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套路的警匪劇,榮獲國際艾美獎!

2020-11-18 騰訊網

警匪犯罪類的電視劇,一直算是全球電視劇裡最普及的一種類型,

美劇有經典的《24小時》、以及史蒂芬金經典的「警探系列」;

英劇有灰色犯罪和優雅腔調並存的《榮耀之女》、《貼身保鏢》,

德國有冷峻嚴謹的《德國83年》,

我們國產的警匪題材也有優質網劇《白夜追兇》與《無證之罪》。

警匪犯罪題材因為其緊張、刺激的劇情,還有在逃殺追捕中人性正邪的展現,

整個劇集的代入感與可觀性很高,往往有警察破案、追捕極高智商的罪犯,

或者亦正亦邪、讓人愛又讓人恨的反派的高光時刻……

對於這樣的經典類型題材,玩出新意才是在優勝劣汰的電視圈常存的實力,

比如2014年HBO一部打破美劇流水線生產的警匪偵探劇《真探》,

一集50分鐘的劇情有30分鐘都是人物旁白與心理刻畫,而對立又和諧的莫測的拍檔關係與案情懸念構成了雙重推理。

灰色塵埃質感的高級畫面,雙雄對決又相輔相成散發出的人物弧光,

使得這部劇不同於往常的警匪劇:克制、嚴謹、留白、冷峻!

至今在imbd都保持著9.0的高分評價。

而2017國產的《白夜追兇》在緊張的警匪劇情外,還加入了雙胞胎身份錯位的懸念,

使得本劇成為了近年來國產劇一個難得的高峰。

而像美劇《傑克萊恩》那樣「大男主」的美式英雄主義式警匪劇,

其實,已經較難吸引住現代口味的觀眾一口氣追下整個系列的連續劇,

倒是英劇、國產劇裡常有新意十足又風格特殊的劇在這些年層出不窮,

比如基於世界名著、復古優雅又充滿英式幽默的《神探夏洛克》系列,比如國產裡「一文一武」的《白夜追兇》和《無證之罪》。

看厭了美式警匪的英雄主義,和正邪對峙;又對警匪題材情有獨鍾,怎麼辦?

紅顏秀影今天就要為大家介紹一部法國警匪劇,

雖是2009年的劇集,卻有著非常超前的設定和內涵,打破了警察與惡徒之間的界限,

當警察變成惡,,法國人民還能放心嗎?

它就是《法外之徒》。

艾迪、提昂、沃爾特和羅西安四人本是巴黎上塞納省地區的警察,

他們的好友兼上司,在一起案子中無辜受冤枉、飲彈自殺、崩潰而死,

這也徹底改變了他們有些數十年如一日、頹廢重複的警察生活,

對警局的失望和為了還夥伴一個清白,他們不惜違反法律進行各種活動與調查,從而走上了灰色執法的道路,遊走在法律與正義的邊緣,

他們因為暴力執法、威逼利誘的方式,終究和他們厭惡的惡徒們難分伯仲,

在這一過程,有偶遇的案件,又有更多關於警局幕後黑手與犯罪組織的真相……

該劇曾獲得第40屆國際艾美獎最佳劇情獎(是的,就是現在美劇界的最高獎項);

前三季播出在法國創下平均20%的高收視率,

警察團隊,五位成員、能文能武、有男有女共同執法斷案,行走在槍口刀尖上,遊走在法律與正義的邊緣的故事,聽起來似乎並不那麼新穎,

但紅顏秀影為大家推薦這部《法外之徒》卻有兩個理由:

一是因為它「大膽」,二是因為它「超前」。

縱觀這麼多年的警匪劇集,

雖然有很多灰色的警察形象,但總體還是為了正義和光明不得已而為之,

而《法外之徒》簡直大膽到了極致。五位警察主角團的定位已經遠超灰色執法,簡直比黑道惡徒還黑道惡徒的警察,

綁架、滅口、敲詐勒索、搶劫,無惡不作,正義與邪惡的界限模糊,

這樣生猛的寫實,其實完全開闊了警匪劇的局限性,

不同我們固有印象裡警察則是正義、罪犯則是邪惡,呆滯刻板的二元對立的印象;

罪犯也可能會有不能言說的苦衷和難以脫身的無奈;而警察並非只靠正義和神槍技術就能挽救世界。

就好像前年陳小春的《反黑》裡警察雖然開槍救了人,卻被警長訓斥;

如果這一槍開錯、就將是萬劫不復,毀掉的是可能是一個生命,更是整個警察局的信譽。媒體、幫派、警局、宗教之間的關係是相互對立又在對立中因為互相的利益而共存的;所謂的完全對立,一網打盡,以及黑白分明的關係,只有較為稚嫩的超英劇、非寫實警匪劇裡才有呈現。

也難怪老教父會說:

