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董朝朝 視頻:董爸
很久以前,紫馬嶺公園也曾經有過動物園,在北門附近,需要10塊錢的門票。印象中我去過一回,好象都是一些黑乎乎的屋子,場地很小,動物也很少,體驗感不佳。近兩年動物園搬去了西門附近(就是原來嚶鳴谷的所在地),並進行了擴大升級,在2018年重新開放。
去年三八婦女節,女士免費,我好奇地跑去遊了一圈,發覺比我想像中好太多,只可惜那天是個陰天,逛著逛著還下雨了,下午5點天就黑了,有些地方還沒遊完就不得不回家了,所以心裡一直留著遺憾,想著有機會要再去一次。
今年父親節,上午帶老爸在紫馬嶺看了荷花展,下午尋思著不如帶他去逛動物園(人生就是這樣,總有角色轉換的時候:小時候都是父親帶著我去遊玩,現在輪到我帶他去遊玩了)。
在門口買票是30元一張(提前一天在美團訂購可以25元一張),兒童半票,65歲以上老人憑身份證免費。▼
因為來過一次,我已經比較熟悉這裡面的參觀路徑了。地圖大致如下▼
首先,進門往右拐,是東北虎、非洲獅區域,二者之間隔著圍欄。
2019年我來的時候,這裡有一隻大老虎,身形消瘦,一直不停地在裡面踱著步,一圈又一圈,每一圈都是相同的軌跡,焦慮寫在它的臉上。而今年這裡已經換成了一隻小老虎,不知以前的大老虎去了哪裡▼
隔壁有兩隻非洲獅,一直在睡覺,後來他們醒了,不停地長嘯,聲音大到讓人隔著玻璃都害怕,感覺它隨時有可能會衝破玻璃跑出來(趁它們睡覺的時候我才敢拍,它大吼的時候我早跑遠了.....)▼
往右邊前行是猴館,其實是座玻璃房罩著的假山,大大小小有10多隻猴子。那些猴子在山上的輪胎圈上蕩來蕩去,曬太陽,捉蝨子,追逐嘻戲,不斷有遊客投餵食物,它們似乎已經樂不思蜀了......▼
長頸鹿園裡有三隻長頸鹿,兩大一小,不知是不是一家子。在這裡可以花20塊錢買一堆柳樹枝餵鹿▼
一位媽媽帶著兩個小孩來餵鹿,小朋友可開心了▼
據資料介紹:每隻鹿每天要吃50-60公斤樹葉,光這三隻鹿每天就要吃差不多300斤樹葉,真是名符其實的吃貨!長頸鹿一胎只生1仔,孕期15個月,壽命20-25年。如果將它的壽命換算成人的80-100歲的話,那它懷孕差不多要用5年,頓時覺得生只小鹿仔也是真心不容易。
離開長頸鹿區後,有一條小斜坡通往後山,沿路有些壁畫,畫的有鳳凰花、臘腸樹、紫藤之類的,都是些本地的景觀樹,滿滿的南粵風情,特別接地氣▼
沿路一些人造的樹、假山,看著和真的差不多,豪不違和。記得我第一次來的時候,一直感嘆這個區域設計得不錯,可比我記憶中那個破動物園要強太多了▼
進入這道門,便是草食部落▼
裡面都是些比較常見的草食動物:袋鼠,梅花鹿,鴕鳥,山羊,兔子,斑馬,羊駝,小香豬......慶幸羊駝沒對我們吐口水,卻沒想到一頭梅花鹿屁股一撅,就開始拉尿了,噢,猝不及防地辣眼睛......▼
斑馬斑馬,你不要睡著啦,再給我看看你受傷的尾巴.....▼
萌死人不償命的羊駝,一路追著人要吃的▼
