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看不夠的莫奈!

2021-02-16 藝術臺


生的藝術,只在於進退適時,取捨得當。因為生活本身即是一種悖論:一方面,它讓我們依戀生活的饋贈;另一方面,又註定了我們對這些禮物最終的棄絕。

正如先師們所說:人生一世,緊握雙拳而來,平攤兩手而去。從印象派開始,繪畫不再承載道德說教的任務,而只是快樂單純地享受來自周遭視覺景象的快樂。觀者欣賞印象派大師莫奈的作品時,完全不用考慮他要表現什麼,只要全身心地去觀察畫作所描寫的場景就好了。眼光越是單純,獲得的快樂就越多。

最光輝絢爛的、最激動人心的天空,莫過於我們通常在夏季所看到的了--那種朵朵白去在四散移動的蔚藍色天空。真是生氣盎然、變化多端!可不是嗎?它像海浪那樣使我們內心翻騰,使我們神往。

人生最美,就是一路行走,一路拾撿前人散落在草叢裡的思想瑰寶,觀一顆從暗夜裡醒來的露珠,賞一株在懸崖邊綻放的花朵,裝一襟從時光隧道裡吹來的輕風,然後染一身智慧的芬芳。

印象派雖然誕生在一百多年前,但仍有極強的時代感:印象派反映平民生活和自然風光,親切生動,符合現代人對繪畫的認知;畫面明亮燦爛、筆觸奔放有力,極富動感,符合現代人快節奏生活方式的需要;畫作充滿唯美的元素、洋溢著激情的色彩,符合現代人對美好事物的嚮往。

印象派大師莫奈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遷入景物裡去,深入體會景物的情趣,他的畫作包藏著他真誠的思想感情,這也正是他的作品經久不衰的生命力所在。

印象派大師莫奈,「睡蓮」,吉維尼的「玫瑰海」池塘掠過一陣微風,水面上迴響起音樂:綻放的、純淨透明的黃花是嘹亮峭拔的高音,沉靜的、含苞深蘊的暗紅成為渾厚堅實的中音,輕盈的、朦朧搖曳的綠草猶如悠遠悅耳的低音,平滑如鏡的幽藍池水霎時划過一道道譜線,引得大大小小的音符婉轉抑揚地吟唱起來。

印象派大師莫奈創作時追求作品與現實生活的吻合性,沒有具體的規則可遵循,作品給人一種輕鬆和愉悅感,但正是因為印象主義繪畫的無規則性和原始美感,作品贏得了大眾的喜愛,因此印象主義也被看作是眼睛對心靈的獨裁。

睡蓮是印象派大師莫奈晚年的傑作。他前後共畫過三批不同風格的睡蓮:1900年左右(一般有日式拱橋)、1904-09年、1914年組畫,各有各的精彩。雖然當時眼疾已經極大地影響了他的創作,但他的藝術已達登峰造極的地步。他的睡蓮蘊藏著一種內在的美,同時兼備了造型和理想,使他的畫面更接近音樂和詩歌。

生命中瞬間的感悟,定格為永恆的經典。

印象派大師莫奈認為一切色彩皆產生於光,所以他依據光譜中赤、橙、黃、綠、青、藍、紫來調配顏色;由於光是瞬息萬變的,所以他認為只有捕捉瞬息間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奧妙;他提倡戶外寫生,在陽光下依據眼睛觀察和現場直感作畫,所以他的作品具有一種特有的清新和豔麗。

印象派大師莫奈,「阿爾讓特伊的花園」,畫作色彩豐富,高明度的紅色、白色花朵錯落有致,韻律感很強。明度、純度的色彩變化使欣賞者可以明顯感覺到雖然天氣陰霾而陽光依然存在。中景的小樓只看得清輪廓,細部模糊不清,透視感不強,具體位置只能通過畫面結構去判斷,顯示了莫奈逐漸摒棄透視的嘗試。

印象派大師「莫奈的成就是繪畫史上一個重大歷史轉折點,一場以光影為主題的革命...出於對陽光的摯愛,燦爛無處不在,哪怕在陰影裡他也能看到光明;他作品中呈現的喜慶節日般的場景裡看不到黑色,就算畫作裡的煤也是這樣」-法國超現實主義大師安德烈.馬松如是說。

印象派大師莫奈的色彩像音樂,他巧妙地運用色彩組合和色調搭配,造成視覺上的變化和轉折,由此產生節奏感和韻律感,仿佛動人心弦的旋律,震蕩著觀者的心靈,給觀者以強烈的音樂美的動感享受。印象派大師莫奈,「聖艾迪雷斯的海」,1868年。本作的筆觸奔放、果敢,似乎是一揮而就,像大寫意那樣潑辣狂放,不拘小節,雲層的翻滾、海浪的排空之勢,躍然紙上。

