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苑墨痕」來滬,看陳佩秋、薛永年等南北名家寫意精品

2021-01-07 澎湃新聞
「紫苑墨痕」來滬,看陳佩秋、薛永年等南北名家寫意精品

澎湃新聞記者 李梅

2019-09-28 10:22 來源:澎湃新聞

當代中國畫壇四位八十歲左右的名家——美術史論家、評論家薛永年、劉曦林與畫家張立辰、姜寶林因為藝事結緣四十多年,2017年在北京發起成立紫苑書院,意在對寫意中國畫進行梳理、呈現、傳承與弘揚。

9月27日,「紫苑墨痕——南北名家中國書畫作品邀請展」在地處浦東的上海金橋碧雲美術館開幕,展出了來自北京紫苑書院顧問、導師及特邀的部分江南知名畫家的200餘幅精品,與一般中國畫展不同的是,此次展出的作品大多是寫意國畫作品。展覽現場

年近八旬的中央美院教授、知名美術史論家薛永年一直以藝術史研究與評論而知名,畫作十分罕見,作為紫苑書院的倡儀與發起者之一,他與一些藝術史論家的作品與畫家畫作同時展出,相比更有著學者的文氣。

在9月27日的開幕式上,中央美術學院原院長、中國美術學院原院長潘公凱說:「紫苑書院是完全由這些老藝術家自己創辦的民間學術機構,創辦人包括張立辰及夫人胡萍。他們二位是我的老朋友,多年來,我是眼看著他們對中國畫方面的美術教育,尤其是寫意水墨畫的發展所作出的努力和付出的辛勞,這一點我很欽佩,也很感動。張立辰早年畢業於浙江美院,後來在中央美術學院國畫學院擔任資深教授,而且是學術委員會主任,對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教學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引導性作用。退休以後,張立辰不僅在自己的創作、研究上不斷地精進,還創辦了紫苑書院。紫苑書院的創辦主要是為了培養年輕人,以把寫意水墨畫畫種繼續往前推進。這一提議得到了許多老先生的支持,其中我是見證者。所以在這裡可以看出中國藝術家不僅關注自己的藝術的成就,也關注下一代的青年藝術家的成長。而他的夫人胡萍在持續推動紫苑書院的運營的過程中是勞苦功高,幾年來他們一直在辦高研班,而且是越辦越好,也得到了當地文聯等藝術機構的支持,大家也很感動。」

陳佩秋,《花樹春風又一年》,紙本設色,2002張立辰,《雪地海棠》,紙本設色,1996姜寶林,《現代水墨之一》

紫苑書院的發起者、知名美術史論家劉曦林說:「2017年4月,經張立辰、薛永年、姜寶林與我倡議,在胡萍院長辛勞推動下,紫苑書院在北京成立。辦學之初即聘請大江南北七十四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家擔任顧問、導師,至今已擴至八十餘人。他們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可稱得上新時代中國藝術之建構者與傳播者。」

薛永年此前在談到紫苑書院時說:「這裡與學院不同,是傳統的書院教育,可以充分發揮傳統教學特點,書院的設立是為了中國畫能夠更好的傳承發展,為中國精神發揚光大做出貢獻。」畫家張立辰則表示:「我們繼承的是潘天壽等老一輩先生們的遺志,堅持中國畫的純粹性,傳承中國書畫傳統,中國文化的傳統,為中國畫的發展作出我們的貢獻。」

此次在上海金橋碧雲美術館對外展出的這一大展除張立辰、薛永年、姜寶林與劉曦林等的作品外,還有紫苑書院顧問、導師及弟子等,包括朱穎人、劉漢、王同仁、馬其寬、吳山明、徐家昌、胡勃、金鑑才、卓鶴君、盧炘、關乃平、郭石夫、吳悅石、程大利、任道斌、潘公凱、章利國、唐勇力、田黎明、張旭光、陳風新、何家英、李一、陳平以及陳佩秋、劉江、杜曼華、陳家泠、章培筠、陸秀競、楊正新、韓碩、江宏、俞曉夫、老圃、馬小娟、陳琪、包信源、王贊、張碩、包若冰等。

