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計4546字
閱讀時間12分鐘
今天的文章是來自7月8日在媽媽無憂育兒群的專家答疑內容。因內容較長,我們整理成上、下兩個部分發出來供大家閱讀收藏。
每周的專家答疑活動是由媽媽無憂運營團隊邀請三甲醫院的兒科專家在線為群內寶媽解答育兒疑惑,全程不收費,群內無廣告,是一個純綠色公益活動。
媽媽無憂作為一個健康科普宣教平臺,致力於向寶爸寶媽們科普兒童疾病的概念、疾病發展過程以及相應的一些治療方法,從而能注意到生活中一些潛在的病理因素,養成益於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達到預防生理及心理疾病的效果。
什麼是正常的大便,有哪些形狀
什麼是異常的大便,有哪些性狀
大便出現不同顏色,原因有哪些
秋季腹瀉有哪些症狀
寶媽疑問詳細解答
(以下內容為整理的答疑文字稿▼)
寶媽一:四個月寶寶今天拉的粑粑帶血絲,昨天拉一次今天兩次,第二次帶血絲,是什麼原因?
寶媽二:兒子(80多天)這兩天拉綠便便,有帶粘液,有帶絲的是怎麼了?
王主任:要知道什麼樣是異常的大便,首先要知道什麼樣是正常的大便,六個月以內的嬰兒尤其是三四個月大的寶寶,他們的大便什麼樣是正常的呢,我們就要從下面幾個方面來看。
要看大便的顏色、質地、排便的量還有氣味,色質量味這四個方面去看一下。
首先我們要了解這麼大的寶寶的餵養方式是哪一種,是純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還是母乳和奶粉的混合餵養。
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寶寶,他的大便是什麼性狀的呢?
一般都是糊狀或者是凝乳狀的,顏色一般是金黃色或者略微發綠。
由於咱們母乳裡面有一種糖叫做寡糖,它的含量可能稍微多一些,會刺激到腸道的蠕動,所以吃母乳的寶寶大便一般不會特別成型甚至是幹硬,一般是一個比較糊狀或者比較稀的狀態。
在氣味上不會有明顯的特別腐臭的味道或者是特別酸臭的味道,略微有一點酸酸的那種味兒。
另外就算是偏稀的話也不會有太多的泡沫或者是過多的粘液,還有一些看起來像芥末或者奶酪混合起來,裡面有一些顆粒物,也就是說俗話說的奶瓣、不消化的這種奶凝塊。
由於吃母乳,有一些腸胃先天性比較虛弱的小寶寶排便次數可能會稍微多一些,一天五次甚至六次,我們要看他出生之後吃母乳的這段時間是不是一直維持每天差不多次數的排便。
還有一些吃母乳的寶寶吸收好一點或者是跟媽媽母乳的質量有關係,可能一天排便一到兩次、兩到三次,也有這種情況,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只要是一個長期之內基本上都是這個次數和排量,性狀、顏色上沒有太大的改變,我們就說這是正常的。
吃母乳、吃奶粉以及母乳和奶粉混合餵養的寶寶的大便顏色基本上會呈現土黃色,顏色略微淺一些,質地相對乾燥一些,有一些甚至就成型了。
有一些寶寶吃著奶製品大便還是幹硬的,但是只要不是排便特別費勁,甚至到了肛裂的情況就問題不大;
也有一些寶寶吃奶粉可能三四天甚至一個周才排一次大便的情況,做了各種檢查也沒有問題。
所以說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只要是一個規律性的情況,而且生長的一些指標包括身高、體重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都在正常範圍就都不要緊。
那麼什麼時候我們考慮大便出現了異常呢?
當然也是從這個色質量味上來看。一般來說,寶寶大便,比如呈黃色、淺綠色或者是略帶棕色基本上是一個正常的顏色;
次數上跟平時比都維持他自己的一個正常的狀況,沒有明顯的次數的增多;
質地上沒有明顯的水量的增加(腹瀉就是大便裡邊含水量多、腸道的滲出性情況),這就是一個正常的大便。
那出現什麼樣的情況是異常的呢?首先顏色上,有的寶寶的大便呈現這種灰白色,一般的大便我們講都是帶顏色的,黃色、棕色、再深一點的顏色或者是綠色。
呈現灰白色的情況很少,一般是懷疑新生兒有肝臟或者膽囊膽組織的異常,膽汁排洩的異常或者肝臟不產生膽汁了,大便顏色就會變得灰白,因為我們大便的顏色主要是靠膽汁來給它染色的。
有一些大便會呈現一種紅色,紅色也是有深淺的不同,如果大便有些部位是深紅色的,那我們就不能夠排除上消化道出血的一個情況。
但是寶寶一般情況還可以,沒有明顯的這種補鐵,查著貧血有補鐵的情況。鐵劑在咱們的腸道中被氧化,也可能會變化成比較深、變紅色的一個狀況。
另外如果是比較鮮豔的紅色,那我們需要考慮一下幾種情況:如果是剛出生的女寶寶,我們要排除假性月經的情況,剛出生的時候,女寶寶體內激素水平會產生一個變化,會有那麼幾天陰道流血的情況;
稍微大一點的寶寶呢,如果是平時吃母乳大便質地比較稀,突然之間大便中有寶媽提供的照片中鮮紅色血樣的物質,那我們考慮什麼呢?
