發和一塊充當背景的電子屏幕,節目的主持人長的黑黑胖胖的,一點也不起眼。

可是這個節目卻能請來各界大佬暢聊人生,這位不起眼的主持人也能和嘉賓們毫無芥蒂的談人生、談理想。

這檔節目叫《奧普拉脫口秀》,它是美國歷史上收視率最高的脫口秀節目,而那個不起眼的主持人是大名鼎鼎的脫口秀女王奧普拉。

這位赫赫有名的脫口秀女王或許不知道,她的節目影響了叫做魯豫的一個中國女孩,點燃了她做主持人的理想,點燃了她想做一檔這樣節目的夢想。

這夢想足足過了6年才成了真,但這理想的種子早就在魯豫身上種下,只是那時的魯豫更像一片浮萍,飄到哪兒,就停到哪兒,對於自己的未來並不怎麼明確。

要做一位優秀的主持人,第一要素就是能說。

魯豫的父母都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的主持人,父親是瓦西裡語主持人,母親是孟加拉語主持人。而魯豫出生在北京,但小時候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上海。

在其他孩子還只會說家鄉話的時候,魯豫已經能熟練的掌握字正腔圓和北京話和軟糯婉轉的上海話,還能是不是冒出幾句讓人聽不懂的外國話。


出色的語言天賦,讓魯豫在高考填志願的時候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北京廣播學院外語系國際新聞專業。

這樣的魯豫已經具備了做主持人的第一要素能說,但是個人都會說話,只不過沒有魯豫說的多,那為什麼魯豫成為了著名主持人,而其他人沒有呢?

那是因為魯豫除了能說還敢說。

要做一位優秀的主持人,除了說之外更多的是要敢說。

魯豫從小就敢說,13歲時,只會幾十個單詞和幾個簡單句子的魯豫就敢在英語角和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切磋口語。

長大後,在報紙上看到有舉辦申奧英語演講比賽的廣告,就能毫不猶豫的報名。到比賽時才發現,和她同臺競爭的全是北外的學生。她也並沒有氣餒退縮,而是迎面而上,最終她這個非專業的選手獲得了比賽的第一名,她也因此得到了中央電視臺的青睞。

在其他同學陷入被畢業論文支配的恐懼和對未來充滿迷茫時,魯豫就已經成為了中央電視臺《藝苑風景線》的主持人。

而魯豫更是在第二年憑藉這個節目,被評為&34;。


作為一個學生魯豫能獲得這樣的成績,就在一個敢字,敢於展現自己,敢於說。

法國著名學者巴斯德說過:&34;其實在它的下面還可以加上一句——&34;

勇氣的另一種說法就是敢。

要做一位優秀的主持人,比敢說更好的是會說。

汪涵和何炅一直以來就被稱為就救場王,每一次舞臺上出了問題,在其他人都還驚慌不已的時候,他們兩個就已經用三兩句話輕輕的化解了問題。他們也沒有三頭六臂,憑的只是一張能說會道的嘴罷了!而這恰恰是魯豫被人所詬病的地方。

私以為,魯豫不是不會說,而是不想去說那些虛假的話,她追求的是作為新聞人的真。

在去採訪嘉賓時因為沒有敲門,工作人員提議重新拍一下這個場景,但魯豫覺得這樣太虛假了並不真實,而拒絕了這一提議。

這種真實在她的採訪中更是展現了淋漓盡致。

在採訪國足時,敢於問出&34;這樣的問題。

在採訪沈騰時,沈騰苦惱的說自己怎麼也背不出書時,驕傲的說出&34;。

魯豫對於自己的定位更多的或許不是主持人,而是新聞人。作為新聞人的要求是真實客觀,是理性佔主導;而作為一個主持人,特別是採訪型主持人,需要的更多是情感上的包容,照顧到採訪者的感受,而不是個人情感的自嗨,是感性佔主導。

魯豫所欠缺的就是和嘉賓的共情力


2001年,《魯豫有約》在央視首播,第一期的採訪對象是曾漏稅風波的內地歌壇一姐毛阿敏。

在採訪過程中,魯豫並沒有像其他訪談節目的主持人一樣問一些不痛不癢,無足輕重的廢話。整場採訪魯豫都緊緊圍繞偷稅問題展開,節奏緊促,內容豐富。

從這期節目開始,觀眾知道了《魯豫有約》這個節目,也認識了這個瘦小的主持人。但其實《魯豫有約》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在於當時同類型節目的稀缺,而且當時是周播,製作團隊有足足一周的時間,去策劃安排,而魯豫也有足足一周的時間,去了解採訪對象,這些浩如煙海的資料中挖掘出採訪對象身上最吸引人的點,問出最具價值性的問題。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知己知彼,百問不疏。

