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我家》24年再聚首,曾經的美好,再見只是失望

2021-02-13 飛碟說

《演員的誕生》開播以來每期都有一些令人津津樂道的話題,第一期章子怡借表演「怒懟」鄭爽,到了第二期,又提前好久放出預告,來了一波懷舊回憶殺——

 

我愛我家演員24年後,在與當年相同的布景下重聚。

 

 

 

很多人看到這張圖片就表示「淚目」,確實,《我愛我家》是我國的第一部情景喜劇,也可以算作是最優秀、最成功的情景喜劇,從製作水準和影響力來看,唯有十幾年後的《武林外傳》可以與之媲美。

 

然而,《我愛我家》其中一個難以企及的特點就是:它影響了幾代人。從70後到95後,幾乎看過《我愛我家》的人都會對這部喜劇讚不絕口,我知道的微博上一個整天「你國你國」掛在嘴邊的人,也只用了兩個字形容這部劇:牛逼。

 

其實我是在去年才看了這部劇的,但誰知道入坑之後就一發而不可收拾,之後在手機裡下了電視劇的錄音又聽了兩遍,在貼吧裡對這部劇的分析文章又看了好多,如今劇中的有些臺詞我基本上能信手拈來。

 

1987年,在美國留學的英達學成歸來,看過美國情景喜劇的他立志要做一部中國的情景喜劇,六年之後,他執導的《我愛我家》終於開播。

 

現在看來,《我愛我家》的布景十分簡陋,也充滿了年代感,但為何這部劇能成為影響好幾代人的神作呢?

 

首先要說的是細節

 

宋丹丹飾演的和萍出身於曲藝世家,在舊社會,從事曲藝的人往往被看低一等,而當時很多所謂「下九流」的人都生活在北京南城,所以,和萍說話也是典型的南城口音,比如如果一個詞的兩個字都是四聲,那前一個字就要讀成二聲。

 

貌似有好多集,和平女俠都沒穿內衣。

 

《我愛我家》裡,和萍將大會讀成達會,談戀愛讀成談連愛,還有電(二聲)話,看電(二聲)視等等,從口音上就側面反映出了人物的出身背景。

 

這比現在有的電視劇,故事發生在上海,劇裡的所有人物卻一嘴京片子,不知道要高到哪裡去了。

 

而在布景上劇組也非常用心,每個布景都有一種撲面而來的生活氣息。

 

 

就拿這張圖來說,大家注意看和萍身後陳列的生活用品。

 

 

暖瓶,電飯鍋,窗子後面的笊籬,雪碧瓶(那時候不少人喝完飲料後,用飲料瓶來裝油鹽醬醋),不少人過去的家庭就是這麼布置的,於是一看到這個場景,一種親切感就油然而生。

 

網際網路普及之前,一家人坐在沙發上圍成一圈看電視的畫面對大多數人來說也並不陌生。

 

各位演員在表演時對細節的把握也十分考究,比如第一集《發揮餘熱》中,老傅說起了在單位的遭遇,一個到婦聯上訪的女同志對老傅說:別說是傅(副)局長,就是副總理我也不給他看。

老傅回家吐槽道:看她那個鬼樣子嘛,哪個副……願意看她!

 

這不是老傅在念臺詞時卡殼了,而是國家幹部為尊者諱,說到副總理的時候發現自己失言了,於是話鋒一轉,愣把「總理」兩個字吞了下去。

 

 

這是一個混跡官場多年的老幹部才會有的覺悟,所以這個細節也讓老傅的形象生動了很多。

光注重細節當然遠遠不夠,劇本的好壞才決定了這部劇是否好看。

 

《我愛我家》的劇本高明就在,亦莊亦諧,可嚴肅可搞笑,可高雅可通俗。你要是就把它當成一個單純的喜劇,哈哈一笑,可以;你把它當成正劇,嚴肅解構,也行;你把它當成黑色幽默,細細品讀,越琢磨還越有味道。

 

