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微信號:)】12月21日報導 (編譯:檸萌)
編者註:本文作者Thomas Ricker通過對宜家智能家居業務主管Bjrn Block的訪問,從個人視角展現了宜家的發展歷程,揭示了該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
BjrnBjrnBlock匆匆走出宜家博物館,前往宜家公司總部。他的步伐快得驚人,比我快出許多。即使45歲了,Block仍然精力充沛,表現得就像一個只有他一半年齡的年輕人那樣。在縱橫交錯的宜家園區裡,柏油路、土路和碎石路混雜在一起,他在這些道路的映襯下顯得有些瘋狂。我輕聲提醒他,你走得很快。
「我總是聽到別人這樣說,」Block沒有放慢速度來回答我。即使我停下來欣賞一座10英尺高的宜家艾倫扳手紀念碑,他也保持著自己的行走速度。
他的名字也值得一提。有什麼比Bjrn更具有瑞典特色呢?有什麼比一個街區更具有建築基礎的呢?這當然是一件好事,因為世界上最大的家具零售商正在圍繞著他建造未來之家。
Block曾在澳大利亞獲得了工業設計學位(輔修了家具專業),還曾在科羅拉多教過美國人滑雪。如今,他個人已經成為宜家從一家步履蹣跚的模擬家具製造商轉型為一家快速發展的數字公司的化身。他負責宜家智能家居業務,自七年前加入宜家以來,他一直在一個項目一個項目穩紮穩打地經營這項業務。
一開始,宜家僅把智能家居當作一種愛好——先用可以給手機無線充電的家具試水,然後再用最基本的功能搭建一個揚聲器、電燈和百葉窗的生態系統。一直以來,客廳、臥室等業務是宜家最具代表性的,它們能夠定義該公司。但是上述智能家居業務的成功促使宜家在今年夏天決定將智能家居業務提升到和它們同等重要的位置。
該公司的智能家居生態系統的早期評論反映了典型的宜家消費體驗:價格不錯,但質量有問題。對於一家曾嘗試進軍科技領域但以失敗告終的公司來說,這是一個不好的開始。宜家現在面臨著與谷歌、亞馬遜、蘋果和其他科技巨頭合作的挑戰,同時還要與它們爭奪家居市場的主導地位。
我來瑞典是為了與Block和他的團隊見面,以便更好地了解宜家智能家居的雄心壯志。我所發現的是,宜家是一家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失誤,並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如何改進和擴張的公司。宜家認為,它在智能家居領域的優勢源於它最初最大的劣勢,即宜家不是一家科技公司。
作為一家家具製造商,宜家對家居生活有著深刻的理解,並擁有將科技與普通家具結合的獨特能力。宜家的規模之大,足以與大型科技公司比肩。從歷史上看,在它關注的每一個領域,它都是一個強大而無情的競爭對手。現在,宜家正專注於智能家居領域。
宜家的數位化轉型可以改善數十億人的生活,這關係到智能家居的民主化,因為智能家居改善了每個人的日常生活,而不僅僅是那些買得起智能家居的極客們。
這就是宜家2.0時代。
圖源:獵雲網
宜家是由Ingvag Kamprad在1943年創立的。這個名字分別取自他自己名字Ingvar Kamprad、出生農場名字Elmtaryd和家鄉小鎮名字Agunnaryd的首字母。Kamprad於2018年去世,享年91歲。在該公司位於瑞典阿爾穆特的總部,他是一個像賈伯斯一樣傳奇的人物。走進這個地方,你就會看到一幅巨大的壁畫,上面寫著「家居之家」。
阿爾穆特是和矽谷對立的一個存在。這是瑞典南部的一個村莊,那裡的商店出售的衣服很耐穿,食物美味可口。在這裡,沒有自我展示,也沒有風險資本家,只有一以貫之的實用觀念。要到達阿爾穆特需要飛往鄰國丹麥,再從哥本哈根機場出發沿著狹窄的道路行駛3個小時。我在十一月中旬抵達,這是一次愉快的駕車旅行,我看到一捆捆白色的乾草點綴在田野上,就像超大號棉花糖,紅色的農舍被深紅色的樺樹林所掩蓋。
宜家總部正如我們所期待的那樣,是一個公司商店被改造成擁有5400名員工的主要辦公室。如果與蘋果的新太空船或亞馬遜的Spheres總部相比,你會覺得用「單調乏味」來形容它的外觀甚至都有點誇大其詞了。然而,你絕對不會懷疑正是這家公司去年完成了440億美元的銷售額。