可是後來《魯豫有約》變成了日播,留給魯豫了解採訪對象的時間大大縮短。正因如此,魯豫總是會問出一些讓嘉賓難以回答、毫無營養的問題,而魯豫也因此被稱為魯尬聊。

屋漏偏逢連夜雨,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各式各樣的綜藝、訪談節目層出不窮,《魯豫有約》的收視率大不如從前。

為了重新贏回觀眾的心,魯豫在推出了《魯豫有約大咖一日行》。這個節目在百度百科上的定義是國內全新真人秀式訪談節目,在這個節目裡我確實看到了真,不過不僅僅是嘉賓的真,還有魯豫的真

這種走出演播廳來到戶外的拍攝方式,意味著你沒有臺本,你只有一個大綱,很多的細節都要你自己去把控。

你在鏡頭前隨便一個不起眼的動作,都會被網友用八倍鏡找出來,從各種角度分析你的行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參加真人秀不被罵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事。

而魯豫在演播廳拿著臺本問問題尚且被罵,更何況在戶外呢?

所以你在節目裡會看到:當印度國寶級影星阿米爾汗請魯豫吃當地特色手抓飯時,魯豫毫不掩飾的不情願;在採訪賭王四太時,魯豫對四太的打量眼神和對豪門生活的豔羨;當惠紅英帶魯豫去一家餐館吃飯時,魯豫不經思考的說&34;這樣的話...


但同時我也在節目裡看見了:採訪樸樹時,像知心朋友般交談的態度;與段奕宏旁若無人的暢談時刻;劉翔在魯豫面前真誠講述自己的樣子...

馬未都曾這樣形容魯豫的:&34;

這正是魯豫這麼多年依舊屹立在主持界不倒的原因,這也是別的主持人學不到的地方,這就是魯豫的真本色。


《藝苑風景線》是成名之作,《鳳凰早班車》是嘔心之作,《魯豫有約》是巔峰之作,而《豫見後來》是抗鼎之作。

在2019年年末,魯豫帶來了她的新作《豫見後來》。在《豫見後來》裡那個曾經尬聊的魯豫不見了,有的是一個會共情,溫柔耐心的魯豫。

《豫見後來》中魯豫採訪的人不再是各界大佬,而是各式各樣的素人。這個節目比起《魯豫有約》採訪各界大佬的高大尚,顯得更接地氣。

不高高在上,會像朋友一樣和採訪者聊天;

不喧賓奪主,會耐心的傾聽採訪者的講述;

不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批判,會客觀的說出自己的看法。


這樣的魯豫,不在是網友口中只會說我不信的魯豫,在《豫見後來》裡的魯豫是有溫度,有風度的。

在這裡私心的分享一下魯豫在《豫見後來》裡的一些金句:

&34;

&34;

&34;