第一點,媽媽拍的那個照片感覺應該是一個腸道黏膜組織脫落下來的東西,我們一說腸道破損那情況很嚴重嗎?也未必啊。
首先要看這個鮮紅色的物質的量是多少,如果只是很微少的一些紅色血絲或者一點點紅色的血塊兒,我們看看是這一次大便出現這種情況還是最近幾天之內幾乎每次大便都會出現這種情況還是這種紅色的血性物質越來越多。
如果是偶爾見到一次這種帶有血性物質的,我們家長不要緊張,這可能是一個腸道黏膜的一個代謝的過程,它脫落掉了是我們人體的正常的一個新陳代謝,偶爾這麼一次是正常的。
偶爾出現睡得不沉的一個情況是正常的,因為我們的睡眠期都有深睡期和淺睡期,所以說呢不要太去關注這些,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最近幾天都會有見到這種血性的物質,甚至大便的性狀也變得格外的稀或者伴有好多黏液甚至是有水樣便,或者是孩子有這種精神不好啊、哭鬧啊、啼哭啊無法安撫的情況影響到進奶,還是考慮是有這種腸道的炎症,我們需要及時就醫去查明原因。
另外呢,如果是寶寶的大便比較成型,吃奶粉的孩子可能大便就會比較幹硬,排便的過程中有可能會出現肛裂,導致成型的大便上面會粘有這種鮮紅色的血液,這時候的血性的物質是附在成型的大便的表面的,這個情況也是比較容易區分的。
另外有一些比較均勻的粉紅色的成型的大便,我們考慮還有可能跟補鐵劑的染色有關,或者吃食物有一些染色劑,當然這麼點兒的小嬰兒還沒有添加輔食,所以我們不考慮這種情況。
另外呢,還有這種黑色的大便,黑色大便的話,我們考慮最常見的一個情況是病理性的上消化道的出血,會見到這種黑色的甚至是柏油樣的便。
再一個就是補鐵劑,有一些鐵劑的攝入之後氧化的過渡也會由紅變為黑,出現這種排黑便的情況,再者的話就是綠色的大便,我們講正常的小嬰兒的大便本身就可以呈現這偏深一點的綠色,如果是特別鮮豔的綠色,可能同時有伴有大便性狀的改變,特別稀呀或者水量比較大呀,那考慮可能是感染。
這是大便出現不同的顏色,我們應該考慮的原因。
另外大便的質地上講,如果吃母乳的孩子平時大便不是很成型,但是最近好像變得更稀了,排便的次數有一個明顯的增加或者是排便的時候伴有寶寶的啼哭、不適感比較明顯,甚至是伴有一些嘔吐,吐奶不願意吃奶,甚至有體溫異常,那我們就考慮應該是說明有感染的問題。
再者就是大便除了稀之外還有摻雜了黏液甚至是粘凍樣的物質,是一些腸道黏膜的病理性的脫落物,混雜了感染性的治病性的因素,這種都是一些異常的質地。
需要格外提到的一點呢,就是秋季腹瀉,我們講的輪狀病毒感染性的腸炎,這種腸炎的孩子,腹瀉時大便往往會呈現一種蛋花湯樣,就是稀水兒上面還漂著類似於一塊兒一塊兒的雞蛋、打著雞蛋碎兒的樣子,這種大便還是比較好鑑別的。
如果見到這種次數非常多、呈現蛋花湯樣的這種改變,同時有些孩子會伴有嘔吐、發熱,那麼病毒性的腸炎可能性比較大。
另外從大便的量上講有兩種情況:一個是次數比平時明顯的增多而且每次排便的量也增多,以水樣便為主,我們考慮可能是病毒性的感染性的腹瀉;
第二種呢就是次數增多了,但是每次排便的量都不是很多,老話說放個屁就呲出一點兒來,一點兒一點兒往外擠,我們也要考慮可能是這種腸道感染的問題。
另外呢,一般病理性的大便稀、腹瀉還有一個氣味的改變,我們中醫分寒熱,一般寒性的腹瀉的話,大便臭味不是特別明顯、味兒不臭或者有淡淡的酸味兒;
如果是熱性的,那麼會有比較明顯的刺鼻的臭味。
從顏色上講,寒性一般是綠色,偏深一點的、量比較多、清水一樣的,而熱性的大便一般都是黃色的,比如說蛋花樣的,叫溼熱下注,量大急迫。