「不要痛恨你的敵人,這會讓你失去判斷力。」

而在《法外之徒》裡則是這句話的升級版:

「不要痛恨你的敵人,在你向上爬的時候,對敵人好點;說不定你掉下來的時候,還會遇見他們。」

而誤解和傳言往往能夠將象徵著正義卻總是飽受爭議的警察甚至警局毀滅,

在《法外之徒》一開場,老警探對姦殺孕婦至死的強姦犯又打又罵,大膽將鏡頭機位和人物立場調換,竟然給我們營造出了一種錯覺:

犯人是受害者、警察是施刑人。

如同《狩獵》裡那種錯位卻緩緩就發展最後萬劫不復的誤解,

老警探竟然被警局從上到下認為是施暴者,罪犯瘋狂的哭喊控訴、警局一意孤行的誤解、媒體為了銷量的大肆宣傳,

好像能把白抹黑,一時之間,絕望的警探飲彈自殺,

於是剩下的四位警察為了為警探洗清冤屈,不得已走在了灰色邊緣,綁架犯人、為了逼出真相,結果錯手打死了罪犯……

這是錯誤的開始,也是劇集的開始。

如此大膽的設定,完全顛覆了警匪劇裡各種不同人物對應的身份,

當一個無心之失成為劇集的開端,各種顛覆我們的觀影經驗和對警察行業、匪徒印象的描寫就接踵而來,

比如警察也會為了自己的不在場證明召喚情人為自己作證,

比如家庭和工作壓力雙大的警察也會走上賭博的道路,

劇裡窮兇惡極的黑道老大,對自己的妻子竟然也有千般柔情,

大膽的設定和各種顛覆我們觀影與日常經驗的情節,

使得《法外之徒》的緊張刺激抓眼超越了劇情吸引,而是一種全方面顛覆的狂歡。

《法外之徒》的超前在於,它不順從於觀眾或者遵循於套路,

第一集開場就讓主角團裡的核心人物飲彈自殺驚得觀眾不知道編劇要怎麼寫接下來的故事;

四人為了逼出真相順利帶走了罪犯卻失手爆頭了罪犯、既沒有證據也犯下罪行,功虧一簣,就連作為觀眾的我們也不禁想指責這般意氣用事的警探們;

第一季中段愛賭徒的光頭警長,竟然因為賭錢被罪犯關押,整整兩集下線,主角團分裂成三人;

做著風塵職業的女子卻是逮捕她的警官裡最勇敢剛烈的一位,以及最後一直和主角團作對的暗中觀察的女警官竟然在最後一秒倒戈來了一個360度的大反轉……

這些超前的、主角先死、主角下線、政協對換、反轉的劇情設定,在日後的美劇中甚至成為了一種「全新的套路」。

在《法外之徒》裡另一個超前之徒,則在於表面上血腥暴力,實則內裡對法國社會深刻的剖析。

法國和美國一樣是歷史悠久的移民國家,相對於美國電影、電視劇因為政治正確而產生的各種呆板的少數族裔的刻板印象。

《法外之徒》卻將移民的無奈、法國原住民內部分裂的態度展現的相當深刻。

印象很深的兩場戲是,一向衝動暴力的警官提奧,一面將槍枝抵在黑人移民上極其「政治不正確」的喊著「因為法國的監獄是給你這樣的人做的,這是一個偉大的國家!」

下一個鏡頭,為了營救一個移民的私生子,慌張的跑到垃圾桶裡救出小嬰兒,完全沒有了之前暴徒般的歧視和瘋狂。

只是對一個落難嬰兒的同情和緊張。人性的兩面性展露的無疑。也是法國人對移民態度的一個精細刻畫——趕走醜惡的、留下善美的。

後來的很多法國高分電影《預言者》以及去年奧提的《悲慘世界》都有這樣「不政治正確」卻真實的內涵。

《法外之徒》倒是法式血色浪漫的一次黑色寫照。

所有的浪漫和熱血裡,凝聚的都是現實的骨和肉;

