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類法庭》品讀(一):韋海怡的人生是命運的輪迴嗎?不!是極度受傷心靈的代代荼毒

2021-02-19 咖啡裡的雲

01

第一次看《第三類法庭》時,我其實連片名的含義都不曾看懂,只是覺得這是一部相當虐心的片。

有些畫面在我腦海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韋海怡殺湛有容之前絕望無助而又不甘心的眼神,如同一頭隨時會躍起反噬的猛獸,令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衝擊。

韋海怡在母親面前將成疊鈔票全部撒向空中,紙幣隨風散落的場景令我感到無法言說的冷漠和悽涼。

婚禮上一顆小小的子彈斷送了所向披靡的喬大羽的性命,眼睜睜看著他竭力為海怡戴上戒指,之後他的手終於無力地滑落,使我慨嘆生命的脆弱與世事的無常。

.

人生可以殘酷如斯!

02

韋海怡的內心,是一個被母親傷透了心的小女孩。

初次看劇的我,不敢相信世界上會有像韋金玲這樣的母親。

為了錢,她不惜在法庭上指證女兒殺人,把女兒推向死亡邊緣;為了男人,她不惜一次次傷害女兒的心,用惡毒的語言辱罵女兒。

後來,我不得不承認,這個人物是真實的,合理的。

韋金玲的內心,也是一個沒有長大的小女孩。

也許,在她根本沒做好準備當一個母親的時候,就生下了韋海怡。

女兒的存在阻礙了她去追尋金錢和男人,所以她潛意識裡對女兒有恨。

女兒長大後,年輕漂亮又成了她嫉妒女兒的隱痛。

一個沒有準備好的母親必然不會是個好母親,作為這樣一個母親的女兒,韋海怡在片尾也成了一個沒有準備好的母親。

所以故事的背景歸咎於韋金玲這朵惡之花,很難想像母親這個羽翼一樣的角色能夠做到這般自私自利、陰險歹毒,視親情於無物。

每一次海怡因為母親的傷害,承認自己的罪行、撒錢、獻身,我們都會跟著心碎一次。

韋海怡的人生是命運的輪迴嗎?


不!是極度受傷心靈的代代荼毒。

03

青蛙和蠍子的寓言,雖然劇中的人物們試圖給出一個又一個希望的結局。

但劇情卻強有力的證明了:青蛙和蠍子,各自在命運的軌道上輪迴著。

「除非蠍子變成青蛙,才真的可以過河。」

可是,蠍子真的能夠變成青蛙嗎?

韋海怡在出場時,就並不是一隻真正的青蛙。

雖然她美麗、善良、柔弱,但她掄起高爾夫球棍狠狠擊向湛有容的時候,蠍子的影子就已經出現在她的身上。

但這時的她,不願意面對自己是蠍子的真相,更不願真的把自己變成蠍子。

在馬中寶的呵護下,她逃避現實,並天真地以為可以通過個人奮鬥改變命運。

所以她辦了《青天周刊》,奮發向上,把輿論壓力變成動力。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每當她遇到困難的時候,蠍子就會從心裡跑出來,偷偷的指揮她改變軌跡。