那麼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一下第一位寶媽所提的問題,她說寶寶大便裡面有血性物,顏色也是比較鮮紅的,我們前面講了可能考慮腸道黏膜脫落的情況,還是可能性比較大,因為畢竟量比較少。
我們建議先觀察一到兩天,如果在排便中沒有再見到這種血性物,那可能就是代謝脫落,如果同時伴有大便性狀的改變,比如說大便越來越稀、次數也越來越多,那就建議咱們這位寶媽可以將這個大便送檢或者把孩子帶到醫院來看一下化驗大便有沒有什麼異常,有沒有紅細胞、白細胞等異常的表現。
第二位寶媽問了一個綠色大便的問題,那我們就來看一下什麼樣的情況下會排這種綠色的大便。
首先母乳餵養的寶寶由於大便普遍偏酸性,腸道作用下部分的膽紅素就會變為膽綠素,所以排出的大便就會呈現容淺綠色,這是正常的。
如果寶寶吃奶也吃的不錯、一般情況也挺好的、體重各方面增長也是正常的,那咱們就不要過多的擔心,這是暫時的一個情況。
隨著寶寶逐漸長大添加輔食後,這種情況會有改善。然後還有前面說的吃了增強鐵的奶粉,鐵質劑也可以導致大便顏色偏深,偏紅或者是偏深綠都是有可能的。
有些情況比如說寶寶著涼,夏天我們穿得少蓋得也少,寶寶翻身不注意可能會涼著小肚子,如果腹部受涼之後,我們的腸道蠕動也是會增快的,一增快,我們腸道的內容物就會比較快的排洩出來,可能他的膽汁還沒有變色就很快的排出來了,所以就會呈現比平時要偏綠的一個顏色。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有的寶寶吃奶可能沒有吃飽,飢餓也會導致腸道蠕動加快,出現排綠色大便的情況。
適當增加奶量或者是添加奶粉,寶寶的這種情況也可以得到改善。
另外還問了一個問題是排的大便當中有絲條狀的東西是什麼情況,這個也可能是因為我們腸道黏膜都在正常代謝,腸道黏膜脫落的一些黏膜組織黏膜細胞形成的一些東西,應該也是屬於一種正常的情況。
但是如果確實跟平時排的大便有次數上或者性狀上明顯的差異的話,那就建議使最近幾日注意一下餵奶器具的消毒,比如衝奶粉的時候奶嘴兒奶瓶的消毒,因為夏天感染的機會確實是要多,食物腐敗變質的機會多,要注意消毒。
如果是母乳的話,注意乳房清潔、全身的清潔,還有媽媽的飲食不要過於寒涼或者是過於油膩、過於辛辣,這些都可能會對寶寶的排便造成一定的影響。
但是大便突然性的異常,見血或者顏色異常或者加有什麼東西,我們家長都不要太急於的去用藥,建議先觀察一兩天,因為孩子這麼小,這個情況真的就是長一天一個樣兒。
所以說他的各方面的身體的機能改變也是比較快的,給他一段時間看一下,如果通過注意衛生、清潔或者是注意自身的飲食的調整情況能改善了,那我們就儘量不要做這種藥物的幹預。
媽媽有話說
作為一名寶媽,我想說,寶寶生病的時候,媽媽自然是又焦急又關切,如果媽媽學習過相關的知識,了解疾病的發展過程,相信媽媽們可以更科學更理智地應對。
媽媽無憂關注媽媽和寶寶的健康,主要科普兒童防病、調護、產後康復等知識。
我們希望通過系統化的科普,讓媽媽們獲取科學的育兒知識,從而能更好地照顧寶寶成長。
大家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公眾號【媽媽無憂】。
並且加入粉絲群,群內每周有來自三甲醫院的兒科專家進行線上答疑,解答寶媽們的育兒疑問。
這是一份送給寶媽們的福利,希望可以幫到真正有需要的媽媽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