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想結婚了?外國人是怎麼笑話我們的?吃,到底帶給你多大安慰?
1、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想結婚了?不幸的是,看最近幾集的趨勢,謝耳朵遲早也會結婚啊其實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結婚,不代表婚姻的價值變低了,恰恰相反,婚姻對於個人來說,變得更重要了。因為重要,才需要謹慎,才不願意將就。這其實是一件好事,因為結婚生子本不該是人活一世的必經之路,只是一種自願的選擇。與其說是越來越不想結婚,不如說是越來越尊重自己和他人了吧。看看知友們都怎麼說:
Leslie:
本以為結婚是我一個人的事兒
現在看來,除了跟我沒什麼關係,任何人都能插一腿
王玩笑:
因為明白了結婚生子不是人生的必須。記者問楊麗萍:「你是為了舞蹈才不要孩子的嗎?」她回答說:「有些人的生命是為了傳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體驗,有些是旁觀。我是生命的旁觀者,我來世上,就是看一棵樹怎麼生長,河水怎麼流,白雲怎麼飄,甘露怎麼凝結。」
上竄下跳:
因為一旦失敗成本略高,而且糟心。
婚姻本來是兩個人相互扶持,結果現在容易變成互相折磨。何必呢,多少例子都擺著,結婚之後生活水準(各種意義上的)降低了,而且整個人陷入鬱悶當中(不限男女沒想好之前,千萬別結婚,害人害己。
Meow Demi:
因為不結婚的社會成本下降了。
女性經濟和思想更獨立,社會治安良好,重體力勞動都有替代方法,不需要依附男人也能很好得生活
男性體力勞動下降,家務與飲食也有很好的解決途徑
雙方共同:養老不再靠後代,解決生理需求途徑多樣化
所以結婚的必要性已經大大不如過去了。
有一句用到爛但是絕對是至理名言的話是,「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一個好玩有趣又熱愛生活的人,一定也是個吃貨。吃貨不怕挫折,因為吃能撫慰一切。一般情況下,失戀了、失業了,吃頓好的再睡一覺,就能振作起來,如果還不行,就再吃一頓、再睡一覺。看看知友們都有多愛吃:
mu mu:
又逛又吃,一整天都不累,好像過節似的。
只逛不吃,兩個小時就覺得頹廢,腿都抬不起來。
吃,給了我逛下去的勇氣。
袁甜夢:
20多年來,還沒有不能靠吃緩過來的坎。
熊三先生:
世界上沒有什麼痛苦是一頓燒烤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喵喵:
曾經下臺階一腳踩空,為了手裡的糖葫蘆不能摔,嚴重的扭傷了腳,超級腫,超級疼,仍然單腳跳著去吃牛排,第二天才去看骨科急診。
吃牛排的時候,腳都不疼了~
第二天,疼得要死啊!腫的鞋子都穿不上啊,不能走路一個月~
————————————————
每次看見新聞,說有人自殺了,都很糾結,那麼多好吃的都吃不到了,多可惜。槍魷魚墨魚章魚烏賊從口感到做法到外觀都認清了麼?不能死啊~
3、外國人是怎麼笑話我們的?我們在討論歪果仁的時候,經常會嘲笑韓國人長得不好看、美國人太胖、英國人不會做飯等等,這些都屬於認知不夠造成的偏見,久而久之也形成了「梗」,但這些梗是不是有惡意就很難判斷了。而在歪果仁眼裡,對我們的偏見則不單單指「中國人」,就像我們看「歐美人」一樣,對於他們來說,這些都是「亞洲人」的共性。當然,隨著時代發展,很多笑點在慢慢變化,看看知友們都列舉了哪些:
匿名用戶:
ching chong ling long ting tong
歪果仁當年覺得漢語發音很多都是些這樣簡單的鼻音音節,於是就用這樣幾個音來嘲諷咱漢語是傻瓜語言。當時連美國的韓裔都有在歌詞裡寫這幾個音,用來笑話中國勞工。
唐缺:
魔幻王:
笑話我們落後。但不是黑,要說黑,他們遠不如我們自己黑的狠啊。
我倒沒注意到西方人有哪些惡意地給中國人起外號的情況,只是覺得他們對中國人的印象很刻板,仍停留在幾十年前落後的時期。
洛可可:
Sickipeda上有2000多條關於中國的沒品笑話,除了上面提到的,還有一個就是說中國人用童工。
我六歲的兒子上次做了個紙飛機高興的不得了,後來我對他說,中國孩子像你這麼大的時候 都會做iPhone了,沒什麼好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