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白虹貫日

2021-02-23 在線成語故事大全


白 虹 貫 日

虹:日光通過雲層中的小水珠時經折射所形成的光圈。貫:穿透。意思是白色的長虹穿過太陽,這實際上是一種日暈現象。古代人迷信,認為世上將有非同尋常的事情發生,就會出現這種天象。


《戰國策·魏策四》:「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


譯文:

《戰國策·魏策四》:「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道白光直衝上太陽;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撲在宮殿上。他們三個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膽識的人,心裡的憤怒還沒發作出來,上天就降示了吉兇的徵兆。(現在專諸、聶政、要離)連同我,將成為四個人了。」

戰國時,韓國有個人叫聶政,其父是有名的鐵匠,後為韓王所殺。聶政長大後因殺人避仇,與母親、姐姐逃至齊國,以屠狗為生。

嚴仲子是濮陽(今河南濮陽)人,在韓哀侯朝中供職,與同朝的輔相俠累不和。據說俠累是個忌賢妒能,心胸狹窄之人,總是想盡辦法把政敵除掉。嚴仲子不想被俠累謀害,便離開輔國,開始週遊各國,同時也在尋找可以替他殺掉俠累的人。嚴仲子到了齊國後,聽說聶政是個勇士,便親自去聶政家拜訪他,往來頻繁。

有一次,他拿著許多好酒到聶政家,為聶政母親賀壽,還送上百鎰黃金表達敬意,聶政很奇怪嚴仲子為什麼會送這樣的厚禮,就對他說:「我家中貧窮,因有母親在,便以屠狗為業,為的是獲得食物貢奉給母親,而這是我應該做的,所以不敢接受大人您這麼貴重的禮物!」

嚴仲子把周圍的人打發走,對聶政說:「我有一個仇家,為了躲避仇家我才週遊各國。這次到了齊國,聽說您是一個很講義氣的人,所以贈送百金,讓您作為日常生活費用。能夠交到您這樣的朋友,我很高興,不敢有其他的要求。」聶政回答說:「我之所以放棄理想,甘願在這個小地方以屠狗為生,是因為這樣可以養活老母親;母親在世,我是不敢拿自己生命去冒險的。」後來嚴仲子又多次送給聶政厚禮,而聶政始終不肯收。雖然如此,嚴仲子仍一直對他禮遇有加,總是盡了禮數之後才走。

幾年後,聶母去世。為母親服過喪之後,聶政對他姐姐說道:「唉!我聶政只是一個市井之徒,整天操刀賣肉而已。而人家嚴仲子是諸侯的卿相,不遠千裡與我結交。他為賀母親大壽送上那麼重的賀禮,我雖然沒有接受,但嚴仲子知道我心裡是領情的。賢德的人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義氣而相信窮鄉僻壤之人,那麼我聶政也不願辜負人家的這份情意。前幾年,嚴仲子要我幫他除掉仇家,但因為母親在,我不能答應他;如今母親已經盡享天年,我也應該為知己做些事了。」

聶政向西一直走到濮陽,見到嚴仲子,對他說:「以前我沒有答應您的要求,是因為要奉養母親;現在母親已享天年而終,您要報仇的對象是誰,請告訴我!」嚴仲子說道:「我的仇人是輔國的丞相俠累,俠累是輔國哀侯的叔叔。他們家裡的人很多,而且居住的地方那個守衛很嚴。我想派人去行刺他,始終不行。既然你現在願意為我辦這件事,那我就派上一些車騎及隨從,作為您的助手吧!」聶政說:「輔國與衛國,這兩個地方離得不是很遠,現在去殺輔國的丞相,而這丞相又是輔國國君的叔叔,所以做這件事不能人多。這麼多人同去,萬一被抓一個,洩露了機密,輔國的所有人都會成為您的仇人,那您不是也完了嗎?」聶政堅決不要車騎隨從,孤身一人去刺殺俠累了。

聶政到達輔國時,天上出現了奇怪的現象:白色的長虹穿日而過,人們都認為要出什麼大事了。這時輔國丞相俠累正在府上,有很多武士保護他。聶政來到他的府邸,一句話也不說,拿著劍長驅直入,直上臺階刺殺俠累,他的舉動把旁邊守衛的人嚇壞了,這些人一時不知如何是好,亂作一團。聶政就趁著他們大呼小叫、混亂不堪的時候一劍刺死了俠累,又殺了幾十個人,然而圍上來抓他的人越來越多,他一看不可能全身而退,就毀了自己的面容,剖腹自殺了。

