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業態新模式觀察:全國行政村4G覆蓋率超過98% 數字鄉村未來可期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數字鄉村 未來可期(新業態新模式之新觀察⑧)

剪紙、嗩吶、皮影、弦子腔……富有陝西特色的鄉土表演在網上熱火朝天地直播著;富硒茶葉、蜂蜜、臘肉……秦風漢味的田間美食在直播頁面被熱情地叫賣著。這是11月14日清晨,陝西省安康市蔣家坪村「安康大集」直播帶貨活動現場的情景。

日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脫貧攻堅主題系列電視劇《石頭開花》分集在安康取景拍攝,劇中有一場戲是助力脫貧的「安康大集」。安康當地的農村幹部敏銳地意識到這是宣傳安康風土人情的好機會,便把劇情中的「安康大集」變成了現實迅速搬到網上,紅紅火火地搞起了直播帶貨。

「安康大集」只是當今中國數字農村建設的一個縮影。數字鄉村是伴隨網絡化、信息化和數位化在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應用以及農民現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內生的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和轉型進程。數位化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動力,也能為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注入新的動能。

手機銀行、網上政務、直播帶貨……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數字鄉村早已在鄉村治理、產業振興、城鄉融合等方面發力,融入鄉村生活的每個場景,也改變著老百姓日常的點點滴滴。

數字經濟

幸福生活「好寄託」

在微信上,有一個小程序,是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六市鄉山背村第一書記張健萬自己開發的產品銷售平臺。小小的程序,承載著山背村幾十戶貧困戶渴望過上好日子的大心願。

2018年1月,剛剛來到山背村擔任第一書記的張健萬,對於如何幫助這個大山深處小村莊村民脫貧還沒有頭緒。在挨家挨戶走訪調查時,一家農戶熱情地拿出自己做的豆腐乳,讓張健萬品嘗。張健萬覺得這家豆腐乳口味很好,就在朋友圈幫她推銷,很快就賣出了100瓶。

這次成功的銷售經歷,讓張健萬萌發了做電商平臺的想法。憑藉自己學習計算機專業的知識,張健萬設計出了一款微信小程序。為了推廣,張健萬在自己以前創辦的公眾號上寫起了推介文章,讓朋友們積極幫忙轉發,蓮花縣的官方微信號也主動幫他宣傳。此後,張健萬繼續走家串戶,向每個貧困戶「收集」農產品。

小程序的頁面非常簡潔,沒有任何多餘的裝飾,一點進去就可以看到一件件售賣中的貧困戶特產,每個特產下面都註明了貧困戶的故事。「高山大米(2.5千克,包郵)30元」「農家黑豆(包郵,重1千克)25元」「山背醋姜(包郵,1千克)30元」……商品的種類和數量雖然都不多,但每個產品都是來自山背貧困戶的「私人訂製」。張健萬這個第一書記,兼職做起了「網店店主」,除了到每家每戶去收貨,在平臺上貨,還要負責包裝、發貨。在他的抽屜裡,放著厚厚一沓快遞單,桌上放著封口機,櫥子裡放著他自己設計的統一標籤。

2018年12月,張健萬以第一書記的身份拍攝了一個視頻,為山背村的好產品代言。也是在這個月,山背村正式脫貧。

除了直播帶貨,數字鄉村建設還推動大中型商業銀行以鄉村服務為重點,運用網際網路等技術,為農村居民提供數字普惠金融服務。網絡支付、行動支付、網絡信貸等普惠金融發展環境不斷改善,金融機構與金融服務深入覆蓋鄉村,為農村居民提供足不出村的金融服務。截至2019年6月,銀行業金融機構覆蓋全國3.08萬個鄉鎮,覆蓋率為95.7%。

每年清明前是福建福鼎市柏柳村最忙碌的時候,蒼翠欲滴的白茶山上,採茶工手指翻飛,快速地將最鮮嫩的一芽一葉採摘下來,全村5500餘畝白茶要趕在節前採摘,僱工採茶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多虧農行給了我10萬元貸款,手機操作就可以隨借隨還,緩解了我的資金壓力。」做了30年茶農的陳金池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此外,農行還推出「貸款自畫像」數字服務平臺,引導有需求的人在網上自助補充資料,銀行結合客戶自己的畫像與基礎數據分析,上門調查後,產生預授信並發放貸款。

