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文報導了貴州省忍冬屬1個新變種——心葉皺葉忍冬(Lonicera reticulata Champ.var.cordifolia W.B.XU),該變種與原變種皺葉忍冬(Lonicera reticulata Champ.var.reticulata)的主要區別在於苞片長1~1.5cm,遠長於萼筒,葉片卵形至心形,寬可達10cm,基部明顯心形。筆者指定了標本模式,並對新變種生境中的伴生物種進行了描述。
以下是筆者通過採集的該植物花期標本,經過查對大量相關標本和文獻,最終確認該物種為忍冬一新變種。
1、心葉皺葉忍冬 新變種(圖版1)
心葉皺葉忍冬與原變種皺葉忍冬(Lonicera reticulata Champ.var.reticulata)的主要區別在於苞片長1~1.5cm,遠長於萼筒(原變種苞片長2~3mm,與萼筒等長或稍超過),葉片卵狀心形,寬可達10cm,基部明顯心形。
心葉皺葉忍冬的主要伴生物種有:栲(Castanopsis fargesii)、黃果厚殼桂(Cryptocarya concinna)、單葉榿葉樹(Clethra bodinieri)、交讓木(Daphniphyllum macropodum)、密花樹(Rapanea neriifolia)、杜莖山(Maesa japonica)、常山(Dichroa febrifuga)、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展枝玉葉金花(Mussaenda divaricata)、短毛熊巴掌(Phyllagathis cavalerier var.tankahkeei)、九管血(Ardisia brevicaulis)、虎舌紅(Ardisia mamillata)、落地梅(Lysimachia paridiformis)、鐵箍散(Schisandra propinqua subsp .sinensis)、柔毛菝葜(Smilax chingii)、西域旌節花(Stachyurus himalaicus)、對馬耳蕨(Polystichumtsus-simense)等。
2、討論
忍冬屬是中國一大屬,中國產98種,該屬植分類較為複雜,特徵區分比較細微。種間分類時,除生殖器官的區別(如花序、總花梗長度、雙花萼筒合生狀況、苞片大小和形狀、小苞片合生情況、萼簷與萼齒形態、花冠是否唇形、花冠是否有袋囊、柱頭或雄蕊長度)外,營養器官(生態型、髓是否中空),植株各部分毛被狀況(主要有柔毛、糙毛、剛毛、氈毛、無毛等區別),植物腺體狀況甚至冬芽形態、鱗片數量也經常是分種的重要依據。
此次採集標本的居群具有原種皺葉忍冬的幾個典型而易識別的特徵(全株密被黃褐色氈毛、萼筒粉藍色、葉脈顯著凹陷而呈皺紋狀),無疑顯示出它們之間密切的親緣關係。心葉皺葉忍冬標本苞片較長,與原種有極其顯著的區別(筆者查閱的所有標本中未發現苞片長度有過渡類型者出現),苞片屬於生殖器官,在形態學上具有重要的分類意義,應當受到足夠重視,但在筆者查閱皺葉忍冬的標本時發現,皺葉忍冬的葉形變異較大,絕大部分的居群葉形為矩圓形(如模式標本),但及少量在荔波採集的標本也具有類似卵圓形甚至心形的葉片,這說明皺葉忍冬葉形具有一定的過渡特徵,不能與該類群完全區分,綜合考慮以上因素,筆者認為該類群作為皺葉忍冬的一個新變種(而非新種)處理較為合適。
心葉皺葉忍冬新變種大型的心形葉片在忍冬屬中極為獨特,是國內已知的忍冬屬植物中葉形最大、最寬的種類之一,野外極易識別。目前已知該變種僅在貴州三都縣堯人山有分布,個體數量較少。
圖版1 皺葉忍冬與心葉皺葉忍冬的區別
A:皺葉忍冬標本模式; B:心葉皺葉忍冬標本模式; C:心葉皺葉忍冬苞片形態; D:心葉皺葉忍冬花期照片
本文來源:NSII-中國國家標本資源平臺, 連結:http://www.nsii.org.cn/2017/wikilet.php?w=ababb3a6-50e3-4aa2-b97f-38ed86397ed5
關注KUN,這是一門與植物交流的奇妙語言!我們的故事,都是對大自然滿滿的愛!您的關注勢必會為我們注入更多的血液和能量!我們的關注方式:點擊文章頂端藍色文字進入我館公眾號頁面,並選擇關注即可。
或者長按下圖,識別圖中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