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之子》:古老而悲情的晴女傳說

2021-02-18 澎湃新聞

徐春偉

註:本文劇透均在預告片中已出現

11月1日,新海誠導演的愛情奇幻故事再次來到中國。三年之前,讓導演名聲大振《你的名字。》選取了以新穎的彗星撞地球現象為故事切入點;三年之後,新海誠選擇了古老的晴女傳說為故事切入點。從2016年到2019年,從相遇到陪伴,男主角再一次拯救女主角,再一次勇敢改變世界的樣子。


《天氣之子》講述了16歲神津島少年森島帆高因與父母發生矛盾,離家出走到東京市區後所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帆高隨身攜帶著的《麥田裡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是他當時心情和叛逆性格的寫照。 

帆高來到東京後,遭遇如同東京的天氣一樣,一直在陰霾的雨天中。在他最困難的時候,店裡打工的少女天野陽菜給了一個漢堡,成了帆高最美味的一頓晚餐,成為他心情放晴的晴女(晴れ女)。

晴女對於日本來說,大概率是中國江南傳入的舶來信仰。每年5月至6月,中國長江中下遊地區、韓國南部和日本中南部因春夏之交的冷熱空氣交鋒,而成之著名的梅雨。梅雨期間,經常有持續一月的陰雨天氣現象。江南人為了祈求晴天,特製作剪紙「掃晴娘」。清代常州文學家趙翼 《陔餘叢考·掃晴娘》:「吳俗,久雨後,閨閣中有剪紙為女形,手持一帚,懸簷下以祈晴,謂之掃晴娘。」


掃晴娘本是一個悲劇傳說。大雨不斷、豪雨成災之時,有一個女孩苦苦懇求上天別再下雨了。天氣終於放晴,女孩卻消失了。村民認為是女孩犧牲了自己,拯救了大家,因此將女孩的形象剪紙,作為祈求天晴的象徵。 

日本作為一個多雨的國家,為晴娘文化落地提供了土壤。不過,晴娘剪紙出現得非常晚,是江戶時代中期才有的,其外形也類似中國的「掃晴娘」。晴娘文化流傳到了今天,形成了日本獨有的晴男晴女文化現象。《天氣之子》的故事是有一定社會基礎的。不少日本人認為,有些人走到哪裡都是晴天,他們就是傳說中的「晴男」或「晴女」。大阪還搞出了個全日本晴男晴女協會(全日本晴れ男晴れ女協會)。

日本後來又出現了掃晴娘的日本版,以光頭的和尚為造型,就是《聰明的一休》裡經常出現的屋簷下晴天娃娃。《聰明的一休》故事發生在室町時代第三任將軍足利義滿時期,晴天娃娃其實是穿越過去的。《天氣之子》預告片裡,陽菜拿著一頂掛滿晴天娃娃的雨傘,已經寓意她是晴女。

女主角的姓名天野陽菜也揭示了她的身份。「天野」即天,「陽」即太陽,不就是帶來晴天太陽的晴女麼?她弟弟的姓名天野凪也與控制天氣有關。「凪」是日本漢字(日語:nagi;現代漢語:zhǐ),由「風」和「止」組合而成,意為「風平浪靜」。電影中,新海誠將晴娘文化和日本原有的神隱文化結合起來。「神隱」意為「被神怪隱藏起來」,是指被其誘拐、擄掠而導致行蹤不明。觀眾應該從動畫大師宮崎駿的名作《千與千尋》(千と千尋の神隠し)裡已經得知過「神隱」這個概念。日本傳統文化中,鳥居代表神域的入口,用於區分神棲息的神域和人類居住的俗界。這個神域是與水有關的世界,電影全片也是一直出現水的刻畫,並出現了魚、龍等水生動物。電影片頭,陽菜祈禱能與媽媽再一次在晴空下行走,來到屋頂的鳥居,暈了過去。她醒來後就與天空相連,成了晴女。晴女具有蓋亞的意志,有改變天氣的能力。蓋亞(希臘語:αία;英語:Gaia)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大地之神、眾神之母,擁有控制水的生命之瓶。此後,陽菜只要雙手緊握在胸前,並向天祈禱,就能讓雨天變晴天。

