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黑暗,他用信仰創作!

2021-03-05 騰訊原創館

本期原創館人物:嶽旺軍

插畫師,著名雜誌《推理世界》封面作者,著有作品集《奇幻插畫的繪製技法與創意秘籍》

原創館主頁:http://ycg.qq.com/homepage/196

新疆籍甘肅人,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美術教育系,現定居重慶。


他是個為畫而痴的人。曾經的他,為了創作,也墜入過情緒的深淵;最終,他走了出來。他畫的人物——都是被修飾了的臉型,表現出一副瘦骨伶仃的美。他承認,這些人物都代表美與心靈的誘惑。現在,當你讚嘆那些作品的時候,他就很知足,因為他終於走出了黑暗,用信仰的力量創作。

 

  美與心靈的誘惑


嶽旺軍曾在那幅色彩絢麗的《白色秋天》中,以夢幻的記憶形式,表達了對生命的困惑和追問。一輪孤懸的明月,探照燈一樣一覽無餘地照著,只是叫人覺得冷。

 

他愛懸疑神秘的調調,經過太多構思的洗禮,他的情緒一度受到了影響。經歷了抑鬱症的折磨後,甚至一度處在崩潰的邊緣。在他那段時間創作的《蒙德裡安》中,那頹靡、困惑的男主角,其實就是自己的原型:21歲的男子,臉跟藥片一樣白。嶽旺軍說,這幅畫也是他向詩人的致敬。

作品《白色秋天》

作品《蒙德裡安》

   色盲又怎樣?


嶽旺軍經常說,自己是個色盲,因為經常有人評價他:插畫的顏色,永遠都把握不準。但卻因此,他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著名雜誌《推理世界》找他,叫他繪製封面,於是他就成了多年的專職作者。

 

在他的作品《迷思》中,隱藏著陰謀和顛覆的雲朵。他隻身行走在自我潛意識的邊緣,不斷挑戰著心中夢魔的疆域,創作產生的多巴胺一度讓他脫離了現實,處在精神崩潰的瘋狂之中。他說:「現在想想,恍若隔世,幸好我走了出來。」


作品《迷思》作品《貓》 


   發現,信仰的美好


「他不光救了我的命,還給了我生命的意義。」嶽旺軍回憶起那段黑暗的歲月,每天都陷入情緒的低谷。機緣巧合,在他最低迷的時候,耶和華的恩典降了,他堅信這是福報。就像聖經中所說,「倚靠耶和華,以耶和華為他所信賴的,這人是有福的。」

 

他必像一棵樹,栽種在水邊,樹根伸進河裡;   

炎熱來到,並不害怕,樹葉仍然繁茂;  

在荒旱之年,它不掛慮,並且不斷結果子。  

(耶利米書17:7-8,聖經新譯本)



 

除了信仰,閱讀好書也變成了生命中的美好。《標杆人生》帶他走出了心靈的迷茫,給了他方向。他堅信,有了內心的信仰,才能讓人生更有意義,也帶給他的作品更深刻的表現力。

嶽旺軍作品賞析




文 / David  頭圖 /  Quint

相關文章

人物 / 經過地獄!——計算機男到繪畫大師的距離

人物 / 防毒面具太有感!兔和狗咋不上天呢?!

人物 / 娃娃兵、戲曲、大男孩的英雄夢

人物 / 咦,「郭德綱」也會畫畫?他其實是個插畫師!

人物 / 遠離T臺的燈光,只為安安靜靜地畫畫,他到底怎麼想的?

人物 / 美輪美奐,這些雕塑居然是用紙做的!

