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才是騰訊布局電影產業的真正「密鑰」!

2021-03-03 一起拍電影


騰訊參投的兩大巨頭,佔據市場絕對份額的新貓眼和深度下沉的快手紛紛在近期憑藉高估值進行融資。而兩起資本化案例的背後,都是騰訊「社交化」的重要布局。而騰訊影業「綁定」好萊塢最大的法寶其實也是其社交資源帶來的巨大營銷潛力。社交,才是騰訊布局電影產業的真正「密鑰」!

文|龐宏波

對於絕大多數網際網路影業來說,在電影市場存活的「秘訣」是其苦苦思索的一個終極命題。

如何生存?這其實是行業內每一家公司都繞不開的話題。而被給予「變革中國電影」重任的網際網路影業,近幾年的發展卻並不順利。

近期,佔據在線票務市場絕對份額的新貓眼募集10億美元,短視頻行業的領跑者快手則估值170億美元籌集10億美元資金

在1月17日,騰訊影業和傑森·斯坦森、STX娛樂籤署合作協議,共同開發一部針對中國市場的動作電影。

成立兩年多的騰訊影業,顯然與好萊塢合作的影片取得了更大的反響,騰訊影業背靠騰訊系的社交資源展開強大的營銷是其成功的秘訣。另外,連接產業上下遊的新貓眼,則成為了連接用戶和電影產業的重要紐帶,在三四線城市佔據絕份額的快手則契合了目前電影產業深度下沉的風口。



看似完全不同的三個領域,卻有著騰訊布局電影產業的一個貫通核心——社交!這也是投資所有投資的一個核心軸。

騰訊影業找到網際網路影業的「捷徑」,社交資源綁定好萊塢

1月17日,有媒體報導傑森·斯坦森與STX娛樂和騰訊影業籤署協議,共同開發一部針對中國市場的動作電影,斯坦森將主演並製片。

2017年動作片正式成為內地第一大類型,儘管其中少不了《戰狼2》的突出貢獻,但動作片仍然是內地最具票房號召力的市場新寵。斯坦森被很多網友稱為「動作片之王」,無論是《敢死隊》還是《速度與激情》,都為其積累了超高的人氣。

儘管以單個明星開發的動作片很難在內地獲得太好的成績,但因為其較低的成本還是讓其擁有不錯的投資回報比。與此同時,騰訊目前也正在聯手查寧·塔圖姆和雷德·卡羅林製作一部改編自漫畫《屍兄/我叫白小飛》的新片。

2015年9月17日,騰訊在北京宣布成立全資子公司騰訊影業。成立不久,騰訊影業就利用《魔獸》為自己打響了名號,這也為隨後騰訊影業的步調奠定了一個基礎。

在兩年多的時間裡,騰訊影業除了《魔獸》還參與投資了《金剛:骷髏島》、《神奇女俠》等好萊塢大片。相比其主控的國產片,騰訊影業在好萊塢投資上的成績顯然非常出色。

騰訊影業成功「綁定」好萊塢的秘訣,是其背靠騰訊系的社交化營銷資源。2016年,在《魔獸》上映之前,騰訊通過發動自身的平臺、資源和渠道,全面助力其在國內取得了近15億票房。

 

騰訊擁有QQ與微信兩大平臺,還有騰訊遊戲、QQ瀏覽器、騰訊視頻、QQ空間等諸多產品。產品的超高覆蓋率和精準投放是其成功的關鍵所在。也正因為騰訊擁有「社交」的王牌,讓騰訊影業在兩年不到的時間裡就成功與傳奇、華納等好萊塢電影公司達成合作共識。

就在內地影視公司因監管壓力「出海」受阻時,騰訊影業依然與好萊塢保持著密切的合作。儘管選擇和斯坦森「定製」動作片並不稀奇,但在為數不多的出海案例中,騰訊依然屹立不倒的背後原因或許更值得外界思考。

貓眼合併重組赴港IPO,騰訊走上臺前坐收漁利

在線票務平臺在2017年成為了一個變革的重大風口,尤其是貓眼和微影的合併,迅速而震驚。但更為重要的是,此次合併真正的「操盤手」是第二股東騰訊。在線票務平臺市場,變成了AT兩強對壘。

