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朱廣權與李佳琦組成「小朱配琦」為湖北帶貨,到歐陽夏丹與王祖藍「謝謝你為湖北拼單」售出億元湖北商品;從四川出臺全國首個省級直播行業發展計劃,到廣州2020年「直播帶貨年」出臺直播電商發展3年行動方案,再到南京把發展網紅直播經濟作為新消費重要抓手,直播經濟逆風飛揚,成為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中活力躍動的一道風景。發掘直播經濟內涵本質,學習借鑑先行地區新招內核,對於我們推動消費升級、加快產業轉型、助力振興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 程安生 /
一支話筒、一個攝像頭、一臺電腦,直播帶貨看似簡單平常的營銷模式,市場火爆程度和能量威力卻讓人刮目相看。一是體量規模不容小視。2019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總規模達到4338億元,比2018年增長214.3%。淘寶直播過去1年用戶超過4億、帶動就業超過400萬,成交增速連續3年超過150%,是近年來增速最快的新經濟業態。廣州2019年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實現同比增長12.9%,快於全市社零額增速5.1個百分點,千年商都悄然變身直播熱土。二是疫情期間逆勢增長。數據表明,今年1至2月,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5.21萬億元,同比下降20.5%,但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2月份同比增長8%,「帶貨」成為抗疫情、促生產、穩就業的硬核行動。2月份,超過50%品牌電商旗艦店開通直播賣貨,線下門店直播迎來爆發式增長,啟動門店直播商家增長5倍、直播導購增長10倍,並以每周翻倍速度持續壯大,帶動線上線下業務雙增長。三是實踐效果超凡脫俗。直播領域再創新,杭州以主播數全國第一、孵化出全國首批聾啞人「無聲」主播,成為淘寶直播新經濟代表城市。直播為各行業打開新經濟大門,導購、企業高管、健身教練、銀行櫃員、房屋中介甚至政府官員等變身主播不再是新聞;「5分鐘賣掉1.5萬支口紅」「一天賣出5萬件衣服」「一次賣出3.6萬件廣式臘腸」不再是「神話」;市長縣長出鏡帶貨,讓一度滯銷的農特產品走上百姓餐桌。四是發展前景方興未艾。「直播帶貨」一改傳統電視購物、網購等「單向購買」模式,「雙向互動」更賦溫度,市場發展潛力巨大,預計今年中國在線直播的用戶規模將達5.24億人,市場規模將突破9000億元。可以預見,隨著傳統門店和產業直播試水獲益、網民「雲逛街」成為重要消費購物方式,從零售端到生產端全鏈條興起直播風,越來越多城市將邁入「直播之城」,直播經濟未來可期。我們要客觀看待和正確把握直播經濟的發展趨勢,突出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在發展直播經濟上有所作為。
一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進軍直播經濟、問效直播經濟。認可新事物、把握新趨勢、推廣新模式、發展新業態,實質是思想解放、觀念更新的行動詮釋。廣州直播經濟也經歷了「以前是別人看不上我們,現在都找過來了」的拓荒、堅持、發展之路,使得網紅從有爭議的「秀」「潮」名詞轉變成為經濟行為。在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舉措,全面推進復工復產的當下,很重要的是滿足市場需求、促進消費拉動,以消費回補拓展銷路,以銷促產良性互動,推動消費熱起來、市場活起來、經濟強起來。面對「萬物皆可播」,直觀直接、有聲有色、簡約高效、「所見即所得」的直播經濟,已成為撬動消費市場的「雲支點」而備受多方青睞。這啟示我們既要謀劃先導產業引領發展、推進傳統產業賦能升級、加大戰略性新型產業培育,也要搶抓直播經濟風口和紅利;既要注重做強線上、搞活線下,也要在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中培育新增長點,釋放消費潛力,催生新型消費、升級消費,讓城市發展擁有更全面、更立體的產業支撐;既要把直播經濟作為電商新賽道、消費新引擎,創造消費增量紅利,也要作為提升經濟活力、區域人氣、城市形象知名度的新抓手,從全局上思考和謀劃全市直播經濟發展。
二是把握新業態新模式規律特點,因時因勢推動直播經濟發展。要把發展直播經濟作為商務工作重點,立足區域資源和產業優勢,依託大連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平臺,建立完善政府部門、行業協會、電商企業、商貿市場等多元聯合工作機制,優化直播經濟發展政策環境,發掘一批地域標誌、優勢明顯的直播經濟生產源頭、消費服務終端,移植、嫁接、打造一批直播電商基地,培育一批頭部直播機構、MCN機構集聚發展,孵化一批地標性網紅打卡地和網紅品牌,培養一批網紅帶貨達人。要強化全產業鏈思維,以推升質量效益為著力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城市主導產業與直播經濟深度融合、線上轉型,推動產業上中下遊的統籌融合發力,推動直播電商在商貿領域中應用、直播經濟在城市發展中作為。要推動直播經濟賦能具體產業、激活市場,實現生產消費聯動、產業市場互動、線上線下靈動;推動直播經濟在鄉村振興、脫貧攻堅領域的應用,與城市旅遊、「夜經濟」等相融相促,打造一批網紅旅遊打卡地;推動直播經濟進軍傳統商貿領域,以「線下打烊、線上開播」新運營模式帶動銷量,推動傳統商貿業轉型升級;推動直播經濟多元化應用、全領域發展,引導住宿、餐飲、汽車、金融、教育等行業「上雲端」,力促「線上引流」與「實體消費」同頻共振。建立直播經濟「誠信規範經營」認證機制,著力破解直播內容同質化、營收手段單一化等問題,做實做精直播內容,在本土化、差異化、特色化上下功夫,推動直播經濟行穩致遠。
三是在直播經濟中創新方式方法,提高創造性抓工作落實的能力本領。改革開放再出發,是對各級幹部的新要求。「最萌網紅縣長」等基層幹部當起直播帶貨人,折射出工作思路和方式的變化。正確認識網紅價值、直播經濟,實質是對「網際網路+」內在規律的把握;幹部走進直播間,是網際網路條件下開展群眾工作、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的有效探索,也是基層幹部擔當務實、創新求變、積極作為的實際行動。這啟示我們,要強化「網際網路+」思維,以開放思維、務實作風、果敢行動,推動直播模式從娛樂帶貨等營銷領域,向政務服務、產業振興、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法律服務、市域治理等全領域拓展,更高起點打造直播城市品牌,助力市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作者單位:中共大連市委政策研究室)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大連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