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類法庭》英文名是Conscience,點題但沒有中文名妙
90年代到20世紀初的很多劇集,不光是TVB,也包括很多內地電視劇,現在回看,心底總泛著一種特別的異樣的感覺。怎麼說呢,仿佛氣氛有點曖昧,有點邪邪的,但又讓人心動。
許多角色的定位和立場往往沒有現在那麼涇渭分明,原則性也不甚強,甚至主角也可以是傳統意義上的反派。但是,奈何那時的編劇功力太過了得,即便是奸角,也刻畫的個性鮮明,自有一番魅力。人物有了複雜性,才能剝離單薄的表象,契合人心叵測、世情難言,給觀眾足夠的代入感。許多結局交代的不甚明了,留一些空間讓人猜測想像,有時候比把故事講得滿滿當當要好得多。
《第三類法庭》的結局,男主是否真心愛上女二?男主有沒有恢復記憶?女主對男一男二的感情等等。
好喜歡貝雷帽這個造型
今天也是被長發邵美琪靚到的一天啊
職業裝很有氣場
TVB真是盛產職業女性角色,職業感精英感和裝腔作勢有本質區別的啊
女主角韋海怡(邵美琪飾)前期善良正直,是一位敢於揭露社會現實、堅持新聞原則的主持人;後期狠毒瘋狂,不惜對至交好友周予諾(郭藹明飾)痛下殺手以期奪回舊愛馬中寶(溫兆倫飾)。
順毛的溫sir好乖~~
我覺得沒有所謂的黑化,韋海怡本來就是一隻蠍子,敏感且神經質的內在一直都潛藏在她的性格之中,同時也是衝動型人格。
從海怡第一次殺人,即殺死母親情夫湛有容以及之後的種種表現就可以看出,她並不像大多數正派女主那樣有堅定的原則的信念,她的是非觀和正義感其實是建立在利己主義之上的,至少是以不傷及個人利益為標準的。否則在謀殺湛之後,她不會那麼糾結。企圖逃跑、否認謀殺、自殺、認罪等等,她一遍恐懼法律的懲罰,一遍徘徊在良心的邊緣,在但在馬中寶一番自欺欺人但在法庭上確有效力的證詞之後,她被無罪釋放。此時韋海怡也被自我欺騙,認為自己確實無罪,因為她是馬中寶心中善良的公主,是不會做壞事的。她真的這樣相信嗎?沒有,真相她是心知肚明的,馬的證詞、莎菲與哥頓的故事只是恰好成為了她逃避法律制裁與良心譴責的出口。後面墓地的一場戲,也足以說明這點。
看這場戲的時候,想到一個英文單詞 manipulate~~
男主真的不是海怡的對手
就算天生是一隻毒蠍子,韋海怡也是讓人同情的。
有一個愛自己愛金錢愛異性但就是不愛自己的母親,成長在缺乏正常母愛的環境中,很難不造成的性格上的缺陷(即便是隱性的)。或許有人要說,不要拿原生家庭當藉口,比她慘的多得是。誠然,原生家庭的影響等外界因素不是我們拋棄善良的理由,但我覺得,像善良堅強這些美好品質,用來要求自己就好,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力量和運氣去對抗黑暗面。命運的沉重,倒不是一定得經歷大風大浪,有時候只要一點點無力感就夠了。
如果沒有遇到大的刺激或者變故,韋海怡或許還能正常的走完一生。但是命運半點不饒人,接二連三的打擊與背叛,尤其是在當她即將獲得幸福時母親韋金玲與李英傑的陰謀導致了喬的死亡,而自己甚至得不到喬太太這個身份的法律認同,另一邊惡人卻得到了想要的一切。這太讓人痛苦了,痛苦到足以釋放她性格中的瘋狂,加劇她蟄伏已久的狠毒。對付李英傑和韋金玲,與其說是為了喬大羽和莫梓欣報仇,不如說是為了海怡自己報仇。太多太多的不甘與怨懟,要怎麼才能化解?除了他們的毀滅,還要得到他們的一切!這也算是向她母親學習到的手腕。聯繫前後兩場法庭審判,一個被告席,一個證人席,母女二人位置對調,簡直是一個更惡的輪迴,哪裡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這麼簡單。
感受一下韋海怡的大佬氣質
馬中寶小可愛
溫兆倫飾演的馬中寶,很另類的角色,他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有一套自己的法則,他只願意相信自己相信的。這也是為什麼他堅信海怡是一隻善良的蠍子,因為他相信,所以海怡就是如此,其他的不重要。他單純善良,這一點一直沒有變。寶前期非常自閉,而後為了海怡融入社會,在海怡選擇喬大羽後也祝福她,最後為了讓海怡徹底悔悟寧願犧牲自己。
喬大羽(伍衛國飾演)
拋開男主和女二周予諾的感情線不說,單單比較寶和喬,我覺得喬更適合海怡。和寶不同,喬是個典型的商人,利益至上,智商情商都很在線。很有趣的是,在海怡面前他並不掩飾自己的狡猾和城府,也孤注一擲向海怡坦白自己不堪的過去,他選擇剖白自己,也的確起到了效果。有人覺得這是一種手段,但我更願意把它看做一種智慧。為了海怡,喬其實和寶一樣,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
喬和海怡的關係,更具有現實性。有了喬的愛與支持,海怡能實現辦報的理想。因為喬有足夠的智慧和實力去化解許多現實問題,在喬那裡,海怡依然是一隻蠍子,但她有了不蜇人也能保護自己的選擇權。我相信海怡是帶著愛和期待與喬結婚的,喬能給她的不僅是物質上的滿足,也包括了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後者她也曾經在寶那裡得到過,但更像是空中樓閣,大嶼山的世外桃源終究不能停留一輩子。況且那裡也抵擋不住世俗的滾滾洪流,一磚一瓦都不能免於被裹挾而去,人也一樣。
可惜沒有如果,韋海怡只能是命運的手下敗將,得到又失去,得到又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