新海誠的電影大量取材於東京的實景地。陽菜取得神力的鳥居位於一座廢舊大樓的樓頂。這座大樓是真實存在的,就是正在拆除中的廢舊大樓代代木會館,位於東京都澀谷區千駄谷。與電影不同的是,屋頂沒有鳥居。《天氣之子》片中帶有大量《你的名字。》的元素,除了上作主要人物出來客串,鳥居也是其中之一。鳥居用了《你的名字。》中的宮水神社鳥居的造型,而宮水神社原型是岐阜縣高山市城山公園的宮水神社(日枝神社)。


《天氣之子》出現了不少東京代表性的高層建築。代代木會館旁邊的代代木大廈是日本移動通訊公司NTT DoCoMo產業,俗稱docomo塔,高240米,竣工於2000年9月。 


劇中另外一座經常出現在雨中的高塔是日本電波塔株式會社名下的日本電波塔(日本電波塔)。日本電波塔俗稱東京塔(日語:東京タワー/英語:Tokyo Tower),高333米,位於東京都港區芝公園。東京塔依據巴黎艾菲爾鐵塔外形建造,在1958年10月竣工。


同代代木大廈與東京塔不同,東京最高的建築在片中只出現在晴空陽光之下。之所以如此安排,因為它中文名叫「東京晴空塔」,寓意著「晴空」。東京晴空塔位於墨田區,高達634米,是全世界最高的塔形建築。東京晴空塔的日語原名和英語譯名,分別為東京スカイツリー和Tokyo Skytree,意譯「東京天空樹」。它於2012年2月完工,投用之時,「天空樹」在中國大陸已被搶先註冊;最後官方不得不將中文名改為「東京晴空塔」。

新海誠又將晴娘文化和日本的巫女文化結合起來。在日本傳說中,晴娘又成了治療天氣的天氣巫女。天氣巫女是連接天與人類的細線,有著悲傷的命運。晴女作為獻身者消失,天氣才會變成正常。因為天氣是上天的心情,沒人能夠更改天氣,改變天氣會有代價。每次祈求天晴,身體就會變成透明。

電影的晴女命運依然如傳說一樣悲劇,但這個悲劇結局在帆高手中徹底改變。面對愛人和世界,帆高作出了直視內心的拯救。《麥田裡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爾頓·考爾菲德「只想當個麥田裡的守望者」,帆高也只想當陽菜的守望者,與主流觀點有著不一致的決定。新海誠讓立花瀧拯救了宮水三葉和整個世界,而讓帆高只拯救了陽菜。對於世界而言,陽菜是一個人;但是對於帆高,陽菜是他的整個世界。一想到此,帆高的選擇、電影的結局恐怕就不是那麼詫異了。 