室內看起來舒適而高效。超大尺寸的定製設計的桌子,還有各種出現在宜家產品目錄中的家具。許多帶箭頭的標誌懸掛在天花板上,指引著大家去往聽起來很普通的地方,比如Meeting cube B1C01-B1C14。在大堂裡,Kamprad過去常常在早上給員工一個擁抱,現在,當員工進入大樓時,一個大的LCD屏幕會向他們展示有關銷售目標的圖表。當我站在屏幕前,它總是呈現出綠色,令人感到安心。
在宜家總部度過的那一周,我發現熱情是極具感染力的。樂觀的員工在熱情地談論公司改善人們生活的能力,這足以讓你忘記這家公司陰暗的一面——逃避稅收、梳妝檯砸死兒童、非法砍伐森林、對「快速家具」和送貨上門的環境擔憂,或Kamprad早期與納粹的聯繫(他後來稱這是他「最大的錯誤」)。
Kamprad 「為更多人創造更好的日常生活」的願景仍然是公司未來所做和將要做的一切的核心。這句話在日常對話中經常出現,也被印在裝飾辦公室牆壁的海報上。我每天都能聽到這句話一字不差地重複多次,儘管它的語法是有問題的。一開始,對我而言,這句話聽起來有些強迫性。後來,當我了解到這種願景是如何深入地滲透到文化中時,我發現它順耳多了。正是基於此,宜家推出了一系列極具吸引力、功能齊全的產品,而且定價讓儘可能多的人能夠買得起,比如1.59美元的普通馬桶刷,還有與時尚偶像Virgil Abloh聯合打造的價值449美元的限量版日間床。
要實現如此低的價格,宜家必須以令人難以置信的規模經營。2019年,有10億人參觀了宜家的藍盒子店,共購買了10億個肉丸;有9億把艾倫鑰匙是從這家行業巨頭公司運送出去的;據傳每10個歐洲人中就有一個是在宜家的床上孕育出來的。
圖源:獵雲網
宜家的規模可以重塑整個行業、市場,甚至對社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例如,2012年,該公司承諾淘汰所有其他燈泡,改用節能的LED燈。這是一個冒險的舉動,因為更便宜的CFL(緊湊型螢光燈)和滷素燈泡更受歡迎。宜家的目標很簡單,就是要降低LED的成本,讓每個人都能在家裡更可持續地生活。2012年,最便宜的LED燈泡價格約為10歐元(約11美元)。到2015年,宜家成為第一家專門銷售LED燈的大型零售商。該公司每年銷售近1億隻宜家品牌的燈泡。在其它製造商和零售商激烈競爭之際,該公司大舉進軍LED照明領域,顛覆了全球供應鏈。結果,宜家和它的大競爭對手,如通用電氣和飛利浦照明的母公司,都推出了更便宜的LED燈。
Block說:「我們的創始人Kamprad說,從客戶的角度來看,一個燈泡的價值實際上只值一歐元。」雖然花了幾年時間,但宜家最終把價格降了下來:現在兩件套的價格僅僅是2012年價格的十分之一。
到2018年,價格低廉的新LED燈佔全球住宅照明銷售的40%。向LED節能燈的轉變降低了家庭用電需求,為每個人節省了開支。僅在美國,從2001年到2018年,照明的年用電量就下降了57%。如果所有宜家的LED燈泡都將取代白熾燈泡,那麼節省的能源「實際上相當於阿姆斯特丹每年的全部能源消耗,」Block說道。
全球範圍內向LED的加速過渡,可以說是由宜家引發的,也對環境產生了有意義的影響。據《紐約時報》最近的一篇報導,大約一半的美國家庭已經改用LED燈泡,這有助於每年減少相當於700萬輛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我認為,作為一家大型零售商,它肩負著許多責任,」Block說。「你真的可以影響別人。」
用低成本的解決方案進入家庭對宜家來說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事實上已經有很多這樣的解決方案了。這是智能家居產品的一個優勢,因為它們首先進入的就是消費者依賴的生態系統。從一個便宜的宜家智能燈泡和無線調光器開始,很快,整個屋子就會裝滿了宜家音箱、燈、百葉窗和其他配件,因為這些設備都是一起工作的。
最便宜的宜家智能LED燈泡在2017年上市時售價12美元。如今,它的售價為8.99美元,而飛利浦同類產品中最便宜的Hue智能燈泡售價為13.99美元。你認為大多數人會選擇哪一個?