相關焦點

  • 黑暗世界主宰者黑暗領域The Darkness信仰測評15彈!
    誕生於1996年的《黑暗領域》是頂牛公司出版的成人向漫畫系列,最初由蓋斯·埃尼斯編劇,馬克·希維爾親自作畫。以反面人物為主人公,創造了一個富有個人魅力的男主角惡棍傑基·伊斯塔卡多。黑幫殺手傑基在21歲生日時成為了黑暗領域的繼承者。主人公傑基·伊斯塔卡多有著相當悲劇的童年,至於有多悲劇就不多說了~所有悲劇故事裡的套路,長話短說就是主角光環繼承了一種來自於遠古的黑暗力量!
  • 《上帝未死3:黑暗之光》來一點信仰?還是,為信仰而活?
    而基督徒在這個黑暗的世界被上帝所揀選,豈不就是要成為黑暗之光?如何向這個憎惡基督教信仰的疲憊時代展示愛?唯一的答案就是:我們。 那就是:為信仰而戰! 為信仰而戰,就是將自己完全的向上帝擺上,無論是你的情感,你的家庭,你的生活,你的工作,你的一切等等。若信仰不能完全引導你的生活。面臨爭戰時,信仰將會不斷地妥協,終將會在你的生命中被抹去。
  • 為了心愛的人,他背棄信仰,投身黑暗化身不死吸血鬼
    這是一部男子為了心愛的妻子背棄信仰,投身黑暗化身吸血鬼的故事這是一部陰森詭異的吸血鬼傳說,也是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故事要從公元1462年說起 ,土耳其人入侵君士但丁堡並威脅到了整個基督教最終德古拉背棄了自己的信仰,投身黑暗,以吸食鮮血延續自己的生命成為了一隻不死的吸血殭屍
  • 《凱爾經的秘密》|信仰的力量
    《凱爾經的秘密》是導演湯姆·摩爾的動畫電影首秀,影片以愛爾蘭最珍貴的國寶——泥金裝飾手抄本《凱爾經》為靈感來源,以歷史、宗教與信仰為主題,講述了生活在凱爾斯的男孩布爾登經歷無數困難挫折後,戰勝心中的恐懼,獲得信仰的力量,最終成功創作完成《凱爾經》,並給世界帶去希望的故事。
  • 龍華烈士紀念館舉行電視連續劇《信仰》創作座談會
    3月31日下午,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電視劇處、上海市廣播影視製作業行業協會等一行赴龍華烈士紀念館舉行電視連續劇《信仰》(暫定名)創作座談會。
  • 深度 | 走出黑暗,奔向光明
    但明確地來說,我不會每天都走入黑暗之中,甚至也不是每場比賽都感受那種情緒。黑暗面不僅僅是痛苦、疲憊或者是不適,否則我們的生活也太容易「黑暗」了。黑暗面更加的獨特。就好像有什麼阻攔了我的道路,儘管我知道前方只是有無盡的黑暗。
  • 漫畫《在黑暗中》日文版登陸海外平臺
    《在黑暗中》作為一部國產漫畫的良心之作,不僅受到了國內各大漫畫平臺的青睞,日文版更是於12月6日登陸海外平臺Comico。Comico漫畫日本最大的在線漫畫平臺之一,由日本 NHNcomico株式會社創立,是一個面向移動端的全彩條式漫畫APP,全球下載量超2400萬。此次《在黑暗中》登陸Comico,一上線便憑藉其故事、風格和形象獲得了大批海外讀者的喜愛。
  • 濱州市高級技工學校舉行影視創作培訓基地揭牌暨微電影《信仰...
    9月7日上午,濱州市電影電視藝術家協會影視創作培訓基地揭牌暨微電影《信仰》開機儀式在濱州市高級技工學校北平樓八樓會議室舉行。
  • 從《送我上青雲》說起:願你走出象牙塔後,也有一如既往的相信
    無論是在陽光下還是陰暗裡,總要相信,世界還是有溫暖,有信仰。本文中,我將從《送我上青雲》說起,結合現實談一談為什麼相信、什麼時候選擇相信、以及相信能帶來什麼等一系列看似簡單但是少有人思考的問題。他用半個世紀的時光,以一片赤誠,憑一腔熱血,宣講紅色故事,義務講解服務超過20萬人次。「因為信仰,所以『看見』。」程樟柱也不是在象牙塔裡生活的人,經歷過戰爭,經歷著傷殘,依然相信艱苦奮鬥帶來的快樂,相信一輩子的堅守總會把紅色精神傳遞給更多的人。所以,不是只有生活在白色象牙塔中的人,才能大喊——「我相信」。
  • End Game 終局派對·華麗黑暗的死核末班車
    > 絕不做為愛自焚的狄多絕不做暴虐無道的查理絕不做疏忽憤怒的阿克琉斯絕不做背信棄義的比薩伯爵在星球宇宙的戰爭之間衝鋒要將劍刺入黑暗懦弱的心臟
  • 【檢察微文】在黑暗中永葆「紅色」信仰 ——觀電視劇《秋蟬》有感
    該劇的主人公葉衝是一名從小就被日本養父收養的中國人,而且養父是一位能與天皇對上話的有日軍軍方高層背景的大人物,但葉衝並未因此蒙蔽心智,在「檀香」的影響下他看到了大量進步書籍,更了解了日軍在中國的惡劣暴行,他毅然決然利用自己日軍少佐的特殊背景在最黑暗的敵軍心臟點燃一簇紅色星星之火。
