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ic新聞大爆炸:鋼鐵俠式反應堆或能實現

2021-02-14 21ic電子網

1、鋼鐵俠式反應堆或能實現 洛克希德馬丁突破小型核聚變技術

鋼鐵俠在胸口佩戴了一個小反應堆,給了他無窮的動力。現在,這種技術真有可能問世了。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近日宣布,他們已經在小型聚變反應堆方面取得技術突破,十年內有望生產出可以裝在卡車後面的實用性產品。

該項目負責人Tom McGuire表示,初期研發工作表明,構建一個功率為100MW、規格為7X10英尺的反應堆具有技術可行性,並且可安裝在大型卡車的後端。新反應堆的規格可比目前反應堆縮小90%。.

臭鼬工廠的緊湊型聚變反應堆(Compact Fusion Reactor-CFR)新設計方案也屬於磁約束型聚變堆,但是和之前的託卡馬克裝置有所不同。

McGuire向媒體透露,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聚變能項目有助於開發新能源,緩解全球日益激烈的能源衝突。據預測,未來一代的能源消耗將增加40-50%。洛克希德·馬丁認為,該項目是綜合解決全球能源與環境變化問題的組成部分。規格更為緊湊的核聚變可減少廢棄物排放,比燃煤發電站更為清潔,也可以減少放射性汙染。

洛克希德·馬丁表示,最快可在一年內完成新反應堆的設計、構建與測試,並可在未來十年內誕生實際運行的反應堆。預計100MW的新反應堆尺寸可以和小型燃氣輪機相仿,卻足以驅動大型貨輪或者滿足80000戶城市居民生活。

小型反應堆可用於驅動美國海軍戰艦,減少其他燃料的運輸麻煩。目前美國的核潛艇和航空母艦可以安裝核反應堆,但是裂變反應堆尺寸規格太大,而且需要定期更換燃料棒。

編輯點評:能源技術的一小步,將是人類前進的一大步

2、半導體產業戰升級 大陸半導體廠赴臺高薪挖人

半導體產業是臺灣的經濟命脈,現在傳出大陸半導體廠商大力要挖臺灣產業人才!華為公司除透過旗下訊崴技術,高調在人力銀行開出數十IC設計師職缺,更傳出對岸半導體大廠加碼開出3到5倍薪資,以月薪20萬到37萬元挖人過去,甚至還願意幫忙支付「競業違約金」,招數無所不用其極。

大陸6年前趁著金融風暴,大舉來臺採購面板廠、帶走臺灣不少面板人才。今年更高調宣告要投入2000億人民幣扶植半導體產業,臺半導體業再度成為競爭首要目標,到處都可以看到大陸半導體企業積極搶人的動態。

訊崴是華為在臺總代理,進駐在臨近竹科的臺元科學園區,這次招募主要鎖定IC設計人才,包括IC設計工程師、數位IC設計工程師等,還有硬體研發工程師、手機晶片產品管理師等,多要求2到3年以上資歷外,也在尋求年資更資深工程師。

業界人士表示,因「華為」這品牌在臺灣太敏感,而以「新加坡商」的外商型態進駐。業界人士更指出,華為對臺灣的研發人才相當有興趣、野心也相當大,申請來臺成立研發中心未果,轉而透過訊崴徵才,更傳出在成立時,曾從聯電旗下的智原科技挖走整個團隊。

被接觸的工程師表示,雖然許多30至40歲、超過8年資歷的工程師都很心動,但同時他坦言,近年來包括宏達電、聯發科、鴻海等科技公司,積極向跳槽至競業公司的前員工提告,就算真的想跳槽,內心也是很害怕。

