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4歲的小女孩叫謝宛彤,她幹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那就是在《了不起的孩子》節目中,完成了3天拼完500塊梵谷拼圖這項艱巨的挑戰,看完她的拼圖視頻以後,我真是打心眼裡佩服這個孩子。
為什麼說這項挑戰頗為艱巨呢?
首先這個拼圖採用的是梵谷的畫作《星空》,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大,這幅畫不像專門的拼圖那樣,拼接處是有明顯的圖案或者文字關聯,比如一塊拼圖上是狗的身子,另一塊拼圖上是狗的腦袋,小朋友一看就知道這兩個應該拼在一起,《星空》則是大面積的藍色和黑色的轉啊轉的線條,在找關聯的時候必然會困難加倍。
其次,這個拼圖有500塊,拼起來的尺寸是長6米,寬5米,堆在一個大房間的地上,對於成人來說,這麼大的拼圖拼起來也是頗為困難的,更何況是一個4歲的小女孩,滿屋子找拼圖特別耗費體力。
可是呢,這個小女孩硬是用了3天時間準確無誤得拼出了《星空》,所以說,這個小女孩真是厲害。
我想這個小女孩一定從小就喜歡玩拼圖,並且一直堅持不懈的練習才能達到現在這個水平。
拼圖能夠提升孩子這5項基本能力
玩拼圖是非常適合孩子的一項遊戲,從謝宛彤身上我們就能看到玩拼圖所帶來的優勢:
1、很強的觀察能力和分辨能力
拼圖的基本思路就是需要找到相關聯的兩個拼圖然後拼在一起,每個拼圖上都是不完整的圖案,孩子需要觀察這個拼圖上圖案的特徵然後從其他拼圖中找到「正確的另一半」,觀察拼圖特點、找出關聯拼圖,這兩個過程能夠很好的鍛鍊孩子的觀察能力和分辨能力。
尤其是對細節的觀察,比如通過顏色、形狀、類型來進行分辨。
在《星空》這幅拼圖中,大多都是顏色特別相近的線條,這就大大的增加了分辨難度,必須仔細觀察和對比才能找到正確的拼圖。
2、很強的邏輯推理能力
為什麼說拼圖是一項益智遊戲呢,這是玩拼圖是需要動用邏輯推理能力,而不單純是一塊塊試出來的,如果說只是十幾塊拼圖,一塊塊的試驗肯定能成功,但是500塊拼圖就不可能完全用這種笨辦法了。
謝宛彤先是用顏色將拼圖分類,《星空》這幅畫大體上是藍色、黑色這兩個色塊,這樣一分開就能將拼圖思路一分為二,緊接著找出整個拼圖的四條邊界,再拼那些特點非常明顯的部分,比如旋轉的月亮、星星、樹木。
整個拼圖過程就是不斷建立聯繫的過程,非常有助於開發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
3、非同尋常的專注力
在拼圖的過程中可以看到謝宛彤非常專注,沉浸在找拼圖的樂趣中,完全不會被周圍拍攝的工作人員所幹擾,在她的世界裡只有拼圖這件事情。
很多家長都在想如何鍛鍊孩子的專注力,其實方法很容易,那就是給孩子提供感興趣的遊戲和不被打擾的空間,讓他自己沉浸在遊戲中,充分享受這個過程。
出色的專注力是孩子學習、看書,甚至是以後工作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
4、堅韌不拔的毅力和抗挫力
在拼圖過程中,謝宛彤遇到了一些困難,黑色區域因為每一塊幾乎一模一樣而毫無進展,然後她流露出著急和想放棄的神情,但是在爸爸的鼓勵下,她只是喝了點水又重回戰場,繼續完成挑戰,她採用了爸爸的建議,使用笨辦法一塊塊的試,最終完成了整塊拼圖。
500塊拼圖拼了3天,足見這個孩子的毅力有多堅定,難以分辨的色塊,一次又一次的拼錯,都沒有讓她放棄,這是多麼強大的抗挫力。
換做其他孩子,可能會生氣,將拼圖扔得遠遠的,哭著說不想拼了。
5、出色的手眼協調能力
拼拼圖是需要手眼協調起來進行的一項活動,尤其是嬰幼兒階段,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更加重要。