如果要形容魯豫,用這八個字恰好不過:亮點頗多,不足亦有

相關焦點

  • 讓「我不信」的魯豫採訪「哈哈怪」謝娜,會怎麼樣?
    這是魯豫在曾經一次採訪時說的話。現在的魯豫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很難理解,可是從她的《魯豫有約》採訪過1萬多位名人的戰績來看,魯豫還是很有能力的。不過,在最近10幾年,魯豫可能因為過於忙碌,在採訪方面的功力確實有明顯下降,特別在節目中更是雷句頻出,據網友的統計,她光是「我不信」就說了165次,顯然它已經成了魯豫的口頭禪。
  • 讓「我不信」的魯豫採訪「哈哈怪」謝娜,會怎麼樣?
    這是魯豫在曾經一次採訪時說的話。現在的魯豫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很難理解,可是從她的《魯豫有約》採訪過1萬多位名人的戰績來看,魯豫還是很有能力的。不過,在最近10幾年,魯豫可能因為過於忙碌,在採訪方面的功力確實有明顯下降,特別在節目中更是雷句頻出,據網友的統計,她光是「我不信」就說了165次,顯然它已經成了魯豫的口頭禪。
  • 魯豫採訪別人只會尬聊嗎,原來我們都誤會她了
    說到魯豫大家應該會很熟悉,魯豫是一個很有人氣的主持人,不過她的名氣更多的是來源於那一句:我不信,要知道作為主持人,調節舞臺氣氛是必修課,而魯豫為什麼總把天聊死呢?魯豫從最開始到現在已經採訪了1萬多個人,而且每一次魯豫的採訪都是沒有劇本的,這樣嘉賓才會更放鬆,魯豫和嘉賓的問答都是臨場發揮,這樣採訪出來的事情才是最真實的。而魯豫的那一句我不信,也並非是代表著他的個人觀點,更多的是希望嘉賓可以透露出更多的故事,才讓魯豫被觀眾所誤解,並不是魯豫的主持人功底不行,恰恰相反,魯豫是一個特別敬業的主持人。
  • 魯豫採訪別人只會尬聊嗎,原來我們都誤會她了
    說到魯豫大家應該會很熟悉,魯豫是一個很有人氣的主持人,不過她的名氣更多的是來源於那一句:我不信,要知道作為主持人,調節舞臺氣氛是必修課,而魯豫為什麼總把天聊死呢?而魯豫的那一句我不信,也並非是代表著他的個人觀點,更多的是希望嘉賓可以透露出更多的故事,才讓魯豫被觀眾所誤解,並不是魯豫的主持人功底不行,恰恰相反,魯豫是一個特別敬業的主持人。
  • 為啥魯豫總是躺槍?節目連播19年還被人說尬聊?我不信!
    -1- 說起魯豫,這兩年,大概是最容易躺槍的主持人了。大家首先想到的估計就是她總是被人說尬聊的那句:真的嗎?我不信!
  • 為啥魯豫總是躺槍?節目連播19年還被人說尬聊?我不信!
    -1-說起魯豫,這兩年,大概是最容易躺槍的主持人了。大家首先想到的估計就是她總是被人說尬聊的那句:真的嗎?我不信!否則,她不可能把《魯豫有約》做了19年,節目組又不傻。希望各位瓜友再遇到魯豫的段子,都能善用她的懷疑精神——真的嗎?我不信。
  • 魯豫:真的嗎?我不信,孩子般好奇的提問能力,普通人這樣學提問
    「真的嗎?我不信」 這句話已經成了著名主持人魯豫的人設標籤了。《魯豫有約》從2001年就開始做了,魯豫採訪過的嘉賓可不止娛樂圈的,還包括許多學術教授、體壇名人等等。 按道理說,這樣一個經驗老到的訪談型主持人,應該是非常善於通過提問來引導出他人的表達欲的。可是網絡上卻出現了很多所謂的「魯豫採訪名場面」。
  • 「真的嗎?我不信」魯豫的迷之提問能力,學會共情提問有多重要
    「真的嗎?我不信」這句話已經成了著名主持人魯豫的人設標籤了。《魯豫有約》從2001年就開始做了,魯豫採訪過的嘉賓可不止娛樂圈的,還包括許多學術教授、體壇名人等等。按道理說,這樣一個經驗老到的訪談型主持人,應該是非常善於通過提問來引導出他人的表達欲的。
  • 尬聊女王魯豫憑一句「我不信」火遍全網,懟天懟地的她後臺是誰?
    一般的主持人給人們的印象都是知性、情商高、反應快。但是魯豫很不一樣,她火了這麼多年,雖然是訪談類節目主持人,但是她卻被觀眾們稱為「尬聊女王」。魯豫問的一些問題常常讓觀眾們無言以對,這麼多年也受到了很多的嘲諷,但究竟為什麼魯豫還能這麼紅呢?她的後臺是誰?外界有很多的猜測,有人說她的背景強大,有人說她是扮豬吃老虎……但是我們面對了主持了這麼多年的魯豫,我們不得不承認她很優秀。
  • 娛樂圈訪談節目的梗~魯豫的『我不信』
    我是個熱愛娛樂的人,喜歡看電影,喜歡聽歌,當然也喜歡聽那些明星的所謂的八卦新聞,而這些東西的主要來源那就是訪談節目為主。在眾多訪談節目類,我印象最深就是《魯豫有約說出你的故事》,在這個節目裡她採訪各種大牌明星。
  • 我就問問,魯豫哪兒尷尬了?
