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能緩解全球變暖?每年相當於20億棵樹的貢獻!拯救鯨魚吧

2020-12-22 洋子話科學

地球的生態系統對於人類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在人類發展的這幾百萬年的時間中,人類對於地球的生態環境卻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在原始社會時期,人類就對於野生動物大肆捕殺,如今很多生物也已經成為了瀕臨滅絕的物種。

人類大肆捕殺野生動物,對地球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因為每個物種在地球的食物鏈上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並且地球食物鏈是一環扣一環的,但凡有一個物種滅絕,那麼必然會導致生物食物鏈的缺失,從而會引發其他的問題,最終會導致地球生態系統的紊亂。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發展下,地球的生態環境已經差到連人類都難以控制的地步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的不斷惡化,地球的冰川正在加速融化,同時海平面也在不斷上升,而這一切都讓人類束手無策。

後來科學家在對氣候進行研究的時候,卻發現鯨魚或可以緩解全球氣候變暖,這是怎麼回事呢?科學家發現鯨魚可以穩定碳排放,從而穩定地球的生態環境。有關數據顯示,一棵樹每年吸收約22kg的二氧化碳,而一頭鯨魚平均能從空氣中消除33噸的二氧化碳!

另外科學家還發現,鯨魚的排洩物中富含很多海洋浮遊植物的養料,它們可以通過光合作用來消耗二氧化碳,從而來釋放氧氣,有科學報告指出地球有大約50%以上的氧氣都是來源於海洋的微生物。

有科學家在進行研究,並進行數據統計顯示,浮遊植物可捕獲約370億噸二氧化碳,相當於1.7萬億棵樹,而鯨魚每年可捕獲17億噸二氧化碳量,相當於20億棵樹的貢獻!可見鯨魚對於地球的生態環境系統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它所處的位置也是最重要的一環。

但是鯨魚在人類的大肆捕殺以及環境破壞下,鯨魚的種類、數量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很多鯨魚甚至已經面臨了瀕臨滅絕的情況,很多人為了利益,對鯨魚痛下殺手,使海洋的生態環境也受到了很大的破壞。

如今科學家已經明確表示了鯨魚對於地球的重要性,人類就不要再對鯨魚大肆捕殺了,而如今人類對鯨魚最好的拯救就是放手。人類若想要有更長遠的發展,我們必須要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同時也要保護好地球上的生物。人與自然必須和諧共處,否則人類最終只是自食惡果,那麼大家對於這件事情還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裡留言哦。

