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雲服務市場最新排名:阿里騰訊百度位居前三

2021-01-14 福布斯中文網

近日,權威調研機構Canalys發布了中國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基礎雲服務市場報告,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雲服務市場規模33億美元,同比增長66.9%。並指出中國是全球第二大雲服務市場,佔全球10.8%市場份額。值得一提的是,阿里雲依舊是中國龍頭,市場份額高達46.4%,其次是騰訊雲,份額高達18%。百度智能雲首次躋身前三甲,以8.8%市場份額位居第三。

需要指出的是,Canalys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中國雲服務市場規模107億美元,相比上年增長63.7%。並表示2020年發展前景向好,當目前疫情結束後,將會有更多應用遷移至雲端,而能做出迅速反應支持新老客戶的雲服務公司將會成為最大贏家。

在筆者看來,隨著雲在未來幾年變得越來越主流,作為基礎設施無處不在。且5G部署加速,將會有越來越多企業推進數位化轉型,其核心部署物聯網,並將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新技術用於物聯網,至此將會進一步激活雲服務市場。只是雲服務市場掌握在少數玩家手中,依據Canalys數據,2019年第四季度季度,BAT三大雲廠商就佔據國內超過七成市場份額。

阿里雲

阿里雲已成阿里巴巴集團王牌業務之一,近年來得到高速發展,全球市場排名第三,中國第一。IDC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阿里雲位居全球第三,使得市場形成3A格局(亞馬遜AWS、微軟Azure和阿里雲)。

另外,作為中國最大雲服務廠商,佔據國內近五成市場份額,服務了全球300萬企業用戶。推動阿里雲高速增長核心在於龐大的雲生態,具有豐富的應用服務,憑藉強大的雲計算能力構建雲、管、邊、端全鏈路布局。

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近日在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阿里雲將全力投入數字經濟新基建,將阿里巴巴20年建設的技術能力帶給全社會,幫助政府和企業建設面向未來的新型基礎設施。」在此之前,張建鋒曾表示,全面邁入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新生產要素,雲智能是新基礎設施。

圖片來自阿里

對於阿里巴巴來說,在數字經濟時代,要形成一個幫助企業完成數位化轉型的基礎設施,雲計算結合形成了獨特的數字經濟時代的「阿里巴巴商業作業系統」。得益於技術創新,繼續保持高速發展,2020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阿里雲營收同比增長62%至107億元,這是中國唯一單季度百億級雲服務商。

騰訊雲

騰訊雲在近年來也得到迅猛發展,長期位居國內第二大雲服務廠商,並躋身全球雲服務商上第一陣營。結合Synergy Research發布報告顯示,全球雲服務包括IaaS,PaaS和託管私有雲服務)市場排名前列的廠商分別是AWS、微軟、谷歌、阿里和騰訊。

同時,騰訊是國內第二家營收突破百億的雲服務廠商。2019年年報披露雲業務全年營收170億元,付費客戶數突破100萬。這是產業網際網路戰略升級後,公布的首份完整財年報告。此外,雲服務作為騰訊To B的對外窗口,有超過200種IaaS、PaaS、SaaS產品服務,豐富的雲應用已落地上百個行業,覆蓋零售、工業、金融與醫療等各行各業,助力企業數位化升級的同時,也推動雲服務營收高速增長。

圖片來自騰訊

騰訊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近日表示:「新基建是產業網際網路發展的基礎設施,無疑將為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提供巨大的新動力。」目前,騰訊開放了20多年的技術積累,整合了騰訊雲、AI、5G、大數據、安全、IoT等關鍵技術能力,集合成工具箱,開放給各行各業,為各個領域的產業智慧升級提供領先的數位化能力。

百度智能雲

因百度在人工智慧技術優勢,推動百度智能雲呈現成倍速度增長。依據Canalys最新發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數據顯示,百度智能雲市場份額相比上季度再上升一,市場份額由8.2%上升至8.8%。在競爭異常的雲服務市場,百度市場份額能穩健上升,可以看出AI作為差異化競爭的策略已經見效。

在新基建大背景下,各行業將會加大對新技術投入,推動產業數位化轉型升級。面對各行業產業智能化,掀起新一輪數字經濟邁向智能經濟轉變。為此百度智能雲事業群組組織架構也進行新一輪調整,核心在於通過扁平化管理,提升組織效能,順應中國正在發生的產業智能化趨勢,也是迎接「新基建」帶來的新發展機遇。這也反映出百度在政策和產業大環境中的靈活應變,以及推進AI與產業深度融合、加速產業智能化的雄心。

圖片來自百度

百度CTO王海峰此前表示:「對於百度而言,我們既是AI基礎設施的建設者,也是AI技術及應用創新的引領者和推動者。以百度大腦、飛槳、智能雲等為代表的AI平臺,已經成為智能時代的重要基礎設施,正在幫助國家社會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步提升。」