展覽現場,薛永年作品《白描蝴蝶蘭》劉曦林《洛川神》

其中薛永年的作品為純水墨寫意蝴蝶蘭畫作,筆致清雅,學者氣足;劉曦林的寫意水仙花卉《洛川神》以草書題跋,筆簡意濃;陳佩秋的青綠山水色彩濃麗,畫面積翠,並有著大量西畫中的光色表現技巧。

展覽同時還舉辦了藝尊軒紅木藝術展,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藝尊軒木藝創始人包天偉表示,木藝是一種純手工的藝術,中國畫也是手工的藝術,所以這也是手工藝者向中國畫致敬的展覽。

老圃,《南園新供》,紙本設色,2013

據悉,此次展覽由中央文史研究館、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上海市浦東新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市浦東新區文化藝術指導中心共同主辦;北京紫苑書院、金橋碧雲美術館、上海藝尊軒共同承辦。金橋碧雲美術館坐落於上海市浦東新區金橋碧雲國際社區,是浦東新區設立的第一家公立美術館,將致力於打造以「新海派」文化為核心的「新美術」館空間。

開幕現場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時間為9月28日至10月13日。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紫苑墨痕,陳佩秋,薛永年,寫意畫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畫壇巨匠陳佩秋生前二三事
    在生活中,陳佩秋興趣廣泛,喜歡作詩著文,還喜歡崑曲、京戲。謝稚柳陳佩秋夫婦都是屬狗,謝稚柳比陳佩秋的年紀大了一輪,夫婦倆又都喜歡小狗。除了花鳥聞名畫壇,她還畫過一些小狗。圖說:《八犬圖》底稿(部分)陳佩秋先生愛護年輕人,對青年畫家多有扶持,同時熱心公益慈善事業。
  • 徐建融:玉樹臨風——讀陳佩秋先生
    陳佩秋和謝稚柳先生    陳佩秋將兩宋的規整設色畫體作為自己藝術的起點。兩宋是規整花鳥畫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元代以後,文人寫意成為主流,規整設色不僅失去了昔日的光彩,更被視為工匠之事。當然,雅俗之分並不在規整還是寫意,根本還在於藝術的表現本身,如兩宋畫院眾工的手筆,不僅不俗,而且極雅。但無可否認的是,由於元以後長期約定俗成的價值觀念,以寫意的表現博取雅的名聲,比之規整的表現要便易得多。因此,逮至近世,一般的畫家視規整為畏途,就不能簡單地看作僅僅是一個雅俗之分的審美觀念在起著作用,其間或多或少還有著某種難易之別的投機心理在起作用。
  • 畫壇巨匠陳佩秋雖未及留遺言,生前仍有未竟的心願
    陳佩秋先生在生活中,陳佩秋興趣廣泛,喜歡作詩著文,還喜歡崑曲、京戲。謝稚柳陳佩秋夫婦都是屬狗,謝稚柳比陳佩秋的年紀大了一輪,夫婦倆都喜歡小狗。謝稚柳和陳佩秋夫婦陳佩秋是上海中國畫院成立最初聘用的第一批畫師,當時畫院一共吸收了60多名畫家作為專職畫師。水墨寫意一路,近代大師輩出,許多畫家選擇就近入門,這是一條畫藝修行的近路。但陳佩秋偏偏不以近代為起點,目標遠追宋元繪畫一路,求高求難,力圖擺脫時人風氣。
  • 灼灼其華,鳥語花香——北京畫院藏寫意花鳥畫精品展亮相
    為迎接庚子新春,北京畫院美術館推出「灼灼其華——北京畫院藏寫意花鳥畫精品展」。展覽聚焦近現代寫意花鳥,活化典藏精品,將吳昌碩、齊白石、陳半丁、汪慎生、李苦禪、王雪濤、崔子範等11位名家的近60幅珍品傾囊而出,大可窺探中國近現代寫意花鳥畫的半壁江山。
