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反家暴,讓司法陽光照進每個家庭

2021-01-08 人民法院報

    近年來,山東省青島市兩級法院緊緊圍繞維護家庭、婚姻、親情關係穩定和諧的目標,把反家暴原則落實到家事審判全過程,加強與有關部門聯動配合,努力在全社會營造反家暴的良好氛圍,為遭受家庭暴力的當事人提供有效安全屏障。五年來,青島市兩級法院共審結家事案件45732件,其中涉及家庭暴力的2973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全面推進 抓好點線面

    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不斷完善反家暴工作機制和審理程序,努力打造青島法院反家暴工作品牌,先後被授予「全國巾幗文明崗」「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抓住專業審判這個點。家事糾紛具有強烈的倫理道德色彩,家事審判具有特殊的司法規律,審理方式與一般財產糾紛案件有所差異,因而也需要投入更多的司法人文關懷。為了更好地處理家事糾紛,青島中院在全市法院推行家事專業化審判,中院及十個基層法院全部成立家事審判專業化團隊,專門負責處理婚姻、贍養、撫養、繼承和分家析產等矛盾糾紛。審判團隊成員相對固定,由工作經驗豐富、責任心強、善於心理溝通的法官組成,其中80%的家事法官取得了國家心理諮詢師資格。專門選聘家事案件人民陪審員,特別是聘任婦聯繫統和熱心調解工作的女性擔任人民陪審員,並成立心理諮詢志願者隊伍,負責家事案件的調解和心理疏導等工作。家事審判團隊「專兼」結合的模式,既確保了團隊的專業化,又豐富了團隊的內涵,促進了家事糾紛的順利化解。

    抓住職能延伸這條線。反家暴糾紛不能簡單一判了之,需要法官把職能向前延伸到預防階段,向後延伸到創傷修復階段,確保取得最好的化解效果。青島中院在全市法院推行案件跟蹤、回訪和幫扶制度,案件審結後視情況回訪當事人,特別是對發放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案件,重點回訪施暴人有無再次實施家庭暴力行為;對涉未成年子女撫養問題的案件,重點回訪雙方對子女的撫養情況;對判決不予離婚和調解和好的案件,重點回訪雙方感情狀況;對涉及心理疏導的當事人,重點回訪其心理狀況,積極為當事人提供建議及幫扶。這項制度建立以來,全市法院共回訪當事人4500人次,有效促進了受損家庭關係的及時修復。

    抓住立體鋪開這個面。反家庭暴力法頒布實施以來,青島中院把反家暴落實到家事案件立審執各個環節,構建起全市法院反家暴的立體網絡。加強審級監督指導,建立了家事審判專題研討培訓機制,定期進行業務交流培訓,切實統一反家暴裁判尺度。加強立審執配合,對涉及家庭暴力的家事糾紛實行「優先立案、專業審判、快速執行」,特別是在審判階段發現涉及家庭暴力的,進行依法、適時、適度幹預,將事後處罰變為事前預防,保障家暴受害人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

    強化聯動 織密協作網

    建立健全化解家事糾紛聯動工作機制。青島中院與青島市婦聯聯合出臺《關於建立化解家事糾紛聯動工作機制的實施意見》,通過建立聯席會議、糾紛聯調和心理幹預三項制度,確立司法確認、案件轉接、法院委託、婦聯協調、心理幹預等八項措施,在家事糾紛訴訟前至訴訟中的各個階段進行聯動調解。經案件雙方當事人同意,法院可委託婦聯組織對家事糾紛進行調解;當事人經婦聯調解達成協議的,可向法院申請確認調解協議的效力;對嚴重侵害婦女兒童權益、女性當事人情緒不穩、案情複雜且女性當事人未委託律師參與訴訟的,法院可以邀請婦聯工作人員參與訴訟協助調解。聯動機制實現了社會組織調解和法院訴訟調解的優勢互補,機制建立以來,青島中院共委託婦聯調解糾紛1060件,依法確認調解協議1429件,將大量的婚姻家事糾紛化解在訴訟前。

    建立反家暴工作協作聯動機制。2015年9月,青島中院與青島市公安局、市婦聯聯合籤署《實施家庭暴力人身保護令聯動機制暫行辦法》,聯動實施家庭暴力人身安全保護令。青島中院負責離婚案件中家庭暴力認定、人身安全保護令製作送達工作;公安機關負責在接到報案後及時出警,制止正在發生的家庭暴力行為,並詢問受害人、加害人和證人,收集、固定證據;市婦聯負責反家庭暴力工作指導、協調、宣傳等工作。2016年,青島中院又制定了《家庭暴力「人身安全保護令」操作規程》,進一步規範了人身安全保護令工作流程。聯動機制建立以來,全市法院共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29份。

