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時間,不止《信條》

2020-09-07 環球網

來源:環球時報

本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董 銘

作為今年最受矚目的暑期檔大片,好萊塢著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信條》備受期待。該片因為新冠疫情多次推遲檔期,最終還是在8月底9月初與全球觀眾見面,而且是回歸傳統影院。本月4日,《信條》在中國上映,片中大量眼花繚亂的視覺奇觀和震耳欲聾的聲效,的確最適合在影院觀看。影片對「時間」概念的複雜拆解,超越一般層面的好萊塢大片,「一頭霧水」成為觀眾走出影院後最多的感慨。

全球一片「看不懂」

北美疫情形勢仍然嚴峻,華納兄弟公司和名導諾蘭的《信條》肩負拯救好萊塢的「重任」。專業票房網站「Boxofficemojo」認為,《信條》的票房表現將是重要的行業信號,票房高低代表著電影市場是否從疫情中恢復。雖然現在尚未統計北美和全球票房,但美國媒體普遍看好《信條》的市場表現,畢竟該片的口碑評分不錯(爛番茄74%新鮮度,Metacritic網媒體均分69),且北美大部分院線已經重開(AMC院線70%開業,上座率最高50%)「Boxofficemojo」稱,《信條》票房要關注「長線」,未來趨勢可以參考同為「高概念科幻片」的《盜夢空間》。

在中國,4日上映的《信條》周末票房已經突破2億元人民幣。對普通觀眾而言,《信條》的科幻概念門檻比《盜夢空間》要高得多。諾蘭在傳統的007式特工片的外殼下,「發明」了一個「正時間和逆時間同時存在」的世界。尤其在影片後半程,會同時存在多名處於「正/逆/正」等狀態的主角。觀眾被「倒放」鏡頭震撼的同時,還得思考人物的真正身份和意圖。要在快速剪輯和大量對話中跟上導演思路的確不容易,許多觀眾走出影院時表示「大腦一片空白」,看完網上的分析後仍然覺得一頭霧水,這也為該片帶來不小話題度。

對於《信條》帶來的複雜觀感,美國《環球郵報》等媒體表示認可:這是諾蘭「對於時間逆向工程的極端演習」。《紐約時報》則認為片中那些「眼花繚亂的宏大場景不過是在抖機靈」,而《波士頓環球報》則批評影片「越往後越混亂」,英國廣播公司(BBC)直言,「影片的情節和概念在重壓下崩潰了。」法國作為全球最早上映的國家之一(8月26日),《信條》的口碑(3.7分)略低於諾蘭的上一部作品《敦刻爾克》(4.1分)。《巴黎人報》評論稱,該片是諾蘭「對007式間諜片的致敬和對時間『形上學式的思考』」,而《新觀察家》則非常憤怒地表示:「(這片子)啥都不是,太令人失望了!」

時間影視化,不好拍

在科幻文學和相關影視作品中,「玩轉時間」可以算是最受歡迎的「主題」之一,尤其是時空穿越等題材,總讓人樂此不疲,還可以和喜劇、愛情、動作戲輕鬆嫁接。「老超人」克里斯多福·裡夫主演的《時光倒流70年》,講述的是感人至深的愛情邂逅;而羅伯特·澤米吉斯的《回到未來》三部曲中既有青春冒險片的喜劇元素,也探討了平行宇宙的可能性。

對於打亂時間線引發的邏輯悖論,許多科幻、奇幻類影片都有探討,《信條》中被多次談及的祖父悖論(法國科幻小說作家赫內·巴赫札維勒1943年在小說《不小心的旅遊者》中提出,悖論情形如下:如果你穿越回過去殺死了你的祖父,那麼未來也不會有「你」的誕生),在不同影片中有不同解決方案。根據科幻大師羅伯特·海因萊茵小說《你們這些回魂屍》改編的《前目的地》中,伊桑·霍克飾演的主角通過穿越時間線,完成「和自己結婚後生下自己」的奇蹟;而在布魯斯·威利斯和約瑟夫·高登-萊維特主演的《環形使者》中,主角需要靠「殺死自己」形成「閉環」。

