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有65.8萬社區服刑人員

2021-01-17 中國新聞網

中國現有65.8萬社區服刑人員

  中新社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 歐陽開宇)截至今年10月底,中國社區服刑人員為65.8萬人。這是司法部11日透露的信息。

  按官方說法,社區矯正是一種與監禁矯正相對應的非監禁刑罰執行制度。目前,社區矯正工作已在中國內地全面開展,社區服刑人員數量不斷增長。

  在中國,這種制度將管制、緩刑、暫予監外執行、假釋等符合法定條件的罪犯置於社區內,由專門的國家機關在相關社會團體、民間組織和社會志願者的協助下,於判決、裁定或決定確定的期限內,矯正其犯罪心理和行為惡習,促進其順利回歸社會。

  「對於那些犯罪情節輕微、主觀惡性不大的罪犯不予收監關押,在社會上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將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真正落實到了刑罰執行工作中,有利於從源頭上遏制、減少違法犯罪。」司法部一位負責人說。

  上述負責人就社區矯正工作答記者問的實錄11日被司法部公布上網。據其介紹,通過綜合運用社會力量對社區服刑人員進行教育改造和幫扶,提高了改造效果,絕大多數社區服刑人員能夠認真接受矯正,社區服刑人員在矯正期間的重新犯罪率一直保持在0.2%的較低水平。

  不久前,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健全社區矯正制度」。

  為此,司法部要求進一步落實社區矯正工作任務,督促社區服刑人員認真遵守法律法規、禁止令和各項監督管理規定,防止脫管、漏管和重新違法犯罪,積極完善和落實幫扶政策,為社區服刑人員融入社會創造條件。

  司法部還將推進社區矯正立法,繼續研究建立完善與社區矯正發展相適應的法律制度,加快制定配套規章制度,制定適用社區矯正調查評估辦法、社區服刑人員收監執行程序規定、社區矯正教育規定等制度。(完)