你以為是守護正義光明的警察也會掉入泥坑,以為能從一個坑裡爬出來其實卻越陷越深,脫離尋常。

人沒有黑白兩面之分,人性也沒有單純的善與惡為交界,

職業也沒有決定的英雄或反派;沒有至善付出的好人,也沒有無緣無故想要毀滅一切的壞人;不要假裝你很單純。

相關焦點

  • 《鐵探》主創蘇萬聰、蘇嘉敏講述警匪劇如何「反套路」 |幕後學院
    觀眾們喜歡把《鐵探》和《使徒行者》對比,除了題材相近,兩部劇也確實是同根同脈。公開課致力於為大家傳遞影視乾貨的直播分享,作為港劇《鐵探》的導演蘇萬聰、蘇嘉敏,兩人從《鐵探》入手,共同解答了警匪題材該如何「反套路」的法則。
  • 林振宇作為評委受邀參加第45屆國際艾美獎
    45屆國際艾美獎頒獎儀式。在海內外組織創作了數十場國家級重大文藝晚會和文化演藝項目,曾榮獲美國休斯敦國際影視節鉑金獎等國際獎項。國際艾美獎艾美獎」於1948年創立,是美國電視界的最高獎項,與音樂葛萊美獎(Grammy)、 電影奧斯卡獎(Oscar)、戲劇託尼獎(Tony)並稱美國藝術四大獎項。
  • 那些年TVB警匪劇的經典套路,你了解幾個?
    很多愛看TVB電視劇的觀眾都知道,TVB的劇集都有那麼幾個套路,特別是警匪劇,可謂套路滿滿,下面讓我們看看TVB警匪劇的經典套路都有哪些吧!還有其他的套路,如:凡是破案或抓到嫌犯,上司就會請喝下午茶;吃飯或者上酒吧喝酒總能研究出新案情;每部劇出境的都是西九龍警署;重案組什麼大小案件都接
  • 《鐵探》的「反套路」是怎樣煉成的 | 公開課第十四期
    《鐵探》的質量上乘,因此,許多對警匪劇抱有期待的觀眾在評論中表示:「感覺回到了TVB的黃金年代!」  觀眾們喜歡把《鐵探》和《使徒行者》對比,除了題材相近,兩部劇也確實是同根同脈。公開課致力於為大家傳遞影視乾貨的直播分享,作為港劇《鐵探》的導演蘇萬聰、蘇嘉敏,兩人從《鐵探》入手,共同解答了警匪題材該如何「反套路」的法則。
  • 華策克頓再度承辦國際艾美獎評選活動 行業大咖齊聚上海
    這次評選活動是中國電視界與國際藝術界之間一次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動,也是繼去年國際艾美獎喜劇類別評選之後,國際艾美獎組委會再次批准華策集團克頓傳媒承辦國際艾美獎。今年華策克頓主要負責2017國際艾美獎「最佳女演員」(歐洲區)半決賽評選以及一系列相關國際交流活動,此舉深受海內外影視行業矚目。
  • 《反黑路人甲》首播,TVB的老味道,黑幫警匪劇,不忘有愛情
    該劇是典型的TVB黑幫警匪劇味道,喜歡這類港劇的觀眾估計可以大呼過癮,而已經看了幾十年這類港劇的觀眾,也可能會覺得劇情缺少新鮮感,矛盾衝突等等,也都是過分熟悉的。顯然,這是一部炒冷飯的香港黑幫警匪劇。不妨先說這部電視劇好的一面。雖然劇情是炒冷飯的,但是,編劇手法顯然是非常嫻熟的,哪些放鉤子、哪裡使絆子、哪裡圈觀眾、哪裡提節奏等等,都是被編劇做的遊刃有餘的。
  • 《反黑路人甲》首播,TVB的老味道,黑幫警匪劇,不忘有愛情
    該劇是典型的TVB黑幫警匪劇味道,喜歡這類港劇的觀眾估計可以大呼過癮,而已經看了幾十年這類港劇的觀眾,也可能會覺得劇情缺少新鮮感,矛盾衝突等等,也都是過分熟悉的。顯然,這是一部炒冷飯的香港黑幫警匪劇。這部《反黑路人甲》在首集劇情當中,便已經呈現了非常緊密有效的故事內容,劇情節奏也是有條不紊的。尤其在首集劇情的「開疆擴土」方面,能夠迅速通過幾個簡單但衝突明確的橋段,便樹立人設關係,並且釐清劇情當中的矛盾衝突雙方、乃至於多方。故事線索也簡單,黑幫大佬及其兩個兒子被殺,第三子要繼承父業,找真兇。
  • 喬丹紀錄片《最後之舞》榮獲艾美獎最佳紀錄片
    9月20日,艾美獎組委會官方宣布「籃球之神」麥可·喬丹的紀錄片《最後之舞》榮獲第72屆艾美獎創意藝術類「最佳紀錄片獎」。
  • 我國唯一一部斬獲國際艾美獎電影,道盡中國底層女性的悲苦
    2005年第33屆國際艾美獎頒獎前夕,中央電視臺和廣播電視交流協會才被吸納成為國際艾美獎的會員。也是這一年開始,中國可以報名參加國際艾美獎角逐。2005年至今,《為奴隸的母親》《賭場風雲》《火舞黃沙》《中國地》《甄嬛傳》《趙氏孤兒案》等13部中國影視劇,曾獲歷屆國際艾美獎提名。
  • 2017第69屆艾美獎獲獎名單公布
