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中為啥會長息肉?醫生分析出原因,做好預防腸道會更健康

2021-01-11 肛腸科付榮華

每一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息肉的出現,但是有的時候息肉比較文靜,有的時候息肉就比較野蠻,當它壯大的時候,就會對人們的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就像腸道裡面的息肉是一樣的,大家不能因為它沒什麼症狀就對它放任不管,有的時候如果經常不管它,息肉就會野蠻生長,到時候就會惡變,形成壞的腫瘤。腸道中為什麼會長息肉呢?聽一些醫生的分析。

第一個原因,病毒感染。比如腸道當中有病毒存在,就會導致腸道裡面有息肉的生長。有的時候這些病毒會讓腸道出現炎症,時間長了就會長出息肉來,

第二個原因,遺傳因素。有一些父母患有腸道息肉的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會遺傳給子女。所以如果你父母腸道有腸息肉,那麼你也要注意的,及時的去醫院檢查,如果在你的腸道裡面發現了息肉的存在,那麼你一定要進行及時的治療。

第三個原因,經常憋大便。有不少朋友在有屎意的時候,會選擇憋著,尤其是一些經常開會的朋友,有的時候一憋就是一整天,這樣對腸道就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人們身體裡面的糞便不排出,就會導致糞便堆積在腸道裡面,這樣糞便裡面不好的物質就會刺激到腸道,引起腸道的疾病,久而久之就會出現腸道息肉的現象。

第四個原因,飲食問題。每個人的飲食習慣不同,有很多朋友喜歡吃幹一點的食物,在吃飯的時候都不太喜歡喝湯,平時喝水也比較少。這樣就會讓糞便變得乾燥,讓人出現排便困難的情況。在排便的時候乾燥的糞便就會劃破腸道壁,這樣就會導致腸道疾病的產生,長此以往就會出現腸道息肉。

一般來說,只要腸道裡面長了息肉,一般都是建議早點切除的,防止腸道息肉引起其他腸道疾病。

怎麼預防腸道息肉?

第一,注意飲食。在飲食方面一定要幹、稀食物混著吃,不要總吃太乾燥的食物。少吃一點高鹽、高油的食物,多吃一點蔬菜水果。經常吃一點含有纖維素比較高的食物,這樣可以讓腸道蠕動的速度加快,讓你的腸道更健康。飲食要規律,不要出現飢一頓飽一頓的情況。