所以,只要時間足夠長,宜家所有競爭對手的存活率都可能降至零。
圖源:獵雲網
「智能家居意味著家庭生活比科技更重要,」Block說。「技術是一種讓事情運轉起來的工具,但我們推出產品並不僅僅是因為它是一項很酷的技術。」
宜家每年都會進行數百次所謂的「家訪」和訪談,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國家的家庭生活。去年,宜家花了300多個小時走訪家庭,與家庭成員會面,詢問他們家居產品的優劣,以及宜家能做些什麼來幫助他們。宜家鼓勵員工在旅行時參加家訪活動。為了獲得更多的見解,宜家還為其年度家居生活報告進行了33500次採訪。
例如,在美國進行的家訪和採訪顯示,人們需要一種可以安裝在很高的窗戶上的百葉窗,這樣就超出了伸縮杆的承受範圍。因此,宜家開發了可以無線控制的家庭智能百葉窗。
宜家相信,它對家居的深刻了解,是它與如今所有製造智能設備的科技公司最大的不同之處。例如,許多科技公司生產音箱和Qi無線充電器。Block的團隊對這兩個產品類別都採取了宜家式的方法,堅持公司「創造空間,不佔空間」的設計理念。宜家的Symfonisk音箱偽裝成燈或壁掛式架子,而其Qi充電器直接集成到床頭櫃和檯燈。
Block想要的不僅僅是賣一堆小玩意兒,他想讓消費者家裡已有的東西變得更加智能。「我們想讓你感受聲音而不是體驗音箱,享受充電而不僅僅是床頭柜上的那個小裝置,」Block說。
談到智能家居時,宜家總是帶著失敗後的那種自信。從過去犯錯的創傷中學習經驗,讓他們對未來充滿信心。但要知道的是,通往2.0時代的道路並不平坦。
這段旅程始於7年前宜家的兩場活動,這兩場活動互相重疊但是沒有關聯。一是註定失敗的一體式智能電視的發布,二是Block進入了宜家的照明業務部門。幾乎所有人都記得宜家的Uppleva電視,宜家的員工更是如此。
圖源:宜家官網
2012年,宜家推出了野心勃勃的Uppleva(瑞典語,意為「體驗」),這是宜家首次進軍消費電子領域。Uppleva是一件大家具,集成了電視、藍光播放器、立體聲揚聲器、無線低音炮和網際網路連接。宜家起居室部門主管Magnus Bondesson當時說:「我們推出了一個新概念,你可以在一個地方買到家具和電子產品,它們從一開始就是為彼此設計和搭配的。」想法很有創意,但執行不力。
宜家轉向中國領先的電視機製造商TCL,是因為其起居室業務缺乏獨立生產消費電子產品的專業技能。TCL是宜家的幕後供應商。與TCL的關係在當時對宜家來說是合理的;該公司與惠而浦也有類似的交易,後者已經匿名為宜家生產廚房電器10年了,現在仍然如此。但人們往往更關心電視的品牌,而不是烤箱和冰箱。據評測人士說,Uppleva的圖像質量很差,界面緩慢笨拙,軟體無法升級。就在宜家試圖在消費科技領域站穩腳跟之際,這款產品玷汙了宜家的品牌。Uppleva最終被下架,成為一次失敗的嘗試。
「我們選擇將Uppleva的那段經歷視為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案例,」Block說。
Block的第一個智能家居項目是在Uppleva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沒有特別大的雄心壯志。這是在2015年推出的無線充電系列產品,花了三年的時間才出現。「我們一開始是出於好奇,」Block說。「我們想看看,這對宜家意味著什麼?」