相關焦點

  • 日本人無視警告,每年都會獵殺大量鯨魚,背後真實目的令人警惕
    隨著全球氣候在不斷的變暖,冰山開始融化,海平面在上升,種種跡象表明地球上的生態環境已經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而這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現在到處都在提倡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其中也包括對海洋生物的保護。
  • 鯨魚擱淺與太陽風暴之間的神秘聯繫
    圖源:公共領域這不是第一批不幸被困在北海、無法返回大海的鯨魚。幾個世紀以來,人們已有很多關於鯨魚在這些海岸擱淺的記錄。這種事並不是每年都發生,或者至多有一頭鯨魚落單的情況,但在1577年、1723年、1762年(這幾年發現的死鯨超過二十頭),以及1994年都發生了規模巨大的擱淺。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裡,這些大規模死亡的原因一直是個謎。
  • 日本人每年捕殺那麼多鯨魚,又不怎麼吃?那麼他們的目的是什麼?
    近百年來,全球天災越來越多,幾乎每個國家都會遭受一些天災的影響,這也促使很多國家開始重視環境保護,不敢再過度開發和破壞自然了。不過雖然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在不斷加強,但也有一些國家卻依然在大肆破壞自然,比如日本殘忍的捕鯨行為就深受眾多國家的譴責,可即便如此,日本依然毫不悔改,反而大肆捕殺鯨魚,那麼為何日本要這麼做呢?
  • 拯救魯拉——寂寞可以殺死一條鯨魚.
    前兩天熙大大看了一部關於小鯨魚的紀錄片電影——《拯救魯拉》,感觸頗深。想跟你們分享。這是一部與一般拯救野生動物截然不同的影片。瀕臨危機的魯拉並不是它族群的典型代表。魯拉自小便和它的同族們失散了,因而它的行為舉止並不是典型的殺人鯨行為。它孤獨的在加拿大北部海域中長大,唯一的伴侶是經常在這片海域出沒的漁民和遊客。
  • 為什麼鯨魚會集體擱淺?是集體自殺還是鯨魚的「交通事故」?
    紐西蘭黃金海灣一帶曾經接連發生鯨魚集體擱淺事件,上百隻鯨魚躺在沙灘上奄奄一息,保育人員在協助它們重返大海的同時,也加緊腳步研究鯨魚集體擱淺的原因。豎八地躺著一隻只擱淺的領航鯨,畫面令人心驚。當地民眾表示沒看過這麼大規模的鯨魚集體擱淺事件。
  • 榮登"全球教育科技創新TOP50" 鯨魚外教培優穩居在線少兒英語頭部...
    近日,由億歐主辦的極具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科技創新主題峰會,世界創新者年會(WIM2020)在京隆重舉行,並在會上發布了2020全球創新系列榜單。  經過行業專家的深度研究和多輪激烈評選,鯨魚外教培優憑藉原版「培優」的差異化定位、優異的教學效果及令人矚目的發展速度,榮登2020年度「全球教育科技創新TOP50」,是在線少兒英語小班課唯一入榜機構,穩居在線少兒英語頭部品牌
  • 實地錄音先驅—Roger Payne和《鯨魚之歌》
    Payne領導了許多在世界海洋中研究鯨魚、它們的遷徙、文化和發聲的探險隊,研究鯨魚、它們的遷徙、文化和發聲的探險活動。Payne也是第一個提出長鬚鯨和藍鯨可以通過聲音跨越整個大洋進行交流的人,這一理論後來得到了證實。Roger Payne在20世紀中葉,鯨魚的數量正在減少。每年有超過5萬頭鯨魚被商業捕鯨者殺死。
  • 全球4個適合觀鯨的地點,別去浪漫的土耳其,一起看鯨魚甩尾巴吧
    全球4個適合觀鯨的地點,別去浪漫的土耳其,一起看鯨魚甩尾巴吧嗨,大家,這裡是最美麗風景線,今兒不帶你們觀山看水,今兒打算帶著你們去觀鯨!是的,一想到在你忙的不行的時候,就像是現在,你在閱讀我的文章,但是突然怔住一想,在這個時候世界的另一邊,正有一頭鯨魚躍出水面。心情真的是好的不得了。關於鯨魚我們都是覺得它們是個無比溫柔沉穩的存在,還是在星野道夫的《在漫長的旅途中》,描寫過關於座頭鯨躍出海面的那一瞬:「突然間,鯨魚飛了起來,像是電影場面慢放一般,全身在空中舞動,隨即又讓地心引力將它龐大的身軀拉回海面。
  • 上百頭鯨魚在斯裡蘭卡擱淺引關注!為什麼鯨魚一旦在海邊擱淺 就很...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上百頭鯨魚在斯裡蘭卡擱淺引關注!為什麼鯨魚一旦在海邊擱淺 就很難再救回來了? 上百頭鯨魚在斯裡蘭卡擱淺什麼原因造成的? 當地時間11月2日,大約100頭巨頭鯨被衝到斯裡蘭卡科倫坡附近的海灘上,這是當地歷史上最大的鯨魚擱淺事件。
  • 鯨魚可以吃嗎?為什麼中國人不吃鯨魚?
    說到吃貨其實大家都知道的這些人啊幾乎就是看到吃的就走不動路了,給人的感覺就是只要能吃的吃貨們都愛吃,最近小編有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日本人吃鯨魚是比較常見的,但是中國人好像不怎麼吃鯨魚,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具體是什麼情況吧!
