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商場近距離欣賞莫奈真跡

2021-01-18 騰訊大申網

40幅「印象派之父」莫奈真跡、12幅其他印象派畫家大師作品、3件莫奈生前所用物品即將集中亮相滬上!作為中法建交50周年重要慶典活動之一,「印象派大師·莫奈特展」將於3月8日至6月15日在上海K11購物藝術中心B3層展出。這是中國大陸第一次莫奈專題特展,也是如此重量級的藝術展首次選址於商場而非專業文博館內舉辦。

40幅真跡展現不同畫風

事實上,上海觀眾對莫奈並不陌生,這位「印象派之父」的作品以色彩和光線的精巧運用著稱,他長期探索光色與空氣的表現效果,常常在不同的時間和光線下,對同一對象作多幅描繪,從自然的光色變幻中抒發瞬間的感覺。2004年底在上海美術館舉辦的轟動一時的法國印象派畫展上,莫奈的《盧昂大教堂》系列、《睡蓮》就曾令人大開眼界。

相比當時為數不多的零散作品,此次特展分為「莫奈的朋友」、「莫奈的漫畫」、「莫奈的旅行」、「莫奈的花園」、「莫奈的晚年」5大主題,囊括了莫奈藝術生涯各個重要時期的代表作。其中,少年時代的諷刺漫畫極其罕見,如《小龐特翁德·阿特爾》、《西奧多·佩羅蓋》、《波爾多紅酒》等,這些初露鋒芒的莫奈少年作品曾被導師布丹評價為:「他們是有趣、巧妙而漂亮的,一看就知道,很有才華。」

在中晚年時期,莫奈花費40年時間在吉維尼的花園生活與創作,並以花園中的睡蓮、百子蓮、垂柳與日本橋為對象,畫出一系列為世人所景仰的傳奇之作,本次展品中的《小船》、《紫藤花》、《睡蓮》、《黃色鳶尾花》等即是知名代表作。

更難得的是,本次展品中有4幅莫奈的巨幅油畫,分別是3米長的《紫藤花》、1.5米高的《萱草》、逾2米高的《睡蓮》、2米高的《百子蓮》,如此多的莫奈大裝飾作品首次亮相中國大陸,成為一大亮點。

除了莫奈真跡外,展品中還有12幅與莫奈生活有關的好友畫作,包括好友雷諾瓦為莫奈所作畫像等,此外,陪伴莫奈一生的三件貼身物品:眼鏡、菸斗、調色板也將同時來滬展出,觀眾可以藉此一窺大師的真實生活。

保額高達6億歐元

作為中國大陸目前價值最高的一次莫奈專題畫展,此次「印象派大師·莫奈特展」展品共有55件展品,包括40幅莫奈真跡、12幅其他印象派畫家大師作品,以及3件莫奈生前所用物品,保額總價值高達6億歐元。

這些展品均來自法國的一家私人博物館——巴黎馬摩丹莫奈美術館,該館是目前全世界典藏莫奈作品最多、最豐富的美術館之一,館藏的莫奈作品全部來自於莫奈次子米歇爾的捐贈,來源可靠。鎮館之寶即為舉世聞名的莫奈名作《印象·日出》,不過,該畫被定為法國國寶,從不外借。

莫奈特展展品目前正在中國臺灣地區展出,預計2月底將分6架飛機運抵上海,屆時,展覽現場除了開通語音、人工導覽外,還將開闢微信導覽。據主辦方透露,莫奈特展門票已正式在網上預售,票價100元,即日起推出「早鳥票」70元一張,老人、軍人、學生享有優惠票。

在商場專層內展出

有意思的是,面對保額高達6億歐元的展品,此次特展選址不在專業美術館,也不在博物館,而是上海K11購物藝術中心B3層chiK11藝術空間展出。對於該藝術空間,K11方面的定位是:為藝術家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推動中國當地藝術的發展。

記者昨天特地來到K11地下三層探訪。雖位於商場內,但該樓層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主要的出入口只有一個。商場開業至今,已舉辦了多次展覽。商場相關人士透露,商場還舉辦過芬蘭藝術家KaarinaKaikkonen個展,以及後語境藝術村巡展,該展覽也是K11藝術村駐村藝術家巡展項目。

主辦方之一的上海天協文化媒介總監金小菁向記者透露,與場地方的洽談進行了一年多時間,「因為商場本身希望引入一些藝術性的展覽,願意免費提供場地聯合辦展,而法方工作人員也特地考察了這個場地,表示滿意,所以三方就定下了」。

暫時計劃不設1米線

主辦方透露,特展暫時計劃不設1米線,「儘可能讓觀眾近距離欣賞莫奈真跡」。在人來人往的商場之內,安保如何保障?加上此前數個印象派展覽都曾出現過人潮蜂擁的景象,一旦出現人流過多,怎麼辦?