Block將無線充電板整合到一系列燈具和桌子上的項目獲得了批准,也拿到了資金。當時,他面臨著一項艱巨的任務:必須在兩種無線充電技術中做出選擇,以爭奪市場主導地位。他選擇了Qi,把整個宜家的工作重心都放在了這項新興的技術上。兩年後,蘋果公司發布了首款兼容Qi的iPhone手機,此後它就成為了行業標準。「他們在臺上有一個宜家的標誌,說他們現在與宜家兼容了,」Block回憶起那一刻,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2017年,宜家推出了Tradfri(瑞典語意為「無線」)系列智能燈具。這是宜家智能家居生態系統的開始,也是「智能家居」這個詞第一次出現。該公司了解照明技術,並在該領域擁有良好的品牌認知度,因此,使其燈泡智能化是其內部專長的自然演變。但宜家對軟體了解不多。2014年,Block向Frog Design及其母公司Aricent(後來被Altran收購)尋求硬體和軟體方面的幫助;也因為宜家對語音助手知之甚少,所以Block很早就決定讓Tradfri設備與Alexa、谷歌助手和Siri兼容。
雖然在音箱方面,宜家也算是新人,但是在Uppleva之後,第一個與Tradfri兼容的音箱就可以發布了。Block說:「我們需要與最好中的最好的那一個合作。」宜家在2016年與Sonos合作,在2019年推出了兩款音箱:一個99美元的架子和一個179美元的燈。這兩款產品都有Sonos和宜家的標識,這是宜家首次允許外部品牌在其店內銷售。8月開始銷售時,第一天就賣出了3萬多隻Symfonisk音箱。Symfonisk的銷售範圍預計還將迅速擴大。考慮到宜家的產品歷史,帶集成揚聲器和充電器的床頭櫃應該不會太遙遠。
宜家和Sonos都對這合作種關係讚不絕口。在合作之前,Sonos的音箱價格不能低於100美元,而宜家對全家庭音箱一無所知。「我們的聯合真的是建立在彼此的優勢之上,」智能家居業務開發人員JohannaNordell說。
舉個例子,Symfonisk燈覆蓋著柔軟的網狀織物。據Nordell說,一開始,Sonos不想要它,擔心它會影響音質,但宜家認為改造之後比Sonos現有的冷塑料音箱更溫暖,更有家的感覺。他們達成了妥協,綜合了 Sonos的調音能力和宜家對紡織品的精通。目前市面上出售的這種燈的燈套有黑色和白色兩種,甚至可以拿下來清洗。
「我可以買不同顏色的替換燈套嗎?」我問。
「暫時還不行,」Nordell笑著回答。「也許以後可以,我們拭目以待。」
宜家智能家居生態系統現在包括照明、百葉窗、充電器、運動傳感器、插座,以及各種各樣的控制器,如調光器、開關,甚至還包括一個音量撥盤,專門用於新的與Sonos兼容的音箱。
「一旦擁有了這樣的生態系統,我們可以涉足任何產品領域;一旦我們開始構建這些能力,我們就沒有了前進方向的限制。」Block說。
上面這一切都發生在宜家開始認真對待智能家居業務之前。
圖源:宜家官網
智能家居業務不再是宜家的一項愛好,現在已經是公司10個戰略業務領域中的一個,由Block負責。他現在有大量的資源可以支配,這使他能夠增加人手並迅速擴張。
在宜家,被單獨劃歸為一個業務領域是一件大事,比如起居室業務、臥室業務和紡織品業務。宜家上一次以這種方式擴張還是在2006年。這種情況每十年才會發生一次。
Block描述那天他收到消息時的反應:「我們當時比較平靜。」他的員工問他:「錢在銀行裡嗎?我們現在能拿到開發資金嗎?」那筆錢是最近才到的。Block 說:「但是現在,我們超級開心。」
今年8月,宜家宣布了推廣「智能家居」的決定。在此之前,宜家的智能家居活動一直作為項目運營,每年都需要新一輪的資金支持才能繼續運營,這就能解釋它的一些缺點了。
從一個愛好轉移到一個商業領域意味著Block現在可以充分利用宜家的供應鏈,利用宜家機器的全球影響力。實際上,這意味著要投入更多的錢來改進現有的產品和開發更多的產品,還要在產品目錄和門店中留出專門的空間進行展示,比如陳列室,可以讓人們更容易發現和了解智能家居生態系統。Block的展示計劃包括自動化的晨光或夜光場景,以演示照明、百葉窗和音箱的協同工作。