    將心理疏導引入反家暴工作。以「家事心語工作室」為載體,青島中院建立以審判團隊成員為主,心理諮詢志願者、專家顧問團成員參與的調解團隊,把心理疏導和心理幹預方法融入家事案件審判之中。在家事糾紛訴訟各個階段,徵得當事人同意後,審判團隊委託具有心理諮詢師資格的人民陪審員或志願者進行心理幹預,掌握當事人心理糾葛的產生原因與發展過程,熟悉當事人的個性和思維方式,把握當事人的訴訟動機與訴訟需求,密切關注各方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的心理互動和心理變化,以便「對症下藥」。2014年,「青島法院司法心理學實踐基地」在原即墨市人民法院(現即墨區人民法院)掛牌,有效促進了反家暴、婦女權益保護、青少年犯罪預防和回訪幫教等領域的心理學運用。

    立足社會 增強認同感

    注重家訓、家教、家風引領。青島中院專門制定《家事案件調解規則》《家事案件審判規則》《家事案件回訪制度》等規定,將家訓、家教、家風教育影響力滲透到家事審判的全過程,通過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提升個人道德水平,築牢家庭防線。加強法院文化建設,結合德孝傳統文化,布置以「家風家訓」為主題的文化長廊和宣傳櫥窗,傳遞向上向善正能量。善於藉助「接地氣」「服水土」的鄉規民約、家風家規、家庭美德,引導當事人敞開心扉,實現「零距離」交流,消除誤會、化解敵意,通過審判對當事人進行再教育、再滲透,使之成為當事人自覺遵守的準繩規範。

    積極開展媒體宣傳教育工作。青島中院通過新聞發布會發布《反家庭暴力白皮書》,對家暴案件的基本特徵、原因進行分析,就防範家庭暴力提出對策建議。每年選取涉家庭暴力典型案例編輯《案例選編》,每個案例均附有法官寄語,注釋案件的法律適用,載明法官心得,切實提高群眾的法律意識。加強與媒體合作,建立健全新聞採訪團制度,與青島電視臺合作製作反家暴宣傳片,法官做客電視臺講解反家暴知識。即墨區法院自編、自導、自演家事微電影《回家》,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充分運用自媒體宣傳手段,通過官方網站、微博、微信等定期推送相關經驗做法、案例等,切實在全社會形成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合力。

    堅持走進基層普法宣傳。青島中院定期組織婦女維權法律諮詢、法律知識講座,加強對婦聯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員、人民陪審員、婦女幹部的法律知識培訓。利用法制宣傳日、「三八」國際婦女節、國際反家暴日等時機,廣泛發放《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手冊》等宣傳材料,深入農村、社區等基層組織,聯合公安、檢察、司法、婦聯等部門,開展普法宣傳、專題講座、法律諮詢、微電影或宣傳片播放等方式,「面對面」就預防和制止家暴、反家暴的救濟渠道等進行宣傳,在全社會營造反對家庭暴力的良好氛圍。

    【典型做法】

    即墨區法院:

    「反家暴+」聯動維權機制

    「謝謝你們理解我的處境,人身安全保護令把我從長期的恐懼中解救了出來,在此之前我多次想過自殺……」宋某握著法官的手,熱淚盈眶。

    宋某與餘某經人介紹相識,並於2010年登記結婚。2014年3月,餘某經歷公司裁員,不幸下崗,精神壓力過大,開始借酒消愁,並逐漸演變成酗酒,還酒後打罵妻子,讓宋某苦不堪言。

    今年5月,宋某在社區內聽了一場即墨區法院與婦聯聯合舉辦的法制講座,這才得知遭受家暴後可以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遂鼓起勇氣向即墨區法院提出了申請。接到案件後,承辦法官第一時間作出裁定:禁止被申請人餘某毆打、威脅、騷擾、跟蹤申請人宋某及宋某的親友;禁止被申請人餘某在距離申請人宋某住所、工作單位500米內活動;如被申請人餘某有違反,法院將視情形採取拘留或其他處罰措施。

    同為女性的法官非常理解宋某的處境,考慮到一紙裁定只能起到人身保護作用,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法官決定進一步找雙方談一談。法官以女性的視角重點做餘某的工作,從夫妻之間應當如何相處到男方在婚姻中應當承擔的責任,細緻入微地調解,讓餘某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在餘某的要求下,又特邀心理諮詢師幫助餘某進行了心理諮詢。最終,在人身安全保護令和法官做思想工作的雙重作用下,餘某改掉了酗酒、家暴的陋習。