最後

決策層拋出新拋出加大建設新型基礎設施(新基建),為經濟增長提供新引擎。而新基建注重科技端發展,主要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七大領域,為數字經濟發展添加活力。特別是5G網絡部署,讓萬物互聯成為現實,而雲服務作為「中樞」,把人、物、數據與服務連接起來,整體而言,雲端提供設備管理,連接管理,數據管理,可以說雲服務平臺是產業智能化發展基石。與此同時,雲計算迎來最好發展時代,但這條賽道聚集了眾多頂級玩家,相信2020年市場競爭會愈演愈烈。

本文為福布斯中文網版權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wechat@forbeschina.com

相關焦點

  • 騰訊百度全面發力雲市場,阿里雲霸主地位面臨挑戰
    谷歌雲規模為456億元排在全球前三,而阿里雲營收規模為213億屈居第四,最有是IBM營收規模為208億元。從全球雲服務市場來看,亞馬遜AWS繼續領跑全球,但微軟是最大挑戰者,伴隨微軟Azure高速增長,勢必會拉近與亞馬遜距離。雙方最新一財季數據顯示:微軟Azure增長同比增長73%,亞馬遜AWS雲服務同比增長增長只有41%,你追我趕的態勢會縮少兩者差距。
  • IDC:2019下半年阿里、騰訊、中國電信IaaS+PaaS及IaaS位居市場前三
    【TechWeb】IDC最新發布的《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2019下半年)跟蹤》報告顯示,2019下半年中國公有雲服務整體市場規模(IaaS/PaaS/SaaS)達到69.6億美元,其中IaaS市場增速回落,同比增長60.9%,PaaS市場增速減緩,同比增長76.3%。
  • 繼騰訊、阿里、百度之後,華為圍繞「雲+AI」進行組織架構調整
    本周(1月13日-1月19日)華為「Cloud&AI」調整為第四大BG,成立獨立團,成為繼騰訊、阿里、百度之後再對智能雲與產業業務進行架構調整的大公司。整體來看,各家都已經集中力量,大向雲+AI捆綁的架構調整趨勢明顯,「雲上爭奪戰」即將進入下一階段。
  • 百度智能雲架構頻繁調整背後,是百度對雲市場不變的野心
    而早在2009年,阿里雲便對外發布,在BAT當中,搶了頭籌。相比阿里,騰訊在雲市場同樣晚了一步,直到2013 年09 月騰訊雲才面向全社會開放。阿里、騰訊、百度布局的先後,也使得三家收穫到不一樣的成績。
  • IDC:2019下半年阿里、騰訊領銜中國公有雲市場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5月8日午間消息,國際數據公司 (IDC)最新發布的《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2019下半年)跟蹤》報告顯示,2019下半年中國公有雲服務整體市場規模(IaaS/PaaS/SaaS)達到69.6億美元,其中IaaS市場增速回落
  • 第三季度中國雲市場超50億美元,BATH佔八成市場份額
    文/楊劍勇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雲市場,佔全球支出的14%,且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來自權威調研機構Canalys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雲基礎設施支出猛增65%,超50億美元,相比2019年第三季度增加了近20億美元。
  • 阿里雲盤恢復上架,百度推出「雲手機」,個人云業務重燃戰火
    11月5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阿里雲網盤更名「阿里雲盤」,已重新在蘋果應用商店上架,且在免費工具榜單的排名從600多位飆至前40名。根據產品官方介紹,阿里雲盤與其他產品的差異性不大。如果不細究功能,阿里雲盤與百度不久前發布的消費級雲手機產品、基於雲的騰訊文檔,都可歸屬於個人云業務。
  • 阿里、騰訊、華為爆發雲巔大戰
    今天網際網路的現狀已經足以說明,誰是那場爭論的勝者。如果說電商是阿里的過去,螞蟻金服是現在,雲則代表阿里的未來。當時尚看不清輪廓的戰役如今早已硝煙瀰漫。不止騰訊、百度,華為、金山、京東,甚至眾多創業公司也蜂擁而至。2017 年 3 月,騰訊雲以 0.01 元的價格中標廈門市政務外網雲服務項目。
  • 新機遇:人工智慧釋放雲市場潛力,百度智能雲領跑AI雲服務市場
    此外,物聯網平臺為連接物聯網終端提供設備管理,連接管理,數據管理,伴隨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物聯網軟體(包括應用程式,分析軟體和物聯網平臺)部署到雲端,這一比例在今年將會超過三分之一。隨著雲在未來幾年變得越來越主流,雲作為社會基礎設施將無處不在,並在AI技術助推下,將會進一步激活雲服務市場規模。
  • 在線音樂APP最新排名:網易雲音樂這次肯定不服,酷狗第一?