聶政死後,屍體被公開擺在市場上。以重金懸賞刺客姓名,但過了許久也沒有人來認領。後來,聶政的姐姐不顧個人安危,前來認領,並伏屍大哭,自述不忍埋沒聶政輕生重義的名聲。她哭了三天三夜,最終也死於聶政身旁。這件事震驚世人,傳遍了附近各個國家。有人說,聶政刺殺俠累的時候,有白虹貫日的奇異景象,以此來強調俠義之士行刺,是驚天動地的大事。

戰爭之前,將軍觀測天象,只見白虹貫日,兇吉難測。

白虹貫日英雄死,如此河山失霸才。

補天浴日

粵犬吠雪

你若喜歡,別忘了點個在看哦 

相關焦點

  • 白虹貫日
    【成語】         白虹貫日【拼音】       bái hóng guàn rì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      解釋:唐雎說:「這是平庸無能的人發怒,不是有才能有膽識的人發怒。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道白光直衝上太陽;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撲在宮殿上。
  • 北京今日出現白虹貫日天象,你知道白虹貫日什麼樣嗎
    如果說一下幻日天象在古代的稱呼的話,絕大多數國人都聽說過——白虹貫日。 ,國人絕大多數是從這篇文章中得知的,但是語文老師一般不會告訴你「白虹貫日」是什麼樣子。如果是像彩虹那樣,很容易理解,像日暈、月暈那樣,也容易理解,但是白虹貫日產生需要很多氣象條件符合才能出現,由於受限於氣象條件,需要低溫形成空氣中的冰晶,所以白虹貫日大多出現在北方。
  • 泉州九都突現白虹貫日天相現場實拍!~
    在古時對日暈的叫法很多,但我們更熟悉的應該還是「白虹貫日」。翻譯過來就是「白色的長虹穿日而過」。古人認為「白虹」者,刀兵也,「日」者,君王也;白虹貫日,意即是臣下弒主的象徵。所以「白虹貫日」這一成語便成了古代的一句忌語。
  • 【墨裡春秋】第十二期《業火蒼雲歌》《白虹貫日》《鬥戰》《冷兵器》《鬥破蒼穹》
    1、《業火蒼雲歌》由Tony_MS作曲編曲和聲,荀夜羽作詞,音頻怪物演唱,戴荃(悟空)念白,混音啊鯉,策劃喵草鞋(KA.U),是為劍網三蒼雲門派創作的歌曲
  • 春秋時期的18個成語典故,你知道幾個?
    春秋時期,社會政治動蕩,戰爭兵戎不斷,但是由此也產生了很多風雲人物,軍事、外交、政治、管理上的謀略也是前所未有的被孕育,而成語典故就是那一時期的歷史文化結晶。今天為大家摘選了18個,一起來欣賞!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從這18個成語典故就能體會到。
  • 一個太陽一個500km是什麼成語:日行千裡
    一個太陽一個500km是什麼成語:日行千裡時間:2018-02-05 23: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一個太陽一個500km是什麼成語:日行千裡 近日關於瘋狂猜成語的這個遊戲也是非常的火爆,許多人都是在不斷的去學習研究成語,也是引發網友們關注,最近很多人也是被這一題難住,
  • 披星戴月 | 成語故事
    【成語】:披星戴月【 pī xīng dài yuè】【基本釋義】 身披星星,頭戴月亮。形容連夜奔波或早出晚歸,十分辛苦。
  • 成語故事千鈞一髮
    成語解釋成語千鈞一髮拼音qiān jūn
  • 成語故事伯樂相馬
    成語解釋成語伯樂相馬拼音bó lè xiàng
  • 曲高和寡| 成語故事
    從這個故事中還衍生出了兩個成語,那就是「陽春白雪」和「下裡巴人」。陽春白雪,原本是戰國時期楚國的一種高雅的歌曲名。現在用來比喻高雅而不通俗的文藝作品。而下巴裡人,則是泛指通俗的文藝作品。《陽春》《白雪》的作者師曠師春秋時期著名的音樂家。師曠是一位盲人樂師,他的聽音、辨音能力特別強。
  • 成語故事——屠龍之技
    歷史成語故事——指鹿為馬歷史成語故事——四面楚歌小學歷史成語故事——三顧茅廬小學歷史成語故事——掩耳盜鈴#成語故事