對於時間線混亂後引發的悖論,更多影片選擇通過「平行宇宙」概念化解:第三和第四部《復仇者聯盟》中,鋼鐵俠等人為了不讓時間線分叉崩潰,從過去借來寶石後需要還給過去,美國隊長還遇到過去的自己。這一解釋看似合理,最後卻又在年邁的美隊身上說不通。可見「玩轉時間」雖然好看也好玩,但想要講清楚卻並不容易。

諾蘭對時間帶來的種種可能性一直頗為著迷,早期代表作《記憶碎片》顛覆了時間的線性屬性,在電影中將主角過去的記憶和當下的經歷切割成片段,重新表述;《盜夢空間》中,主角每深入一層夢境,其身處的時間軸都會被拉長;《星際穿越》則完全是用視覺方法呈現「時間維度」,稱得上是一本理論物理教科書。

諾蘭,「實拍狂魔」

在越來越數位化的好萊塢,像諾蘭這樣堅持實拍,迷戀傳統膠片攝影的導演算是僅存的「另類」。畢竟越來越逼真的CG技術幾乎可以實現導演們的所有意圖,雖然成本不菲,但便於控制場面和進度。而實拍過程中若稍有不慎,將產生巨大風險。這就需要事先進行詳細周密的計劃和大量排練,保證實拍「一條過」。

這次拍攝《信條》中的重頭戲——奧斯陸機場遇襲時,諾蘭真的找來一架廢舊的波音747X1,拍攝飛機撞向大樓後引擎爆炸的真實場面,最終的銀幕效果無疑比CG製作或微縮模型逼真得多。諾蘭之前的作品中雖然有不少是「高概念科幻片」,但為了展現逼真物理質感,仍是實拍居多。

諾蘭代表作《盜夢空間》中,夢境中巴黎街道爆炸、碎屑橫飛的鏡頭就是實拍;零重力打鬥場面則是專門建造了可以360度旋轉的場景,讓演員在天旋地轉的「酒店」中表演。《星際穿越》開場時的500英畝玉米田是劇組為了實拍自己種的,影片末段那個超越想像力的五維空間,也是藉助道具搭建出的實景。不少影迷還對小丑在《蝙蝠俠2:黑暗騎士》中炸掉醫院的實拍場面津津樂道。

