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左上方古玩元素網可快速關注我們
(南朝青釉刻花忍冬紋單柄壺)
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忍冬紋,一種瓷器裝飾紋樣,以忍冬植物為主題。忍冬亦稱金銀花、二花,為多年生常綠灌木,枝葉纏繞,忍歷嚴寒而不凋萎,因而得名。因它越冬而不死,所以被大量運用在佛教上,比作人的靈魂不滅、輪迴永生。以後又廣泛用於繪畫和雕刻等藝術品的裝飾上。
陶瓷裝飾中的忍冬紋通常是一種以三個葉瓣和一個葉瓣互生于波曲狀莖蔓兩側的圖案。忍冬紋的出現與佛教的傳入有關,始見於魏晉浙江一帶的青瓷上,盛行於南北朝時期。常與蓮瓣紋相配用作主題紋飾。主要表現手法是刻劃。
典型器物有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南朝青釉刻花忍冬紋單柄,表現風格比較寫實。隋代瓷器雖繼續採用忍冬紋,但寫實性已經減弱,圖形和線條較注重概括和單純。唐代以後,忍冬紋漸被纏枝卷蔓的卷枝紋替代,而忍冬紋的基本形態則被卷葉紋所吸納和傳承。
(忍冬紋花枝)
(蓮花忍冬紋)
在南北朝的時候,蓮瓣紋和忍冬紋大量出現。愛蓮之俗古而有之,詩經中說:「彼澤之陂,有蒲與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詠美人如蓮花出泥不染,清淨高潔。天竺蓮花有四種,通常所說的是梵語「芬陀利」之白蓮花。此花三時:未敷之時為屈摩羅;敷而將落之時,名迦摩羅;處中盛時,稱為芬陀利。佛教中蓮花與佛教義理相融,人們欣賞蓮花更嚮往佛教所宣示的無爭平和的境界。因而蓮瓣紋盛行。考古不斷發現大量帶有蓮瓣紋的碗、罐、尊等陶瓷器實物出土。從眾多的出土實物來看,這一時期的蓮瓣紋式樣大多直接來源於雲岡、龍門等石窟的柱基,富有濃重的佛教色彩。
(明代青花折枝忍冬蓮紋盤)
《詞源》說忍冬實際是金銀花,但我們不難發現忍冬紋的形式與金銀花不論花朵還是葉瓣都有很大出入。忍冬紋是隨著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帶來的一種紋樣,實際這也並非印度本土的原創,而是從更遙遠的希臘傳入。古希臘的建築和陶器中早已出現這種忍冬紋,常常與掌狀葉組合適用。希臘的蓮花紋和掌狀葉紋受到埃及的影響,而埃及的掌狀葉正是由蓮花紋演化而來。因此,埃及的蓮花紋是希臘、印度、中國植物紋樣的源頭,起初象徵太陽。
(忍冬紋銅鏡)
由掌狀葉演化出忍冬紋,是古希臘人的創造。羅馬人繼承了希臘藝術的傳統,並於羅馬帝國時期將西方傳統文化傳播到了被徵服的每一個角落,忍冬紋就在此時被移植到了印度河流域。在印度犍陀羅藝術中存在著包括忍冬紋在內的許多希臘羅馬元素,多用於裝飾,最後又隨佛教傳入中國,並在佛教中國化的進程中一同被中國改造。如此漫長的忍冬之旅,展現了古代東西方文化相互影響、相互交流的過程。
(希臘建築中的忍冬花紋)
忍冬紋正是因為具有波形弧線相適應的特點,合乎形式美的曲線,並富有節奏感的排列。因此成為西方古典傳統紋樣,盛行於歐洲。自從中國引入忍冬紋之後,生動 的圖案便日益豐富了起來,忍冬紋激發了合乎中國審美的新裝飾樣式形成。
忍冬紋形態變化多樣,綿延不斷,似乎象徵著生生不息的輪迴。因此常與蓮紋相伴。看到蓮花紋和忍冬紋,感慨中西差異在這一刻消失。
清雍正 粉彩忍冬紋鬥笠碗
尺寸 直徑12.8cm
成交價 RMB 471,500
北京中漢
清乾隆 鬥彩壽字忍冬紋盤
尺寸 直徑21cm
成交價 RMB 289,575
佳士得香港
清雍正 五彩忍冬紋盤
尺寸 27.1cm
成交價 RMB 251,700
香港蘇富比
清雍正 青花忍冬紋杯 (一對)
尺寸 直徑7cm
成交價 RMB 291,200
北京保利
清乾隆 青花如意忍冬紋盤 (一對)
尺寸 直徑15.5cm
成交價 RMB 230,000
北京華辰
清雍正 青花忍冬紋杯
尺寸 直徑6.7cm
成交價 RMB 230,000
北京中漢
古玩元素網徵集到 一隻 清 光緒官窯忍冬紋大盤
如需參拍請加微信guwanyuansu
關注shgudong,即時搜索關注最新古玩諮詢
拍賣諮詢,找古玩元素網拍賣號
關注古玩元素網拍賣微信號:chinaelements
參拍拍賣請加微信:guwanyuansu
(如須第一時間掌握古玩元素網微拍資訊,即可關注元素網拍賣寶服務號)
(微信號:chinaelements)
版權聲明:本文由古玩元素網拍賣號整理編輯 同行轉載請聲明版權!
服務與合作
購買古董、參加拍賣、鑑定、廣告合作等服務
添加撥打 15201921803 或添加微信號 guwanyuansu
掃描或長按識別上方二維碼關注古玩元素網