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在澳洲長大的華人!真實生活是這樣的

2021-12-25 今日雪梨

新朋友點上方「今日雪梨」快速關注

周圍有不少人說要移民,聲稱是"一切為了孩子的發展".但是,真正移民後,在澳洲長大的華人(俗稱ABC),到底過的是怎樣的生活呢?這樣的生活,到底符不符合想要移民的父母的真正期望呢?ABC們是在中澳文化的夾縫中求生存,還是在澳洲文化裡如魚得水?他們是"永遠的外國人",還是成為了"新澳洲人"?……帶著這些有趣的問題,小編今天帶你走近澳洲ABC(Australian-born Chinese)的獨特世界!

口述者一:關於"我的身份"(Identity)

如果有人問起我的國籍,我是一個"亞裔澳洲人";如果有人繼續深究我的身份的話,我會說我是華人(Chinese)。

事實上,很少人會說"華裔澳洲人";每次我讀到"華籍澳洲人"(Chinese Australian)的時候,都覺得特別奇怪,因為這樣的說法實在太少了。而且,只有非常少的人會說"ABC"(在澳洲出生的中國人)……只有中國人才用這個詞。

我和我的朋友通常把自己視為"亞裔澳洲人"(Asian Australians),因為我們的學校就是這麼教育我們的;在幼兒園,我得知有很多種族分類,所以,所有的檔案都會問我是否是"亞洲人",而不是問我是不是"中國人"…那些特意叫自己為"中國人"的組織,通常指的是從小在中國長大的那種。

和大多數去過中國的朋友一樣,我在澳洲的時候想念中國,但在中國的時候也會想念澳洲。我總是覺得自己錯過了很多事情:當和我同齡的中國朋友用中文開玩笑或是爭吵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就像啞巴一樣;但當我回到澳洲,那種文化上的衝擊有時也會讓我難受。所以,當一個"亞裔澳洲人"十分複雜;不是每個ABC都可以轉換好自己在中澳兩國的身份,否則這兩個身份就會一直在我心中矛盾糾結著。


口述者二:關於"中文"(Chinese)

我的大部分亞裔澳洲朋友都會去中文學校學習中文。中文學校在普通學校的系統外,通常是由當地的社區組織起來的,一周只需要在周六或者周日上幾個小時的課就可以;中學時,中文可以被選為第二外語進行學習。

我的很多朋友都只能用不標準的發音說一些基本的中文,不過這些對於他們和家中長輩之間的日常生活交流已經足夠了;不過,我的一些朋友雖然普通話不太順溜,但是他們在家能說廣東話或是上海話等方言,這倒是有些讓人出乎意料。總的來說,他們的父母都會對他們講中文,然後他們用英文回復;有的時候,父母也會用英文或者中英夾雜著回復。



口述者三:關於"教育"(Education)

就像你預料的那樣,我學到的大部分內容都是和澳洲相關的:我能唱出澳洲的國歌,卻無法唱出中國的;我知道澳洲和歐洲的歷史,並且知道很多,卻不了解中國的歷史…

在讀高中時,我進了一所私立中學。儘管我在公立高中的朋友們每天也有1至2小時的作業要做,我卻要花上2至3個小時來完成每天的作業,而且還必須有每天2小時的閱讀時間。我們的課堂主要以討論為主,然後回家通過研究討論的課題繼續學習;我們討論的課題覆蓋面很廣,比如討論"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裡對英國經濟狀況的評價".