主辦方表示,已聘請了專業的安保公司進行保障,另外也將對觀展人數進行限流。金小菁透露,主辦方聘請的專業安保公司將承擔相關工作,具體的人數和細則仍在最後商定中,「我們相信上海觀眾有一定的觀展素養」。但後續是不是要設,得看現場觀眾的情況而定。

至於客流問題,金小菁告訴記者:「之前,我們舉辦過畢卡索大展,有一定經驗,從觀展舒適度來說,1.5平方米內有1人,這個比例最舒適。」考慮到該空間有2000平方米左右,可供近千名觀眾同時觀展,與該空間相鄰的商場B2層有一個大的中廳空間,可作為排隊觀眾的等候區。「我們會考慮以限流方式,待一定數量的觀眾觀展出來後,再讓相應數量的觀眾進入,以保證舒適度,每場最多1000人觀展。」金小菁表示。

[近年趨勢]

藝術型商場日漸興起

近兩年來國內興起了數家藝術型商場,打破了購物中心同質化現象嚴重的局面。在北京,前年9月開業的北京僑福芳草地購物中心內,擺放著包括達利雕塑在內的500多件藝術作品,擁有濃厚多元的藝術氛圍。

雖然K11方面強調,商場此次並不直接參與票務,而是純粹提供一個平臺,讓大眾可以近距離地接觸大師的作品,但記者發現,此次展覽由兩家主辦方聯合主辦,除了天協文化傳播之外,另一家則是K11 Art Foundation。

相 關 人 士 透 露 ,K11 ArtFoundation是由K11的創辦人鄭志剛在香港創辦的非營利性組織,主要為大中華區年輕新銳藝術家提供支持和培植,並且提供各種項目和展覽來提升藝術和文化整體鑑賞。引入如此高水準的藝術展,通過票務來盈利並不是K11的主要目的,「我們希望通過藝術讓普羅大眾接近藝術,了解藝術,從而啟發大眾的創作與藝術潛能。在滿足購物慾望的同時,得到精神的富足,擁有全新的互動購物體驗。 」在給記者的郵件中,K11這樣回復。

在滬上眾多商場中,K11確實也首創了眾多將藝術和體驗結合在一起的消費模式。除了大型展覽之外,商場內地下一樓至四樓,共陳列了國內外當代藝術家的17組作品,其中不乏世界頂尖藝術家的知名作品。

在上海,除了K11之外,去年回歸淮海路的連卡佛也將藝術作為賣點,在一樓中心區域設置了藝術展覽的區域,定期展示國內外藝術家的作品,芮歐百貨、靜安嘉裡中心、中信泰富等也紛紛定期舉行各種藝術展,以此吸引更多消費者駐足。

[記者手記]

把藝術搬到商業中心,值得點讚

晨報記者 周思立

今年元旦,我在臺北看了場「印象·經典」莫奈特展。穿過有著碩大蓮花池的臺北植物園,來到舉辦展覽的歷史博物館,門票加導覽的價格不超過人民幣100元,在導覽裡旁白的是臺灣的美學大師蔣勳。站在展覽壓軸的三幅畫作前,人們靜靜地品悟著那句「莫奈畫的不是睡蓮,不是風景,而是時光,是人生」。

莫奈特展落滬選擇了K11商場,業界有人揶揄說是K11的創始人鄭志剛在擺噱頭,靠砸錢爭贏了專業美術館和博物館。然而,舉辦一場展覽,對場地的要求很高,要有足夠的陳列空間、完美適宜的燈光、齊備周全的保安措施,才能既完整地展現每一幅作品,又讓觀眾在安靜有序的氛圍裡感受藝術帶來的震撼。既然能得到特展的法國方面的認可,可見K11確實拿出了一個堪比專業展館的場地,這對一家商場來說並不簡單,值得點讚。

事實上,把藝術從美術館或博物館搬到商業中心,正是國際趨勢,紐約的時代廣場頻繁舉行各類藝術表演,巴黎的老佛爺百貨專設當代藝術展覽空間,在寸土寸金之地承襲了文化傳統……商場百貨業正在經歷一場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上升史——從一個只賣東西的地方,到後來可以喝咖啡、溜真冰、看電影,到如今能趕創意集市、看藝術展覽,商場立刻「高大上」了,小眾藝術則借著商場走近了普通大眾,而消費者也為購物找到了新的理由,逛商場不再只是「敗家」,更滿足了精神的需求。