成立時,騰訊總裁劉熾平曾表示,騰訊除了在微信、QQ等平臺上支持貓眼微影的業務,還將在電影、演出、視頻、技術等領域與貓眼微影展開更深度和全面的合作。

隨後,騰訊10億增持,從中既可以看出新貓眼迅速上市的迫切渴望,也能看出騰訊布局的堅定決心。

近期,據知情人士透露,貓眼微影正計劃在香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募集資金約10億美元。無論此次真假與否,貓眼上市已經進入了正式軌道。

經過2017年一年的廝殺,內地影市在線售票佔比達到了80%以上,其中新貓眼的市場份額還是極其可觀。而在線票務平臺形成「兩極爭霸」的格局後,新貓眼深入產業鏈上遊,國慶檔主控發行的《羞羞的鐵拳》超22億的票房也展現其強大實力。

在線票務平臺長期消耗「票補」讓其盈利並不十分樂觀,而如今兩極爭霸格局形成後,新貓眼制定的「全鏈路、新場景」賦能泛娛樂的新策略,似乎也意味著貓眼在此後的生態布局上會更加多元。而新貓眼對於騰訊而言,是其未來在泛娛樂內容消費上的一個入口,這完全可以補足騰訊在泛娛樂產業上的生態布局,其戰略意義顯然更加重要。

 

快手估值太高?背靠社交或成電影宣發新窗口

近期,愛奇藝、B站、貓眼、快手都有最新的資本工作,其中快手卻迅速的吸引了大家的關注。原因在於,快手正在以170億美元的估值尋求10億美元的融資。

170億美元的估值是什麼概念?同樣有望在今年赴美上市的愛奇藝,其估值在80-100億美元。這也就意味著,短視頻霸主快手的估值近乎是兩個愛奇藝!而快手之所以有這樣的估值,原因在於快手佔據著「國民娛樂總時間」的優勢。在國民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以傾向於生產熱門內容,又具備社交屬性來尋找「共性」的快手無疑比視頻網站更具競爭優勢。


(快手用戶們的日常)

因此,快手估值過高引發了不小質疑。但實際上,在線視頻播放平臺競爭格局日漸穩定的情況下,深度下沉三四線城市的快手正在成為新一輪的流量之王。每日超過1億活躍用戶和超1000萬上傳視頻,讓擁有強大用戶流量的快手擁有極其廣闊的發展空間。

馬化騰對快手曾極力讚賞:「快手專注於服務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記錄和分享,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中國移動網際網路一款非常貼近用戶,有溫度,有生命力的產品。」

更為重要的是,去年3月底,完成D輪融資的快手估值僅為30億美元。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快手估值翻了5倍有餘。

儘管快手布局短視頻,尋求資本化和電影並無太大關係。但2017年,《戰狼2》、《芳華》、《前任3》等國產大片均帶動「增量」觀眾回歸影院,而這一「增量」群體也主要來自於三四線城市。所以,有人預測,擁有強大用戶流的快手,或許是電影宣發的下一個風口。

從依靠社交資源「綁定」好萊塢的騰訊影業,到布局新貓眼尋求赴港IPO再到參投的短視頻平臺快手170億美元估值,近期騰訊系資本三大動作顯然都延續了社交的戰略核心。

工資翻倍、送股份!詳情 點此穿越~


  三大媒體矩陣  

更加垂直,更多乾貨,信手拈來!