相關焦點

  • 全球一片「看不懂」玩轉時間,不止《信條》
    玩轉時間,不止《信條》記者 董銘作為今年最受矚目的暑期檔大片,好萊塢著名導演克里斯多福本月4日,《信條》在中國上映,片中大量眼花繚亂的視覺奇觀和震耳欲聾的聲效,的確最適合在影院觀看。影片對「時間」概念的複雜拆解,超越一般層面的好萊塢大片,「一頭霧水」成為觀眾走出影院後最多的感慨。全球一片「看不懂」北美疫情形勢仍然嚴峻,華納兄弟公司和名導諾蘭的《信條》肩負拯救好萊塢的「重任」。
  • 玩轉時間的不止《信條》,這5部電影也精彩到爆
    時間,一直是電影中重要的「角色」。除了最近大熱的《信條》,這幾部電影也有著時間的奧秘,同樣蘊藏玄機,精彩到爆!不止是《信條》,諾蘭很多電影都玩轉了「時間」這個元素。5《信條》導演: 克里斯多福·諾蘭豆瓣: 7.8要說起「玩轉時間」最酷炫的要數《信條
  • 玩轉時間的不止《信條》,這5部電影也精彩到爆!
    除了最近大熱的《信條》,這幾部電影也有著時間的奧秘,同樣蘊藏玄機,精彩到爆!
  • 《信條》IMAX主創特輯發布 諾蘭「天團」玩轉傳奇攝影機
    9月4日,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使用IMAX膠片攝影機拍攝的電影《信條》即將登陸全國IMAX大銀幕。作為「逆轉時空」的新一力作,諾蘭導演在IMAX大銀幕上視覺奇觀的開創玩法徵服海內外媒體,強勢口碑早已讓影片未映先火。
  • 《信條》上映,跟隨諾蘭玩轉逆向時空
    該片講述了世界存亡危在旦夕,「信條」一詞是唯一的線索和武器。主人公穿梭於全球各地,開展特工活動,力求揭秘「信條」之謎,並完成一項超越了真實時間的神秘任務。這項任務並非時間之旅,而是時空逆轉。諾蘭這次如何玩轉時間,和小編一起探索吧~
  • 《信條》IMAX主創特輯發布 諾蘭天團玩轉傳奇攝影機再造視覺奇觀
    電影《信條》海報9月4日,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使用IMAX膠片攝影機拍攝的電影《信條》即將登陸全國IMAX大銀幕。今日,IMAX發布《信條》幕後製作特輯,影片主創包括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男主約翰·大衛·華盛頓、攝影指導霍伊特·范·霍特瑪等在鏡頭前為觀眾講述幕後故事,解讀他們如何玩轉IMAX攝影機締造這場逆轉時空的視聽盛宴。迄今為止,《信條》是諾蘭導演第五部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作品。
  • 《信條》零劇透補課帖:諾蘭電影如何玩轉時間線?
    別著急,今天時光君就奉上一篇不劇透的簡單補課帖,從諾蘭在新片中的「時間逆轉」設定,講到諾蘭過往作品中的時間線剖析。希望這節預習課能帶給你一點點的啟發,get到在電影中導演是如何玩轉「時間」概念的。《信條》中的逆轉時間在電影史上,熱衷於把玩敘事時間遊戲的導演數不勝數
  • 諾蘭《信條》燒腦程度升級,玩轉時間逆流概念顛覆傳統
    諾蘭的《信條》一定是喜歡大場面視覺效果,喜歡燒腦片的觀眾絕對不能錯過的電影,但是去看之前你可以需要做好可能會看不懂的準備,畢竟燒腦是導演諾蘭的一貫風格。《信條》這次的設計點是比較挑戰我們一貫傳統思維的,影片中展現的不是一個單程線性的時間流,而是一個線性時間流的倒流
  • 《信條》是諾蘭寫給時間的情書,其實你也可以做到
    諾蘭電影《信條》上映後火了,很多人因為這個電影今年第一次走進了電影院。但是不同於過去對諾蘭電影一邊倒的好評如潮,這次對這部電影的評論卻兩個極端都有。「你以為你看懂了50%,實際上你只看懂了5%。」「無聊到根本不想去深究。」對於諾蘭的粉絲們來說,卻認為不用試圖去理解它,去感受它就好。
  • 《信條》的好,不止是電影
    要看懂這個點,我們先來理解影片的基礎概念: 基於熱力學中熵的概念,移植到時間概念上,意思就是時間只會往前走,不能回溯。 而在電影裡,未來人類研究出新技術,讓時間可以回溯了。; 更準確來說,《信條》裡應該是「時空逆轉」。
  • 玩轉「時間魔術」 :那些堪比《信條》的燒腦遊戲