    即墨區法院聯合婦聯、公安、仲裁、基層社區等構建了「反家暴+」聯動維權機制,切實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2010年7月,即墨區法院成立山東省首個反家庭暴力合議庭,建立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反家庭暴力法實施以前,共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14份,有力保護了家暴受害人的合法權益。2015年5月,該院又聯合公安、婦聯制定《人身安全保護裁定實施細則》,建立山東省首個反家暴聯動機制,形成法院、公安、婦聯反家暴聯動格局,三方共同確保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執行。2015年10月,即墨區法院在名都苑社區成立了青島市首個家事巡迴法庭,吸納婦聯等部門參與,共同建立了家事糾紛多元化調處中心,為當事人提供「一站式」服務,多渠道化解糾紛。

    「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家庭暴力是家庭和諧的最大障礙,必須加以遏制。」即墨區法院院長曹偉說。

    全面推進 抓好點線面

    青島中院從專業審判的點、職能延伸的線、立體鋪開的面入手,全面推進反家暴工作,不斷完善反家暴工作機制和審理程序,努力打造青島法院反家暴工作品牌,先後被授予「全國巾幗文明崗」「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強化聯動 織密協作網

    青島中院強化與市婦聯、市公安局、心理諮詢志願者、專家顧問團等多方聯動,通過建立健全化解家事糾紛聯動工作機制、建立反家暴工作協作聯動機制、將心理疏導引入反家暴工作,織起了一張反家暴工作的協作網

    立足社會 增強認同感

    青島中院立足社會效果,注重家訓、家教、家風引領,積極開展媒體宣傳教育工作,堅持走進基層普法宣傳,增強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對反家暴工作的認同感,在全社會營造反對家庭暴力的良好氛圍