比如《滅鼠記》這集,老傅為了評到街道的衛生紅旗,隱瞞了家裡有老鼠的事實,並拒絕外界的幫助,發動全家人在家閉門造車,研究滅鼠的方法,其間研究出了諸如「大盆扣鼠法」,「把黃豆縫到老鼠的屁股裡,讓它們互相撕咬」等一系列不倫不類的方法,全家人苦不堪言。

這次握手只能在另一個世界重現了。

 

在家裡有老鼠的事實即將露餡的時候,上面政策風向一轉,街道成立了滅鼠辦,把老傅的滅鼠研究當成了正面典型宣傳,不但衛生紅旗沒丟,還成了滅鼠先進典型。

 

這種辛辣的諷刺,現在幾乎看不到了。

 

再比如說《死去活來》,這兩集可以當喜劇看,也可以當正劇或者悲劇看。中年婦女和萍自感時日無多,在臨死前diss了老傅全家(怒懟老傅那段,適合所有撕逼選手學習),其中那句「我為你們家,養老的生小的,縫新的補舊的熬稀的煮幹的呀。我就是個通房大丫頭,晚上還得陪主人睡覺」充分描述出了中年婦女的不甘和憤懣。

 

不過為了女兒,她還是在死前將丈夫賈志國和鄰居鄭豔紅撮合到一起。

 

誰知道她假死之後又活了過來,賈家人在高興的勁頭過後,立刻就開始對她進行了反攻倒算,已經做好嫁給賈志國的準備的鄭豔紅都說:「嫂子,你活過來了,我可怎麼辦啊。」

 

和萍發現自己活過來之後反而不招全家人待見,憤然喝掉了床下的敵敵畏,結果是止咳糖漿。這場鬧劇才在笑聲中結束。

 

不過笑過之後您仔細琢磨一下,如果和萍喝的是真的敵敵畏呢?那豈不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悲劇?這兩集的名字改成「中年婦女的最後48小時」,是不就成了描述女性中年危機的經典了?

 

劇裡邊的臺詞主要有三個來源:毛主席語錄,《紅樓夢》和相聲。

 

《親家母到俺家》的那集,和萍母親說: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姆們!姆們!姆們!

 

來自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

 

老傅說和萍母親也是個「六國販駱駝的」。

 

來自《紅樓夢》。

 

《愛你得商量》裡老傅為了誘供賈小凡,如此說對第三者的看法:

 

「這個戀愛自由,婚姻自主,這是我們一貫的政策,有愛的自由,也有不愛的自由,有愛你的自由,也有愛他的自由,有過去愛你現在不愛你的自由,也有過去不愛你現在又愛上你的自由嘛……這個一切事情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個宇宙萬物都在運動在發展在變化嘛,啊辯證法嘛」

 

複習過考研政治的都知道,這是改編自我黨的宗教政策。

 

這部片子幾乎濃縮了當時的社會萬象,也描繪出了在革命鬥爭的主流思想逐漸讓位給經濟建設為主的前夕,人們的迷茫和興奮。

 

 

按照現在的審查尺度,《我愛我家》根本不可能過審。

 

第一集《發揮餘熱》裡,老傅為了加速家裡的基礎建設,大拆大辦,拆陽臺,砸衛生間,險些把家毀了,結果在全家人一致表決之下,被撤去了領導職務,轉由小保姆,一個四川人來主持工作。

 

誰知道一周後,老傅收集了家庭成員的各種黑材料,反攻倒算,再次將家裡大權抓回手中。

 

這段在影射哪段歷史?

 

再看老傅的形象:穿著中山裝,梳著大背頭,愛吃紅燒肉。

 

你會想到誰?

 

《愛你得商量》裡,全家審訊孟朝輝那段,就是文革扣帽子,搞批鬥的那一套,想要公報私仇,什麼捕風捉影的罪名都往你身上按。

 

比如:打架鬥毆你沒有,小偷小摸你總有吧?校長室被盜是怎麼回事啊?校辦車間著火又是怎麼回事啊?……咱們教語文的王老師,上班的路上為什麼被小流氓圍攻?教數學的李老師,下班的路上為什麼被小流氓暴打?教地理的彭老師,為什麼他大兒子長得一點都不像他?而且在彭老師支援西藏一年半之後,彭師母怎麼又懷上了?