再往下走便是海獅廣場,這裡每天有四場海獅表演,逢周末會有加演。
去年來的時候,整個劇場都爆滿了,今年入座率大概只有三分之一不到▼
小動物園雖然動物不多,表演不多,但確實也有它的優勢:不用排隊不用到處擠便可以近距離看表演,要是換作其它大動物園,排隊都排夠嗆。▼
如果你已經去過很多著名的大動物園,相信這裡的表演很難會引起你的驚喜,但是且不論表演的內容是否豐富,我卻覺得只要往那裡那麼一坐,莫名就還挺開心的,表演什麼的倒是其次,重要的是氛圍▼
當天表演的時候,天突然就黑下來了,我沒心沒肺地對我爸說:咦,天這麼黑呀,可能馬上要下雨了!......然而人家並沒下雨,很快大太陽又出來了。事後我才知道原來當時正好有日偏食發生,而我因為沒有提前看預告,竟然後知後覺地錯過了。
除了海獅表演,動物園裡還有鸚鵡表演,鸚鵡表演在海獅表演完大約半小時後開始,不過要走到東邊的歡樂劇場去看,為了不錯過表演,我們跨過了爬蟲地帶、狐猴館、散養鳥類,直接去了歡樂劇場看表演。
我們去的時候節目還沒開始,一眾表演者已經開始候場了▼
表演內容有鸚鵡升國旗、玩滑板、投籃、打水、學人說話等等,具體內容就不劇透了,要自己去看才有意思哈。
看完鸚鵡表演,我們又折回頭去逛那些一路錯過的園區。
海獅劇場旁邊有爬蟲地帶(蛇類、各種蜥蜴)、鱷魚館(鱷魚及鱷龜),這兩類動物我都不太喜歡,放幾張圖略過▼
爬蟲地帶的對面是狐猴谷。場地還蠻大,目前裡面的狐猴不多,估計會逐步增加▼
狐猴是最原始的猴子,它的身體形狀、手腳構造雖然像猴子,但是它的嘴臉,卻是又像狐狸又像狗。我當天看到的是環尾狐猴:背部呈灰褐色,長長的尾巴有黑白環紋,垂下來可漂亮了,可惜它很傲嬌,總是用個背對著我......▼
沿路也分布有幾種有趣的猴種。
黑帽懸猴,是南美洲分布極廣的靈長類。它們的頭頂長著一塊濃密的黑色毛髮,看上去似帶著一頂黑色的帽子,名字由此而來。▼
松鼠猴:又小巧,顏值又高,特別可愛,可惜它總是上躥下跳的,完全拍不到清楚的照片
▼
一眾圈養的鳥類和動物:白鸛、黑鳶、巨嘴鳥、小巨嘴鳥、白腹錦雞、紅腹錦雞以及各種鸚鵡 ;還有浣熊、豪豬,可能躲進籠舍了,居然沒看著。
小熊貓館裡,一隻小熊貓正躺著,滿地散落的竹子是它的口糧。吃完睡,睡完吃,過著看似令人羨慕的日子。小熊貓和大熊貓一樣喜歡吃箭竹的竹筍、嫩枝和竹葉,而且它特別愛清潔,在固定地點排便,吃完東西還會把嘴邊舔乾淨▼
而熊大廣場旁邊的黑熊和棕熊就沒那麼好的待遇了,他們體型巨大,場地卻比小熊貓館小很多。熊可能精力比較旺盛,沒事就推桶子、相互打架玩,真是幾個憨憨。▼
從歡樂劇場背後過去有一條小路,通往火烈鳥島,去年來的時候這裡的火烈鳥還沒入駐,今年終於看到傳說中的火烈鳥了,然而有點小失望的是,這些鳥兒的顏色幾乎接近白色,與我想像中炫目的紅色相比差距可太大了。而且它們看起來蠢蠢的,一直把脖子整個埋在池子裡找魚,和它高冷的外形一點也不匹配。▼