原創內容,轉載請附上版權資訊及作者署名


「一起拍電影」已入駐今日頭條、百度百家、界面、一點資訊等渠道,覆蓋娛樂產業核心人群


投稿、商務合作、加群,請後臺回復「合作」


微信:15201655723

郵件:285295690@qq.com


相關焦點

  • 一年了,阿里巴巴和騰訊對中國電影產業到底做了什麼?
    他們能夠為中國電影做些什麼呢?他們真的是顛覆者嗎?本文僅以阿里巴巴和騰訊為代表做討論,原因在於在電影產業布局方面,百度在各種跡象上都顯示出尚未完全發力。阿里自2014年至今,產品層面有娛樂寶、淘寶電影、視覺雲誕生,所提供的服務分別指向了電影產業的融資、營銷、發行和後期製作,其中視覺雲的合作方瑞雲科技在2014年還是騰訊雲的全球合作夥伴,但時隔半年後,前者就在杭州與阿里緊緊牽手了。在資本動作方面,阿里於去年年中完成了對文化中國的收購,並更名為阿里影業,阿里集團將其定位為「在文化產業布局的戰略旗艦」。
  • 引入微影布局網際網路+電影生態,當代東方粉絲社交影城呼之欲出
    布局電影生態,已有成功案例將聯合百度推出電影衍生遊戲《鐵甲鋼拳》 當代東方一直圍繞「內容、渠道、衍生」三大戰略,積極布局各個產業,電影生態將在2016年進入「奔跑年」。 內容方面,當代東方已成功投資《碟中諜5》,收益頗豐,初嘗甜頭。
  • 騰訊布局電影 將拍《QQ飛車》和《藏寶圖》
    騰訊公司營運長任宇昕表示,騰訊布局電影是應用戶需求,同時也希望給整個中國電影產業帶來全新力量,與大家一同前行。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華誼兄弟集團總裁王中磊以及華納、索尼、萬達等電影公司的負責人均出席發布會,並表示要「擁抱」網際網路,一同開創中國電影的全新格局。
  • 騰訊視頻《失孤》黑馬亮相 電影布局初露端倪
    這兩部影片背後資本運作的一個共同點無疑引起了業界的普遍關注:資本雄厚的網際網路影視新軍騰訊視頻作為兩部影片的投資方之一不但進行了線下製作上的投資,還提供了線上的互動社交資源以及大入口營銷渠道,多平臺、多渠道地助力影片的宣傳推廣;而漂亮的票房數字則證明了騰訊視頻這些領先於別家的跨界行動的智慧與價值,也讓它毋庸置疑地成為跨界電影業的網際網路巨頭中最高效、最出色的一支生力軍。
  • 揭秘電影密鑰:《花木蘭》成為國內首部上映前即獲延期密鑰的電影
    《花木蘭》作為好萊塢第一部基於中國背景和中國故事打造的真人電影,備受全球影迷關注。同時,《花木蘭》也是國內第一部還未上映就直接拿到延期密鑰的電影。那麼,什麼是電影密鑰,它主要包括哪些種類?既然是密鑰,它保護的是什麼呢?電影密鑰是專供電影院使用的用來播放某部影片的密碼。一部電影要「解密」後才能在影院播放。
  • 揭秘電影密鑰:《花木蘭》成為國內首部上映前即獲延期密鑰的電影;八佰使用間斷密鑰防止盜版
    同時,《花木蘭》也是國內第一部還未上映就直接拿到延期密鑰的電影。那麼,什麼是電影密鑰,它主要包括哪些種類?既然是密鑰,它保護的是什麼呢?電影密鑰 :避免片源洩露電影密鑰是專供電影院使用的用來播放某部影片的密碼。一部電影要「解密」後才能在影院播放。
  • 社交娛樂、上下遊生態:騰訊音樂的進擊與進化
    近幾年,移動網際網路迎來高速發展,以及合併之後形成集團化發展之後,騰訊音樂向上下遊的布局開始提速。上遊最重要的布局就是內容,這也是騰訊音樂多年積累的優勢,通過與超過200家唱片公司進行合作,曲庫數量達2000萬首。這裡的一個背景是,在國家版權局的調和下,中國在線音樂三強達成轉授權協議,版權開放程度達到99%,而剩下的1%獨有資源,是平臺差異化競爭的關鍵。
  • 騰訊程武:「騰訊電影+」新兵上陣的「三把火」
    「未來的電影公司都將為BAT打工。」博納影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於冬不久前的言論引來業界一眾熱議,近日於冬再次拋出新觀點,認為網際網路公司對傳統電影企業的衝擊是圍剿式的,中國電影從2014年開始將進入洗牌期,到2017年這三年間,能適應網際網路時代的高速發展並懂得藉資本的力量突圍的才是真正的勝利者。
  • 騰訊互娛成立「騰訊電影+」 以明星IP為核心布局影視業務
    這是繼騰訊遊戲、騰訊動漫、騰訊文學之後,騰訊互動娛樂(以下簡稱騰訊互娛)推出的第四個實體業務平臺,標誌著騰訊互娛正式布局電影業務。 (互娛第四大實體業務平臺「騰訊電影+」) 本次發布會上還公布了「騰訊電影+」首批明星IP電影計劃。