    據艾瑞最新顯示的國內在線音樂APP排名數據顯示,去年下半年與騰訊合併後的中國音樂集團,摘得前三寶座,酷狗第一,QQ音樂第二,酷我音樂第三,網易雲音樂緊隨其後排名第四。2017年1月中國在線音樂APP排名  此次排名是根據月度獨立設備使用數統計,月有效使用時長及日均獨立設備數2個指標上,網易雲音樂與酷狗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 2020中國網際網路百強名單發布:阿里、騰訊、美團位列前三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網際網路最新資訊 > 正文 2020中國網際網路百強名單發布:阿里、騰訊、美團位列前三
  • IDC發布雲AI Cloud市場報告,百度智能雲在機器視覺、NLP等領域排名...
    12月23日,全球知名諮詢機構IDC發布《中國人工智慧雲服務市場 研究報告(2020H1)》報告,在中國AI公有雲服務市場,百度智能雲市場份額排名中國第一。這是百度智能雲連續三次在AI Cloud市場排名第一。其中,百度智能雲在人體識別、圖像視頻、NLP(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市場份額第一,整體行業用戶認知度最高。IDC表示,百度智能雲的AI應用全面開花,並在多行業落地。
  • 百度智能雲發布新生態計劃 雲市場已形成寡頭格局
    整個雲計算市場的增長雖然強勁,但競爭日趨白熱化。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除了百度,近些年包括谷歌、華為、阿里、騰訊等國內外巨頭紛紛加碼該賽道。   據了解,新生態以百度AI技術為核心優勢,賦能生態夥伴,在重點行業賽道選擇頭部優質夥伴與夥伴開展集成與被集成的合作,提升從技術服務到行業應用能力,同時圍繞雲市場加強銷售夥伴管理與賦能,優化商業化體系。最終實現商業生態與技術生態融和,構建共生、共贏的生態模式。   智能雲市場增長雖然強勁,但競爭也日趨白熱化。
  • 百度、騰訊、阿里的2020年度關鍵詞
    撰文\ 吳不知編輯\ 鶴頂紅圖片來源於網絡【這是銀杏財經第339篇原創文章】今年,疫情黑天鵝誘發全球資本市場動蕩,但三家頭部網際網路公司的股價都抵禦住了危機。截止美東時間12月30日收盤,騰訊高舉高打,創下歷史新高,年內漲超45%。阿里同樣掀翻前高,不過股價振幅極大,年末受監管影響股價大幅回落。
  • 5G普及催生網盤市場變局 阿里、百度正面交鋒個人云服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獲悉,阿里雲盤、小米雲盤於近期均開啟了內測,不久後就會正式面向公眾開放。同時,以網絡下載服務起家的迅雷也重啟了個人網盤服務,個人云服務市場在下半年再度火熱起來。而行業老大百度網盤傳出或將獨立在科創板上市的消息則讓這一市場更顯熱鬧。
  • 2020 中國軟體 100 強榜單揭曉:華為、騰訊、阿里位列前三
    IT之家11月17日消息 日前,2020 第二十四屆中國國際軟體博覽會在杭州開幕。會上,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等機構發布了 「2020 年度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競爭力報告」暨 2020 年度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競爭力百強榜單,其中,華為、騰訊、阿里分別位列前三甲。IT之家獲悉,與去年相比,百度排名下降掉至第四名。2019 年榜單排名中,前四名分別為華為、阿里、百度,騰訊。
  • 在線音樂三國殺:騰訊阿里版權合作,暗殺網易雲音樂?
    儘管看起來是很普通的版權合作,但是放在騰訊與阿里之間,卻會讓我不經思索一番。在線音樂主要是用戶通過網際網路(包括移動網際網路)在線音樂平臺上獲取的包括收聽、下載在內的數據音樂服務。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在線音樂市場也隨之擴大。2014年,中國在線音樂市場規模達491.2億元,佔全年音樂核心層市場規模的75.5%。
  • 中國智能音箱市場的「黃金時代」:阿里小米百度誰先勝出?
    文丨壹觀察 宿藝中國智能音箱市場歷經三年「野蠻生長」之後,終於進入成熟市場競爭,標誌主要有以下幾點:1)品牌高度集中化,少數巨頭玩家「坐莊」。阿里+百度+小米三家品牌份額佔比已超過91%(IDC數據,2019全年),其中阿里天貓精靈以34%份額繼2018年之後再次領跑。
  • IDC最新報告:百度智能雲AI Cloud連續三次第一 用戶認知度最高
    越來越多的企業正通過百度智能雲接入領先百度AI能力,加速產業智能化升級。12月23日,全球知名諮詢機構IDC發布《中國人工智慧雲服務市場 研究報告(2020H1)》報告,在中國AI公有雲服務市場,百度智能雲市場份額排名中國第一。這是百度智能雲連續三次在AI Cloud市場排名第一。
  • 2020年扭虧為盈,百度雲太著急了?
    根據Gartner最新的雲計算市場追蹤數據,AWS以45%的市場份額穩居全球雲計算市場第一,阿里雲以28.2%的市場份額位居亞太市場第一。問題是,對於其他雄心勃勃的競爭者,這種不成本擴張的模式還能複製嗎?如今,玩家們面臨的時間窗口和市場機會都不一樣了,雲計算寡頭時代特徵愈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