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兒童和他們的學習方式,
用文化與哲學作為解讀
生活與生命的鑰匙。
視頻中的愛情故事是不是很甜💑
孩子們在觀看這些視頻時
了解了爸爸媽媽是如何相愛的
感受到自己是爸爸媽媽相愛的結晶
從而獲得內心的滿足感
👇👇👇
本周,我們進一步探索與家人相關的話題。
爸爸、媽媽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員,
也是孩子們心中最依戀的對象。
課程中孩子們將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爸爸媽媽,
獲得更深層次的安全感。
在這一過程中,學習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愛,
逐步感受到愛的流動。
話不多說,孩子們在課程中完成了哪些學習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DAY1:假如我家是個動物園
DAY2&DAY3我爸爸&我媽媽
DAY4 製作我的全家福
DAY5 暢遊日《假如我是爸爸媽媽》
活動內容:繪本《我家是個動物園》
活動方式:集體閱讀+分組表演+繪畫
討論分享:
1.你覺得你的家人像哪種動物?為什麼?
2.你心目中的爸爸媽媽是什麼樣子的?
書中的小主人公,不僅把自己的爸爸比喻成大獅子,還根據每個人的特點,把所有家庭成員都比喻成了不同的動物。通過形象化的圖畫和文字,孩子們更容易理解家人的特點這一抽象概念。
賀婧茹:我爸爸像水牛,每次喝水的時候都發出呼呼的聲音。
許軒瑜:我爸爸像只小狗狗,每次他晚上回家抱著我都用鼻子在我身上拱來拱去,就像一隻可愛的小狗。
李宇森:我爸爸像長頸鹿能把我舉起來,我媽媽像小老鼠很靈活。
趙譽潼:我爸爸像老虎,他吃的飯很多。我媽媽像小白兔一樣可愛。
曹玥:我爸爸像企鵝,胖乎乎的。我媽媽像小鳥很瘦。他們是好朋友。
我媽媽是短頭髮,有著紅紅的嘴唇,
她是全世界最美麗的人,我愛她。
(劉馨瑤)
我媽媽的頭髮很長,聞起來還香香的。
我爸爸的耳朵長得大大的。
(周泊衍)
我媽媽長得像「黑胡椒」,
爸爸喜歡穿牛仔洞洞褲。
(霍威霖)
我媽媽嘴巴是嘟嘟的,和我一樣可愛,
我爸爸有胖胖的肚子。
(戴雅涵)
通過第一天的活動,孩子們心中爸爸媽媽的樣子更加形象了。
但這遠遠不夠,我們還將通過更有趣的方法,引導孩子們了解爸爸媽媽的社會屬性。
DAY2&DAY3
我爸爸&我媽媽
活動內容:了解爸爸媽媽
活動形式:繪本閱讀+海報分享+討論
家園合作:爸爸媽媽互相畫對方
討論提綱:
請介紹一下爸爸媽媽的畫像。
你從畫像裡看到了什麼?
你對爸爸媽媽又有了哪些新的發現?
你最喜歡爸爸媽媽什麼地方?最不喜歡他們什麼地方?
劉小溪:我爸爸是廚師,他的工作是做好吃的飯。我媽媽是舞蹈老師。
何永譯:我爸爸是蓋樓房的工程師,會挖土還會畫圖。在家裡他會跟我一起玩蓋樓房的遊戲。
許軒瑜:我爸爸是警察,他會教我怎麼敬禮。
王伽霓:我媽媽是大學老師,她知道很多知識,會把不會的學生都教得懂很多知識。
李宗澤:我看見畫像裡的爸爸正在做滷肉飯,我都感覺聞到香味了,特別開心。
葉劍鎧:我看見爸爸和媽媽畫的頭像特別可愛,而且我一看見畫就感覺看見了我的爸爸和媽媽。
劉小溪媽媽:在孩子眼中找到了我們作為父母,在她(他)們心目中的樣子。感謝今天的課程活動,也讓我們在看到孩子的形容後反思自己。
張梓宵爸爸:畫完「我眼中的媽媽」時,讓我對幼兒園老師這個職業有了更直觀的感受,也感受到了媽媽承擔的事情是多麼的細碎。在以後的生活裡我會更主動的承擔家庭中的事情,多向媽媽學習和小湯圓相處的方式方法,爭取讓小湯圓像喜歡媽媽一樣喜歡我。
曹玥媽媽:感謝老師策劃了這次活動,特別有意義,我們很久沒這麼認真的看彼此。對於孩子來說,父母認真做某件事的樣子,孩子印象很深刻,我們都特別開心,喜歡這種活動,希望能多有這樣的活動。
通過海報的分享,孩子們知道了爸爸媽媽的一些社會角色,對爸爸媽媽有了更多的了解。在這期間我們和家長又進行了一個小互動。
👇👇👇
主題:您想知道自己在孩子心中的樣子嗎?
形式:幼兒討論+家長微信群互動
我喜歡媽媽給我刷牙,
最不喜歡媽媽批評我。
我喜歡爸爸做飯,爸爸做飯很好吃,
最不喜歡爸爸打呼嚕,打呼嚕太吵了。
(張梓宵 ❤)
我最喜歡爸爸送我上幼兒園,
他有一天來送過我。
我最不喜歡跟他刷牙。
我最喜歡媽媽給我刷牙,
最不喜歡媽媽打我。
(馬韻崎 😮)
最喜歡媽媽陪我玩遊戲,
最不喜歡媽媽下班回來晚。
最喜歡爸爸每次夜班還能陪我玩,
最不喜歡爸爸很辛苦。
(杜宇沺 👍)
👉互動時間,爸爸媽媽們在微信群裡熱烈地討論中(腦補畫面)👀
當爸爸媽媽們解鎖完了孩子們的「吐槽」,他們在群裡分享起了自己解鎖過程中的感受。
有的家長因孩子能夠這麼了解自己而感到欣喜
有的家長因孩子能將點滴小事記在心裡而感動
有的家長對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了反思
……
我們把家長們的感受讀給孩子們聽,
孩子們默默地點頭、眼睛泛出淚光、
也有的仿佛釋然了,露出了淺淺的微笑……
在這兩天的學習中,通過分享、討論、家園互動,在孩子們的心中,爸爸媽媽的形象更加鮮活。爸爸媽媽與孩子之間也建立了更深的聯接。
活動內容:回顧與小結本周活動
活動形式:集體教學+思維導圖+手工製作
我在製作全家福的時候,
想到了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很開心。
(王伽霓)
我感覺到一家人在一起很溫暖。
(慄千晴)
我感謝我的爸爸媽媽,我愛我們的家。
(楊卉萱)
後期我們會和孩子一起製作一本專屬於孩子們的「家庭信息卡」,裡面會包含爸爸媽媽的畫像、職業、本領……
在暢遊日裡,孩子們將再次回到自己的家庭,體驗一番「小大人」的角色。
詳細情況請點擊今天的暢遊推送。
小班十月第二周的活動就分享到這裡了。
每一天的學習生活都如此美好!
家是孩子們建立安全感,
獲得生活經驗的地方。
了解爸爸媽媽,孩子們能夠更多地
獲得安全感、歸屬感,
形成積極的情緒情感。
這也是我們一直所期待
並且為之努力的……
版權聲明
本文系中華女子學院附屬實驗幼兒園原創作品,版權歸幼兒園所有,轉載需授權。如有抄襲、照搬等侵權行為,我們將通過法律手段進行維權。
素材提供丨小班孩子、家長和老師
編輯 | 甄珍老師
視頻丨唐彬老師
日期丨2019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