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家裡蹲,但是還是有不少人意外骨折,調皮的「神獸」、「骨脆脆」的老人,一不小心摔一跤,就骨折了。
因為疫情影響,有的是醫院暫時無法進行手術,有的是患者擔心在醫院發生感染,還有人信奉「拖字訣」,打算靠時間魔法讓斷裂的骨骼癒合。
那麼,扛到最後,這些骨折,都長好了嗎?
後疫情時代,武漢市第四醫院迎來了陳舊性骨折的「井噴」,從手到腳,都有陳舊性骨折患者前來就診,有的畸形癒合,有的不癒合,均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受罪不說,陳舊性骨折手術後恢復效果也會比新鮮骨折稍差。而如果不處理,還會導致更多後遺症。
礄口的張爹爹過年時在家打掃衛生,意外從高處跌下,右腳跟骨骨折了。因為疫情影響,張爹爹無法及時進行手術,在門診進行固定後,醫生叮囑他疫情過後及時就診。但是疫情緩解後。張爹爹覺得傷處不痛不腫,以為骨折已經「治好了」。哪想腳一沾地,腳跟就疼痛難忍。
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骨折的跟骨已經畸形癒合,長歪變形了。而且因為長期臥床,張爹爹還出現了肌肉萎縮和骨質疏鬆。張爹爹不是孤例,據足踝外科二病區方真華主任介紹,最近一段時間該院足踝外科已經有十幾例患者。
踝關節骨折多為嚴重扭傷或者暴力傷害引起,而跟骨骨折常見於高處墜落足跟著地。這兩種骨折均涉及關節損傷。
臨床上部分骨折確實可以通過打石膏固定等保守方式癒合。但踝關節、跟骨骨折等關節內骨折移位,即使進行了石膏固定,骨折癒合也會留下畸形,引發創傷性關節炎,導致長期疼痛跛行。
而且單純的石膏固定,肌肉和關節長期不活動,還會引發關節僵硬、肌肉萎縮、下肢血栓等問題。
一例踝關節陳舊性骨折影像圖
上肢骨折拖成陳舊性骨折的也有幾十例,有部分人在門診就進行了處理,還有患者則需要住院進行手術。
四醫院手外科一任東主任介紹,大部分患者都是因為騎電動車、走路不穩等原因摔倒,導致了橈骨遠端或者肱骨骨折。1、2月份骨折後,有人在門診進行了簡單處理,「藝高人膽大」的患者甚至自己包紮,用紙板一綁就完事。
但是幾個月過去,大部分都畸形癒合了。還有一位肱骨骨折患者因為沒有固定好,骨折斷裂處可以活動,壓根沒有癒合,形成了「假關節」。
臨床觀察發現,老年骨折患者「拖」的心理更嚴重。
尤其是隨著時間發展,骨折處不再疼痛,大多數人會以為已經好轉。然而事與願違,不痛不代表已經痊癒。剛骨折時可能疼痛腫脹,時間長了,尖銳的骨茬磨「圓潤」,疼痛也就不明顯。但是兩截斷骨不能合攏,就形成一個假關節,肢體功能就喪失了。即使骨折癒合,也可能長歪變形,留下嚴重後遺症。
79歲的張婆婆最近也是「忍無可忍」才來就醫。一月底,米婆婆洗菜時腰疼發作,疼的摔坐在地上。
因為當時疫情嚴重,家人也沒敢送老人就醫,以為休息就能患者。躺了幾個月,婆婆仍然疼的下不來床。家人勸她就醫,但婆婆擔心醫院不安全,一直忍著。直到最近「忍無可忍」,米婆婆被抬到四醫院一檢查:老人胸椎陳舊性骨折合併骨不連,同時還有繼發性胸腰段後凸畸形。
脊柱二.骨腫瘤科的劉偉軍主任表示,像米婆婆這樣的患者不少。尤其是受疫情影響,很多胸腰椎骨質疏鬆壓縮性骨折的患者沒有及時來醫院治療,或者採取了不正確的保守治療方式,導致最近一段時間來醫院就診的骨不連老年患者比較多。他們往往都是年紀大,身體情況相對差,骨質疏鬆嚴重,骨折不癒合並常常伴有後凸畸形,腰背疼非常明顯,影響生活質量。
其實老年人因為骨質疏鬆,容易發生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百分之九十的患者保守治療可以取得比較好的癒合效果,但仍舊有百分之十的患者會出現骨折癒合不良,骨不連的情況。這時候就需要進行微創的手術治療,比如骨水泥注射等。但如果「拖」成了陳舊性骨折併骨不連,治療方式就會複雜很多,微創手術常不足以解決問題。
至於家有「神獸」受傷,家人更是提心弔膽,小孩子活潑好動,家裡雖小,也不妨礙娃兒上躥下跳。一不小心骨折了,家長們憂心忡忡:會影響發育嗎?會影響寫字嗎?
4月份以來,小兒骨科已經收治5位陳舊性骨折的小患者。因為小朋友很容易形成骨痂,如果沒有固定到位,就會畸形癒合,肉眼都能看到皮膚下的骨折異常凸起。
2歲不到的峰峰(化名)左前臂2月初摔骨折。疫情最嚴重的時期,無法進行手術。四醫院一恢復正常,家長馬上帶著峰峰來醫院。此時峰峰的尺橈骨已經「長成了角」,原本應該直直的骨頭變彎了。經過手術,醫生才幫峰峰重新固定。
陳舊性骨折「爆發」,是疫情帶來的「次生災害」,很為這些患者感到痛心。但是在正常時期,其實也有不少骨折患者信奉「拖字訣」,覺得所有骨折都可以通過包紮、固定、休養解決,養著養著就能長好。
然而真相併非如此,有的骨折治療就得「趁新鮮」,該做手術及時手術,否則畸形癒合或者不癒合,發生關節炎、骨不連等後遺症,影響肢體和關節功能就得不償失。
四醫院專家提醒,如果摔傷、高墜等情況發生後,出現肢體畸形、反常活動、腫脹等明顯骨折跡象,應該儘可能早就診早檢查,由專業醫生判斷採取保守還是手術治療。一般情況下,骨折患者可在旁人的幫助下先對骨折處用硬紙板等物進行簡單固定,防止骨折斷端移動,傷到周圍的神經或血管。
【來源:健康湖北】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