印象派畫家的創作讓觀者感到快樂,他們用自己掌握得最有力的手段--色彩---創造了歡樂;觀印象派大師莫奈的畫,猶如聽一曲輕音樂,歡快、顫動、飄渺,心情頓時輕鬆起來。

印象派大師莫奈在描繪陽光普照下的樹木花草、波光帆影等一類題材時,採用了快速的逗點狀短筆觸,這種筆觸能夠真實記錄他觀察到的每一個明暗層次,在畫面上形成一層由顫動的小圓點和小筆觸所組成的活潑的肌理,充分再現光感強烈的氛圍。這逐漸成為印象派標誌性的獨特技法。

印象派大師莫奈把大自然作為最鍾愛的主題,根據光與季節的不同捕捉所有生命的瞬間,充分表達個人的感性知覺,以一種超然欣賞的姿態,來描繪大自然瞬間的美,還有什麼比閃爍的壯麗,絢爛的光芒,怡人的影子更富有詩意的呢?這使他的作品成為永恆的經典,藝術殿堂的瑰寶。

印象派大師莫奈善於運用各種鮮活的顏料相互交錯,並置、覆蓋、編織出色彩的「閃爍感」、「朦朧感」和「豐富感」,最大限度地保持了顏色的鮮明度,充分發揮了豐富而有變化的色彩效應。他的色彩絕對是超自然的,因為它比客觀自然的色彩更漂亮、更加絢麗多彩、更富於感染力。

印象派大師莫奈明確地把光和空氣的表現納入繪畫色彩之中,在他的作品中,由於使用光譜色彩而不是混合色彩,使陰影部分也變得透明和充滿豐富的色彩,分不清層次的空間透視把遠景和近景聯合一體,因而把無形的陽光以及瀰漫於景物四周的空氣都畫得非常具體而且充滿著生命力。

人生絕不僅僅是一種作為生物的存活,它是一些莫測的變幻,也是一股不息的奔流。我們所創造的真、善、美,並不會隨我們的湮滅而泯滅。不要枉費了我們的生命,少追求物質,多追求理想。因為只有理想才賦予人生意義,只有理想才使生活具有永恆的價值。

印象派大師莫奈用飽和簡潔的色彩來體現一種空間感,表現出的明亮天空與其它畫家相比色彩更具視覺衝擊力,嚴密的整體色調讓觀者心情豁然開朗。

印象派大師莫奈駕馭光影的藝術造詣在某種意義上說是物我相融的境界使然,其畫中光照所投的連綿陰影,頗具中國藝術含蓄和空寂的意味,有著東方美術空白空間所具有的審美效能,可謂亦真亦幻,虛中有實;或許可以說他作品能流芳百世,正是因為它引導出了這種虛實相映的真實感。

印象派大師莫奈,「日落塞納河,冬季」。他的色彩、線條、形體和構圖都是激動不安的,他用筆彩的顫動製造曲線、螺旋線來加強畫面的節奏和力度,那些富有韻律的線條和色彩是他心靈顫動的可視筆跡;他通過極具感染力的筆觸,在表現光影色變化的同時也表現一種情緒,這種情緒可以引起觀者感情的共鳴和聯想。

印象派大師莫奈的作品繪畫性很強,非常生動,運筆如行雲流水般的流暢、飄逸、灑脫,給觀者帶來極好的視覺和精神享受。

印象派大師莫奈初衷是追求自然主義的真實,是對眼中事物第一印象的極端忠實,但是這種追求所導致的結果卻正好相反,他捕捉到的實際上是一種主觀印象,是失去了事物的實體的光和色的效果。天知道這是多麼偉大的錯誤!這一錯誤讓我們學會用眼睛去解讀大自然的美,每個人都變成藝術家。

人生最美,就是一路行走,一路拾撿前人散落在草叢裡的思想瑰寶,觀一顆從暗夜裡醒來的露珠,賞一株在懸崖邊綻放的花朵,裝一襟從時光隧道裡吹來的輕風,然後染一身智慧的芬芳。

印象派大師莫奈洞悉大自然每一個瞬間,將轉瞬即逝的美景轉化為永恆。他是追逐太陽的使者,光是他作畫的氧氣;他的畫作是用色彩和筆觸凝固的時間和空間,這不僅是審美視野的延伸,更是一扇被推開的心靈之窗。