    盛方奇  製圖

相關焦點

  • 國際反家庭暴力日丨反家暴,一起行動!每個你都可以伸出援手
    為進一步深化婦女法治宣傳教育,提高婦女法律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倡導提升全社會反家暴意識,促進家庭和諧、社會穩定,全省各級婦聯組織線上線下聯動,開展了一系列主題鮮明、內容精彩、形式活潑的反家暴普法宣傳活動。
  • 人身保護令適用有限 反家暴法律制度仍待精細化
    11月25日,是聯合國第17個「國際消除對婦女的暴力日」,自2016年3月1日中國首部反家暴法正式施行,迄今也有20個月有餘。雖然全文僅有38條,但反家暴法簡明實用,反家暴法確立的告誡制度、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撤銷監護資格制度等也已經發揮了現實的作用,對於家庭暴力行為的懲戒效果明顯,社會公眾對家庭暴力的認識在改變。「進步巨大,作用顯著,但仍然不夠。」
  • 開化法院召開反家暴典型案例發布會
    11月25日,開化法院召開反家暴典型案例發布會和反家暴部門座談會。法院審委會專職委員王佳,婦女聯合會副主席楊金花,法院立案庭庭長姚斐傑,司法局、公安局、檢察院、婚姻家庭協會、社區婦聯代表、律師代表等參加發布會。
  • 首部反家暴法有哪些「獨門秘器」?
    為保護這部分人群的權益,反家暴法在附則中特別指出: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本法規定執行。  江蘇南京一吸毒女活活餓死2名女兒、浙江金華一母親將4歲兒子燒傷致死……近年來,多起觸目驚心的家暴案件接連發生,引發了全社會對監護人資格問題的強烈關注。加大對失職監護人的司法幹預力度,已成為社會共識。
  • 東莞將拍反家暴微電影 請你來演主角
    東莞擬拍反家暴微電影,目前正在公開海選男女主角,同時徵集贊助商  昨天是國際反家暴日,家圓行動——東莞反家暴社工援助計劃團隊正在籌拍一部反家暴主題公益微電影
  • 葛蔓律師解讀《反家暴法》帶來的影響
    也有部分情況是因施暴所產生的傷害不嚴重,受害人在身體傷害恢復後,出於保護夫妻感情而不願進一步追究。 問:據您的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頒布後,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案件數量是否有所增多?葛蔓律師:我認為這類案件是有所增加的。
  • 壤塘縣反家暴工作室成立啦~
    家庭暴力簡稱家暴,是指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以毆打、捆綁、禁閉、殘害或者其它手段對家庭成員從身體、心理、性等方面進行傷害和摧殘的行為。父母對子女或者對自己的親兄弟姐妹施暴也是家庭暴力。
  • 反家暴 瑞安莘塍有高招!
    今年5月,市婦聯在莘塍街道試點開展反家暴聯盟,維護受害婦女權益,懲治家暴違法行為,化解婚姻家庭糾紛,創建平安和諧家庭。截至目前,發放反家暴告誡書32份,提供法律援助2例;辦結家庭暴力案件97例,成功率達97.98 %;成功調解家庭糾紛271起,化解率達97.83%。
  • 《反家暴法》公開課第一講:婚姻家庭的保護傘
    《反家暴法》公開課第一講:婚姻家庭的保護傘 2020-11-16 18: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姑蘇法院發布反家暴及涉家事糾紛專業化執行典型案例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面對家庭糾紛,是否要起訴呢?在家事案件的執行中,又是如何兼顧情理法呢?11月25日,姑蘇法院召開線上新聞發布會,發布反家暴審判及涉家事專業化執行的工作情況及典型案例。來自蘇州日報、蘇州廣電、無線蘇州等媒體的記者線上同步參與。
  • ...反家暴條例」已納入立法進程,反家暴:「一定要從反第一巴掌開始」
    「遭受家暴後,受害者要第一時間報警,去公安醫院做專業的傷情鑑定,如果想要自己取證也可以,但要留存有力的證據,如拍受傷照片時要拍到包括全身或者全臉的整體照以證明受傷的人是自己。」另外,高珊提醒道,受害者應注意留存和固定包括人證、物證、書證、視聽資料等多種證據,各證據之間互相證明並形成證據鏈共同指向家暴事實。「無論遭受家暴後是否打算離婚,這些證據都應保存。」
  • 反對家庭暴力,共享和美生活——反家暴普法宣傳(宣講)走進社區
    ,共享和美生活」的反家暴普法宣傳(宣講)走進社區活動。活動現場,新昌縣反家暴協會志願者們正與工作人員們向前來諮詢了解的群眾分發著宣傳資料,並講解反家暴法知識。,讓她(他)們知道家庭暴力已不再是家務事、醜事而是違法的事情。」
  • 國際反家暴日:對家庭暴力說「不」
    今天是國際反家庭暴力日,讓我們再度聚焦反家暴,對家庭暴力大聲說不。2020年9月14日,四川阿壩州女子拉姆在家中直播時,被前夫唐某用汽油焚燒,導致全身大面積燒傷,最終搶救無效不幸離世。此前,她已在家暴中沉默隱忍了十多年,離婚時曾以為自己安全了,卻再次遭到前夫的威脅、施暴,多次報警也未能逃離悲劇。
  • 34張反家暴海報,張張觸目驚心
    34張反家暴海報,張張觸目驚心 2020-05-14 02: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陽光照進了我的小屋
    陽光照進了我的小屋,照在了我昏睡的床上,小屋又暖和又明亮。陽光照進了我的小屋,我的小屋又暖和又明亮。作品原創首發。圖片選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立即停用。
  • 衢州法院發布反家暴工作情況及典型案例
    11月24日上午,在國際反家暴日來臨之際,市中院與市婦聯聯合召開我市反家庭暴力工作新聞發布會,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施行五年以來衢州法院及市縣兩級婦聯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依法維護家庭成員合法權益的工作舉措和成效,提高全社會反家暴意識。
  • 河南澠池:柔性司法讓家事審判更有「溫度」
    家事案件矛盾糾紛能否有效解決,關係著家庭和諧與社會穩定。今年以來,澠池縣人民法院仁村法庭在家事審判中,始終堅持將「柔性司法」融入家事審判。11月份,仁村法庭共受理11件離婚案件,其中成功調解7件、和好撤訴3件、判決1件,為修復家庭親情關係,營造和諧社會發揮了積極作用。
  • 關注家暴事件中的「邊緣人」:廣東「反家暴辦法」引網友共鳴
    《辦法》細化家暴定義,明確通過網絡實施侵害行為的也是家庭暴力;完善強制報告制度,將因年老、殘疾、重病、受到強制、受到威嚇等原因無法報案的人員納入保護對象;豐富人身安全保護令措施,可以申請多項保護措施、法院分批多次作出;創設性擴大保護對象,明確目睹家暴的未成年人是家庭暴力受害人。一直以來,我們可能忽略了家暴事件中的另一類受害人——家暴目睹者。
  • 向家庭暴力說「不」
    02法律規定加大對家庭暴力的司法幹預力度,依法懲治和預防家庭暴力犯罪,最大限度減少家庭暴力的發生,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除了《刑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反家暴法》等法律規範外,還出臺了一系列關於未成年人保護的司法解釋、實施意見,其中就包括了《關於依法處理監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關於依法辦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見》等。
  • 國際反家暴日|你需要更勇敢地站出來!
    反家暴法中明確規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並且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同樣參照本法規定執行。「規定很清楚,毆打和經常性的謾罵,都可以歸為家暴,都可以尋求幫助。清官難斷家務事、家醜不可外揚,這樣的觀念,應該拋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