相關焦點

  • 中國現有吸毒人員214.8萬名:冰毒濫用人數最多
    《2019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近日發布,報告指出:截至2019年底,中國現有吸毒人員214.8萬名。其中濫用冰毒人員118.6萬,佔55.2%,冰毒是我國濫用人數最多的毒品;濫用海洛因80.7萬名。濫用大麻人員2.4萬名,以外籍人員、有境外學習或工作經歷人員及演藝人員為主。
  • 中國社區服刑人員已達73.1萬人 再犯罪率0.2%以下
    中國社區服刑人員已達73.1萬人 再犯罪率0.2%以下 2014-11-06 04:50:17來源:人民日報作者:責任編輯:羅攀
  • 穗社區服刑人員再犯罪率保持較低水平
    信息時報訊(記者 成小珍 實習生 賴新旖 通訊員 穗司宣)3月29日上午,第二屆穗港澳社區矯正社會工作研討會在廣東迎賓館召開。記者了解到,廣州司法社會工作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工參與、社會協同」的廣州模式,先後引入20多家社工機構參與社區矯正。2009年至今,廣州的社區服刑人員再犯罪率保持較低水平,社區矯正監管秩序持續安全穩定。
  • 莊浪縣司法局良邑司法所開展社區服刑人員個別談話教育
    12月22日,莊浪縣司法局良邑司法所工作人員對全體社區服刑人員進行了一對一的個別談話,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疏導和法治教育。根據《社區矯正法》的要求和相關的管理規定,司法所工作人員有針對性的根據社區服刑人員的自身所犯罪的行為及處罰類型、日常表現、家庭成員及社會關係等多種實際情況,制定了不同的談話提綱和談話方案。
  • 中國首批服刑人員通過書畫等級測評
    中國首批服刑人員通過書畫等級測評 (1/6) "← →"翻頁
  • 一位愛滋服刑人員的重生之路:想活下去出獄後想做公益
    服刑6年,陳某習慣了高牆鐵柵,習慣了悔過,也習慣了每天晚上8點半服用抗HIV病毒的藥。陳某所在的四川省某監獄,還有數百名和他一樣的愛滋病服刑人員。從前的他們,吸毒、販毒、患愛滋,想過以死逃避,現在卻對生命充滿了渴望,想無所畏懼地活下去。
  • 服刑人員學編程後,在矽谷找到了全職工作
    對於那些刑滿釋放人員而言,找到並保住一份工作的風險非常高。從加利福尼亞州的監獄系統釋放出去的人,三年內又再次因犯罪而鋃鐺入獄的比例,幾乎超過了65%。為了減少再犯罪,為這些刑滿釋放人員提供一份全職工作算是最有效的解決方案之一,但如果一個人成年後的時間大部分都是在監獄中度過的話,那要他找到一份工作,則是相當困難的事情。
  • 中國現有吸毒人員214.8萬名,為什麼我們國家對毒品零容忍?
    《2019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指出,截至2019年底,中國現有吸毒人員214.8萬名。
  • 你了解服刑人員假釋嗎?看這裡
    可以看到,符合定義中的服刑人員可能會在服刑期間獲得假釋,但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服刑人員都有資格獲得假釋,下列幾種情況的服刑人員不適用假釋:如果服刑人員有超過一次的服刑經歷被認為是累犯了,這種情況下服刑人員是無法被假釋的。
  • 一起「紙面服刑」案件65人被處分,多少環節失守?
    近日,中紀委網站通報了內蒙古王韻虹「紙面服刑」7年案件,共對內蒙古自治區監獄管理局、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檢察機關、公安機關、人民醫院等26個單位的65名公職人員進行了黨紀政務處分。這樣的「紙面服刑」並非個例,不久前,媒體曝出了另一起「紙面服刑」案。據報導,內蒙古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和,因故意殺人罪被判刑15年,卻利用保外就醫,一天牢也沒有坐過,還拿到了「刑滿釋放證明書」。目前這起案件還在調查中。這兩起「紙面服刑」案有個共同點,都是通過「保外就醫」的方式。什麼是保外就醫,保外就醫的流程又是怎樣的。
  • 監獄人滿為患,柬埔寨欲推「社區服刑」機制
    中新社·華輿訊 據柬華日報報導隨著柬監獄內囚犯人數的不斷增加,全柬監獄已達到飽和狀態,故此司法部正在研究將輕型和服刑即將結束的囚犯安置在外。據司法部發言人曾瑪林近期表示,目前該部正在嘗試「社區服刑」機制,即允許囚犯在監獄以外的社區生活,以得知該服刑機制的利與弊。
  • 中國服刑人員在俄監獄教犯人學漢語和中國歷史
    俄羅斯聯邦處罰執行局濱海邊疆區總局發布消息稱,俄濱海邊疆區一所監獄設有一個遠東地區唯一的漢語學習小組,而教授漢語的是一名同樣在監獄中服刑的中國公民。據俄羅斯衛星網通訊社7月31日報導,總局稱,服刑人員王某入獄前時曾從事過教學工作,而在服刑期間他學會了俄語,完成了普通教育學校學業,並開始教所有願意學習的犯人學漢語。報導稱,半年期間有近10名犯人在學習漢語。目前他們已經可以流利交談並唱漢語歌曲。此外,他們還學習中國文化和歷史。
  • 「準許服刑人員回家過年」:打通離監探親與假釋最後一公裡
    如上海市監獄系統今年春節期間準許10名服刑人員離監探親;四川監獄系統今年春節期間預計有近260名服刑人員通過離監探親的方式回家過年;福建監獄系統也將有34名罪犯被特批回家與家人團聚。讓服刑人員回家過年體現法律溫情上述做法的確於法有據。
  • 泰王又一次大赦天下,3萬名服刑人員被釋放,西拉米又被拋棄在外
    泰王在自己生日之時,已經大赦天下,服刑兩年內的基本上都釋放出來,詩妮娜也包含在內,而且立即將她恢復原位,用專機接到德國與自己團圓。這是王室對子民的一種恩寵,泰國王室每年有三次這樣的機會,分別在蒲美蓬國王和詩麗吉王后的生日,還有就是瑪哈的生日。
  • 判緩刑、假釋人員到司法局報到流程,社區矯正能否外地打工?
    宣告緩刑、假釋人員不用到監獄執行刑事處罰,他們要回到居住地的司法局進行社區矯正。那麼他們到司法局進行社區矯正報到流程是怎樣?社區服刑人員能否隨意去外地旅遊、打工?就上述問題,法律快車小編將為您一一介紹。
  • 服刑人員在獄內會被打嗎?
    日常生活中,也經常有朋友會問,服刑人員是否會被毆打?服刑人員第三、要是監獄絕對沒有打人現象也不客觀。一般是新入監的服刑人員,對裡面制度不了解才會這樣,經歷入監教育以後,都知道獄內毆打他人的後果,也就不會魯莽動手了。另外動手打人的還有一種是智商有問題的服刑人員。第四、有人說,裡面獄警會不會打人?既然服刑人員不會打人,監獄警察更不會打人。一方面,監獄警察毆打服刑人員,法律嚴格禁止。
  • 7所監獄排查「減、假、暫」案件 紙面服刑倒查20年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黑龍江呼蘭、松濱2所試點監獄及四川宜賓5所省屬監獄對「減、假、暫」案件開展排查紙面服刑倒查20年12月7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郭文思涉嫌犯故意傷害罪一案
  • 7所監獄對「減、假、暫」案件排查 紙面服刑倒查20年
    違規違法減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問題,特別是未實際服刑卻拿到刑滿釋放證明書的「紙面服刑」問題,社會一直高度關注。在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試點工作中,黑龍江省呼蘭、松濱2所試點監獄及四川省宜賓市所在的5所省屬監獄對「減、假、暫」案件倒查20年,抓住多次減刑、「踩點減刑」、編寫虛假病情鑑定等問題,排查案件8萬餘件,確認並整改違規違法問題307個。
  • 每月120萬韓元!萬人抗議趙鬥順申領低保,社區:不能剝奪其權利
    3萬多人向青瓦臺請願,要求韓國政府拒絕向這個"禽獸般的人"發放補貼。 目前趙鬥順已經刑滿釋放,多家韓媒稱,趙鬥順出獄後回到了京畿道安山老家,並與妻子一起前往當地社區,要求申請養老金和低保補助。
  • 緬甸特赦77名中國服刑人員,安排專門送到邊境口岸
    【緬甸中文網訊】撣邦消息,4月17日,國家總統在緬歷新年第一天籤署了3份特赦令,無條件釋放了24896多名服刑人員。此外,基於友鄰國家之間的深厚情誼,出於人道組織關懷,此次特赦令中共有87名外籍服刑人員被無條件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