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來,國畫創新成為中國美術界的核心課題,有西學東漸者如徐悲鴻、吳冠中等,將西畫精髓植入到國畫中,取得極大成功;有題材創新者如石魯、李可染等,紅色主題引領時代;有技法創新者如張大千、傅抱石等,潑墨、皴法技驚四座...今天我們要介紹這樣一位藝術家,他用30年筆墨生涯,將水墨寫意與青綠山水兩大門類融會貫通,形成自己別具一格的水墨寫意青綠山水。
多年來,他遵循恩師陸儼少所囑,鑽研於國畫山水古法,於自然景觀中徜徉採擷。堅持實踐,最終悟到了中國繪畫藝術的內質精神,同時又融入自己內心對山水、傳統文化以及時代氣息的理解,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山水畫新貌。
他就是——中國水墨研究院副院長張佩
張佩,原名張傳沛,字希夷,號三山庵主,男,1953年生於山東棗莊,現居北京,1989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院)中國畫研究生班,2005年進修於中國美術家協會首屆山水畫高級創作研究班。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畫院高級畫師;棗莊市美協副主席、薛城美協主席;中國水墨機構副主席兼創作部主任;中國水墨研究院副院長。
專家大師眼中的張佩
山水畫大家——陸儼少
張佩的畫筆性不錯,從畫面的氣象、筆墨韻味都達到一定成度。如能在古法的基礎上予以加減變化,日後必有自己的面目。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王伯敏
畫面有時代感,又見筆墨,張佩的畫是來源於生活,「青山綠水又有人啊」。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童中燾
山水畫的表現,基於生活、妙在筆墨,筆墨的高低,無非性情所至,性情關乎境界。惟有不斷向上,才能寫出自己的世界。張佩當屬得其例,應照此走下去。
中國國家畫院名譽院長——龍瑞
看張佩的山水畫能反應出他深厚的傳統筆墨功力,可又表現了現代生活氣息,傳統題材以新意,張揚陽剛之美,作品突出寫意精神,這是難能可貴的。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
畫山水,首先要理解樹、石、的各種結構,林木的組合是山水畫重中之重。畫林木除了要懂得各種樹木的造型特徵外,更重要的還是基本用筆,也就是點線面諸多筆觸及其相互組合的抽象形式美感的規律了。張佩的畫這方面做得挺好。
中國當代書法家、美術史論家——孫克
張佩在自己的藝術實踐中,為中國繪畫的歷史積澱增添了新的內涵和活力,使傳統和創新在實踐中如此和諧而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京海墨韻畫院名家
——張佩水墨寫意青綠山水作品鑑賞收藏:
張佩作品《松壑流泉》
張佩老師將南派的意境和北派的法度完美融合,在繼承南北各派傳統的前提下再度創新,不是一味的盲目崇拜,而是擇優而取,完全突破了地域之界,達南北交融,繁簡疏密交互輝映成趣。
張佩作品《溪山逸興》
張佩作品《秀水青山繞咱家》
正如張佩老師自己所說,「現在創作山水畫已經達到一個忘我的境界,是筆先意隨,初無定稿,隨機生發,運走隨心,把筆悠然,而轉折之間,柳暗花明,絕處逢生,又是一個新境界。」他那獨特的風貌,神奇的筆墨,靈變的意蘊,具有一種引人入勝的美感,極具正大氣象,體現出人文精神追求和人格寫照的中國山水畫樣式。
張佩作品《雲龍出谷》
張佩作品《雲湧幽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