在學校外,我還在一個劇院演出,在男子排球隊打球,和別人共同編輯我們學校的文學藝術雜誌,並且還帶領一個機器人學的隊伍……聽起來我好像擁有典型"亞裔澳洲人"的拼搏精神,但是我做這些事情完全是因為他們帶給我的樂趣。



口述者四:關於"家庭經濟狀況"(Income)

在我很小的時候,家裡的經濟狀況很不好,家庭的收入水平已經快要達到澳洲的貧困線……因此,當時我家所有的家具(包括我的玩具)要麼是由別人捐贈的,要麼是我們買的二手貨;在學校,我還可以吃到免費的午餐。不過雖然如此,我們遠比在中國的親戚朋友們要富有。

這麼多年來,在我爸找工作的過程中,我們一共搬了16次家,幾乎把全澳各地都去過了。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澳洲的中高產階級的社會,我爸媽和我不僅有著高薪的工作,我們還有一套抵押的房子;我們能買得起大多數我們想要的東西,不過並沒有很多人們在雜誌上能看到的那些奢侈品。

總的來說,澳洲的收入爬升速度雖然緩慢,但是穩定。

口述者五:關於"父母"(Parents)

我的父母現在都是澳洲公民,他們不僅很適應澳洲的生活方式,而且甚至已經在護照上改了合法的英文名字。但是他們在家裡基本只說中文、只做中國菜、只看中國電視……而且,他們在澳洲所有的朋友都是中國人。他們會很關心澳洲對當地華人的政策;每當奧運會時,他們只為中國加油,而不像我們會為澳洲和中國兩國一起加油!

他們總是非常想念中國,因為那意味著他們可以自由自在地和自己的親朋好友在一起;他們總是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但是又很高興自己成了澳洲人……所以我說他們真的非常糾結!

口述者六:關於"社交情況"(Social Life)

放眼一看,我在Facebook上的朋友,一半都是"亞裔澳洲人".

在自己長大的路上,我的大多數朋友都不會說中文,這並不是我自己選擇的。我上過的學校裡,中國學生非常少,一半的同學是白人,剩下的則是中東人或是來自亞洲其他國家的人。在高中,我第一次有了一群華人朋友,但他們並不經常和我的那些非亞洲人的朋友們一起出去聚會玩樂。