第二,堅持鍛鍊。經常鍛鍊可以幫助腸胃蠕動,增進食慾,減少腸胃患有疾病的風險,腸道長息肉也不容易找上你。

第三,多喝水。當人們的飲水量比較少的時候,就會讓身體處於一個缺水狀態。腸道裡面的糞便就會變得乾燥,這樣就會增加患有息肉的機率,所以大家每天要補充好身體的水分。

相關焦點

  • 為啥會長胃腸息肉?都有啥危害?怎麼預防和治療?
    吸菸:吸菸會增生胃息肉的發病風險,可能與吸菸會增加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等因素相關;另一方面,菸草煙霧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質可結合DNA形成加合物,幹擾細胞複製,影響DNA修復,使胃黏膜發生不可逆轉的基因改變,促進息肉的形成。
  • 醫生感嘆:腸癌是傻子癌,很好預防!看完你就明白為什麼這樣說
    「腸壽」人才長壽,但是近些年來得腸癌的人越來越多了,更可怕的是,多數腸癌患者在確診時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是腸癌太厲害了?醫生卻不這麼認為,可能在老百姓看來,不管是哪種癌症,只要是癌就很可怕,但醫生感嘆,腸癌是傻子癌,很好預防!為什麼這麼說?又該如何預防腸癌?
  • 腸道決定身體狀況?了解腸道作用,保護腸道健康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也越來越重視自己的身體情況,而腸道健康也越來越被關注,這主要是因為,經常出現的腹脹、便秘、腹瀉、乳糖不耐受等情況多數與腸道的健康有關,只有有效的調整腸道情況,才能有效預防這些情況出現。
  • 便血是腸道「預警燈」,常見四個病因,要懂得辨別
    2017年《中國大腸癌流行病學及其預防和篩查白皮書》中顯示,我國直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居惡性腫瘤的第三位和第五位,我國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高於世界水平便血,是腸道「預警燈」很多人看到自己便血了,就覺得是痔瘡,實際上,便血的原因可真不少。
  • 腸道有癌的人,排便時,會出現異常,若是能抓住,儘快做腸鏡檢查
    因此不管男女,年齡超過五十歲後可安排自己做一次腸癌篩查,這是對自己的健康負責。除了體檢,我們的排便習慣也會可能反映出腸道是否出現腫瘤,大家要多加留心。排便習慣發生變化一般人的排便都有他的規律,吃壞肚子時可能會有腹瀉的症狀。
  • 細菌對腸道也有益?了解益生菌,關注腸道健康
    腸道健康與腸道中的一種細菌關係密不可分,這類細菌數量減少就容易引起腸道菌落水平失衡,那麼會引發較多的腸道疾病。比較常見的包括腸道炎症,消化不良,營養不良問題。這類對腸道健康有重要作用的細菌就是益生菌,多補充益生菌,有利於維護腸道穩定與健康。
  • 3類人或是腸癌「心上人」,平時多吃2種食物,腸道會感激你
    而它的出現並非是沒有原因的,主要與日常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而生活中的這3類人或是腸癌的「心上人」,平時還要注意提防。那麼,哪3類人是腸癌的「心上人」呢?3.有腸道息肉的人平時有腸道息肉問題的,如果是腸道炎性息肉的話,只要消除炎症,息肉自會消失,而如果是腺瘤性息肉的話,如果不及時進行手術切除的話,對於身體的損傷會很大,
  • 腸道一受損,與50多種疾病相關!養生先養腸,這些常見壞習慣,現在改還來得及!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腸道健康問題,如:便秘、腹瀉、不消化等。這些小問題往往不被重視,但久而久之,可能對全身都造成影響。而養護好腸道,則是保持健康至關重要的一步,甚至有「養生先養腸」的說法。為什麼說「養生先養腸」?腸道在人體中究竟佔據什麼地位?我們又該如何守護腸道健康?
  • 36歲男子,腸癌晚期,上完廁所多看一眼,有3種異常,去查腸道
    當醫生了解過其日常生活中,不禁感嘆:身體早有異常求救信號,卻沒有在意,一拖再拖,才拖到了如此嚴重的地步。 ,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儘早排查腸癌、腸道腫瘤、息肉等疾病可能性。
  • 適當補充媽咪愛益生菌維護腸道健康,為孩子生長發育加分
    嬰幼兒時期,小肚子經常會鬧脾氣,寶寶總容易被腹瀉、便秘、厭食等腸道問題折磨。有相關調查顯示,約50%的寶寶由於腸胃稚嫩會出現消化不適症狀,又稱之為寶寶腸胃的50%定律。
  • 第一次做腸鏡,為啥有些人很順利不難受?