  • 書畫大家陳佩秋字畫多少錢一平尺?2019陳佩秋作品收藏趨勢
    陳佩秋老師(左)陳佩秋:生於1922年,字健碧,齋名秋蘭室、高華閣、截玉軒,河南南陽人,是現代著名書畫家、書畫鑑定家,是海上畫派的重要代表人物。1956 年,陳佩秋的《天目山杜鵑》一鳴驚人,獲得上海青年美展一等獎。繼而參加全國青年美展,獲得二等獎。陳佩秋在山水和花鳥繪畫上形成了她獨樹一幟的風格,她的書法初習倪瓚,後醉心於懷素,所作草書具有大丈夫氣魄。功成名就的陳佩秋始終沒有停止前行的步伐,在中國古書畫鑑定領域孜孜以求。她在鑑定古書畫方面的獨到見解,奠定了她在中國古書畫鑑定領域的特殊地位。
  • 紀念|送別陳佩秋先生:雨中,花中,送別一代大家
    對於她所摯愛的繪畫,陳佩秋生前接受「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專訪時說,畫畫是個苦差事,臨摹和寫生皆不可少。「畫畫,一定要去寫生,還是要看真的東西。其實國畫應該從寫生開始練起,畫寫意畫的人也需要去寫生。一節一節的竹子中間是空心的,所以枝岔是交替生長的,因為如果只長在一邊,那麼這根竹子很快就會倒下;而且他畫的蝴蝶只有翅膀沒有肚子。
  • 《高花閣師生書畫精品展》作品欣賞(一)
    《高花閣師生書畫精品展》作品欣賞(一)陳佩秋陳佩秋簡介:陳佩秋,字健碧,齋名秋蘭室、高花閣、截玉軒
  • 國畫名家揮毫潑墨寫意《瑞禽松芝圖》,八哥獻瑞,益壽延年有寓意
    國畫名家揮毫潑墨寫意《瑞禽松芝圖》,八哥獻瑞,益壽延年有寓意臨近春節,忙忙碌碌的一年即將結束。畫家呂銀芳卻未停住創作的腳步。他在揮筆潑墨創作寫意作品《瑞禽松芝圖》,為年長的老人們送上一份新年祝福。這幅國畫寫意《瑞禽松芝圖》中繪有松樹、靈芝。
  • 名家集評|來聽聽陸儼少如何評價張佩的「水墨寫意青綠山水」
    今天我們要介紹這樣一位藝術家,他用30年筆墨生涯,將水墨寫意與青綠山水兩大門類融會貫通,形成自己別具一格的水墨寫意青綠山水。多年來,他遵循恩師陸儼少所囑,鑽研於國畫山水古法,於自然景觀中徜徉採擷。中國國家畫院名譽院長——龍瑞看張佩的山水畫能反應出他深厚的傳統筆墨功力,可又表現了現代生活氣息,傳統題材以新意,張揚陽剛之美,作品突出寫意精神,這是難能可貴的。
  • 臥枕宋元 融匯中西——追憶海派書畫大家陳佩秋
    陳佩秋是繪畫科班出身,曾在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接受現代科學方法的訓練,有著紮實的寫生基礎。20世紀50年代,陳佩秋從杭州來到上海,在市文管會工作。上海中國畫院籌備期間,陳佩秋成為畫院最年輕的畫師之一。1956年,陳佩秋憑藉工筆畫《天目山杜鵑》獲得上海青年美展一等獎,參加全國青年美展獲得二等獎。
  • 江西歷代名家書畫精品展明日在南昌畫院美術館舉辦,門票免費
    江右風流——江西歷代名家書畫研究學術研討會及江西歷代名家書畫精品展,將於6月29日在南昌畫院美術館舉辦。這不僅是江西濃厚藝術積澱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江西改革開放40年來藝術發展的一次獻禮。本次活動主要包含兩個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是召開江西歷代名家書畫研究學術研討會;第二部分是舉辦江西歷代名家書畫精品展。
  • 龘藏書畫·名家墨緣:品讀詩意中的無窮韻味
    > 傾情奉獻 驚豔上演 〓上海古籍書店舊藏·薛永年題跋〓 黃賓虹《白嶽山中坐雨圖》
  • 晉德網拍 | 「當代書畫名家專場」正在預展,7月4日10:00開拍