  • 都說鯨魚很大,我就想去斯裡蘭卡看看鯨魚到底有多大
    不管是從電影裡面看到的還是在圖片上看到的,今年我們就去斯裡蘭卡看看鯨魚到底有多大;斯裡蘭卡一年中的任何時候都是觀鯨時期,所以這裡的旅行社也是常年有組織,不過在每年的11月-次年的4月和6-9月是最容易看到的鯨魚的,如果在考慮到天氣原因,也就是雨季的因素,那麼每年也就只有3-4月最適合了。
  • 鯨魚的生存環境受到威脅,研究員感到擔憂,未來人類或看不到鯨魚
    鯨魚的生存環境受到威脅,研究員感到擔憂,未來人類或看不到鯨魚前段時間,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的一支研究團隊在《科學》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關於南海地區鯨類動物生存狀況的研究論文。那麼南海地區的鯨魚們如今情況如何?為什麼它們的種群數量會不斷減少?南海的鯨魚們如今情況如何?中科院深海研究所的研究團隊於2019年就開始在南海地區對鯨類動物進行科考活動,根據研究論文的敘述,該研究團隊發現了不少鯨類群體,其中包括了抹香鯨和喙鯨。有研究人員表示,這是中國首次在南海地區發現大量的鯨類群體,同時這也是國際歷史上的第一次。
  • 俄「鯨魚監獄」首批鯨魚已送至放歸點,包括2隻虎鯨6隻白鯨
    俄羅斯海洋漁業與海洋學科學研究所太平洋分所6月20日表示,俄濱海邊疆區「鯨魚監獄」首批虎鯨、白鯨已被送至鄂霍次克海附近的放歸點。
  • 「大鯨魚」化身「小鯨魚」,讓全國的小觀眾們都能看好劇
    被孩子們親切地喚為「大鯨魚」的上海兒童藝術劇場,將於2020年圍繞「經典、創意、快樂」推出40個主辦演出節目,在持續提供優質演出的同時,進一步拓展《寶貝,來看戲》《寶貝愛中華》等優質美育品牌。與此同時,「大鯨魚」還「化身」許多「小鯨魚」,輻射全國的「小鯨魚計劃」將把劇場運營理念與優質作品,帶向全國,服務更多的小觀眾。圖說:上海兒童藝術劇場將把優質作品帶給更多小觀眾 官方圖繼2016年推出《寶貝,來看戲》公益品牌,經過四年嘗試,「大鯨魚」已與全國十多家院團合作,引進京劇、川劇、崑曲、評彈等14個劇種,上演57臺演出,收穫一大批鐵桿小粉絲。
  • 難怪滿世界捕殺鯨魚,背後的圖謀果然不小
    即便如此,日本依舊執著的不肯放棄這個產業,此前日本還打著科研的旗號去南極海域大量捕撈鯨魚,最後在澳大利亞的幹預下,日本承認再也不在南極海域進行這樣的活動了。但是日本的捕鯨業在其他海域依舊猖獗,即使每年都會有國家和組織譴責這一行為,日本仍舊我行我素。有人分析,日本捕撈鯨魚的目的已經不只是單純的為了吃鯨魚肉,那麼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難怪滿世界捕殺鯨魚,背後的圖謀果然不小。
  • 你聽說過這隻最孤獨的鯨魚嗎?
    但是我們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孤獨者,在海洋深處生存著一隻孤獨的鯨魚,它也被稱為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這隻鯨魚的名字叫Alice,它在1989年被美國海軍設立的水底探測器捕捉到了它獨特的聲音,之後每年都會被美國海軍的聲納系統探測到。鯨魚是群居動物,它們的通過收縮鼻腔使空氣振動發出的聲音來交流。
  • 全球最大屠宰場:一共奪走17萬頭鯨魚和百萬隻海豹的性命
    毫不誇張的說,南喬治亞島是「全球最大的屠宰點」,一共奪走超過17萬頭鯨魚和百萬隻海豹的性命。按照柯本氣候分類,總面積3528平方公裡的南喬治亞群島屬極地苔原氣候,每年雪季可長達9個月,因而島上沒有樹木也沒有永居人口。
  • 這裡每年獵殺數百頭鯨魚,當地居民表示:歡迎來旅遊參觀
    說到捕獵鯨魚,大家都會想到日本,其實加拿大、北歐、冰島、美國阿拉斯加,都有捕鯨的傳統存在。尤其每年夏天狩獵季,住在法羅群島的居民都要殺掉800~1000多頭鯨魚和海豚。雖然很多動物組織對此表示抗議,但當地人對此不以為然,因為這是他們生存的方式。
  • 丹麥法羅群島屠殺鯨魚海豚 血染海灣場面讓人痛心
    據《太陽報》7月20日報導,一年一度的捕殺鯨魚和海豚的活動正在丹麥的法羅群島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他們有可能禁止我們守護者協會的成員進入法羅群島水域,不過每年都有志願者前往那裡記錄海豚和領航鯨被屠殺的過程。」
  • 人被鯨魚吞下還能活嗎?唯一從鯨魚口中脫險的男子,是怎麼做的?
    藍鯨的食量也是非常大的,每天將要吃掉1萬斤的食物,相當於一天要吃掉67個人。有人曾經提出過這樣的問題,如果人類再碰到鯨魚這樣的龐然大物時,不幸被它吃了下去,那還有機會能夠逃生嗎?答案基本是肯定的,如果人類真的不幸被鯨魚吞掉了,那麼等待我們的就只有一個結局,那就是死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