    榮獲第69屆艾美獎劇情類最佳劇集。伊莉莎白·莫斯榮獲劇情類最佳女主角伊莉莎白·莫斯,1982年7月24日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美國女演員。1990年,開始了表演事業,在電視電影《壞女孩》中出境。代表作品 《廣告狂人》、《謎湖之巔》、《地球女王》等。2017年,憑藉《使女的故事》榮獲第69屆艾美獎劇情類最佳女主角。
  • 周末看了香港警匪劇:原來我被TVB騙了20年…
    在這之中,司法界最受香港編劇們的青睞,警察這個職業拍到今天,已經不再是當初統一的「CID」,而是細化到了重案組、反黑組、掃黃組、緝毒組、鑑證科、衝鋒隊、飛虎隊、O記、交通組,外帶廉政公署、談判專家甚至行政後勤……我的天,基本上香港警察的每個部門都有專門的劇集,我們將這些劇集籠統成為「警匪劇」。
  • 張震倪妮主演《宸汐緣》入圍國際艾美獎
    11月23日,2020年第48屆國際艾美獎(InternationalEmmyAward)在紐約揭曉,由華策克頓劇酷傳播極美工作室出品並製作,張震、倪妮領銜主演的電視劇《宸汐緣》獲Telenovela(最佳電視連續劇)提名。
  • 本以為是爛片的《宸汐緣》,居然斬獲2020年國際艾美獎提名
    最近, 《宸汐緣》殺出重圍, 獲得2020年國際艾美獎提名,此次入圍11個獎項的44部作品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而《宸汐緣》是了唯一一部入選的中國電視劇。宸汐緣斬獲2020年國際艾美獎提名歷屆國際艾美獎的巨作,質量都是很不錯的
  • 吳秀波憑《趙氏孤兒》獲國際艾美獎最佳男演員提名
    近日,著名演員吳秀波(微博)受邀國際電視藝術與科學學院,赴美參加第42屆「國際艾美獎」盛典。
  • 國際艾美獎歐洲區最佳電視劇評審活動在杭州舉行
    8月26日,2020年(第48屆)國際艾美獎歐洲區最佳電視劇評審活動在中國(浙江)影視產業國際合作區正式拉開帷幕。該活動由中國浙江影視產業國際合作區與其他國家地區媒體機構一起承辦2020國際艾美獎半決賽,對來自德國、挪威、義大利等國家的6部電視劇進行了線上線下「雙渠道」評審,最終獲獎名單擬於9月20日在第72屆艾美獎線上頒獎典禮上公布。
  • 《曼達洛人》榮獲第72屆艾美獎7項大獎
    《曼達洛人》獲得第72屆艾美獎15項提名,最終榮獲其中7項大獎:
  • 《飛虎之雷霆極戰》:香港警匪劇的高光和桎梏
    如果說「身份雷同」是觀眾苛刻的話,那劇情經不起推敲就真說不過去了。直到現在,香港警匪劇中的主角們依然飽含滿腔熱血,懲奸除惡的熱情。90年代後,警匪劇進入鼎盛發展時期,並開始佔據大部分的黃金時段。1995年到1999年,TVB在5年時間內推出了四部《刑事偵緝檔案》和兩部《鑑證實錄》,成為港式警匪劇不可逾越的兩大裡程碑,足見這一時期警匪劇的發展速度。
  • 《機動部隊》的輿論撕裂,港式警匪劇的豐富與荒涼
    但也不得不正視的是,這種經典套路下的「原汁原味」,反而成了一種不合時宜的粗淺挖掘。當《機動部隊》的主角高家聲臥底數年,終於把老大繩之以法重返警局,轉身卻又因為他的特殊身份,引發警隊內部的猜忌,大概沒有人不熟悉這個套路。「現在合拍港劇真是各種換湯不換藥,飛虎不飛虎,PTU不PTU,全是幾百年不變的臥底、陰謀,你們就覺得內地人喜歡看?」豆瓣熱評中,一位網友一陣見血。
  • 英劇走紅橫掃國際艾美獎 美劇採取「拿來主義」
    在此前落幕的國際艾美獎上,英劇成為年度最大贏家,在中國網民圍著美劇團團轉時,美國觀眾已將視線移至別樹一幟的英劇身上。這些集古典優雅和荒誕誇張於一身的英劇比美劇更加「重口味」,讓人慾罷不能。  橫掃國際艾美獎  不久前,在第39屆國際艾美獎上,英國電視劇斬獲了包括最佳男女主角在內的五項獎項,成為最大贏家。
  • 張震、倪妮獲肯定,主演的電視劇《宸汐緣》入圍國際艾美獎
    9月25日,電視劇《宸汐緣》的官方微博發布了一條消息,該消息稱,「《宸汐緣》於近日獲得了2020年國際艾美獎最佳電視連續劇的提名,此次入圍11個獎項的44部作品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非常榮幸《宸汐緣》作為了唯一一部入選的中國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