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無小事。家事案件矛盾糾紛能否有效解決,關係著家庭和諧與社會穩定。今年以來,澠池縣人民法院仁村法庭在家事審判中,始終堅持將「柔性司法」融入家事審判。11月份,仁村法庭共受理11件離婚案件,其中成功調解7件、和好撤訴3件、判決1件,為修復家庭親情關係,營造和諧社會發揮了積極作用。
多元化調 讓不同案件案結事了
調解是靈活而富有智慧的一項工作。由於離婚案件當事人的性格特徵不盡相同、各自情感糾葛紛繁複雜、爭執焦點也千差萬別,如何在剪不斷、理還亂的案件中抓住主要矛盾,去偽存真,以平衡各方當事人利益,就需要因人疏導、因人施策。根據當事人性格、文化素質的不同,通過「面對面」、「背靠背」等方式做好雙方當事人的情緒疏導工作。在安撫中了解案件事實,使當事人擺脫情緒幹擾,能夠理智處理問題;針對當事人爭議不大的案件時,綜合考量案件事實、法律規定以及當事人接受程度,採用直接調解法,主動提出調解方案說服當事人;就當事人爭議比較大的案件,採用間接調解法,以雙方當事人共同話題為切入點,引導雙方當事人主動提出各自意見,找到契合點,以達到調解目的。
主動普法 讓法治觀念化於心踐於行
家庭暴力常見於離婚訴訟中。我國反家暴法的實施,特別是人身保護令制度的設立將反家暴工作從事後懲治變成了事前預防,讓家暴受害者不再遭受維權尷尬。仁村法庭在家事審判工作中,注重開展普法宣傳工作,通過巡迴法庭,在各鄉鎮、社區、街道開展現場答疑、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開展《反家庭暴力法》專題宣傳活動。此外,還主動與婦女聯合會《婦聯有約》欄目長期合作,定期錄製普法宣傳視頻,以生動案例為切入點,通過法官釋法明理,讓法律成為守護萬千家庭和諧的「護身符」。同時,為進一步暢通婦女維權渠道,仁村法庭主動公開維權電話,對當事人在婚姻家庭中遇到的問題,及時接受諮詢,給予法律建議,引導當事人妥善慎重、冷靜理智處理婚姻家庭中存在的問題。
通力協作 用司法力量化解家事糾紛
俗話說「獨木難成林,三樹聚成山」。面對婚姻家庭糾紛案件逐年遞增的現狀,仁村法庭積極與婦聯、司法、公安等部門攜手拓展合作平臺,將司法資源與社會力量深度融合,共同打造糾紛化解聯動新格局。通過與婦聯對接,協調推進家事糾紛一體化合作化解機制,共同為當事人提供心理疏導、矛盾調和等服務。此外,還積極整合社會調解資源,根據家事案件的特點,邀請不同專業的調解員直接為案件當事人提供司法服務,進行訴前調解。同時,主動與公安部門了解人身保護令執行情況,並就執行中存在現實問題提出解決辦法,讓人身保護令制度落在實處。
今後,澠池法院仁村法庭將進一步創新家事審判工作方式,不斷健全家事審判工作機制,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頑強的意志、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動家事審判改革向縱深發展。
責編:王曉亮
供稿: 孟 飛
審核:上官英敏
編輯:陳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