第一次,她為了救馬中寶,把自己的身體出賣給喬大羽;第二次,她為了救《青天周刊》,選擇和喬大羽合作。


我們並不能說,是命運逼她就範。


命運也許對她有些不公平,但腳下的路,始終是自己走出來的。

她選擇和馬中寶分手,而愛上了喬大羽,是因為她心裡的蠍子越來越有力量。

她崇敬的是喬大羽的冷、準、狠,她潛意識裡,已經將蠍子當成了自己的目標。

所以,當喬大羽死去之後,為了復仇,韋海怡徹底變成了蠍子的時候,我一點都沒有感到憐惜。

這就是她的本來面目,不是命運,是她自己的本性。

命運再慘烈,青蛙仍然是青蛙,仍然會以最大的善意和愛意去化解矛盾,但蠍子就會使出毒針,傷人以自保。


從這個角度來看,編劇深諳人性,才會有如此強有力的人物塑造。

04

韋海怡到底有什麼特質,讓馬中寶不惜用生命去救贖,讓我如此難以放下,黑夜白晝,剪不斷理還亂。

如果說韋金玲這朵惡之花在海怡心裡種下了一顆罌粟,那麼海怡在中寶心裡是埋藏了善的因子的。

韋海怡極度渴望媽媽愛她,關心她。

她對媽媽的愛和依賴,像極了那個精緻的洋娃娃,被她鎖在柜子的最裡面,卻一直好好珍藏。

不管她多不贊同媽媽,媽媽還是她的全部。

她可以不要性命,她情願終身監禁,以此來宣洩心中的絕望,懲罰她的媽媽。

可媽媽終究是絕情的,她死裡逃生回到家,看到的不是媽媽的愧疚。

那個家已經全被蓋住了,媽媽以為她不會有機會回來。

女兒面臨漫長的鐵窗生涯,而媽媽又一次,準備離她而去。

那個夜晚,阿諾沉沉睡去,滿屋撕裂的羽毛和她一起痛哭失聲。

她的心如同這洋娃娃,破碎一地。

有人說,不是在那種情況下,海怡不會愛上中寶。

似乎對,也不對。

茫茫人海,兩個人相遇,也許是前世攢下的契機。


但報恩不用傾注全部的情感,它與愛情,完全就是兩回事。


愛上中寶,是海怡自己的選擇。


也許所有人都覺得他們不配,但海怡愛的心甘情願,義無反顧。

05

這世上,只有一個韋海怡。

倘若沒有和喬大羽的倫敦那一夜,海怡和中寶兩個人,是可以一直活在靈魂高度契合的精神世界裡的。

只是這個世界,被狠狠地打破了。

倫敦那一夜,我覺得,如果僅僅把它歸於道德,還是太片面了。

海怡出賣身體,不是為自己,更不是為了利益。

她清楚這樣不對,所以她掙扎過,痛苦過。

海怡的確是有選擇的:她可以選擇讓中寶受到一年牢獄之災。

似乎沒人深想過,中寶在異國他鄉坐牢,是件多麼辛苦的事。

他吃不慣這裡的東西,親人朋友不能過來看他;他不會說英文,遭人欺負也不會有人理。

最重要的,中寶說,關在這裡,不可以每天見到海怡,他會難過。

我覺得海怡就是在那一刻決定,無論付出多大代價,也要救中寶出來。

臨走之前,中寶的笑容,溫暖而單純,他就是這樣,單純的相信,海怡會想出辦法。

所以這件事,不能簡單的歸於道德底線。

我覺得,是一個人,把自身看得更重要,還是把所愛的人看得更重要的問題。

海怡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感情;也因為感情,犯過大錯。

誠然,海怡的人生觀是不健全的,但仍然是高貴的。

06

韋海怡,她神經質,她偏激,她脆弱而易碎,她從來就不是一個完美的人。

真正的公主,是從小住在溫暖堅固的城堡裡的。

海怡一生都缺乏安全感,她不是那個公主,她只是一個,心從來漂泊無依的小女孩。

只是劇裡的海怡,實在是美得驚世駭俗,不可方物。

妝很淡的時候,眉目清秀,倔強冷清,有種讓人可以豁出性命去保護的純淨。

妝上全以後,美的冷豔又好像有攻擊性,輕易便可激起一個人徵服的欲望。

我不覺得海怡是蛇蠍美人。

因為她從來不夠狠心,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她學不會玩弄感情,更學不會放過自己。

海怡說,上天總是玩我!美好的東西,讓她短暫擁有之後便毫不留情的拿走。

幸福的時刻,在她年輕的生命裡,屈指可數。

大嶼山夜晚的樹下,燈火璀璨,她像個孩子一樣拍著手笑,可這樣的日子,終究只有7天。

生日那天,夥伴們吵吵鬧鬧地給她切蛋糕,是海怡笑的最輕鬆的時候吧,事業終於有了著落,有人愛,有人等待。

這個人物的悲劇色彩太濃,以至於婚前她窩在喬大羽懷裡,那個幸福的小女人,讓人覺得有點不真實。


那是她心裡最安寧平和的時候,只可惜,稍縱即逝。

文/咖啡裡的雲

圖/網絡

~未完待續~

關注我

與我攜手共看雲捲雲舒,世間百態

願你情深不被辜負

喜歡本文,就點個「在看」吧

你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最大動力

推薦閱讀

《我本善良》齊喬正的內心告白∣浩男,下輩子,你一定要做我的親生兒子

「就算你看不見,你永遠是齊浩男的太太」——英國隱居,美眷如花

隔著三十年的時光,依舊難忘《我本善良》之最美「齊石戀」(上篇)

隔著三十年的時光,依舊難忘《我本善良》之最美「齊石戀」(上篇)