相關焦點

  • 《天氣之子》中的晴女文化
    晴女對於日本來說,大概率是中國江南傳入的舶來信仰。每年5月至6月,中國長江中下遊地區因春夏之交的冷熱空氣交鋒,而成為梅雨。梅雨期間,經常有持續一月的陰雨天氣出現。掃晴娘本是一個悲劇傳說——大雨不斷、豪雨成災之時,有一個女孩苦苦懇求上天別再下雨了。天氣終於放晴,女孩卻消失了。
  • 《天氣之子》.100%晴女大戰蕭敬騰,《你的名字》後是【我的太陽】
    中的前作客串彩蛋,也是新海誠上一部以【雨天與放晴】為主體視覺的作品,《言語之庭》的古文老師雪野,聲優花澤香菜在《天氣之子》裡繼續跑了一個龍套,這回誠哥更會玩,拉上了另一個死宅大法級的佐倉綾音,兩人配音女主的撩妹小達人弟弟的後宮,一個叫花澤綾音、一個叫佐倉香菜。
  • 反神話結局的《天氣之子》:通靈的晴女,為何不能為自己而活
    電影《天氣之子》就講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女主人公陽菜偶然成為天氣巫女,獲得了讓天空放晴的超能力,卻面臨著死亡的威脅。影片中,佔卜師說晴女是稻荷的自然靈依附,雨女是龍神系的自然靈依附,它們分別對應著稻荷信仰和龍神信仰。稻荷信仰是對稻荷神的崇拜,稻荷神保佑一切風調雨順。狐狸是稻荷神的使者。
  • 天氣之子:陽菜在結局裡已經不是晴女,那她還在祈禱什麼?
    #天氣之子#陽菜是天氣之子裡的女主角,她是一個晴女,自從登場之後,很多漫友都開始稱呼她為「我老婆」。陽菜幾乎是所有宅男們夢想中的戀人,陽菜痴情,敢於犧牲,陽菜為了帆高可以犧牲自己。而且陽菜還是一個非常賢惠的女孩子,廚藝非常不錯。
  • 天氣之子:帆高與陽菜的愛情,只是表面劇情,晴天和晴女另有隱喻
    文/薇芥子《天氣之子》是新海誠導演的又一部動畫佳作,少年帆高和少女陽菜的愛情,感動了很多人。而帆高的那句「相比於藍天,我更想選擇陽菜」,也讓人想起來另一句話,為了你我願意放棄全世界。而病房中照顧母親的陽菜,卻看到了天空上一縷陽光照耀的屋頂,她到了陽光下,閉目祈禱,從此成了晴女,有了改變天氣的能力。陽菜成為晴女,卻依然沒能和母親在陽光下散步,也沒能改變她自己的命運。雨還在下,人們依然抱怨,世界還是老樣子。
  • 《天氣之子》天氣之子—新海誠式的情書
    天氣之子 這是一部我期待了很久的電影。從言葉之庭到秒速五釐米,從你的名字到天氣之子。新海誠的動漫,總是能給我很深的觸動。 雨,在這部電影中幾乎是一直在下的。而所有的出現的短暫晴天,都是女主陽菜以晴女的身份祈禱而來。所謂晴女,也就是後文裡的天氣巫女,是一個很特殊的職業。
  • 看過《天氣之子》後,網友覺得應該叫《天氣之女》,你覺得呢?
    《天氣之子》劇照繼《你的名字》之後,新海誠再出作品《天氣之子》,這部動畫片的上映相對《你的名字》就少了很多關注度,並且在票房上,也有一定的差距,看過電影之後,也明白了為什麼《天氣之子《天氣之子》劇照男孩在東京的沒有認識人,只能求助於當初救他的那個成年人,他經營一家事務所,在這裡,男孩知道了「晴女」的事情,晴女的出現,一定會帶來晴天。
  • 《天氣之子》——致敬雙向奔赴的愛情
    》《秒速5釐米》以及近期上映的《天氣之子》。 《天氣之子》的背景一如既往的採用架空世界的手法,是以傳說中的晴女在現實世界中的生存為背景的。故事講述了高一那年暑假,日本天氣終日大雨,帆高離家出走來到東京,由於生活拮据開始了打工生涯,在這裡邂逅了同樣被生活折磨卻又積極向上的命中注定——擁有改變天氣能力的晴女陽菜,二人之間經歷波折卻又不顧萬難彼此奔赴的故事。
  • 《天氣之子》渴望藍天的人居然有那麼多
    ——《天氣之子》臺詞 今天從廣州回大連為姥姥明天的八十大壽慶生,在飛機上看了一部電影《天氣之子》,之前我也在文章中提過,我是個很喜歡看電影的人,像《天氣之子》這類成人動畫電影很值得觀看,其中蘊含了一些值得深思的橋段:
  • 《天氣之子》,世界與戀人的二選一,帆高:世界與我無關
    相信不少漫迷們都知道最近日本的一部動畫電影《天氣之子》正式登上國內各大影院熒幕,不少小夥伴都跑去看了。而說到《天氣之子》這部動畫電影,不知道各位是懷著怎麼樣的心情去看的?《天氣之子》的作者新海誠在開播前就曾經透露過這部作品的結尾存在爭議,下面拾部君就以結尾那個爭議性結局展開討論,還沒看的以及不想被劇透的小夥伴可以閃了。。。。說起《天氣之子》比較爭議性的結局,大概就是:世界與女友這個二選一的難題。
  • 影評|《天氣之子》· 只要與你相擁,管他地裂山崩