對於Block和他的團隊來說,實現這一目標並不容易。宜家的運營方式更像是民主而不是獨裁。在失敗的Uppleva智能電視之後,說服一家擁有20多萬員工的公司推出更多智能產品並不能一蹴而就。
各種各樣的內部「委員會」由宜家不同業務的高級成員組成,使公司在優先事項上保持一致。其中包括產品委員會、業務委員會、商標委員會和目錄委員會。Block和他們所有人進行了會面。除此之外,還有董事會,比如最終籤署了智能家居的監事會。
負責智能家居生態系統產品的開發主管Rebecca Toreman表示:「我們習慣了架子、沙發、床和其他產品,當你一想到宜家,就會想到它們。」讓內部委員會理解智能家居是一個艱苦的過程,Toreman說。「我們花了很多年時間來解釋這些產品的作用。」
這一緩慢而艱難的過程使公司發生了重大變化:現在,每個人都支持Block的家庭數位化計劃。七年過去了,整個宜家——不僅僅是Bjrn Block個人——現在都在思考如何利用科技為更多的人創造更好的日常生活。
Block的新目標是增加宜家商店裡智能產品的數量,但要以一種對家庭生活有實際影響的方式來改變。「能夠進入所有家庭不僅僅是一種奢侈。事實上,我們有義務去思考:我們的家中哪裡應該智能?在什麼房間?做什麼活動時?」他說。
宜家將在需要的地方進行合作,就像今天它與蘋果、亞馬遜和谷歌的合作一樣,目的是為了兼容它們各自的語音助手。它將在它有專長的地方進行生產,就像它在紡織業所做的那樣,例如,它剛剛推出了Fyrtur和Kadrilj智能百葉窗。宜家也會在必要的時候合作,就像和Sonos合作那樣。「我認為,在我們想要探索的一些產品類別中,我們的結果可能會和音箱方面完全相同,也就是形成合作,」Block說,他暗示將會有更多主要的消費電子產品合作夥伴出現。
這是否意味著宜家現在變身一家科技公司了?
可以肯定的是,宜家對照明和廚房電器已經相當了解。該公司擁有幾十年管理遍布全球的廣泛供應鏈的經驗。Block說:「宜家在今天有著上千家供應商,我們非常擅長在供應鏈的各個方面進行合作。」但目前為止,宜家在使用大量傳感器、矽材料和顯示屏方面缺乏經驗,它主要是在木漿、紡織品和玻璃方面合作。
該公司確實對產品開發略知一二。在阿爾穆特,它們有十幾位內部產品設計師,在世界各地還有一百多位設計師。但宜家9500件產品的原產地都是阿爾穆特,它們當中每年有2000件被新設計取代。
圖源:宜家官網
宜家在智能家居產品的開發中表現得非常從容淡定。該公司在沙發開始銷售前10個月就凍結了產品設計,以便為供應商做好準備,拍攝所有重要的目錄照片,並為在某個遙遠郊區的店內體驗做好準備。產品概念通常在第一年得到批准,然後再花兩年時間準備好投入零售。對於一家家具公司來說,這是可以接受的,但與谷歌或亞馬遜這樣的公司相比,這個速度就慢了。亞馬遜的產品開發周期不超過兩年。
為每個新的智能家居類別開發的第一批產品,如Symfonisk音箱或Tradfri智能照明,也花了三年時間,但隨著生態系統的建立,它正在加速發展。Block的團隊正以軟體修復缺陷、推出新功能和擴展設備組合的速度工作。例如,該公司的新快捷鍵花了大約18個月的時間來開發。
宜家的大型原型店對其業務至關重要,它位於瑞典宜家總部內的咖啡館旁邊。大玻璃窗為午餐的員工提供了一種視覺上的提醒:「一個原型值一千場會議」,這句話也在入口上方的一個大牌子上寫著。不過,原型店無法生產智能家居產品;現在,這些產品都是在中國生產的。
宜家擁有像科技公司一樣運營所需的內在技能。到目前為止,它缺乏的只是在大型科技公司規模上追求這一目標的意願。