    山西晉德網絡在線拍賣小程序已經上線,「當代書畫名家專場」網絡在線拍賣正在預展,於7月4日10:00開拍,7月5日21:00結拍。
  • 「心跡墨痕:白曉軍水墨寫生作品展暨《心跡墨痕》新書發布」在廣西...
    9月26日下午,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集團主辦,廣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桂林市美術家協會、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美術館承辦的「心跡墨痕:白曉軍水墨寫生作品展暨《心跡墨痕》新書發布」在廣西師大出版社美術館隆重舉行。
  • 雅俗共賞——淺談方金爐小寫意花鳥的審美價值
    (清 八大山人 遊魚)小寫意花鳥畫是處於大寫意與工筆之間的一種繪畫風格,在視覺感受上,易於被大眾所理解和接受。方金爐作品的審美價值,體現在他對於小寫意花鳥畫風格與筆墨技法的大膽創新。他在立足傳統的同時,尤其對徐渭、陳淳、石濤等前賢的參悟,奠定了其筆墨的力度與厚重,同時他又廣泛吸收和借鑑了吳昌碩、齊白石、傅抱石等近代名家經驗,取其所長,為己所用,最終形成了獨具個人特徵的繪畫風貌。(方金爐 紫氣東來)書法用筆是方金爐小寫意花鳥畫筆墨技法的一大特色。
  • 梅花有什麼象徵寓意 詩人畫家鄭曉京寫意精品梅花
    梅花有什麼象徵寓意 詩人畫家鄭曉京寫意精品梅花 2020年05月25日 10:1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作為一幅寫意花鳥畫,鄭曉京老師將整幅畫面的韻味和意境都推向了最高峰,觀賞此畫,真是讓人感到大飽眼福! 梅花國畫賞析——仿古粉梅:
  • 今天,千餘人一同送別畫壇巨擘陳佩秋先生
    今天早晨的細雨霏霏中,千餘人從四面八方趕來龍華殯儀館,送別陳佩秋先生。通往大廳的道路,被鮮花與花籃鋪滿,為這個莊重的時刻,人們早早來到了現場,徘徊,等待。圖說:眾人送別陳佩秋先生從昨晚開始,龍華就在為今天這個時刻忙碌不已。
  • 謝定偉、曹可凡、湯哲明直播共述「陳佩秋:一個時代的句號」
    2020年6月26日,著名中國書畫大師陳佩秋在上海逝世,享年98歲。 人們送別一代大家,也送別一個時代。 對於「陳佩秋先生謝世,一個時代劃上句號」的說法,曹可凡解釋說,1960年上海中國畫院成立時,第一批畫師中年輕一輩有劉旦宅、程十髮和陳佩秋三位,劉旦宅、程十髮先生前些年已故去,當陳佩秋先生謝世,一個時代也就劃上了句號。
  • 中國畫名家——餘光清的都市抽象
    1996年參加九六全國中國畫大展獲「銀獎」2001年參加二十一世紀中國畫澳大利亞展獲「金獎」(雪梨)2002年參加紀念毛澤東《演講》發表60周年全國美術展覽獲「優秀獎」(最高獎)(北京)2004年參加首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精品展獲「銀獎」(山東)2005年參加第二屆國際美術雙年展美術特展(北京)2006年參加首屆中國畫寫意畫大展獲
  • 【大象視界】又一巨頭APP新鮮上線,撿漏還贈送名家真跡!
    本次「清瓷珍萃」專場以清代宮廷御窯瓷器為主,含青花、鬥彩、粉彩及各類顏色釉,品種豐富,色彩琳琅,其中一些極具代表性的精品,更是來自世界各大拍場及名家收藏,來源清晰,傳承有序。看款識,應為唐英在景德鎮督陶官任職時燒制。8. 遊於藝—文人書房雅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