據了解,近年來,中國的電子商務進農村實現對832個貧困縣全覆蓋,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由2014年的1800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7萬億元,規模擴大了8.4倍。與此同時,網絡扶智工程成效明顯,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網際網路接入率從2016年底的79.2%上升到2020年8月的98.7%。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井岡山市茅坪鄉神山村黨支部副書記左香雲說:「農村電商發展激發了農村創新創業的熱情,減少了外出打工人口,促進了農民減貧脫貧和增收致富,使農村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比例下降,促進了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數位技術

鄉村治理「好幫手」

近年來,數字鄉村逐步擴大了在農村社會治理、農村養老、生態保護等領域的應用,信息化在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出基礎支撐作用。

今年6月11日,浙江大學數字鄉村研究院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禹越鎮三林村發布了全國首個數字鄉村發展指數,不僅意味著「數字鄉村」建設首次有了標準化的評估體系,還讓三林村在鄉村振興數位化發展過程中走到了前列。

「現在村裡很多工作都與數位化有關,比如鄉村治理、產業提升、鄉村運營、生態建設等,滲透進了鄉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改變著老百姓生活的點點滴滴。」三林村黨總支書記沈炳奎自豪地說。

在北片區社會治理工作站,打開「數字鄉村一張圖」的電子大屏,一幅實時動態圖就呈現在眼前。村裡水質情況如何、環境衛生清理是否到位、哪裡有意外情況發生等信息都會及時在圖上顯示。「足不出戶,就能隨時掌握全村動向。」沈炳奎笑言,「特別是對農村防汛作用更大,以前防汛都是傳統的現場巡查,耗時耗力,還危險,現在有了這個圖,像降雨量、河湖水位等實時監測數據比現場查看還精確。」

華僑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侯志陽認為,數位技術的廣泛應用,能夠推進鄉村治理內容的線上化與透明化,推進鄉村治理方式的數位化。

在江西撫州,2017年8月起政府就開始實施智慧百鄉千村健康醫養扶貧工程,積極建設村、鄉、縣、市四級醫療機構間的三網合一、數據共享、遠程就醫和分級診療的智慧化醫療服務體系。在湖南,隨著「中小學網絡聯校建設工程」的推進,發達地區優質學校與鄉鎮學校正在實現聯網建設。在浙江,多個鄉村智慧旅遊基礎服務系統已建成運行,利用網際網路技術促進旅遊資源整合、旅遊活動發布、旅遊產品推薦和遊客互動體驗等,鄉村旅遊和全域旅遊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蘇紅鍵表示,在信息化與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的融合過程中,智慧旅遊、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養老和智慧交通等方面也都在各地實踐中不斷向鄉村擴展。智慧功能的延展與應用,進一步提高了農村地區公共服務智能化、信息化的可及性。

數字建設

美麗鄉村「新藍圖」

近年來,中國對於數字鄉村建設工作的規劃和實施,一直在有條不紊地向前推進。

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制定了中國建設數字鄉村的戰略目標。根據《綱要》,到2020年,中國的數字鄉村建設會取得初步進展。全國行政村4G覆蓋率超過98%,農村網際網路普及率明顯提升。農村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建成一批特色鄉村文化數字資源庫,「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加快向鄉村延伸。網絡扶貧行動向縱深發展,信息化在美麗宜居鄉村建設中的作用更加顯著。

到2025年,數字鄉村建設取得重要進展。鄉村4G深化普及、5G創新應用,城鄉「數字鴻溝」明顯縮小。初步建成一批兼具創業孵化、技術創新、技能培訓等功能於一體的新農民新技術創業創新中心,培育形成一批叫得響、質量優、特色顯的農村電商產品品牌,基本形成鄉村智慧物流配送體系。鄉村網絡文化繁榮發展,鄉村數字治理體系日趨完善。

到2035年,數字鄉村建設取得長足進展。城鄉「數字鴻溝」大幅縮小,農民數位化素養顯著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基本實現。