火烈鳥也叫紅鸛,其實它幼年時羽毛本來是白色的,為什麼成年後卻變成了紅色呢?這與它的食物有著極大的關係。火烈鳥主要以藻類和甲殼類等浮遊生物為食,這些生物都含有豐富的蝦青素,當火烈鳥把它們吃下去後,肝臟中的酶將蝦青素分解成粉紅色和橘色的色素微粒,並儲存到其羽毛、嘴巴和腿上,火烈鳥便也完成了給自己上色的過程。
當火烈鳥換羽的時候或是食物中缺少蝦青素時,身上的顏色便會逐漸變淡,甚至褪回白色。而在繁殖期,雄性火烈鳥會大量食用紅藻大蝦一類的食物,讓自己變得更紅,從而獲得異性的青睞。所以我覺得是時候要給它們多吃點紅藻和大蝦了,不然分分鐘找不著對象呢。
離火烈鳥島不遠處有百鳥苑,這裡是一塊很大的區域加了天網而成,裡面的鳥類差不多算是散養了,目測大概有三四十種鳥類,其中數量最多的是孔雀和鴿子▼
孔雀其實算是比較常見的鳥類了,很多小公園或農莊都有養,但因為基本都是圈養,沒什麼靈氣,而百鳥苑的孔雀全是散養,大大小小至少有四五十隻,它們喜歡棲息在高高的巖石或樹枝上,居然讓人有一種「鳳凰于飛」的感覺,頓時讓我心生感嘆:原來當孔雀獲得更高程度的自由之後,會顯得更從容,氣質更優雅。
小池塘裡有丹頂鶴,人不能離得太近,它會啄人▼
白鷳,不留意很容易當成白腹錦雞,而且它有時也被叫做銀雞,和白腹錦雞的別名是一樣的▼
百鳥苑裡有一條空中觀鳥走廊,大大小小的鳥類有幾十種 ,在裡面散步,隨時都會有一隻鳥在你附近飛來飛去......
我的鏡頭沒加偏振鏡,拍這只不知道什麼鳥的時候逆光剛好出現了光斑,反而挺有意境的▼
突然旁邊的樹上跑來只小松鼠,嚇得地上的一隻老鼠抱頭鼠竄......▼
從百鳥苑出來,來到動物園最後一個觀賞點:猛獸山莊▼
本區域的動物主要有華南虎、白虎、金錢豹、虎獅獸、狼。不知是因為天氣熱,還是因為天天好吃好喝的,猛獸們大都懶洋洋躺著,看上去基本都廢了武功了▼
虎獅獸。我記得以前在哪裡看過獅虎獸,這二者有什麼區別呢?
獅虎獸是雄獅和雌虎雜交的後代,像虎又像獅,身體有虎紋,體型巨大。
虎獅獸是雄虎和雌獅雜交的後代,頭部像老虎,有獅一樣的鬃毛。
獅虎獸體型比虎獅獸大1.5至2倍,虎獅獸卻比獅虎獸更兇猛。但二者壽命都較短,且高度不育。所以這種人工雜交,對動物來說其實很殘忍。
這頭虎獅獸確實很兇猛,它的吼聲響徹整個山莊,怪嚇人的
整個動物園逛下來,大概要2-3個小時。園子雖然不大,環境卻很整潔乾淨,可以慢慢逛,有足夠的時間靜靜觀察每一種動物。其中我最喜歡的地方是百鳥苑,在那裡,人與動物不用隔著籠子也可以近距離接觸的感覺真好,在那一刻,感覺自己不是在動物園,而是來到了真正的大自然,與小動物們和平共處,於是你便覺得自己也成了一個孩子,可以笑得沒心沒肺,毫無雜念。
在這次遊園過程中,老爸全程都在認真拍小視頻,他說:那些動物的有趣之處,照片怎麼看得出來呢,只有拍視頻才能體現呀。
他說這話的時候,認真地像個孩子。你看,走近大自然,人們會活得更純粹一點。
最後奉上老爸拍的小視頻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