編輯視點:挖人反映了國內半導體行業的進取心,但也暴露了人才短缺的短板。想要以後的大發展,培養人才梯隊最為重要。

3、超快LED打破分子螢光速度紀錄

美國杜克大學研究人員最新研製出超快發光二極體(LED),打破了螢光分子發射光子的速度紀錄,是普通級的1000倍,朝著實現超快速LED和量子密碼學邁出了重要一步。該研究結果刊登在10月12日的《自然·光子學》在線版上。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被授予在20世紀90年代初發明的藍色發光二極體的科學家,因該發明促進了新一代明亮節能的白色螢光燈以及彩色LED屏幕的發展。然而,這個巨大研究成果在開關時的慢速度卻限制了其作為以光源為基礎的通信。在一個LED裡,一眨眼的功夫原子被迫發射約1000萬個光子。而現代通信系統,運行速度比LED發射光子的速度快近千倍。為了實現基於LED的光通信,研究人員必須提速光子發光材料。

米克爾森是研究金屬內電磁場和自由電子之間相互作用的專家。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0月13日報導,在實驗中,他的團隊製造了75個銀納米立方體,並困住其內的光,大大增加了光的強度。當螢光分子被放置在密集的光旁,分子發射光子的速度通過「珀塞爾效應」強化而更快。他們發現,將螢光分子放置在黃金薄膜和納米金屬的縫隙之間,它們的速度可以得到明顯提升。

研究人員說:「如果我們能準確設置分子,其將不只是快速的LED,還可以有許多應用。如製造用於量子密碼系統的快速單光子源,這種技術將支持安全通信,避免黑客入侵。」

編輯點評:光通信的時代也許真要到來了

4、蘋果將最終拋棄SIM卡

據The Verge報導,過去七年中,蘋果在一直為取消SIM卡進行著鬥爭,現在這家公司終於得到了它想要的結果。

SIM卡上的鍍金電路是運營商用來識別用戶的載體,它被廣泛使用在手機、平板電腦等幾乎所有支持蜂窩網絡的設備裡。蘋果從iPhone誕生之日起就厭惡SIM卡的存在,此前該公司曾在手機上探索過嵌入式、不可拆卸SIM卡。

現在,蘋果為剛發布的iPad Air 2和iPad mini 3配備了可重複編程的「蘋果SIM卡」,用戶只需在系統中進行簡單的操作就能完成運營商和套餐的切換。不過,目前並非所有運營商支持蘋果SIM卡,同時這張卡也是可以取出的。雖然目前蘋果SIM卡運營商名單上只有美國的AT&T、T-Mobile、Sprint和英國的EE,但是就好像在第一代代iPad上引入micro-SIM卡那樣,這是蘋果發出的一次警告。蘋果很有可能在下一代iPhone上也使用蘋果SIM卡,那些想要銷售iPhone的運營商最好現在就開始著手準備。可以預計,蘋果會在未來完全取消卡託,那些不配合支持蘋果SIM卡的運營商就只好被晾在一邊了。

編輯點評:非凡的地位賦予了蘋果超強的市場掌控力,如果繼續推動蘋果SIM卡,將迫使運營商和其他手機廠商也採用這套標準。

5、臺積電明年第二季度量產16nm製造工藝

日前,臺積電聯席CEO透露,將於2015年第二季度或第三季度初量產16nm FinFET製造工藝,從而成為僅次於Intel 14nm的最先進位造技術。

據悉,尋求臺積電代工的客戶已經超過60家,而蘋果的下一代移動處理器A9就將採用這種工藝。臺積電另一位聯席CEO劉德音(音譯)爆料稱,該公司將於2015年完成10nm工藝的流片,2016年投入商業性量產,目前已有10位客戶參加了10nm工藝的研發。

不過,考慮到臺積電在今年初才開始量產20nm工藝,如果上述計劃落實,那麼其將實現連續三年更新三代新工藝,難度還是比較大的。據了解,臺積電將在明年支出10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資金將用於16nm、10nm的研發和投產。