相關焦點

  • 致鬱向電視劇(一) 第三類法庭
    前幾天重溫了一遍《第三類法庭《第三類法庭》英文名是Conscience,點題但沒有中文名妙90年代到20世紀初的很多劇集,不光是TVB,也包括很多內地電視劇,現在回看,心底總泛著一種特別的異樣的感覺。怎麼說呢,仿佛氣氛有點曖昧,有點邪邪的,但又讓人心動。許多角色的定位和立場往往沒有現在那麼涇渭分明,原則性也不甚強,甚至主角也可以是傳統意義上的反派。
  • 邵美琪《第三類法庭》合集1
    溫兆倫、邵美琪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熒幕CP,不僅在《義不容情》、《我本善良》中有精彩演繹,在這部《第三類法庭》中也是拷問人心。
  • 《第三類法庭》一部大女主戲,邵美琪演技噴發的一次
    大多數喜愛港劇的朋友肯定對他們的《我本善良》很熟悉,或者聽說過,然而今天並不想講這部名劇,還是只講講他們的另一部劇《第三類法庭》。第三類法庭是少見的女主反派復仇的典型,在早期邵美琪的電視劇中也很少見,其飾演的韋海怡卻讓人又憐又愛。其實這裡我想說我看這部電視劇看的已經不是劇情了。我看的是邵美琪。我每次看她的每一個動作都是那麼的到位。可以說邵美琪和韋海怡就是用一個人。
  • TVB《第三類法庭》:韋海怡和喬大羽是如何一步步靠近彼此的?
    01韋海怡的人生,和馬中寶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兩人的邂逅是彼此最大的幸,也是最大的不幸。海怡的性命是馬中寶所救,又何嘗不是馬中寶一手葬送?如果不得到一個人的身體,或許你永遠不知道,原來多麼渴望得到她的心。在那個時鐘滴答,光陰一點點挪過的前半夜,矛盾和掙扎的,不只一個韋海怡。八點之前,喬大羽一個姿勢坐著窗前,隨著時間慢慢地過去,難掩失望。
  • 港劇推薦|童話現實之《第三類法庭》
    推薦理由:這部劇講述到的「三類法庭」,在媒體甚囂塵上的26年後再來重溫,立意依然尖銳深刻。法律對「衣冠禽獸」的審判力何在?媒體人的道德底線何在?當2020年大家發現有鮑毓明、苑蘇文這樣的人物出現,你會驚覺港劇不是在講故事,而是在說現實。這樣警世的題材,現在是很難看到了。
  • 港劇《第三類法庭》:溫兆倫邵美琪三搭演繹青蛙背蠍子過河的故事
    雖然目前不太明白第三類法庭指的具體是什麼,擅自猜測除了審判機構制度與秉承公正的公職人員,這第三類可能是衡量善惡的標準,還包括著人心分辨的作用,這種隱形卻難以忽視的力量,反而它是最觸及根本和人靈魂本質的東西。
  • 港劇《第三類法庭》:溫兆倫邵美琪三搭演繹青蛙背蠍子過河的故事
    雖然目前不太明白第三類法庭指的具體是什麼,擅自猜測除了審判機構制度與秉承公正的公職人員,這第三類可能是衡量善惡的標準,還包括著人心分辨的作用,這種隱形卻難以忽視的力量,反而它是最觸及根本和人靈魂本質的東西。
  • 在世外桃源終有團圓一天~《第三類法庭》與《我本善良》的承接
    最近重新看了《第三類法庭》,以及刷了無數遍《我本善良》,做了個小短片。
  • 1994年,溫兆倫邵美琪如何接拍《第三類法庭》
    《第三類法庭》拍攝之前的巡禮片,和正片在人物造型和劇情上都有差別。下面的兩個報導,可以看出監製和演員之間對劇本很認真的研究,也許像做網際網路產品一樣,邊做邊打磨,最後呈現的作品兼顧創作者對藝術的追求和當時觀眾的口味,便和最初的設想有了變化。
  • 周末薦劇| 你以為她是善良的青蛙,其實她是毒蠍子!
    提到王心慰,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她的作品曾給很多觀眾帶來心靈上的震撼。比如《忠奸人》、《黃金有罪》等,都是立意深遠,殘酷現實的劇集。而《第三類法庭》通過講述女性奮鬥史,揭露人性有脆弱、陰暗的一面。人可以僥倖地逃過法律的制裁,戰勝輿論的批判,卻總逃不過良心的譴責。所謂第三類法庭就是良心。既然是講女性,那少不了一個厲害的女主角。她就是邵美琪。她在劇中飾演韋海怡,原本可以成為善良的青蛙,卻因為屢遭迫害和誤會,一步一步變成毒蠍子。
  • 母女間的愛恨情仇——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第三類法庭》
    前兩天玩配音秀,看到《第三類法庭》片段,於是決定重溫兒時看過的電視劇,從心理學角度進行解讀。
  • 「女神」都有張不老的臉,邵美琪復出內地綜藝,竟被陌生「粉絲」撲倒在地
    還記得《第三類法庭》裡的韋海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