  • 言而有信|成語故事
    ……▍素材來源:《芝麻講成語故事》,它是一套針對7~12歲兒童量身打造的集故事性、互動性、趣味性和實用性於一體的兒童國學讀本。本書特色如下:1.好看的成語故事+央視著名少兒欄目主持人芝麻原聲同步音頻,讓小讀者們不僅可以愉快的閱讀,還能通過掃碼聽芝麻講成語故事。
  • 技巧 | 必知常識:春秋戰國時期的成語典故
    公考常識備考,多積累肯定沒錯!1.因而形成了一個形容在列強爭奪勢力範圍的條件下,各集團和人們的態度動搖多變,反覆無常的成語。7.圖窮匕見公元前227年,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前往秦國去刺殺秦王贏政,演出悲壯的一幕。荊軻告別太子丹時,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到了秦國,荊軻以重金收買秦王寵臣,得見秦王。
  • 來《成語天下》第二季,試講成語故事
    《成語天下》第二季第四期播出之後,因為這期節目再次激發了許多觀眾的答題參與度,也有很多精彩的成語故事為大家展露出來。隨著比賽進度的推移,選手之間的競技更上一層樓,節目看點越來越多。星羅棋布:你的成語庫存合格嗎?
  • 運斤成風 | 成語故事
    點擊上方視頻播放成語故事  【成語】:運斤成風  【拼音】:yùn jīn chéng fēng  【解釋】:運:揮動;斤:斧頭。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莊子是當時很有名望的思想家,而在當時唯一能與莊子旗鼓相當的,只有惠子。可惜天妒英才,惠子不到幾年就去世了。  有一次,莊子和隨從一起經過惠子的墓地,他回過頭來對跟隨的人說:「楚國的郢都有個勇敢沉著的人,他的朋友石是個技藝高明的匠人。
  • 成語故事:女媧補天
    成語故事 成語釋義 【成語】女媧補天>【拼音】nǚ wā bǔ tiān【釋義】神話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媧煉五色石補天。
  • 成語故事——鞭長莫及
    【成語】: 鞭長莫及【解釋】: 及:到。原意是鞭子雖長,也不能打馬肚子。比喻相隔太遠,力量達不到。【成語故事】:  「鞭長莫及」這則成語的意思是原意是說,馬鞭子雖然長,但是不能打馬肚子,即便有力量,也不能用在不應該用的地方。後來比喻雖然願意去做,但是力量達不到。
  • 成語故事:司空見慣
    【成語】:司空見慣【拼音】:sī kōng jiàn guàn【解釋】: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見,不足為奇。【成語故事】:  唐代詩人劉禹錫,因為性格放蕩不羈,在京中受人排擠,被貶做蘇州刺史。當地有一個曾任過司空官職的人名叫李紳,因仰慕劉禹錫的詩名,邀請他飲酒,並請了幾個歌女在席上作陪。席間,劉禹錫一時詩興大發,作詩一首:高髻雲鬢新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司空見慣這句成語,就是從劉禹錫這首詩中得來的。
  • 成語故事: 標新立異
    【成語】:標新立異【拼音】:biāo xīn lì yì【解釋】:標:提出,寫明;異:不同的,特別的。
  • 成語故事:陽春白雪
    【成語】:陽春白雪【拼音】:yáng chūn bái xuě【解釋】:原指戰國時代楚國的一種較高級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成語故事】:  宋玉是戰國後期楚國的一位文人。楚王聽別人說了他一些壞話,就把宋玉找來問道:「先生的行為恐怕有些不檢點的地方吧!為什麼許多人都對你不滿意呢?」  宋玉答道:「先讓我說件事吧!有一個歌唱家在京城歌唱。開始唱的是楚國最流行的民間歌曲《下裡巴人》,這時有好幾千人跟著唱。後來他又唱起比較高深的《陽阿薤露》,跟著唱的就只有幾百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