編輯點評:臺積電在16nm技術上的落後已導致一些客戶的流失,如今奮起直追,如能提前量產,必將繼續保住其大客戶,並將有助於在10nm工藝上扳回一局。

6、聯發科新64位處理器 瞄準Snapdragon 210

MediaTek推出一款支援全模網絡的處理器,主要對手是Qualcomm Snapdragon 210。這款型號為MT6735的處理器,為一款64位產品,採用ARM Cortex-A53架構,時脈在1.3-1.5GHz左右,GPU方面仍未確認,但可以肯定的,其定位在入門4G產品,目標對手會是MSM8909的Qualcomm Snapdragon 210。

MediaTek MT6735是該公司與Via Telecom達成策略後的成果之一,因此我們可以見到CDMA 2000的加入。

隨著CDMA 2000加入,MediaTek晶片也開始支援全模網路,但成熟度與整合性來看,Qualcomm似乎仍領先MediaTek不少。

Qualcomm Snapdragpn 210與MediaTek 6735終端產品預期會在明年第二季亮相。

編輯點評:充分的競爭不僅能促進技術發展也能帶來價格優勢,64位處理器的4G手機,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你也能做出鋼鐵俠的「方舟反應堆」,信不信?
    可以說,沒有鋼鐵俠的火爆,就不會有漫威宇宙的崛起,說起「鋼鐵俠」,除了那身帥炸的盔甲之外,相信你一定對他胸口的發光體印象深刻
  • 深度解析《鋼鐵俠》中的方舟反應堆
    原本由霍華德發現、預定置入反應爐核心的新元素在當年的科技限制下是無法合成的,因此霍華德只得採用對人體有害的鈀(Palladium,Pd)作為替代的反應原料,並將新元素的原子結構圖隱藏在1974年第3屆史塔克博覽會(Stark Expo)的展場模型中、期望託尼未來能在神盾局(SHIELD)的協助下重現方舟反應堆應有的樣貌。
  • 小悅測評 | 宇宙之心:鋼鐵俠方舟反應堆發展史!
    在《復聯4》正片結束後,那叮叮的打鐵聲就是在致敬《鋼鐵俠1》中託尼打造MARK1戰甲時的片段。當時的託尼僅在短時間內就打造出了一個小型反應堆,放在胸口給於MARK1戰甲動力,在之後數年間反應堆也不斷進化更新,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鋼鐵俠反應堆的發展歷史!
  • 超逼真的鋼鐵俠「能量之心」,打造屬於你自己的電弧反應堆!
    說起「鋼鐵俠」除了那身帥炸的盔甲之外相信你一定對他胸口的發光體印象深刻 。。。在《鋼鐵俠》第一部中,Tony 被恐怖分子襲擊,導致體內留下了許多彈片,雖然儘可能的取出了一些彈片,但依然還有漏網之魚在他體內。。。
  • 從鋼鐵俠方舟反應堆到中國人造太陽,斯坦·李的這些天馬行空正在走向現實
    其中所虛構的方舟反應堆、馬克戰甲、賈維斯等,在五十多年後的今天已經慢慢走入了我們的生活。▲當年的兄貴鋼鐵俠有些巧合的是,在斯坦·李去世當天的早些時候,中科院等離子體所向社會大眾公布了中國首次實現一億度運行的消息。
  • 漫威:鋼鐵俠戰甲反應堆變遷,馬克1號最好認,血邊構造如迷宮