 

另外,劇中還提起了張志新、遇羅克等幾位特殊年代的特殊人物(有興趣自行百度)。

 

在《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一集中,賈志國還對孟朝陽說……,算了,還是不作死了,你們自己看吧。

 

從客串演員的地位來說,這部劇可以說是星光璀璨。

 

有突然成為表情包而大火的季春生:

 

有實力派演員倪大紅:

 

 

還有當年憑藉《過把癮》火遍半邊天的「國民cp」——王志文和江珊:

 

當年王志文的雅痞形象,可是迷倒了不少人

顏值巔峰的江珊,不說了,我舔屏了

 

當時的蔡明是貨真價實的少女

 

此外,還有眾多美女和後來的實力明星(濮存希、何冰等)在劇中客串,就不一一列舉了。

對比當今,劇中最讓我感嘆的是劇中人物的塑造。

 

老傅虛榮、好大喜功,為了保住衛生紅旗,不惜把全家人搞得雞飛狗跳;經常拿出一副教育人的姿態,而到了自己的利益上,又總是能拿出一段似是而非的大道理,把自己的私利合理化。

 

賈志國膽小怕事,畏畏縮縮,卻又頻頻精神出軌,杭州出差給女同事寫情書,和創業成功的小學同學眉來眼去,和萍假死前要撮合他和鄰居鄭豔紅的時候,他嘴上一再拒絕,卻隨後又說出了自己比豔紅大「12歲3個月零8天」來。放現在,這是妥妥的渣男。

 

和萍斤斤計較,永遠把錢看在第一位,走穴掙到錢之後,又一副暴發戶的嘴臉,讓賈志國擔任自己的經紀人加老媽子。愛貪小便宜,為了中獎買了一大堆「使用之前需要軟化十分鐘」的金剛砂牌手紙。怕老傅把婆婆留下的遺產捐給國家,還動了把老傅告上法庭的主意。放現在,這就是個油膩的中年婦女。

 

賈志新遊手好閒,在家裡蹭吃蹭喝三年,不找工作,四處沾花惹草,女朋友「每周仨倆的往家裡帶」,經常兜裡連一碗餛飩的錢都掏不出來。放現在這就是個吃軟飯的啃老族。

 

按理說,這幾位主人公都一身缺點,放現在的電視劇裡都會被扣上三觀不正的帽子,但為何我們提起他們都討厭不起來,都是滿心的喜愛呢?

 

老傅在面對初戀給批文的要求,甚至被拿私生子威脅時,依然不為所動,因為他知道,這是以權謀私;儘管他看對門的老胡一直很不順眼,但反右的時候,依然力保老胡,就因為他覺得老胡是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賈志國雖然一肚子花花腸子,但當和萍被走穴賠錢被扣的時候,最著急的也是他;和萍失憶那一集,為了喚醒妻子的記憶,他甘願陪著和萍從18歲開始回憶,把家裡布置成十幾二十年前的樣子,一演就是一個多月。

 

和萍雖然庸俗、市儈,但也熱情善良,她願意幫助鄰居老胡解決難題,也對街頭的流浪漢展現出善意(葛大爺那集),當孟朝陽從公園撿來一個孩子時,她也悉心照料,當自己孩子養。

 

賈志新雖然整天無所事事,但每到關鍵時刻,他總是能挺身而出,第一集的時候為了家不被拆,他一個打七個;他能堅持原則,儘管面對「溜達」小姐的色誘,還是能配合公安機關將盜竊團夥緝拿歸案;他對愛情認真,當面對威逼利誘時,敢對一直愛戀的鄭豔紅說:我就是賣血也養著你!