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數字鄉村,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全面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近日,中央網信辦正式公示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名單。數字鄉村發展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將進入全面推進階段。據悉,入選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名單的地區,將從開展數字鄉村整體規劃設計、完善鄉村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探索鄉村數字經濟新業態、探索鄉村數字治理新模式、完善「三農」信息服務體系、完善設施資源整合共享機制、探索數字鄉村可持續發展機制等方面,實施試點建設。

在日前召開的國新辦網絡扶貧行動實施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中央網信辦副主任、國家網信辦副主任楊小偉表示,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網絡扶貧工作的升級版,下一步將通過數字鄉村的建設延續網絡扶貧的相關工作內容,包括進一步完善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全面發展智慧農業、智慧物流等相關體系建設,研究編制「數字鄉村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等。

相關焦點

  • 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浙江省數字賦能促進新業態新模式...
    為深化數字浙江建設,培育壯大新業態新模式,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浙江省數字賦能促進新業態新模式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要求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等,到2022年,數字賦能社會效益顯著,累計帶動形成100萬個以上新就業機會,下面請隨小編了解詳情。
  • 民生智庫 | 從中國數字鄉村發展,看智慧農業未來走向
    發布《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組織開展國家數字鄉村試點,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農業農村大數據建設初見成效,農業生產數位化水平不斷提高,鄉村數字經濟新業態蓬勃發展,鄉村治理數位化水平大幅提升,鄉村信息服務更加完善,智慧綠色鄉村建設穩步推進,鄉村科技創新邁上新臺階,網絡扶貧取得明顯成效。
  • 數字產業化 在線教育等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依靠信息技術創新驅動,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通常理解,數字產業化主要是指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技術、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的信息通信產業。」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經所副所長何偉介紹,「十三五」期間,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蓬勃發展,我國數字產業化實力大幅提升。
  • 在「浙」裡 看見鄉村未來 「十三五」浙江美麗鄉村建設交出「高分...
    5年來,浙江響應農村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全面啟動農村改廁擴面提升工作,全省農村衛生廁所覆蓋率99.87%,無害化衛生戶廁覆蓋率99.48%,建有公共廁所的行政村比例達99.9%,成千上萬的普通農戶家庭用上了衝水馬桶。  5年來,浙江以還農村「天藍水清」的生態環境為目標,以治汙水作為「大拇指」工程,已實現規劃保留村生活汙水治理全覆蓋。
  • 全國專家學者婺城「論劍」 為美麗鄉村建設集智賦能
    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分享真知灼見,交流經驗做法,共同為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貢獻智慧和力量。  時序隆冬,群賢匯聚「花滿婺城」,集智賦能美麗鄉村。12月21日至22日,全國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技術暨運行管理現場會在婺城區舉行。
  • 貴州「新」三大戰略行動:鄉村振興、大數據、大生態
    為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穩定性,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國共產黨貴州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體現了繼承和發展的統一。  「十三五」以來,貴州省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農村產業革命深入推進,農業增加值增速連續位居全國前列,民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
    經過3—5年努力,促進新型消費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更加完善,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新型消費產品供給質量進一步提升,新型消費對擴內需穩就業支撐進一步增強。到2025年,培育形成一批新型消費示範城市和領先企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顯著提高,「網際網路+服務」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得到普及並趨於成熟。
  • 大力培育 大數據新業態新模式
    我們要在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中乘勢而上,加速發展數字經濟,不斷催生新業態、新模式,用新動能推動新一輪發展。「十三五」期間,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蓬勃發展,網絡基礎支撐能力不斷增強,雲服務、大數據服務、工業軟體保持較快增長,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等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服務規模不斷擴大,成為拉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 河北: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