  • 「騰訊電影+」發布,BAT再下電影棋
    騰訊的粉絲經濟從目前BAT在影視方面的布局來看,阿里巴巴相對更側重電商思維,主推眾籌募資、行動支付等業務;百度旗下愛奇藝影業的主要方向是大數據和眾籌、宣發,旨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其渠道資源。而騰訊選擇的則是深入電影的生產環節,立足自有平臺產出IP。從電影產業自身的角度出發,後者或許是BAT中最有可能推動傳統影視產業改革的一家。
  • 分帳模式升級+網絡電影內容激勵計劃,騰訊視頻的行業布局意味著什麼?
    在此之中,騰訊視頻和優酷在5月、6月的分帳表現相對穩定,其佔比仍在60%以上,且較2019年同期仍為正增長。 由此可見,長視頻平臺所具備的分帳能力能否穩定地為合作方與創作者帶來更多紅利,才是接下來失去外在推動力的網絡電影行業更值得關注的重點。
  • 拿下電影發行經營許可證,布局文化產業,微影時代這隻獨角獸要瘋狂發力了!
    例如目前正在熱映的《像素大戰》,作為其官方移動營銷合作平臺,微票兒還和萬達合作了《像素大戰》遊戲互動場,開創電影互動新模式。在電影院打遊戲是怎樣一種體驗?一定很刺激吧!以剛剛過去的《終結者5》為例,微信電影票作為獨家移動營銷合作夥伴,聯動「微信平臺、QQ平臺、騰訊新聞APP」等擁有海量用戶的移動社交平臺,吸引了大量移動用戶關注這部電影。
  • 互娛成立「騰訊電影+」 以明星IP為核心布局影視業務
    騰訊互娛成立「騰訊電影+」 以明星IP為核心布局影視業務     9月17日,騰訊公司COO
  • 騰訊影業三年內布局不斷豐富,打造IP產業鏈需要耐心
    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執行長程武程武坦言,加入騰訊後,做影視業務最累,騰訊影業三年來以IP為核心打造開放型影視內容平臺,從項目、人才、組織架構等多維度布局。 以IP為核心布局,要以長遠的眼光穩紮穩打 此次發布會上,程武從五個維度回顧了騰訊影業成長,這些基本功,可能不像票房那麼顯眼,但卻是審視騰訊影業三年自身成長的標準: 其一,是系統、長線的內容布局能力。
  • 騰訊發布「雙百計劃」三年成績單,重點布局內容產業
    同時,騰訊開放平臺還公布了騰訊「雙百計劃」三年來的成績單,並發布了「騰訊興趣內容基金」,計劃2年內扶持百家內容創業企業。騰訊投資管理合伙人李朝暉、騰訊開放平臺部兼內容平臺部總經理侯曉楠在論壇上發表致辭,並共同為優秀投資合作夥伴頒獎。
  • 淺談:騰訊安全大品牌的三圍布局
    內部不斷調整 布局安全模塊  事實上,從騰訊電腦管家在騰訊內部幾經調整,便可以看出騰訊早就在謀劃一盤很大的棋。2010年5月,騰訊電腦管家作為QQ醫生的全新升級版正式誕生,最開始電腦管家被安排在R線(服務線),後來騰訊內部組織架構調整後進入IEG(騰訊互動娛樂事業群)。IEG堪稱騰訊公司的現金牛,以技術實力雄厚,市場創意獨特,管理體系完整著稱。
  • 【深度】中影布局電影產業的五種玩法
    較之以往的電影項目,中影股份有意開發儲備多類型電影片源,完善「中國電影全類型化新格局,拓展全球電影市場新視野」。 以製片廠牽頭,在保證核心業務優勢的基礎之上,籠絡器材公司,發行公司,再融合周邊產業,是中影近年來不斷發展壯大的模式。
  • 深度行業研究——為什麼騰訊才是中國的迪士尼??
    這一篇主要想通過闡述「為什麼騰訊才是中國的迪士尼?「這個問題,講一下傳媒娛樂行業的大邏輯。這個行業的商業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我們現在看到的世界級大傳媒娛樂公司,大部分都是內容製作和內容發行以及延伸產業全面布局。收入也是多種模式產生的。
  • 三大寡頭瓜分電影產業
    觀察近年來的電影產業,BAT三大巨頭已分別成立了百度影業、阿里影業、騰訊影業,全面介入製片環節。同時,他們以其龐大的觸角,通過投資併購,伸向了影視內容製作、宣發、票務等產業鏈的多個環節。如今,阿里已經分別是萬達電影、華誼兄弟、光線影業、博納影業的第二大股東或重要股東。
  • 資本布局電影產業上下遊(第321期)
    近年來,中國電影產業蓬勃發展,在此背景下資本也開始布局中國電影產業上下遊企業,各投資主體各有自己的計劃和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