Block表示:「要開始稱自己為科技公司,只推出幾款產品、推出一個解決方案,是遠遠不夠的。但我想說的是,我們正在探索這個領域,我們對我們所做的感到非常自豪。我們一定會進入技術領域,進入數字領域,我們真的想在這裡有所作為,真正發揮作用,因為我認為我們也可以做出改變。」
智能家居生態系統在功能和設備廣度上都落後於競爭對手。Hue仍然主導著智能燈泡,而宜家的語音助手則依賴於谷歌、蘋果和亞馬遜。宜家需要幫助來發展智能家居業務。「以谷歌和蘋果為例,我認為他們是智能方面的專家,」Block說。「我想我們只能一起成為智能家居的專家。」
奇怪的是,這是一個雙贏的機會。國際數據公司IDC專門研究智能家居設備的研究員Jitesh Ubrani說,科技公司可以像Sonos那樣,與宜家合作,進入更多的家庭。「宜家進軍智能家居市場的舉動,將會是所有人都受益的潮流。也就是說,在宜家有能力創造出自己有競爭力的智能家居生態系統之前,和它合作都會受益。」
宜家Tradfri智能照明的低價格很受早期評論者的歡迎,但系統設置複雜且不穩定,此後情況有所改善了。而明顯低於現有產品(尤其是智能LED燈泡和百葉窗)的價格,可以讓宜家的用戶更加寬容。但即使在今天,這些早期的問題仍然困擾著宜家智能家居。
第一批Tradfri智能家居產品是在兩年半前推出的。它們現在使用起來應該更容易了。讓軟體更加人性化是宜家的合作夥伴Altran的部分責任,但是開發是由阿爾穆特的宜家團隊領導的。軟體是智能家居問題的根源。
Block知道智能家居軟體有它的問題,接受這一事實是恢復的第一步。「在宜家,我們有民主的設計模式,我們強調形式、功能、可持續性、低價格和高質量,很明顯,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沒有達到質量和功能的要求,我們正在努力。」Block說道。
為了證明宜家對這個問題的理解,Block安排智能家居用戶體驗主管Bilgi Karan向我展示如何將設備添加到智能家居網絡中的重大改革——這個新的、更直觀的程序解決了目前智能家居最大的痛點之一。我無法詳細說明他向我展示的東西,因為在2020年推出之前,情況都可能會發生變化。但我可以告訴你,如果宜家能把軟體做好,一切都會好得多。這款新程序最終會在每一款已經售出的宜家智能家居產品上運行。和Uppleva智能電視不同,宜家的智能家居產品都是可以通過軟體來進行升級的。
一開始在我看來,這個想法似乎很荒謬,但在與興高採烈的宜家高管進行了數小時的採訪後,我面前的這張床看起來充滿了吸引力。
「你想躺上去嗎?我指著床問。
「當然!」Block馬上說。
所以我們爬到羽絨被的上面。他在左邊,頭靠在枕頭上;我在右邊,頭枕在手臂上。攝像機直接懸掛在頭頂上,一排排宜家的LED燈照亮了整個場景。參觀宜家博物館的遊客可以在這裡預覽該公司2020年產品目錄的封面照片。從總部到博物館步行6分鐘,如果按照Block的速度的話,步行3分鐘即可到達。
這家博物館是討論宜家模擬過去和數字未來的完美背景。宜家正在重塑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家了解技術在家庭中的作用的家具公司。當宜家76年前成立的時候,這個世界擁有的夢想比技術更多。現在看來,情況恰恰相反。我們有如此多的廉價技術,以至於每一個愚蠢的想法都被批量生產,並貼上「智能」標籤來營銷。
也許矽谷沒有智能家居的答案,也許是時候讓這家為現代生活提供「多功能解決方案」的公司嘗試一下了。畢竟,如果計算將在未來無處不在,誰會比那些已經無處不在的公司更有可能做好呢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