    最近,關注到一部2019年比較火的《天氣之子》,豆瓣評分7.1,接近18萬人評分,可見火熱程度,我細心瀏覽了一下對該片的評價,發現好多評價都在對比新海誠的另外一部《你的名字》,實話實說,我沒看,沒法做對比,而且我也認為既然一部新的電影出來了,非得對比同一公司出品的另外一部,沒有實質性的意義。
  • 《天氣之子》哪裡三觀不正了?
    天氣之子的劇情實際上是有一定「問題」的。不得不說,在中國有很大一部分觀眾是從《你的名字》中知道新海誠,從而來追《天氣之子》的。但問題是《天氣之子》的劇情表達過於隱晦。就拿開頭時的《麥田裡的守望者》為例,很多人都沒有看過,即使看過了能看懂的人也很少。
  • 動漫|《天氣之子》
    豆瓣評分7.1的天氣之子,網上評論卻兩極分化,所以它到底怎麼樣?又為什麼會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天氣之子的開頭是一個為了追逐光芒而離開偏遠島嶼家鄉的高中生帆高,他離開了島上的家,來到東京,最終找到一份在超自然現象雜誌出版社的工作。一次偶然的情況下,他用撿來的槍救了100%晴女陽菜,由於陽菜沒有工作,還要賺錢養弟弟,他們開始利用晴女的能力掙錢。
  • 新傳之家電影推薦 | 《天氣之子》
    ——   愛你的心情像天氣,晴時有雨,雨又晴。《天氣之子》新傳之家電影推薦《天氣之子》是由Comix Wave Film製作,新海誠執導,醍醐虎汰朗、森七菜擔任配音的一部動畫電影,於2019年7月19日在日本上映,2019年11月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天氣之子》後,新海誠後續作品你還看好嗎?
    #日本動漫#現在看新海誠,無論是言葉、君名,還是天氣之子其實不管是君名還是天氣之子中,關於神話部分也不是完全的口胡。比如如果把我們熟知的晴天娃娃(本作中也出現不少晴天娃娃的鏡頭)比作晴女的話,晴天娃娃的作用是祈禱晴天和代替人承受災難和疾病,這裡就看到了晴女的能力祈求晴天和悲劇的原因:被獻祭換來晴天(相當於承受災厄)。
  • 天氣之子結局是悲劇嗎?天氣之子結局是什麼意思?
    最近,新海誠執導的《天氣之子》熱度很高,這部電影終於要在國內上映了。想必大家已經等了好久了,但是天氣之子結局是悲劇嗎?天氣之子結局好的還是壞的?一起來看看吧!天氣之子結局是悲劇嗎《天氣之子》以天氣變化混亂的時代為背景,講述被命運操控的少年與少女,自己「選擇」生存方式的故事:高中生森嶋帆高離家出走前往東京,他將遇見擁有不可思議力量的少女天野陽菜她通過祈禱便能令天氣變晴。
  • 《天氣之子》:是我選擇了她,選擇了這個世界
    《天氣之子》新海誠的動畫,場景色彩上不用多吹,必然隨手一截都值得收藏,每一幀都是壁紙。安靜欣賞,感受到的是藝術的魅力。《天氣之子》比起《你的名字》中男女主靈魂互換,拯救三年前在隕石墜毀中喪命的全鎮人,我更為陽菜和帆高那所謂的「自私」而深切感動著。
  • 今日推薦:好看卻又備受爭議的動漫電影天氣之子
    小編純粹是一個動漫迷,也看過好多部動漫電影近幾年從《你的名字》《聲之形》《大魚海棠》到今天推薦的《天氣之子》都覺得很不錯,但是今天推薦的《天氣之子》從開播到"回味"卻飽受爭議,一方面被喜好浪漫唯美的愛情故事覺得畫風,故事情節都不錯,但是另一方面卻又被"大文人"批判三觀不正,那到底為什麼呢?
  • 《天氣之子》劇中女主作為晴女不該繼續存在,是天罰嗎?
    比較好奇最後女主回來的時候天空又下起了雨,而結局女主有祈禱動作但天沒有放晴,說明女主不再是晴女了,那是說需要犧牲新的晴女,還是因為女主本不該繼續存在,現在的雨是天罰?類似奇異人生克洛伊。電影的最後,大水漫過整個東京,只有高一點的建築被剩下了。大雨一直沒有停止,可是那時已經沒有情女了。一個婆婆跟男主說,東京在幾百年前本來屬於海洋,我想,如果電影裡面的世界是真的,那東京現在已經玩完了。
  • 【電影素描館】天氣之子
    陽菜是100%晴女,通過祈禱給無數人帶來晴朗的好天氣。你會發現,影片中那些找尋晴女幫忙的人,很多都是為了能夠讓對自己特別的人擁有一份好心情。其實啊,帶來的不僅僅是好天氣,更是一份開朗的心境。能讓你心情放晴的人,就是你的天氣之子。比起晴空,我更需要你。在這個瘋狂的時代,你和世界,我選擇你!在孤獨前行的日子裡,在充滿暴風雨的生活裡,總有一個人的出現,成為最溫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