    消化科與麻醉醫生的完美合作,造就了舒適「無痛」的結腸鏡檢查,患者無需有疼痛恐懼和擔憂,在「睡一覺」後就完成整個檢查。其實這樣的檢查既讓患者無須有痛苦的體驗,同時也使醫生在操作無須被患者的疼痛感受分心,操作更順暢。醫生可以把精力集中在腸鏡的操作過程中,細緻地觀察、辨別患者的腸道健康情況。
  • 腸息肉也有惡變機率,若是大便出現3個異常,或是出現癌細胞了
    腸息肉,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其實通俗一點來說的話,就是腸道裡面長了一些肉,很多人聽到這個的時候,難免會害怕!或許你不知道的是,很多人在過了50歲之後,都有可能會長腸息肉,而95%的腸癌都是都是由腸息肉演變而來的,如果早期發現及時,能夠有效地遏制腸息肉的惡變之路,對於預防腸癌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 內鏡科主任韓振琦教授做客《百裡挑一大醫生》談大腸息肉患者的...
    由於息肉有癌變可能,一般建議一旦發現腸息肉,都要切除並作病檢,要遵醫囑進行複查。 2.大腸息肉摘除後是否會再長? 大腸息肉摘除術後很容易復發,而且復發時發生的位置和性質可能不一樣。一個對近萬名大腸息肉患者的調查研究發現,大約有50%的大腸息肉患者在術後4年內出現了息肉復發。
  • 腎臟疾病中的腸道菌群
    近年來,研究表明,腸道菌群的變化(通常是各種細菌的相對比例的變化)與多種疾病和病症相關,包括肥胖,糖尿病,躁鬱症和抑鬱症,人們也越來越關注腸道菌群在調節腎臟疾病結局中的潛在作用。但是這些菌群和疾病研究中有許多是相關的,通常不清楚為什麼會發生這些變化,或者是否是因果關係以及這些變化是否以某種方式促進了相關的表型?
  • 腸道益生菌哪個牌子好?揭秘真正的腸道健康衛士
    秋天在不知不覺中就來了,自從進入十月份以後,氣溫就像過山車一樣忽高忽低,不論大人還是小孩,稍不注意就會被討厭的秋季腹瀉、胃腸感冒給打倒!適當食用一些益生菌則成了這個季節的主打健康流行趨勢,可是那麼多的腸道益生菌哪個牌子好呢?小編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揭秘腸道健康衛士益生菌背後的真相吧!
  • 兒童發育期間維持健康和疾病發展的腸道微生物群|腸道菌群|兒童...
    對於這每一個問題,腸道微生物群因素都尤為顯著。腸道微生物群與兒童發育之間的關聯為改善健康預防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也是兒科醫學的基石。環境會影響微生物群的發育 (圖1)。雖然關於微生物群在出生前是否通過胎盤的子宮內微生物定植而受到影響的數據存在衝突,但一致認為出生後立即微生物定植的數據顯著性增加,其中初始定植由兼性厭氧菌引起,隨後是專性厭氧菌。
  • 益普索功能性乳品趨勢:更好營養、更廣泛腸道健康、定製化
    在這一賽道下,不同的細分功能形成了水滴模式下的「長尾效應「,拆解來看會發現這個市場的體量非常大,但過於細分也會讓消費者產生認知難度。 (2)保持:保持目前良好的健康狀況 站在消費者情感訴求和認知程度,「保持」這個層面更易被接受。
  • 一蔬一果是腸道「守護者」,懂得食用,不易得腸癌
    因此,想要預防腸癌,也應從飲食入手,生活中注意清淡飲食,多吃蔬菜水果。以下兩種食物經常食用,可以使腸道保持健康,降低腸癌的發生機率。1、捲心菜中醫認為,捲心菜有壯筋骨、利關節、補骨髓、清熱痛、益臟器等功效,經常食用,對健康有很大好處。
  • 患上腸息肉,最怕亂吃什麼?醫生:這4種食物別再拼命吃了
    儘管在醫學研究中,腸息肉的發病原因並不是那麼的確切,但是多數研究表明腸息肉與飲食因素息息相關。不管是患有腸息肉的朋友,還是沒有患腸息肉的朋友,我們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避免飲食高危因素,這無論是對腸息肉的控制,還是對腸息肉的預防,都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況且,飲食高危因素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輕鬆做到的事情,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避免呢?
  • 換季期服用媽咪愛益生菌,呵護腸道有助免疫力提高
    換季時節,感冒、腹瀉等疾病經常會侵擾我們的孩子。而在漫長的養娃過程中,家長們最害怕的就是寶貝生病。不僅孩子難受,大人也跟著著急,每次不管是帶孩子去看病還是護理,簡直就是在「歷劫」一般。不少家長也很納悶:平時看著寶貝活蹦亂跳的,為啥一到換季就愛生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