藝術和商業結合,並沒那麼簡單,如何將藝術品與零售空間有機結合,如何吸引高水準的藝術展,如何向大眾普及藝術理念,這都需要時間和資金的投入。

相關焦點

  • 莫奈真跡 眼睛去旅行! 賞莫奈畫展前要知5件事
    >莫奈真跡 ,帶大家神遊家鄉吉維尼、諾曼第、倫敦和威尼斯等歐洲景點。不過,小編自問即使走進巴黎各大博物館,睇見裱起的莫奈真跡未都必懂得欣賞,最後只會走馬看花,到此一遊了事。但今次展覽勝在加入多媒體互動技術,部分更重現畫中場景,令大家更容易消化天價藝術品的真諦,拉近現實與畫中世界。記者上星期率先到場預覽,找來策展人及本地插畫師解畫,入場前預先打底,唔怕睇到一頭霧水,想再深入了解,還可參加即場導賞時段。
  • 莫奈真跡展來上海啦
    莫奈真跡展來上海啦 2020-09-22 20: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莫奈《日出 印象》展
    也許是因為真跡國內首展,也許是因為名人效應,《日出印象》居然這麼火爆。
  • 時尚包包,莫奈真跡,故宮600年…去看展,才不浪費這金秋好時節
    慢慢地走,慢慢遊逛、品味,一場精彩紛呈的藝術展覽,與這個賞心悅目的季節格外相配。 這段時間,一大波精彩的新展覽又將席捲國內。同時,包括蘇軾主題書畫特展、紫禁城六百年在內的上一波重磅大展還未結束,尚未抽出時間的朋友,還可以趁10月的尾巴抓住時機。
  • 莫奈的睡蓮 | 自然之音穿林渡水而來
    藝術的魅力所在,在於人近距離地與作品發生思想交流和精神共鳴。因為繪畫其實是永恆的謎。那謎一樣的原作,我們永遠無法知道,在這塊布後面,這個畫家經歷了什麼。而詩人形容繪畫是鏡像,我們只有站在真跡前才能感其氣場、質感,與獨特的靈性生命對話。又因為真跡和仿畫完全是不同的層次。畫也是有性格、有氣質的,唯有站在真跡面前,才能體會那種顏料、色彩、筆觸疊加的凝結層效果的質地美。
  • 莫奈作品欣賞
    因為生活本身即是一種悖論:一方面,它讓我們依戀生活的饋贈;另一方面,又註定了我們對這些禮物最終的棄絕。正如先師們所說:人生一世,緊握雙拳而來,平攤兩手而去。(印象派大師莫奈,「阿爾讓特伊的人行漫步道」,1872年)從印象派開始,繪畫不再承載道德說教的任務,而只是快樂單純地享受來自周遭視覺景象的快樂。
  • 【欣賞】莫奈的《睡蓮池》
    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一下莫奈的名作《睡蓮池》 睡蓮池,克洛德·莫奈,1899 莫奈認為他的「最偉大的藝術品」實際上不是一幅畫,而是他在吉維尼家中建造的美麗花園。
  • 莫奈風景作品欣賞——世上最美的風景,是莫奈的畫中景
    聖拉查爾火車站》、《睡蓮》、《野罌粟》等莫奈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廣。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光和影的色彩描繪是莫奈繪畫的最大特色。
  • 莫奈和《撐陽傘的女人》,藝術欣賞它是一種素養
    我自認為自己是一個不挑剔的人,但是在看了莫奈的這幅作品以後我開始對色彩挑剔了起來。這是因為我曾經見識過這世界上最美妙最絢爛的色彩,如果讓我再去看與他類似畫家的作品,我總會帶著一種審視的目光。這是因為我眼界提高了就會要求更多,就像是莫奈一樣,他畫的多了以後他就會想要追求更高的藝術水平,那更高的藝術水平是什麼?其實莫奈也不知道。
  • 莫奈真跡來襲、東野圭吾空降,這個9月太精彩!
    莫奈《日出·印象》 克勞德·莫奈 《日出·印象》 1872
  • 香港法國五月藝術節嗨皮指南 莫奈真跡首次來港!
    今年是法國印象派藝術大師莫奈逝世90周年,來自法國公眾博物館及私人收藏的17幅莫奈真跡首次亮相香港展覽,成為法國五月的絕對超級重頭展覽策展人Bruno Girveau先生說,《他鄉情韻:克勞德·莫奈作品展》的主題是為了向莫奈一生為了藝術創作而遊走法國與歐洲致敬,這次的17幅展品極具代表性,如《睡蓮》、《維特尼流域塞納河解凍》、《春天的吉維尼》等。據有關部門估計,屆時會有20萬人觀看展覽,而在展品的總值估價20億左右。
  • 看莫奈展前,應如何欣賞印象派莫奈作品
    因為布丹,莫奈學會了許多許多野外寫生、觀察光線、描繪動態事物的技法,還被布丹灌輸了一招「在現場根據所見完成畫作」的習慣,這對此後的印象派影響深遠。二十歲那年被布丹介紹去巴黎求學時,莫奈已畫過些諾曼第海景畫,成了個離經叛道的藝術青年。