    唯有一個人,他戰鬥力提升的速度就像是開掛一樣,從來就沒有停過,那就是鋼鐵俠。他只需要不斷改進自己的戰甲,戰鬥力就能不斷提升。聽起來簡單,但是實際操作起來難度可著實不小。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鋼鐵俠戰甲與反應堆這些年的演變過程。鋼鐵俠在首部獨立電影當中,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馬克一。馬克一雖然造型簡陋,但是有一種粗獷的美。鋼鐵俠是在堆滿廢棄物的山洞製作出這套戰甲的。
  • 漫威:官方發刀太扎心,復仇者集結手勢致敬鋼鐵俠反應堆,淚目
    這個彩蛋就是復仇者們穿上量子穿梭服裝後,把手放到一起的那個畫面,官方說,其實這個畫面是在致敬鋼鐵俠的反應堆設計。初略看的確是,這個量子領域穿梭儀器的中心是一個圓形的圖案,剛好對應第一個反應堆圓形的中心設計。
  • 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打完收工」
    12日,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裝置退役儀式舉行。央視新聞圖片 據新華社電 隨著停止運行的按鈕被按下,實驗大廳的水池外罩緩緩打開,浸在碧藍色高純水中的4個中微子探測器出現在人們眼前。歷經4年醞釀、4年建設、9年運行取數的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裝置12日完成科學使命、正式退役。
  • 《鋼鐵俠1》
    2021年1月2日,重新看了遍電影《鋼鐵俠1》,小羅伯特唐尼飾演鋼鐵俠託尼斯塔克,片長兩個小時六分鐘,電影2008
  • CMA是每一個人心中的鋼鐵俠
    每一代甚至每一款都有不同的功能和特點,Mark13有矩形設計的胸部反應堆,適合超高速飛行;Mark15配備聲波控制推進器、軍用級別鏡面反射鉻塗層隱身裝甲單元,大部分能源用於隱形系統支持;Mark20的續航能能力達到MAX級別
  • 蝙蝠俠、鋼鐵俠的馬克1,誰更可能成真?網友:後者,蝙蝠俠太難
    但是,如果硬要對比蝙蝠俠和鋼鐵俠的馬克-1誰更能在現實中實現的話,個人覺得後者鋼鐵俠在山洞中建造的初代鋼鐵俠戰甲馬克-1實現的可能性較大一些。為什麼這麼說呢?在此前漫威的設定中,鋼鐵俠現在馬克-1之後的系列馬克戰甲其實要想實現,基本上我們現如今可以完成一個戰甲的外殼製作,但是作為戰甲能源核心的「方舟反應堆」卻是一個現如今幾乎不可能完成的裝置。
  • 鋼鐵俠的戰衣,真的能實現嗎?我們真的能輕鬆的飛天遁地嗎?
    鋼鐵俠的戰衣最開始的時候是在一個山洞裡被人關押起來,逼迫斯塔克為其製造飛彈的時候,臨時製造的逃生裝置,當時的盔甲又厚又笨重, 需要人工穿戴,並且只是有簡單的飛行能力,今天就來聊聊這個東西製造難度有多大!
  • 鋼鐵俠神奇東遊記第一集《方舟反應爐》
    同學凱凱是他的新朋友,也是一個鋼鐵俠迷弟。「快瞧瞧我的鋼鐵俠手辦,全球限量版,電動反應堆,酷吧!」小尾巴也很喜歡看《鋼鐵俠》電影和漫畫,他拿過手辦不禁讚嘆:「是啊,非常酷。託尼史塔克,特別厲害。」他們拿鋼鐵俠手辦和奧特曼人偶玩對戰的遊戲,嘴裡乒桌球乓的自帶音效,兩個小夥伴玩得不亦樂乎。突然,小尾巴手中的賽羅奧特曼人偶藍光大熾,一股能量場席捲而來,震得小尾巴幾乎握不住。
  • 我就是鋼鐵俠!MCU十周年重溫《鋼鐵俠》的12點觀感
