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風塵僕僕地奔赴石家莊參加外甥的婚禮,希望藉此機會看望從未謀面的三伯父,可是,剛剛見到親人們,就得知伯父去世的噩耗。再一次的子欲養而親不待的人生坎坷衝擊波讓我不禁悲從中來,百感交集……
人生有三件事不能等:對父母的孝心不能等,子女的教育不能等,自己的健康不能等。網絡上廣為流傳著一道「這輩子還能和媽媽相處多長時間」的算術題,讓多少人心酸落淚。最近幾天,"孝順不能等"或者說「盡孝要趁早」的反哺理念令我頗有感觸,孝順不能等,盡孝要趁早。盡孝其實很簡單:回饋父母的方式,不需要衣錦還鄉,也不需要千金萬銀,也許,只是一個電話,一個貼心的問候,就能讓那一顆顆牽掛子女健康安全的心坦然安放,讓那些擔憂子女前塵後世的愁容煙消雲散。
經常有人會感嘆,作為子女希望盡孝時,父母卻已經亡故。《韓詩外傳》卷九有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風不止,是樹的無奈;而親不在,則是孝子的無奈。後人便以「風樹之悲」來借喻喪親之痛。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感覺時間不夠。每天忙於學習,忙於工作,忙於應酬,似乎自己是一個身不由己的齒輪,不得不跟著社會這個大機器一起運轉。我們總是會想,自己手頭還不寬裕,等再掙一些錢之後,就盡力周濟那一直受窮受苦甚至生活窘迫的父母;我們總是會想,自己現在住房太窄,等掙了錢,買了寬敞的房子,就把父母接到身邊,讓他們在晚年享享清福;我們總是會想,自己目前的工作還不理想,等謀到好的職業,功成名就後就和父母一起共享天倫之樂,也讓他們生活得更充實、更快樂。但我們卻不知道,我們有著大把的時間可以創造未來、實現夢想,而我們的父母,卻並沒有那麼多時間等待著我們的成功,分享我們的喜悅。也許就在我們忙碌奔波的某一天,突然傳來了父母去世的噩耗。只有這時,我們做兒女的才會極度悲痛,萬分悔恨,才會突然看見站在我們身後,一直關心我們,照顧我們,保護我們的不是別人,正是我們的父母。我們從來不曾向父母回報過什麼,也從來不曾給他們一些物質上的幫助,或者精神上的安慰。我們太顧著自己,忽略了父母那真切的關愛和呵護,忽略了父母那細密的牽掛和思念,也忽略了父母辭世前的悵然與期盼。我們甚至連一個小小的願望都沒能幫他們實現。然而,事已至此,一切盡孝的願望都成了空想。此時,我們回報父母的,除了悔恨,就是眼淚。
這時候,我們才幡然醒悟——孝順,不能等!盡孝,要趁早!當我們年輕的時候,往往不懂這個道理,當我們真正懂了的時候,卻早已變得不再年輕,甚至沒了機會。也只有在一切都錯過之後,我們才明白:盡孝,孝順其實不用任何理由。不必等到你有了別墅洋房,不必等到你開上奔馳寶馬,父母不需要你的衣褲鞋襪,你的大魚大肉,只要你能趁他們有生之年,常回家看看,好好關心愛護他們,一如他們將襁褓中的你養育成長,就足夠了。不要等到他們都不在了,才想到要為他們盡孝,那麼,一切就都遲了
"百善孝為先。」這是清人《圍爐夜話》中的一句名言。因為孝是人類最根本的至理,是最根本的人倫,是最根本的共識。我們看孝字的寫法,下面是「子」,上面是「老」,所以《說文解字》講「孝」為善事父母者。老在上,子在下。這是長幼尊卑的次序,禮節。也可以視為子承老,兒子背老父母,這是象形,更是直觀的孝行。孝不是抽象的,它是具體的,它體現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耐心聽取媽媽的嘮叨是孝,因為她嘮叨的出發點是為他的孩子著想的;節假日、父母生日時回家看望父母是孝,因為節假日、父母生日的時候,也是他們更掛念孩子的時候;工作忙打電話問候是孝,真正忙、實在脫不開身,父母會勸你以工作、事業為重;幫父母做家務是孝,父母在身強力士時,把更多的時光和精力花在了我們身上,我們回到家不要像客人似的,任由父母忙活;滿足父母的小小心願是孝,因為在我們看來不值一提的小事在他們那裡可能是整日念念不忘的大事;理解諒解父母是孝,有時父母對我們存有偏激的看法或者誤解,切不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因為那樣會使父母更加傷心,要和風細雨地向他們慢慢解釋清楚;不嫌棄父母是孝,父母年齡大了,行動不靈便了,形象也沒年輕時美好了,愛慕虛榮的我們有時卻冷落父母關心我們的舉動,比如父母去大學裡給孩子送衣服,孩子卻不願讓同學看到自己的父母,想想父母又是如何從襁褓中的嬰兒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們拉扯大,自古母不嫌子醜,可憐天下父母心;為父親訂一份報刊是孝,為母親添一件新衣是孝,督促父親戒菸是孝,為母親梳頭、洗腳是孝……那種在父母生前不知孝順,但在父母去世時風光「厚葬」的人,是為不仁不義鮮廉寡恥,勢必被人所唾罵。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動物尚如此,何況人乎?!世上什麼事都可以等,惟行孝不可以等,行孝要儘早。
著名歌唱家陳紅一曲《常回家看看》曾感動了何止千萬家庭:「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洗洗筷子,刷刷碗,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平平安安,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啊,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
奉勸父母健在的朋友們,時機千萬不能錯過,孝順不能等,盡孝要趁早。
本文部分來源於網絡
全天候智能居家醫療養老集團——
幫中國的每位老人樂享全天候智能居家醫療養老服務模式,
幫每位老人健康快樂的增壽10至15年,實現健康夢、長壽夢!
幫躺著的老人坐起來 幫坐著的老人站起來
幫站著的老人走起來 幫老人回歸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