  • 遺失的莫奈畫作:鑑寶*福爾摩斯=BBC紀錄片《Fake or Fortune》
    》這一集中,兩位「藝術偵探」的任務,就是鑑定這幅1875年的《塞納河畔的阿讓特伊》,是否是印象派大師莫奈的真跡。只要證明這幅畫和喬治畫廊的聯繫,基本就能確定這幅畫是莫奈的真跡! 隨著追查進行到了這個地步,顯然大家都已經信心十足,滿臉激動。
  • 來莫奈和印象派大師展 解鎖光與影的迷幻世界
    據悉,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是全世界收藏莫奈作品最多的博物館,其莫奈藏品絕大部分來自於莫奈兒子米歇爾的捐贈,十分珍貴。為了讓更多觀眾欣賞到這些傳世經典名作,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將攜57幅經典館藏作品亮相中國上海,我們將不出國門即能欣賞到法國國寶級印象派大師們的巔峰巨作,享受一次與印象派絕世真跡零距離接觸的視覺盛宴,走進莫奈及他的印象派朋友們為您營造的光與影的迷幻世界。
  • 莫奈油畫藝術作品欣賞
    莫奈的視覺觀察是天才的、創造性的、非凡的,可是在這種觀察的背後又是什麼呢?他所看見的東西同他所感覺和他所想像的東西之間關係又是如何的呢?莫奈在1874-1878年間在阿爾讓特依所畫的一些畫可以回答這些問題。如創作於1872年的「阿爾讓特依的帆船」。在這幅圖裡中間調子代替了色彩對比,但不是借了色彩的混合,而是通過形成一種光的綜合作用的色彩分解或組合。
  • 莫奈,看不夠的莫奈!
    觀者欣賞印象派大師莫奈的作品時,完全不用考慮他要表現什麼,只要全身心地去觀察畫作所描寫的場景就好了。眼光越是單純,獲得的快樂就越多。印象派大師莫奈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遷入景物裡去,深入體會景物的情趣,他的畫作包藏著他真誠的思想感情,這也正是他的作品經久不衰的生命力所在。
  • 顏真卿楷書真跡欣賞,全世界只有一件真品,被珍藏在日本博物館!
    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當我們聊起中國的書法文化大家都非常的感興趣,要問大家最喜歡哪一位書法家,我想很多網友會想到書聖王羲之吧,王羲之的名氣在我國的書法界名氣非常的大,特別是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更是千年無人超越,正是在這些書法名家的影響下,我國的書法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傳承,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一幅書法作品是顏真卿的楷書真跡
  • 沒有一幅真跡的拉斐爾展,究竟值不值得看?實地探訪告訴你
    「朵朵探展」 沒有一幅真跡 這個展覽到底值不值得看?展覽一開幕,我們就去了現場。這場相遇,不可能拉斐爾短短37年的一生,創作了300多幅作品,而這些作品分散在許多國家,想在中國集中欣賞,難度係數實在太高太高。在這個展覽空間裡,是我們第一次能夠近距離欣賞36幅拉斐爾的作品,它們的原作被分別收藏於7個國家、13個城市的18家博物館和收藏機構。
  • 藝術開卷|畫面的美聲:讀《莫奈的故事》
    「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展覽近期正在上海展出,並將於2021年元月落幕。一冊《莫奈的故事》不久前由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書中除了143幅彩圖,也收錄了莫奈親友和同時代的畫家、作家、評論家甚至政治家的評論。一個真實的藝術家莫奈的形象,被立體地還原出來了。
  • 莫奈真跡來襲、草間彌生空降,這個9月太精彩!
    莫奈《日出·印象》克勞德·莫奈 《日出·印象》 187250×65cm 布面油畫© Marmottan Monet Museum, Paris.時間:2020.9.17-2021.1.3地點:中山東一路1號,Bund One Art Museum票價:118-218元莫奈經典作品《日出·印象》真跡中國的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