 

其實這才是活生生的人,有著一身缺點,也有著一身優點的人,在如今,網絡的普及,讓我們可以和更多的朋友天涯若比鄰,但我們之間的關係真的比以前更親近了嗎?

 

我們越來越難以忍受別人的缺點,當與別人發生齟齬的時候,我們想的不是如何化幹戈為玉帛,而是一言不合就拉黑。我們太多時候都在無限放大別人身上的缺點,只要對方有一件事做得不對,就將各種標籤、帽子扣在對方頭上。

 

或許,我們應該靜下心來想想:那些所謂的「直男癌」就真的毫無優點可言嗎?那些「女權婊」就真的一無是處嗎?我們真的和一些人對立到非要老死不相往來的程度嗎?

 

說實話,《演員的誕生》裡的這段重聚在之前宣傳了那麼久,我這個幾乎不看綜藝節目的人都特意看了這段,但是卻只合唱了一首歌就匆匆結束,我挺失望的。

 

宋丹丹主動提出不去演這一段小品,仔細想想,我很理解她的決定。

 

《我愛我家》雖然美好,但只存在於電視劇中,電視劇外的故事,那是相當的狗血。

 

宋丹丹的丈夫,也就是導演英達在電視劇拍攝過程中與編劇之一梁歡有染,他和宋丹丹也不久後離婚,離婚一個月,就與梁歡結婚。

 

此後他再也沒有過問過與宋丹丹的兒子巴圖的生活,宋丹丹還曾經與他隔空撕逼。

 

而賈志新的扮演者梁天,是梁歡的哥哥,所以當和萍再次見到志新時,我覺得和萍的心裡應該是五味雜陳的。

 

其實我們也總是這樣,總是緬懷過去的美好,但當有一天和過去產生交集時,卻發現怎麼做都不自在。

 

曾經的無話不談,肝膽相照的好朋友,在多年未見之後偶然相聚,卻發覺你們已經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他的世界你不懂,你的世界他不感興趣,寒暄敘舊之後只剩下無盡的沉默。

 

曾經朝思暮想的初戀再次聚首,卻發現她早已不是17-8歲青春無敵的模樣,而你也早已挺起了大肚腩,除了那段敢為你對抗全世界的回憶,你倆之間只剩尷尬。

 

像我在往日還未抽菸

不知你怎麼變遷

似等了一百年 忽已明白

即使再見面

成熟地表演

不如不見

                     ——陳奕迅《不如不見》

 