  • 藝術創作有可能還需要調動哪些因素到創作中來? | 「流感,發光的黑暗劇場」
    Theatre of Glowing Darkness」 at DanishPavilion, Venice Biennale, 2017「流感,發光的黑暗劇場」是威尼斯雙年展上丹麥館的參展作品,這是一個展覽項目,由丹麥的視覺藝術家基爾斯蒂娜·羅普斯託夫(Kirstine Roepstorff)組織創作完成。
  • 他是印第安土著,也是嘻哈明星,他用信仰說唱挑戰自己
    烏鴉是他們信仰的一部分,在最為神聖的宗教儀式中,他們會頭戴烏鴉臉塗白粉。在每年的春末夏初之際,這裡同其他各個地方的印第安人保留地一樣,都要舉行一種叫「帕瓦」的盛大慶典,男女老幼身著節日盛裝,進行擊鼓、跳舞、唱歌等活動,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個節日受到了外界的廣泛關注,很多印第安人走出保留地,將帕瓦儀式帶到了國內外的各大舞臺上。
  • 黑暗時代中,他用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揭露黑暗
    達裡奧·福曾創作50餘部戲劇,導演80餘部正如貝爾託·布萊希特所說:「黑暗時代中,我們揭露黑暗,美好時代才會到來。」總而言之,你們從精神上打垮了一個無政府主義者,使得他痛苦失望,於是他跳樓……穿運動夾克的警長 如果您允許的話,法官先生,坦率地說,這件事沒有馬上發生……因為我還沒有介入呢……瘋 子 沒錯,沒錯,您說得對……您先是走出辦公室,然後您又回來,在故作姿態地停頓了片刻之後,您開口說話……得,警長先生,您把自己說的話表演一下
  • 捨得之間,鄧紫棋走出黑暗努力做真實的自己
    從年少成名,到憑藉一首《泡沫》火遍全國,從遭遇輿論圍攻和質疑,到走出絕境鄧紫棋,看她如何用捨得與愛,在人生的闖關路上,創作出屬於自己的獨特樂曲這一次,她要卸下所有偽裝,一個人毫無畏懼地走出黑暗,做真實的努力追夢的自己。明了初心,就不會懼怕再次出發。
  • 紫砂藝人創作《玉兔半月壺》走出國門……1′22″
    紫砂藝人創作《玉兔半月壺》走出國門宜興紫砂名聞天下,前段時間,我市紫砂藝人生長松創作的《玉兔半月壺》就走出了國門。作者以玉免和月亮的神話故事為創作靈感,並結合陶刻裝飾手法,創作出一把具有濃厚中國元素的紫砂壺。
  • 拯救的信仰——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影評
    三部影片都討論了諸多衍生話題:比如成長——童年心裡陰影的克服;比如私權與公權——蝙蝠俠式的以暴治暴和登特式的司法訴訟;比如民眾信仰——該把希望寄託於一個不斷完善的制度還是一個人(明君);再比如,我們是否需要英雄——一個抽象的英雄還是具象的英雄,還是說,我們自己就是「英雄」呢?
  • 桑達克:當黑暗來敲門
    前面巨樹怪所講的三個故事,就是小男孩的媽媽之前跟他講過的三個故事,而最後,小男孩得以走出這個夢魘,以自立、獨立的人格力量,面對他面臨的困境時,他藉以獲得力量的,仍是他媽媽之前跟他講過的故事。 這個故事最溫暖的地方,在於影片的末尾,孩子搬進了媽媽小時候住過的房間,在媽媽兒童時代的插畫本裡,他找到了巨樹怪的原型,以及巨樹怪講給他聽的全部故事的原型。
  • 《CRISIS 公安機動搜查隊特搜組》世間多少罪惡,都假信仰之名
    都借著信仰、真理、主義的名義。而我們竭盡全力去維護的制度本身、正確本身、主義本身,卻也許是恐怖主義的合法化身。被國家拋棄的科學家、少年、警察臥底、教徒臥底、包括最後兩集的自衛隊前隊員,這一幕,似曾相識。在舉國體制之下、國家利益面前,個人的生命、價值都如螻蟻,不值一提。毀滅真相、掩蓋歷史,都信手拈來,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 專題丨信仰話題寫作素材
    他用他在漫長的等待中沉澱下來的智慧,讓我們看到了獨具個性的電影故事。3.藝術的成功,需要文化做底蘊。李安能有今天的成功,是因為他懂得東方,也懂得西方。李安的所有作品都暗含東西方文化的衝突和交融,這與他本身的文化背景及人生經歷分不開。李安拍攝的電影中,東西方文化並存,既有衝突又有融合,互相取長補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