    我省日前印發《關於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提出,以新業態新模式為引領,加快新型消費擴容提質,補齊基礎設施和服務能力短板,規範創新監管方式,促進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發展直播經濟未來可期
    淘寶直播過去1年用戶超過4億、帶動就業超過400萬,成交增速連續3年超過150%,是近年來增速最快的新經濟業態。廣州2019年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實現同比增長12.9%,快於全市社零額增速5.1個百分點,千年商都悄然變身直播熱土。二是疫情期間逆勢增長。
  • 2021中國農業競爭新模式:數字農業!
    拼多多聯合創始人孫沁表示,預計未來5年內,平臺年農產品上行規模將達8000億元,農村地區網店總銷售額有望突破1.5萬億元,其間,平臺將助力培育超過100萬家年銷售額超百萬元的農村網店。 無人駕駛、AI控制、基因測序,豬臉識別,像這樣的「黑科技」,已經在越來越多的農業項目上呈現,新農業的未來讓人十分期待。
  • 新業態下的服務升級:順豐助力醫院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林毅倫、記者皮澤紅報導 最近,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工信部、教育部等13部門聯合發布《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打破傳統慣性思維,發展15種新業態,把支持線上線下整合的新業態新模式作為經濟轉型和促進改革創新的重要突破口
  • 全國網絡扶貧推進會召開 伊對結對幫扶新疆莎車縣
    10月24日,2020年全國網絡扶貧暨數字鄉村發展工作現場推進會在貴陽召開。此次會議由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扶貧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和貴州省委、省政府共同主辦。旨在深入實施《網絡扶貧行動計劃》和《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保持攻堅態勢,紮實推進深度貧困地區特別是52個未摘帽貧困縣的網絡扶貧工作,打好網絡扶貧收官戰,接續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會上,我國視頻戀愛社交頭部平臺伊對與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籤訂結對幫扶項目協議,通過幫扶項目建設繼續深入開展網絡扶貧工作。
  • 常州:新業態激活新市場 數字經濟「新星」冉冉升起
    「數字+工業」「數字+醫療」「數字+金融」「數字+創意」……近年來,常州高新創意產業園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以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賦能實體經濟,大力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積極打造具備區域輻射力的「三新經濟」高地。
  • ...榮獲「中國全面小康消費扶貧十佳支持平臺」,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峰會上,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經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 在峰會上發表了題為《中國將引領全球新電商變革》的演講。魏先生表示,未來5年,中國將引領全球新電商發展。到今年9月為止,全國新電商從業人口達到了5560萬 人口,創造消費額已經達到去年全年的35萬 億,中國新電商將成千上萬個農村推向了國際舞臺 。
  • 數字,重塑浙江鄉村
    」,正在重塑浙江鄉村。前不久,首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名單公布,浙江有4地入選。試點地區在「數字孿生鄉村」、全域數字治理、數字鄉村「大腦」等領域的探索,以紮實的基礎、先行的理念、豐富的成效引發廣泛關注。作為數字經濟大省,浙江一直在探索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數字鄉村建設路徑,眼下正著眼鄉村數字基礎設施、農村創業創新、鄉村數字治理體系、鄉村網絡文化等重點領域,加快推進農業農村數位化轉型。
  • 手機銀行、直播帶貨……數字鄉村重塑鄉土中國
    讓我們走進今年全國兩會,看看代表委員就數字鄉村建設怎麼說。手機銀行、網上政務、直播帶貨……很多人曾經以為數位化、信息化離鄉村距離很遠,但其實數字鄉村早已在鄉村治理、產業振興、城鄉融合等方面暗自發力,融入鄉村生活的每個場景,也改變著老百姓的點點滴滴。
  • 【經濟新聞】疫情催生消費新業態新模式 商貿流通業經受住大考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馬文博)「王府井集團拿下免稅店牌照,美團外賣率先在全國推出「無接觸配送」服務,阿里巴巴直播帶貨……此次疫情催生出了大量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線上消費從吃
  • 輝煌「十三五」|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2019年,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4.56%,高於全國5.36個百分點。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7.85%,高於全國近17個百分點,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8%。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迅速,家庭農場達到8.2萬家,農民合作社22.3萬家。
  • 農業農村部 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印發《數字農業...
    農產品電子商務蓬勃發展,2018年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5542億元,佔農產品交易總額的9.8%。基於農產品電商、農業遙感的大數據服務產品不斷豐富,數字產業化創新發展。定製農業、創意農業、認養農業、雲農場等新業態新模式方興未艾,鄉村分享經濟逐步興起,「網際網路+」農業社會化服務加快推進。2018年農業數字經濟佔農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7.3%。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