訂閱今日雪梨微信

■ 點擊右上角→「查看公眾號」點擊關注

■ 搜索「今日雪梨」或「sydtoday」點擊關注

相關焦點

  • 澳洲同性婚姻合法化!就算華人都投「NO」 又會怎樣??!! 來聽聽華人的聲音!
    他年輕時因極端保守的生活環境讓他對同性戀有看法,但移民澳洲後,受到澳洲人政治正確社會觀的薰陶後,讓他了解到年輕時的無知,也讓他理解到在維護和爭取華人少數族群的平權訴求之同時,不該去主張否決另一個少數群體的平權訴求。
  • 澳洲華人圈的意見領袖,這位青年才俊是暨南人
    繼第一屆邀請到澳洲前總理陸克文作為主講嘉賓之後,澳洲前貿易部長安德魯·羅布(ANDREW ROBB)成為了這屆論壇的主講嘉賓。在兩國關係正處在一個極敏感時刻的今天,能夠組織這樣一場公開探討中澳經濟貿易領域課題的論壇,並產生積極的正能量,確實不容易。
  • 扒一扒澳洲華人男性被黑人強行XX的真實經歷,在澳洲男生比女生更危險!
    遺憾的是這種新聞澳洲政府是不會予以播報的。要不是我認識這個男生也不會知道此事。澳洲政府已經與該男生交涉,以citizenship作為交換條件,希望該男生不向媒體曝光此事。亂來: 好朋友的弟弟在澳洲被黑人強姦了……這事太尷尬了,只能批馬甲上來說,絕對真實,騙貼死全家!
  • 11年澳洲生活經驗,告訴你移民澳洲後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移民澳洲後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呢?不少還沒來過澳洲的朋友經常問這樣的問題。當然大家或許聽過很多有關澳洲的新聞或者其他消息。但沒有到過一個地方,其實很難真實的感受。其實很多人在澳洲的生活平淡無奇,圈子也不大。疫情期間澳洲是封國的,從2020年3月一直封到現在。預計至少封到2022年中。不少留學生報了學校卻不知道何時能到這裡。我就以大家平時關心的衣食住行來說說澳洲的情況吧。
  • Australian-born Chinese,我們的ABC寶寶長大面臨著哪些尷尬?
    但是,真正移民後,在澳洲長大的華人(俗稱ABC),到底過的是怎樣的生活呢?這樣的生活,到底符不符合想要移民的父母的真正期望呢?ABC們是在中澳文化的夾縫中求生存,還是在澳洲文化裡如魚得水?他們是」永遠的外國人」,還是成為了」新澳洲人」?……帶著這些有趣的問題,小編今天帶你走近澳洲ABC(Australian-born Chinese)的獨特世界!
  • 原來一年前,澳洲華人的生活是這樣的...
    疫情前,華人的朋友圈裡多是解鎖了某個新地點,去參加了某個活動,去看了某個畫展,去滑雪、溜冰、看楓葉,去海邊上午挖螃蟹下午燒烤晚上還能在帳篷裡仰望繁星;疫情期間,更多的則是卻被迫窩在家裡養膘,因為哪裡都不如家裡安全
  • 澳洲白人自尊心:在他們眼中,華人「搶走」了他們一切
    不過,在早些幾年,中國人對澳洲的印象其實還是 挺好的。並且因為這裡環境優越 生活節奏緩慢,同時工作機會眾多。澳洲還是中國人最愛移民的國家之一。據不完全的統計,目前全澳的華人人口數約為121.39萬人,佔比澳洲人口總數的3.95%,已經成為澳大利亞一個不可忽視的族裔。但隨著華人的增多,澳大利亞一些人對於我們的觀感也在直線下降,根據諸多民調的顯示。
  • 實名揭秘澳洲職場真相:華人不知道這樣必遭歧視!「看你這樣就不想跟你說話」,澳洲職場穿搭秘訣,乾貨教學解鎖萬能搭配.
    曾經有華人在公司茶水間聽到外國同事議論自己,表示看她不專業的著裝就不想和她說話。而網絡上關於「職場穿搭」的文章、視頻、圖片乾貨絡繹不絕,很多人只是在跟風買顧佳等女主同款...信息爆炸的時代,只會跟風的你真的了解澳洲的職場穿搭文化嗎? 適合當地人的穿搭真的適合亞洲人嗎?
  • 澳洲華人妹子親身經歷:澳洲的工作是這樣的!上班太難,被逼著少幹活!
    以下來自於豆瓣上澳洲一位華人妹子的親身經歷分享:上周兩次因為「過度工作」引起了主管的注意。
  • 成龍居然是澳洲人,其父是間諜!?信息量好大,澳洲華人集體震驚...
    他早年逃到香港,後來為了躲避抓捕帶著妻子Lee-Lee Chan和成龍一起逃到了澳洲。出生在香港的成龍也隨著父母一同來到澳洲生活。那時,整個坎培拉都沒有幾個會講中文的人,他們一家人幾乎時最早開始生活在坎培拉的華人之一。而那時的成龍英文不好,甚至在他去商場裡買東西吃的時候,交流都有障礙。於是他告訴父親,他得去學習英文。他父親同意了他的要求,並且告訴他:「你可以去讀政府的免費公校。」