能準確的拿到眼睛所看到的那個拼圖,然後左手右手協作起來,精準的卡在一起,這需要無數次的嘗試。
我兒子墨仔第一次玩拼圖的時候,總是無法對準兩個拼圖,又或者是兩塊拼圖拿到手以後總是無法調整好正反面,費了很大的勁才把兩個拼圖拼在一起,這就是手眼協調能力還不足的表現,但是在玩過幾次以後,就可以熟練的拼起來了。
如何培養孩子玩拼圖的能力
墨仔也非常喜歡玩拼圖,現在2歲10個月,能夠獨立完成32塊拼圖,個人覺得,引導孩子玩拼圖可以這麼做:
1、由少到多、由簡到繁
給寶寶選拼圖,一定要按照由少到多、由簡到繁的原則,一開始入門級的拼圖需要選擇2塊對拼的拼圖,基本上就是一個圖案分成兩半,而且圖案一定要簡單好分辨,不能太複雜。
一般寶寶從 個月的時候就可以嘗試這種入門級拼圖,簡單的圖案符合寶寶的認知規律,比如動物、交通工具、生活用品、水果這四種常見類型,寶寶很容易就能辨認出來。
等到寶寶能夠很熟練的完成兩塊配對以後,再升級難度到3塊、4塊、6塊、8塊等,塊數越來越多,難度越來越大。如果一上來就給寶寶玩3、4塊的拼圖,因為圖形分塊數太多,就需要更強的觀察能力和辨別能力,難度係數太大,寶寶一玩就受挫嚴重,就不想繼續玩了。
所以,這種初級配對拼圖能夠幫助寶寶建立自信心,提升寶寶對拼圖遊戲的興趣。
2、入門級拼圖尺寸不能太大
每一塊拼圖的尺寸應該是可以讓寶寶拿在手裡剛剛好的樣子,太大他們抓不住抓不牢就無法進行下一步的「拼在一起」的動作。
這套拼圖的尺寸就恰到好處,可以讓寶寶左手右手各拿一塊拼圖,運用手眼協調能力,對準凹槽,完成拼圖。
3、家長要學會運用「腳手架」的理論引導寶寶玩拼圖
玩拼圖最終的目的是讓寶寶自己學會找關聯、找線索,所以從一開始玩的時候,家長不要越俎代庖,總是直接上手幫助寶寶拼,我們應該這麼做:
引導寶寶找關聯,比如這塊拼圖上有半個輪胎,那我們就找另外半個輪胎,鼓勵寶寶自己去扒拉著找,而不是家長直接找到給寶寶。在拼的過程中,寶寶一開始是無法找到準確方位的,他會轉半天都不知道怎麼拼,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告訴寶寶,多換幾個角度試試,而不是直接出手給寶寶拼好,如果寶寶實在找不到正確方向,家長可以將拼圖的正確角度擺好,但不直接拼上,讓寶寶自己照著這個角度把拼圖推進去。如果發現寶寶找錯了拼圖,甚至是拼錯了,也不要急於糾正,而是等到最後他自己發現拼錯了自己修正,這個過程對於寶寶來說極為重要,學會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時肯定、鼓勵寶寶,每次拼完以後,家長可以鼓勵寶寶說:這次寶寶自己完成了拼圖,拼出了小汽車、小動物,我真為你感到高興。挑寶寶喜歡的拼圖類型來點燃他的拼圖興趣,比如墨仔特別喜歡小汽車,我就只買小汽車的拼圖,從2塊開始到現在的32塊,全是各種汽車,中間買過動物、水果之類的拼圖全部都閒置了。雖然墨仔的拼圖能力遠不及謝宛彤小朋友,但是玩拼圖給墨仔帶來的積極影響也是肉眼可見的,從一開始玩拼圖需要我引導,到現在,他自己獨立玩拼圖,邊玩邊說自己的思路,比如一幅拼圖中有3輛車,他會先找到其中一輛車的所有相關聯拼圖,拼好這輛車,再用同樣的方法拼出第2輛、第3輛,最後收尾整合。
通過拼圖能看到他是是如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禁感嘆到,家裡這一柜子的拼圖沒白買啊。
如果你正計劃著給寶寶引入拼圖遊戲,這套入門級的拼圖很適合你,4個主題(動物、水果、交通工具、生活用品)可供選擇,中英文雙語,掃碼可讀,文末下單即可。
我是嬰幼兒睡眠顧問墨仔媽媽育兒,專注分享嬰幼兒睡眠、大運動發展、母乳餵養知識,感謝您的關注、點讚、評論及轉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