    《信條》將「時間」、「逆轉」這樣的概念再一次拉到了我們的面前。人類對「時間」真理對探索永遠不會停下腳步。「穿越未來」、「逆轉時間」的概念,一直是科幻迷們探討的主題,從小說到電影,再到遊戲,很多人也在詮釋自己的對於「時間」的了解。
  • 《信條》看不懂?搞懂這些概念 教你「玩轉時間」
    觀觀物語在《信條其次,這部劇的前一個多小時,可以輕鬆看懂,因為是常規的特工片;這部劇的後半部分,緊張刺激,但會讓你看的一知半解; 第三,如果沒有嚼碎《信條》中的細節,會看得一腦漿糊;如果吃透了裡面的邏輯,會佩服諾蘭玩弄時間的技巧;
  • 又在玩弄時間?千萬別被術語迷惑,《信條》被封神作不止因為燒腦
    》以全新而又複雜的時間觀和世界觀設定,一反常規的鉗形敘事結構,以及讓人緊張到不敢喘氣的高密度信息量,再次讓觀眾給「跪了」。以至於讓《信條》大熱的同時,也「勸退」了一部分觀眾。即便觀眾對於《信條》裡諸多燒腦的設定一知半解,也並不妨礙其對這部電影的理解。因為歸根結底,在拯救世界的這個宏大背景下,離不開的是關於愛情、親情、友情這些人類情感的觸動與共鳴。
  • 一個玩弄時間線的電影——《信條》,諾蘭的電影時間學
    到了最近的《信條》中,諾蘭的野心更大了。諾蘭電影如何玩轉時間線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信條》和之前的謎題電影也沒有本質區別,只不過是諾蘭在敘事時間技巧上的又一次實驗。  現在我們來補補課,看看諾蘭在以前的作品中,是怎樣玩轉「時間」這個概念的。
  • 《信條》零劇透補課帖 諾蘭電影如何玩轉時間線? – Mtime時光網
    別著急,今天時光君就奉上一篇不劇透的簡單補課帖,從諾蘭在新片中的「時間逆轉」設定,講到諾蘭過往作品中的時間線剖析。  希望這節預習課能帶給你一點點的啟發,get到在電影中導演是如何玩轉「時間」概念的。
  • UBISOFT:春季特賣終於落幕,現在是刺客信條時間!
    《刺客信條:大革命》原售價118元,特惠70%後35.40元。《刺客信條:叛變》原售價88元,特惠67%後29.04元。《刺客信條 4:黑旗》原售價88元,特惠66%後29.92元。《刺客信條 3:高清重製版》原售價168元,特惠50%後84元(包含《刺客信條:解放》高清重製版與所有獨立DLC內容)。
  • 二刷《信條》,時間管理大師又一次玩弄了時間
    時間管理大師又一次玩弄了時間就像《信條》的臺詞,第一遍,「不要試圖理解它,去感受它」。在《信條》的設置中,時間是不可跳躍的,當一個人要從現在穿越回10分鐘前的時間,他必須要逆向經歷著同樣多的時間。也就是,在他的眼裡,穿越過程中的世界是「倒放」的。
  • 信條 | 時間的魔力轉圈圈
    這你就不懂了,對於《信條》來說,看懂可能都不是最重要的,借用電影中的一句臺詞來說,那就是——不要試圖理解它,要感受它。《信條》剛出來的時候,是被給予厚望的,畢竟是諾蘭出品。即使不能像《星際穿越》也應該像《敦刻爾克》,當然這裡沒有比較這兩部電影優劣的意思,只是時間先後的區別。本人看《信條》所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熵是什麼?但其實即便不懂「熵」是個什麼東西,也能夠看下去,除非你有強迫症,看電影如果卡在一個點上過不去後面就沒法繼續了。
  • 科幻片、懸疑片扎堆的九月,值得Pick的可不止《異星災變》《信條》!
    久旱逢甘雨的不止科幻迷們,影壇全面「復健」,堪稱神仙打架。001異星災變 Raised by Wolves開播時間:2020/09/03從1979年《異形》正傳第一部到1982年上映的《銀翼殺手》,導演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不止為所有科幻片玩家,獻上了教科書級別的示範;還從根本上定義了異形家族(Alien)
  • 【影評】《信條》與時間之謎
    9月4日起開始上映的電影《信條》裡,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不但讓時間實現了倒流,並借男二號尼爾(羅伯特·帕丁森飾)之口,給出了這樣一個答案:已經發生的事情,是既成事實;即便時光倒流,你只能改變進程,但無法改變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