    沒有《鋼鐵俠》, 就不會有 MCU。當然, 可能還有其他的漫威電影成為打頭炮, 但是如果沒有這部電影的票房大賣,這樣龐大的連貫敘事就無法實現,接下來使一切成為可能的一系列大膽舉措也只能是空想。換句話說, 也就不會有這場《無限戰爭》。在《復仇者聯盟3》上映之際, 現在是時候回顧一切的開始了。12.
  • 你可以奪走我的一切 但你奪不走的是 我就是鋼鐵俠
    伴隨著一聲響指託尼離開了我們 儘管不知道未來有一天還會不會重啟鋼鐵俠 但是應該不會再是小羅伯特·唐尼扮演了 讓我們把時間調回到2008年 回頭再去看看這個漫威宇宙的第一部電影《鋼鐵俠》和帶給我們怦然心動的小羅伯特·唐尼故事開始 斯塔克工業集團
  • 盤點鋼鐵俠10大經典戰甲!收藏起來,滿滿的機械感太帥了!
    MK5MK5也被稱為手提箱戰甲,當然了,目的是為了實現方便,但是劣勢就是沒有足夠強大的防禦力!減少了戰甲整體重量,MK5號的裝甲只有單層設計,比較薄弱!而且戰甲加上了全新的科技技術,戰甲能隨意脫離分開,能夠做到單個裝置飛行,能隨時隨刻根據託尼的手勢做出改變!做到人機分離,咱依然還是個獨立的智能戰友!後來這套系統幾乎每一個馬克戰甲都具備了,除了後來納米戰甲的誕生!值得一提的是,遠在百裡之外的戰甲能快速飛行到鋼鐵俠的身邊,這樣的功能才是戰甲該有的樣子哦!
  • 鋼鐵俠51套戰甲大盤點(上)
    更開啟了鋼鐵俠傳奇般的英雄人生。Mark2Mark2原型機,這是第一套斯塔克工業級別的戰甲,也是之後所有鋼鐵戰甲的原型機,與前一代相比Mark2的性能和動力都有了質的提升。戰甲通體為鋼銀色,因為是試用型裝甲,Mark2隻具備飛行和掌心炮的功能。戰甲內部加入了人工智慧賈維斯和全息投影HUD,告別前代的手動擋,直接邁進智能操作。
  • 《鋼鐵俠2》:被捲入「父債」危機的超級英雄,該如何脫身?
    而伊凡在父親去世後,翻開寫有「安東·萬科」和「霍華德·史塔克」的「方舟反應堆」圖紙,原來,二人曾為合伙人。可惜的是,安東並未得到應有的回報;憤怒的伊凡,決定製造與鋼鐵俠類似的機械鎧甲,向其復仇。因「方舟反應堆」由鈀來供能,大量的使用後,造成託尼血液中的鈀含量不斷升高,隨時威脅著託尼的生命。所以,迫切需要找到替代元素,對「方舟反應堆」升級。而以防萬一,託尼將史塔克工業的掌舵權交給了我們的女主波茨。
  • 淺析《鋼鐵俠2》,託尼面臨的三大危險,招招致命!
    每一部被稱為經典的電影都有明確的主線,而備受世人矚目的《鋼鐵俠2》也不例外,很多電影不止一條主線,有的明暗雙線並行,有的好幾條線來往穿梭,《鋼鐵俠2》也有很多主線來往穿梭,但是最清楚,也最能讓人明白的還是伊萬和託尼之間的關係,他們父輩是合作關係(儘管這麼說不全面,但是他們起初確實是合作關係,直到後來他們也成了仇人),他們卻成了仇人。
  • 鋼鐵俠最重要的事情被漫威忽略了!有望為獨立劇集做準備
    這兩年的時間裡,鋼鐵俠到底經歷了什麼?這些經歷為什麼被說成最重要的事情?下面我們來簡單分享一波。鋼鐵俠MK50戰甲的幕後故事在《復聯3》中,鋼鐵俠直接展示了最強大的納米戰甲MK50。基於這款納米戰甲,我們拆解出了3個問題:方舟反應堆、絕境病毒、納米材料。方舟反應堆在《鋼鐵俠3》中,鋼鐵俠不需要再藉助方舟反應堆來阻止子彈碎片進入自己的心臟,所以捨棄了曾經的方舟反應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