也許,屬於1993年的美好,最好就讓它留在1993年吧

相關焦點

  • 《我愛我家》全員回家,而那個讓我們笑了20年的大爺卻再也回不來了……
    只是在《我愛我家》之前,他已經許久未演過戲,怕演不好,一直跟導演說,我會盡我所能去演,我要是演得不好,你就把我換了。這就是老一輩藝術家對藝術的講究。最初《我愛我家》是在北京臺播的,但播出了6集之後就被叫停。後來是因為鳳凰衛視和河北電視臺的播放,才逐漸火起來。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我愛我家》的團隊,還是想方設法匯集了當時國內最頂尖的一批人,一起做這部劇。
  • 我見過最可愛的老人,出現在24年前的《我愛我家》
    HI仙女們我們又見面了2017.11.08最近《我愛我家》的主創再聚首,刷了滿滿的一波回憶殺
  • 《重返狼群2:再見格林》:離別時各安好,再聚首已是經年
    一天早上,李微漪照常打開電腦,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卻突然看到微博中彈出一位讀者的緊急留言:「微漪,我剛從若爾蓋草原旅遊回來,格林已經被抓住了,被人用鐵鏈拴在特警部隊門口賣呢!」2013年,日夜懸心的李微漪變賣家產,為尋找格林的下落,重返若爾蓋。
  • 再見了,我曾經最深愛的人!
    再見,再次相見!再見,再也不見!無論當初愛得多麼深沉,多麼激烈,當分開,再也見不到的時候,所有的一切,都是一種死亡!能離開的都不算愛,那麼提出離開的那個人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那麼守候的那個人呢?人非聖賢,七情六慾實在是再正常不過。
  • 95版神鵰俠侶——時隔24年再聚首
    昨晚姑姑李若彤發文,時隔24年,95神鵰俠侶再聚首,大家在一起同框,再一次勾起了我們所有人的回憶。
  • 《我愛我家》:光陰的眼中你我只是一段插曲
    在今年「北京臺春晚」上,《我愛我家》的部分主創再次聚首時,我又報了一次選題。我們的主編李鴻谷最初不解的是,為什麼要給一部那麼久遠的電視劇做期封面呢?後來,在反覆的會議和討論中,他也開始對這部劇產生了好奇,為什麼有這麼多人會喜歡它?由此,封面主題確立。
  • 有些人,過去了也就真的過去了,再見只是陌生人!
    有些人,過去了也就真的過去了,再見只是陌生人!走在路上,你能回頭往後看。但是,人只可以不停地往前走,而不能往回走!有些東西,只要失去一次就註定不是屬於你的;有些感情,只要走散一次再見就一定是陌生人。心,一旦有了裂痕。哪怕當初的感情再真,你們也回不去最初的時候。
  • 24年後再聚首!《新烏龍院》的最大看點,竟是吳孟達的「初戀」
    如今,時間一晃24年過去,曾經的「萌娃」釋小龍和郝劭文已經長大成人,曾經年輕力壯的「達哥」也已經兩鬢斑白成為了觀眾口中的「達叔」。我們多希望時間能慢一些啊,可是時間卻拋下我們轟轟烈烈的向前奔去。24年後的再聚首,這部《新烏龍院之笑鬧江湖》延續了《笑林小子Ⅱ之新烏龍院》的故事脈絡和經典橋段,在傳統經典無釐頭港式喜劇的基礎上融入了現代的搞笑元素,主要講述了「烏龍天團」的眾弟子與前來盜寶的「烏賊天團」眾蠢賊展開較量的故事。
  • 再見,只是陌生人!
    再見,只是陌生人!感情這種事,如果沒有回音,就及時放手吧,明知不可能,就別再卑微地去找他聊天,別再為了他偷偷地抹眼淚。每次想你我都會心痛,一想起你來全是難過,不是不在乎,是我感覺到了你的不在乎。分開久了肯定也就陌生了。距離產生不了美,產生的只是陌生和隔閡。我在想,下次我們見面的情景會是怎樣?
  • 再見,我的愛
    「 有的人不想說再見,有的人要好好說再見 」◆ ◆ ◆文 | 十點君▼我有時會想,這到底是一個流行重逢的年代相逢一場,人來人往,只是日常。不是所有的告別都會再相逢,就像不是所有的喜歡都會有結果。其實遇見就已經很難得。只是,最令人難過的,是告別時表達未滿。最操蛋的,是我們和很多人的關係不止這樣,卻又只能這樣。還記得去年分手的那一天。我幫她收拾好背包,我們最後一次擁抱,然後她奪門而去。其實那時我已明了,此去之後,我們的人生將永遠分離。
  • 時隔7年F4再聚首,言承旭知名度最高,「他」卻發福不少
    近期,曾經紅火一時的組合F4,時隔七年傳出即將再聚首的消息,電視臺已經正式對外官宣。這四張帥氣的面孔代表了多少八零後九零後對青春的記憶。除了言承旭之外那就是周渝民了,這個看起來憨憨的「大男孩」除了演戲之外唱歌也是一把好手,他的歌曲在臺灣地區受到很多網友的歡迎,這些年裡他在歌唱界和演藝界裡都在穩步發展,是一名偶像與實力並存的演員。
  • 97版《天龍八部》劇組22年後再聚首,音樂剛起,全場觀眾淚奔了……
    年少時看《天龍八部》,最熱血沸騰的就是三兄弟在少室山下結拜那一回。中原群豪圍攻蕭峰,危難之際,段譽、虛竹不顧個人安危,毅然站出,與蕭峰並肩作戰。遊坦之匆匆趕來,阿紫卻自挖雙目,要與其兩不相欠:「這雙眼睛,我還給你!」