相關焦點

  • 親愛的莫奈先生 — 來自印象派之父莫奈的私人珍藏
    我們更可透過一系列莫奈收藏的日本版畫、私人物品和照片等,走進他的世界,一窺這位著名畫家鮮為人知的私密生活。想要了解莫奈的少年時代可以通過兩個途徑:莫奈早期素描簿內的散頁,以及好友泰奧菲爾・貝金・比爾庫克(Théophile Béguin Billecoq)的回憶錄。1857年的素描簿是莫奈於1850年代藝術創作的重要紀錄,揭示他早期作為繪圖員的經歷。
  • 新書《莫奈的花園》走入莫奈半生打造的靈感源泉
    作為耗費莫奈半生精力親自打造的花園,鬱鬱蔥蔥生機勃勃的植物充斥其中作為創作的靈感源泉,花園一步一景,處處是莫奈畫作的靈感對照精美的攝影記錄,多角度展現莫奈花園中最動人的四季景色細膩的文字敘述,揭示莫奈在此居住半生的喜怒哀樂
  • 莫奈的《睡蓮》賞析
    巨幅睡蓮——遠看灰,近看全是顏色。一個人的色覺越好,看到的顏色就越多。1906年在芝加哥花園中的蓮池亦成了莫奈藝術追求的最後寄託,他以極度的熱情繪製著「睡蓮」組畫,睡蓮組畫印證了莫奈頑強的生命力度。在這片由濃烈的色彩構成的繽紛的世界裡,睡蓮成為色彩的魔幻載體,那些短暫的生命獲得了永恆。
  • 莫奈風景作品欣賞——世上最美的風景,是莫奈的畫中景
    聖拉查爾火車站》、《睡蓮》、《野罌粟》等莫奈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廣。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光和影的色彩描繪是莫奈繪畫的最大特色。
  • 莫奈畫中的撐傘女子:卡蜜兒——莫奈一生的摯愛
    莫奈喜歡畫風景,人物肖像畫得並不多,但自從認識了卡蜜兒之後,莫奈的肖像畫中就一定能看到卡蜜兒,後來——就只有卡蜜兒了。要知道,那時的莫奈並不富有,畫作風格也算不上成熟,他的畫風在畫商那裡還沒有充分獲得認同,要靠賣畫來生存確實非常不易。莫奈每天習畫,還在苦苦研究著光與影。卡蜜兒並不嫌棄他,一直陪伴在莫奈身邊,做他的模特,並給予他精神上的支撐。
  • 莫奈把你灌醉
    因為生活本身即是一種悖論:一方面,它讓我們依戀生活的饋贈;另一方面,又註定了我們對這些禮物最終的棄絕。正如先師們所說:人生一世,緊握雙拳而來,平攤兩手而去。(印象派大師莫奈,「阿爾讓特伊的人行漫步道」,1872年)從印象派開始,繪畫不再承載道德說教的任務,而只是快樂單純地享受來自周遭視覺景象的快樂。
  • 莫奈作品欣賞
    因為生活本身即是一種悖論:一方面,它讓我們依戀生活的饋贈;另一方面,又註定了我們對這些禮物最終的棄絕。正如先師們所說:人生一世,緊握雙拳而來,平攤兩手而去。(印象派大師莫奈,「阿爾讓特伊的人行漫步道」,1872年)從印象派開始,繪畫不再承載道德說教的任務,而只是快樂單純地享受來自周遭視覺景象的快樂。
  • 莫奈睡蓮賞析
    莫奈把整個身心都投在這個池塘和他的睡蓮上面了。莫奈的妻子愛麗絲去世,這給他造成沉重打擊,緊接著他的右眼患白內障。他又因為風溼病已不能在畫架前作畫,便在家裡客廳的牆壁上,用綁著長杆子的油畫筆作睡蓮的寫生。從此莫奈開始了他那悲劇性的生命鬥爭時期。他以極大的毅力畫完《睡蓮》畫幅。水光花影,斑駁閃耀,雖然已經不像年輕時代那樣嚴謹、認真,但其敏銳而獨到的色彩觀察力,卻絲毫不減當年。畫家的餘生只畫「睡蓮」。
  • 【欣賞】莫奈的《睡蓮池》
    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一下莫奈的名作《睡蓮池》 睡蓮池,克洛德·莫奈,1899 莫奈認為他的「最偉大的藝術品」實際上不是一幅畫,而是他在吉維尼家中建造的美麗花園。
  • 光影·印象 莫奈的燦爛一生
    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光和影的色彩描繪是莫奈繪畫的最大特色。從印象主義的產生、發展看,創始人非莫奈莫屬,但真正完全實現印象主義理念和技法、並且一以貫之的當推莫奈。
  • 【藝海漫步】莫奈與《睡蓮》