    現在提起魯豫,大家都已經把她當成了一個笑話。「我不信」的梗早已刷屏了各個社交媒體平臺。早些年我一直很喜歡看魯豫的採訪,只有在她的採訪中才能獲得一些不一樣的信息。梁家輝那個視頻我看了,有一說一,魯豫問的沒毛病。梁家輝是一個極其隨性的父親,他對於自己子女的戀愛結婚完全放任自由。可事實上,大多數中國父母,包括港臺,或多或少會對子女的婚姻提出自己的看法。所以,魯豫的刨根問底不是沒有理由。
  • 我就問問,魯豫哪兒尷尬了?
    現在提起魯豫,大家都已經把她當成了一個笑話。 「我不信」的梗早已刷屏了各個社交媒體平臺。 早些年我一直很喜歡看魯豫的採訪,只有在她的採訪中才能獲得一些不一樣的信息。
  • 主持人「車禍」現場,璩美鳳懟魯豫:分什麼享,你沒做過愛嗎?
    魯豫有著紮實的主持功底,而且英語講得很溜,這就讓她成為很有知名度的主持人,這些年來憑藉著非常獨特的主持風格,也開始得到大家的喜歡,在她主持的生涯中也選擇來到國外生長,後來有了魯豫有約這個節目,此節目播出到現在已經有19年,採訪的人數更是成千上萬,但是不少的網友都說魯豫在採訪時偶爾也會犯錯
  • 魯豫的槽點很多嗎?為什麼我會覺得非常有喜感
    一、採訪誰誰就倒黴魯豫作為主持人,少不了要採訪別人,前期採訪過的人,倒是挺正常的,採訪完了也就完了,基本不會有事;但後期就有點怪,採訪了幾個大佬,這些大佬也就相繼「出問題」了。魯豫有一個節目是鳳凰衛視專門為她量身打造的,名叫《魯豫有約》,是一檔訪談節目,訪談對象是娛樂圈明星及商業精英。
  • 魯豫,採訪10000人
    她有一種魔力,能讓面對她的你,很自然地敞開心扉,甚至是她只看著你,你就想對她傾訴。還有一種怪異,就是她沒問你就想說,她問了你反倒不想說了。一個《魯豫有約》火了18年。此前的魯豫,一直以為自己會做翻譯。直到央視來學校裡挑主持人。給了她一個機會,她也還機會一個優秀。讓她獲得這次挑選成功的,是她簡單直接而又犀利的幾個採訪提問。比如問央視導演為什麼都是大鬍子有點無釐頭但是又真的很抓人的問題。瞬間提升關注度,註定了她將獲選。這也讓她自己意識到,可以做一檔訪談類的節目。
  • 別說魯豫沒文化了,魯豫的好就是因為她可以翹著二郎腿主持
    這次被清華大學的彭林教授批評,說她在節目裡翹二郎腿,有老人和魯豫握手,魯豫巋然不動,保持著優雅清麗的坐姿。魯豫為什麼要在節目裡翹二郎腿,這個問題我留在文章末尾說。先說魯豫坐著握手,有評論說是因為怕站起來走光,不雅觀,所以教授大可不必上綱上線。
  • 央視名嘴到萬人嫌,魯豫屹立19年不倒的秘密,被賭王四太一語道破
    但是作為主持人的魯豫還也笑了起來,一臉天真地問:從你的口中講出來就覺得特別的搞笑?難道你沒有覺得很搞笑嗎?可能是察覺到周星馳的不開心,魯豫馬上補救到:「哦哦,我不應該笑,對不對」。作為主持人,學會「察言觀色」是很重要的一點,但是魯豫仿佛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 都說魯豫換了髮型減齡了許多,但一張機場素顏照就把她打回原形!
    這一張,嘉賓吳佩慈和主持人魯豫都穿短裙高跟鞋,蹺二郎腿坐在沙發上(就這樣,吳佩慈的坐姿也比魯豫得體,後面會專門講到吳佩慈的這種坐姿)。說到這裡,學姐覺得魯豫的翹腿坐可能並不是沒禮貌,也不是為了顯腿長,可能只是為了防走光。凱特王妃曾經因為一張照片中的坐姿走紅——
  • 從央視名嘴到被群嘲,魯豫為何屹立19年不倒?賭王四太道明真相
    說她他是中國訪談節目主持第1人,一點都不為過。但是,為什麼,這麼優秀的一個人卻淪落到被全網群嘲的地步?這和她在《魯豫有約》之中的表現脫不了關係。比如在採訪郭德綱時,郭德綱說看到網友罵他的時候,他就哈哈一樂。而一旁的魯豫顯然是不信的,她仿佛是用自己的全部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在說:「真的假的?」「不可能!」你以為她只會反問嗎?
  • 採訪了10000多人,讓一個節目火了19年,魯豫到底憑什麼?
    要說這十幾年來最好的訪談節目,很多人第一反應肯定是《魯豫有約》。這個王牌節目給鳳凰臺帶來了極大的關注度。裡面的訪談人陳魯豫便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主角。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主持人能讓一個訪談節目火了19年?的確,我們在觀看《魯豫有約》時,我們可以發現陳魯豫的採訪方式是按照自己的角度去採訪的,所以有些時候陳魯豫問的問題會令受訪人很難堪,例如「真的嗎?」,「我不信」之類的迷糊詞語。但是如果一個主持人只會這麼幾句話,那麼一個訪談節目估計早就關門大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