  • 華人在澳洲生活後,都會衰老得更快?竟然是因為這個...
    //前言//千禧年以來,澳洲又一次迎來了華人移民潮,越來越多的華人被澳洲的社會福利、優質教育和良好的生活環境所吸引…將澳洲這片土地視之為修身養性的好地方,>然而,許多來到澳洲的華人女性回國後卻發現:自己比身邊的同齡人看上去老了一輩?
  • 澳洲總理莫裡森現身雪梨華人區!沿街挨家挨戶,用中文拜年!這次,他真的拼了..
    澳洲總理?!莫裡森!雖然有點小尷尬,但還是開心地和一家合照了~只不過後排的John有點尷尬。以為是和自己的合照,他也在背後微笑,卻沒想到被華人媽媽完美擋住!真是暴擊尷尬啊!除了華人家庭以外,還有留學生紛紛登場,和澳洲總理合照~
  • 《陳靜日記》第二季——中國的富太太們在澳洲的真實生活記錄!
    紅遍全球的美劇《絕望的主婦》與《欲望都市》,影響了大部分人對婚姻的看法,也滿足了多數人對國外生活的幻想。
  • 時隔160年,澳洲華人淘金主題電視劇《新金山》在SBS電視臺熱播;在異國追求財富,在新時代叩問公平
    這部劇集以真實生活中的人物作靈感,把被遣忘的事件重新曝露人前。這一部顛覆傳統西方標榜的作品以澳洲的淘金熱為背景,揭露當中隱含的懸疑謀殺之謎。但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時代,在針對亞裔的種族主義變得嚴重起來的當下,華裔澳大利亞人無法避免產生這樣的想法——被夾在兩個國家之間的自己,難以定義「我屬於哪個國家」,身份認同成為了華裔澳大利亞人永恆的問題。
  • 澳洲真實街訪《流言終結者》第二彈 | 「澳洲會因為新冠疫情歧視...
    《流言終結者》第二彈Q澳洲會因為新冠疫情歧視中國留學生嗎?澳洲真實街訪在上周,我們推出了澳洲真實街訪《流言終結者》系列之第一彈終結山火流言篇,回顧傳送門: 而在第二彈,我們要終結的是關於「歧視」的流言。
  • 這是《歡樂頌》將澳洲留學生黑的最慘的一次,讓人Very尷尬…
    要房給房,要車給車,要換房給換房,要換車給換車;能做你的生活導師、情感陪護、人肉保鏢、你幸福他笑著祝福,你難過他挺身而出;溫暖又心細,帥氣又多金,還能為你去揍人~~5.20到了,這樣的老譚,請給我來一個吧,真的一個就行,我不貪心。
  • 澳洲最大華人移民律師事務所律師陣容再度升級!
    作為雪梨最大的華人移民律師事務所,近日有幸得到兩位合伙人(Special Counsel)及一位經驗豐富的移民律師的加盟,使偉博律師事務所原本專業強,素質高,經驗豐富的移民律師團隊變得如虎添翼,更加強大,旨在為廣大客戶及華人社區提供更好,更高效,更專業的法律服務。
  • 吃蟲子、蟑螂...澳洲兒童節目竟這樣黑中國歷史,華人激憤!「請停止汙染下一代!」
    節目左下方也出現了「China」字樣,並讓一名疑似穿著東方歷史服裝女性扮演「武則天」。與此同時,轉場旁白介紹到,「在中國女王武則天的朝廷上,他們正在吃一些很奇怪的東西」。隨後兩個直播秀的記者為觀眾直播了「武則天」的「野外生存挑戰」。依次為「武則天」端上了不同的食物讓她品嘗,只要都能吃下去那麼就算是通過挑戰。
  • 在澳洲,因為寂寞,生活才顯示了它最真實的狀態
    在澳洲,因為寂寞,生活才顯示了它最真實的狀態 如果你問我,更喜歡哪一種生活。你可以說這樣的生活很寂寞,也可以說這樣的生活很自由。有朋友跟我說,他到晚上上課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已經一天沒有講話了。也有朋友跟我說,開車出去玩,開了好久竟沒有看到一個人。在澳洲生活,要有很強大的內心,才可以應對不時襲來的寂寞與空虛。
  • 澳洲華人告贏了!澳洲主流媒體:我可以認錯,但別指望還你清白!
    在今年五月之時,澳洲主流英文媒體7 News曾將澳洲華人僑領袁祖文向澳洲贈大批醫療物資一事抹黑成高價兜售,甚至還搜刮11,298罐奶粉回國...但面對污衊和不公正,澳中慈善協會支持袁祖文先生採取法律行動聘請了大律師收集證據起草文件將「7 News」告上了法庭,最後成功讓那個"鐵嘴"7 News破天荒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