    圖一、《睡蓮》莫奈 法國畫家莫奈以一幅《日出·印象》的習作而震憾畫壇,印象派由此樹立了它極富號召力的旗幟。歷經世事的滄海桑田之後,莫奈在他的晚年愛上了睡蓮。
  • 看莫奈展前,應如何欣賞印象派莫奈作品
    莫奈名正言順站到馬奈那一方。兩年之後,他以海景畫成名,又一年後,他描繪模特卡米耶——後來成為他的妻子——的肖像畫獲得作家左拉讚譽,被評論家卡斯塔亞裡認定是「自然主義畫家」,莫奈時年二十六歲。  蘿蔔快了不洗泥,說不定把張佳瑋畫得面目模糊?沒關係,當時陽光照你嘴上,你就這模樣!  這種畫法,張佳瑋自己肯定不樂意:你是畫我呢還是畫陽光呢?但張佳瑋忽略了:當時他跟陽光是一起扎在莫奈眼睛裡的。
  • Disorder手遊安妮莫奈天賦怎麼加點 安妮莫奈天賦加點推薦
    Disorder手遊安妮莫奈天賦怎麼加點 安妮莫奈天賦加點推薦,在Disorder手遊中,安妮莫奈是一個比較強力的人物,為其選擇合適的天賦加點十分重要,想要了解遊戲中安妮莫奈天賦加點的小夥伴們,千萬別錯過下面這篇Disorder安妮莫奈天賦加點推薦哦
  • 莫奈成名靠「複印」?
    要看明白這幅畫,就要先從「印象派」的誕生開始說起,在他們眼裡,莫奈簡直就是亂塗一氣,連沒成型的牆紙都比它精緻,也就只配給人留下點「印象」了。這樣的畫都有臉來參展,看我不罵哭他。▼莫奈在吉維尼莊園莫奈把園子建成了兩部分,
  • 感官新世界-莫奈和睡蓮
    現在這幅畫在巴黎瑪莫丹莫奈美術館,曾經被偷過一次。我去看的時候,一直用小燈照著,我有點懷疑是不是真品?現在在莫奈的故居,還都可以看到他當年收的日本的貨啊,還有日本藝術。我們這裡再給大家看幾幅莫奈的睡蓮。首先是咱先整體地看,他的透視其實是站著往下看的角度。池中的水又反射了天空和雲的顏色,天和水的顏色和睡蓮顏色,互相交織,非常美麗。
  • 莫奈的睡蓮,你真的看懂了嗎?
    莫奈的《睡蓮》,之所以會給人光影重疊,如夢似幻的感覺,最關鍵是因為他運用了自己獨創的「色彩分割法」。具體是什麼呢?先讓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幅《睡蓮橋》。如果你仔細去看草地那一塊,它是由紅、綠、紫等很小的筆觸組成的。這些顏色都是互相獨立的,顏料並沒有調和過,這樣做其實是為了保持色彩的亮度。因為顏料一旦互相調和,色彩就會變得很暗。
  • 莫奈名畫作品《睡蓮》賞析
    《睡蓮》這個系列是莫奈晚期比較成熟的作品,美術史上公認的傑作,從1914年到1917年創作了有60幅左右,之後也進行了大量的修改,是大型組畫。一般來說,比在1903年到1908年期間的畫要好,當然也看個人喜好。圖片在網上找的,色彩肯定有偏差,我儘量附一些館藏信息,當然了,看原作勝過千言萬語。1916年作品,藏於國立西洋美術館。
  • 莫奈真跡 眼睛去旅行! 賞莫奈畫展前要知5件事
    >莫奈真跡 ,帶大家神遊家鄉吉維尼、諾曼第、倫敦和威尼斯等歐洲景點。莫奈真跡 多媒體介入事先張揚的法國五月重頭戲《他鄉情韻—克勞德・莫奈作品展》,由香港文化博物館及法國國家博物館聯合會聯手,從法國及亞洲各地博物館帶來17幅油畫、粉彩畫及掛毯等莫奈真跡,展示印象派大師對世界的影響力。
  • 世界藝術大師 梵谷 莫奈
    梵谷向日葵系列梵谷 紐恩南時期作品梵谷 紐恩南時期作品梵谷 松柏樹系列作品 莫 奈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被譽為「印象派領導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
  • 莫奈睡蓮裡的東方意韻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被譽為「印象派領導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角落讀畫有時候我看莫奈睡蓮局部,那種類似狂草般的筆觸,會讓我想起黃賓虹肆意潦草的線條,兩個一東一西看似完全不搭邊的東西方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