  • 《我愛我家》裡什麼最好吃?
    文/紅小豆館主最近,94版經典情景喜劇《我愛我家》的那些演員們又再次聚首,那些照片被無限刷屏,引發了無限的童年回憶,特別是幾位主演最後合影的時候,還給已故的爺爺傅明老人空出一個位子,實在是淚奔了。《我愛我家》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的歡樂,作為一枚吃貨,現在再回看這部經典劇,也每每被內中的各色好吃的所吸引,當然,關於《我愛我家》裡的美食,在本號過去的很多稿子中都有所提及,鑑於今天又淚奔了一次,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 回憶殺:《我愛我家》裡什麼最好吃?
    最近,94版經典情景喜劇《我愛我家》的那些演員們又再次聚首,那些照片被無限刷屏,引發了無限的童年回憶,特別是幾位主演最後合影的時候《我愛我家》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的歡樂,作為一枚吃貨,現在再回看這部經典劇,也每每被內中的各色好吃的所吸引,當然,關於《我愛我家》裡的美食,在本號過去的很多稿子中都有所提及,鑑於今天又淚奔了一次,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愛我家》裡的美食之最。
  • 《我愛我家》謝園等11位演員去世,那是所有80後的回憶啊
    《我愛我家》劇中算上謝園老師,11位演員去世,那是所有80後的回憶啊每一位愛豆都有上熱搜的潛質,但都不是空穴來風說上熱搜就上熱搜的以前的明星叫藝術家,愛豆才是對現在明星們的「統一叫法。」文興宇,劇中飾演一家之主傅老,出演《我愛我家》時52歲,2007年去世。張瞳,劇中飾演老鄰居鄭千裡,與老傅「鬥智鬥勇」。出演《我愛我家》時70歲,2007年去世。金雅琴,劇中飾演居委會主任於大媽。出演《我愛我家》時68歲,2016年去世。
  • 我愛我家2.24億股限售股份解除限售
    觀點地產網訊:12月23日晚間,我愛我家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關於重大資產重組部分限售股份解除限售的提示性公告。本次申請解除限售股份的股東共計2名,為天津東銀玉衡企業管理諮詢中心(有限合夥)、贛州瑞德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申請解除限售股份合計2.24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9.49%,解除限售後,股份性質變更為無限售條件流通股。
  • 30年再聚首,向我們的出生地致敬
    是同學更是髮小    經過熱心同學無數次的醞釀、策劃,經歷長時間的訪尋、聯繫,2013年的「十一」,國營向東機械廠子弟中學83屆同學終於實現了三十周年的再聚首。這絕不是一次一般的同學聚會,我們沒有選擇在大城市的賓館酒店聚會,而是選在一個遙遠的小山溝,那是我們的成長之地。
  • 97版《天龍八部》劇組22年後再聚首,音樂剛起,觀眾都哭了……
    近日,1997年TVB版《天龍八部》劇組在綜藝節目中再聚首,引發了一場回憶殺。 看著臺上風採依舊的他們,你很難相信,時光已在一個個不經意間,悄然走過22年之久了。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好劇頻出,流傳下來的金庸武俠片幾乎部部經典。
  • 《中國文藝》「致敬經典」特別節目:《渴望》30年再聚首
    來源:中國新聞網《渴望》30年再聚首 央視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23日電 2020年12月,適逢曾經影響了中國改革開放後幾代人的電視劇《渴望》播出30周年,為此,CCTV-4《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特別策劃了「電視劇《渴望》30年後重相聚」的錄製活動。
  • 《中國文藝》「致敬經典」特別節目:《渴望》30年再聚首
    《渴望》30年再聚首 央視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 高凱)2020年12月,適逢曾經影響了中國改革開放後幾代人的電視劇《渴望》播出30周年,為此,CCTV-4《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特別策劃了「電視劇《渴望》30年後重相聚」的錄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